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一节《勾股定理》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概念及公式应用的前提条件已经掌握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勾股定理去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学以致用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让学生能在上课的时候能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我所任教的班级皆有“课前展示”这一环节。本节课也不例外,班上的学生自行组织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即让大家先自己说一说勾股定理的概念(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并用符号语言进行表示(即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a,b表示两直角边,c表示斜边,那么有a2+b2=c2)和变形(c2-a2=b2,c2-b2=a2),然后还列举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求斜边的长。也请了其他的同学上台展示了解题的过程并进行了讲解。课标中说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参与者、引导者,这一环节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得到了能力的锻炼与培养。然而,那粉笔字的脚步却走得太快,没在黑板上稍作停留,就更别说在学生们的脑海里留下印记了……对于刚刚接触到的内容,并且还是贯穿本节课解题工具,在学生组织进行复习后,老师有必要把其相应的定理内容及要用到的公式及变形板书在醒目的位置,一来是让学生们加强理解勾股定理的概念,二来是能全面的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解题过程中能时时想着他们一定是要找到能运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条件,从而能让他们从“无法动笔”过渡到“我也能算算”的阶段,慢慢的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在新知教学这一环节,主要是引领同学们运用勾股定理来解决书上的25页的两个例题,然后能独立的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例1的时候,我是先把问题进行细化,书上原本的一个问题细分为三个问题。原本的题目是:一个门框的尺寸是宽1m,高2m。一块长3m,宽2.2m的长方形薄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我细化的题目是:一个门框的尺寸是宽1m,高2m:①若有一块长3米,宽0.8米的薄木板,问怎样从门框通过?②若薄木板长3米,宽1.5米呢?③若薄木板长3米,宽2.2米能从此门通过吗?为什么?在教学例2时也是做了类似的调整,把原来计算开方开不尽的数字换成了能开得尽方的。这样把题目细致的调整后便降低了解题的难度,比较符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思考、积极探究、积极讨论、积极展示,一步一步把学生引进了我提前设计好的“圈套”里面来。并且听着大家回答问题时的异口同声,我觉得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内——大家都理解了、掌握了、会做了。其实不然,很大一部分同学出现了无法下笔、无始无终和停滞不前的现象。讲解完以一个例题后我便出了一个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做到讲练结合,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但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三种情况:一是,一部分同学没有动笔,当我用迷惑的眼神看着他时,他马上解释道: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但是我不会写过程;二是,写好了拿给我检查的和上黑板上进行板演和展示都不够完整:基本上没有写“解”这个字和最后没有回答题目的问题,都只是算了一些数据出来;三是,想到自己最后也算不出结果,干脆前面想到的也就不写了。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反思后才发现我在例题的讲解过程中并没有严谨的、完整的、规范的板书过程。例1的板书就仅仅是:
一开始解题时没有写“解”,解题最后也没有回答薄木板能不能从门框内通过。这就让学生对于解题过程的书写没有一个概念,不知道从何下笔,这也会让学生的思维很混乱,不知道该从哪里找到切入点。还有一个学生在上台展示的时候边讲边写,还画了图形加以形象的说明,但依然有好一部分学生反映不是很理解,而且反而觉得很混乱,原来是她板书得过于随意,画圆和长方形时没有提醒她用教具,以致把圆画得不圆,长方形画变形了,而且把50[2]中的[2]≈1.414就将就的写成了50[2]≈1.414,这些地方在纠正的时候我也只是做了说明,就直接就擦掉了,让那些粉笔字都走的太匆忙,导致了其他同学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以及后面解题时出现的种种不规范、不完整、不严密的情况。
特级老师魏书生说:“板书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钻进去,我觉得教书多了一分乐趣,学生也感觉上课多了一分乐趣。”为此,好的板书是要提纲挈领,简明扼要,详略得当,内容精确、精炼,且一目了然,使它能准确的反映所讲内容,真正起到引领学生思维,便于学生掌握记忆知识。同时,严密规范的板书也是在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与数学思维。而我本节课却忽略了这几点,让板书没有体现出它的魅力,让那些粉笔字在黑板上走得如此匆忙,又如何能在學生的脑海里留下脚印呢?
让那些行色匆匆的粉笔字放慢脚步,踏实而稳健的前行,才能使它异彩芬呈、魅力无穷。
为了让学生能在上课的时候能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我所任教的班级皆有“课前展示”这一环节。本节课也不例外,班上的学生自行组织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即让大家先自己说一说勾股定理的概念(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并用符号语言进行表示(即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a,b表示两直角边,c表示斜边,那么有a2+b2=c2)和变形(c2-a2=b2,c2-b2=a2),然后还列举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求斜边的长。也请了其他的同学上台展示了解题的过程并进行了讲解。课标中说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参与者、引导者,这一环节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得到了能力的锻炼与培养。然而,那粉笔字的脚步却走得太快,没在黑板上稍作停留,就更别说在学生们的脑海里留下印记了……对于刚刚接触到的内容,并且还是贯穿本节课解题工具,在学生组织进行复习后,老师有必要把其相应的定理内容及要用到的公式及变形板书在醒目的位置,一来是让学生们加强理解勾股定理的概念,二来是能全面的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解题过程中能时时想着他们一定是要找到能运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条件,从而能让他们从“无法动笔”过渡到“我也能算算”的阶段,慢慢的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在新知教学这一环节,主要是引领同学们运用勾股定理来解决书上的25页的两个例题,然后能独立的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例1的时候,我是先把问题进行细化,书上原本的一个问题细分为三个问题。原本的题目是:一个门框的尺寸是宽1m,高2m。一块长3m,宽2.2m的长方形薄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我细化的题目是:一个门框的尺寸是宽1m,高2m:①若有一块长3米,宽0.8米的薄木板,问怎样从门框通过?②若薄木板长3米,宽1.5米呢?③若薄木板长3米,宽2.2米能从此门通过吗?为什么?在教学例2时也是做了类似的调整,把原来计算开方开不尽的数字换成了能开得尽方的。这样把题目细致的调整后便降低了解题的难度,比较符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思考、积极探究、积极讨论、积极展示,一步一步把学生引进了我提前设计好的“圈套”里面来。并且听着大家回答问题时的异口同声,我觉得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内——大家都理解了、掌握了、会做了。其实不然,很大一部分同学出现了无法下笔、无始无终和停滞不前的现象。讲解完以一个例题后我便出了一个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做到讲练结合,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但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三种情况:一是,一部分同学没有动笔,当我用迷惑的眼神看着他时,他马上解释道: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但是我不会写过程;二是,写好了拿给我检查的和上黑板上进行板演和展示都不够完整:基本上没有写“解”这个字和最后没有回答题目的问题,都只是算了一些数据出来;三是,想到自己最后也算不出结果,干脆前面想到的也就不写了。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反思后才发现我在例题的讲解过程中并没有严谨的、完整的、规范的板书过程。例1的板书就仅仅是:
一开始解题时没有写“解”,解题最后也没有回答薄木板能不能从门框内通过。这就让学生对于解题过程的书写没有一个概念,不知道从何下笔,这也会让学生的思维很混乱,不知道该从哪里找到切入点。还有一个学生在上台展示的时候边讲边写,还画了图形加以形象的说明,但依然有好一部分学生反映不是很理解,而且反而觉得很混乱,原来是她板书得过于随意,画圆和长方形时没有提醒她用教具,以致把圆画得不圆,长方形画变形了,而且把50[2]中的[2]≈1.414就将就的写成了50[2]≈1.414,这些地方在纠正的时候我也只是做了说明,就直接就擦掉了,让那些粉笔字都走的太匆忙,导致了其他同学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以及后面解题时出现的种种不规范、不完整、不严密的情况。
特级老师魏书生说:“板书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钻进去,我觉得教书多了一分乐趣,学生也感觉上课多了一分乐趣。”为此,好的板书是要提纲挈领,简明扼要,详略得当,内容精确、精炼,且一目了然,使它能准确的反映所讲内容,真正起到引领学生思维,便于学生掌握记忆知识。同时,严密规范的板书也是在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与数学思维。而我本节课却忽略了这几点,让板书没有体现出它的魅力,让那些粉笔字在黑板上走得如此匆忙,又如何能在學生的脑海里留下脚印呢?
让那些行色匆匆的粉笔字放慢脚步,踏实而稳健的前行,才能使它异彩芬呈、魅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