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站在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ai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先进的文化为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必须认真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乡镇文化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为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而建立起来的基层群众文化事业机构。长期以来,乡镇文化站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密切联系广大农村、活跃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纽带,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先进文化的前哨阵地。所以,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文化的主体,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是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工作之一。

一、乡镇文化站功能缺位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我国乡镇文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相适应,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乡镇文化站阵地萎缩,机制不活,投入不够,辐射功能差,难以发挥国办文化事业单位的作用,其现状堪可忧虑。
  1.“空壳站”依然存在
  由于投入不足,乡镇文化站设施简单陈旧、过于老化,无法正常开展活动,已越来越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门庭冷落。乡镇文化站长虽都有一技之长和一定的组织能力,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常抽调文化站长去为文化之外的“中心工作”打杂或兼职,“种的是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文化站常年“铁将军”把门。乡镇文化站都是由乡镇管理,县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对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关系;文化专干端的是“乡镇的饭碗”,用人还是乡镇说了算。如此这般,文化站整天不见文化专干的影子,文化站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壳站”。
  2.文化站专干素质不高
  一个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好坏,文化干部是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站干部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热爱文化事业,乐于吃苦的精神,还要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质和较强的业务和组织能力。目前,农村文化站专干年龄偏大,大多在40岁以上,学历不高,职称偏低,业务能力较差。据对苏北一个县级市的37名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考察统计,40岁以上的人员占67%,中专以下文凭的占56%,中级职称人数占15%。
  在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中,许多乡镇从好安排人的角度出发,擅自降低文化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将不称职的幼儿教师、落岗副业技术员、传真员、领导干部的家屬子女等“改革”进了文化站。
  人员的随便进入致使许多文化专干“先天不足”;业务主管部门业务培训越来越少,甚至几年也不搞一次,因此“后天不补”导致文化专干人员素质每况愈下,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3.经费严重短缺成为制约乡镇文化站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造成农村文化工作滑坡的因素很多,经费短缺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文化站为全额拨款的乡镇文化事业单位,所需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均由乡镇财政全额拨付。有些乡镇在正常拨付文化站人员工资之外,尚有一部分报刊费、小型活动经费,但少得可怜。大多数乡镇只能保证文化专干工资,有的工资也发不全。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后,许多乡镇特别是苏北地区,税收陡减几百万元,加之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工商税收零散,乡镇财力长期陷入困境。乡镇主要领导不得不压缩各项开支,“吃饭都成了问题,谁还有闲情、闲钱去搞文化活动呢?”一些乡镇领导振振有辞。
  由于经费的制约,乡镇文化活动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功能无法正常发挥。有的甚至处于停顿、半停顿和瘫痪、半瘫痪的状态,有的可以说是名存实亡,功能缺失。

二、顺时应势,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应有功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农村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也为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条件。
  抓住机遇,加强乡镇文化站设施建设、队伍建设,迅速使乡镇文化站功能从“缺位”走向“到位”,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功能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支持,则成为乡镇文化站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1.整合资源,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设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是整合一切用于农村、服务农民的各项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如教育、科技、党员电教、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等。二是要建设好三个层次的阵地,即乡镇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特别是要把乡镇文化站建成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群众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并鼓励创办民营文化,大力培育和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村文化科技中心户等。为了促进三个层次的文化阵地建设,要继续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市)、先进乡镇活动,以创建手段促进阵地建设。三是要实施好“五大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农家书屋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农民健身工程等。
  2.“送文化”与“种文化”并举,培养农民艺术家和乡土剧团
  每当新年前后,形式多样的送文化下乡在农村如火如荼。大至中央一级的“心连心艺术团”,小到乡镇文化站组织的“泥腿子艺术团”,每次演出都能引起轰动,特别是在农村的露天演出,上千人观看已不罕见,足见农民群众对文化的渴望。“送文化下乡”是必要的,一方面它给农民群众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另一方面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在很多时候对农民群众来说都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你送什么,农民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产品的种类,选择的余地都不大,针对性不强。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农民不是没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龙。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辅导、培训功能,培养自己的“乡土艺术家”和农民自己的文艺团体,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6800余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他们常年活跃于田间地头,演出形式丰富多彩,贴近群众生活。有些已经发展成为产业,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乡镇文化站的功能体现在“种文化”上,即倡导方向、营造环境,着力唤起文化自觉;培养一批懂文化、热心于文化、善于经营文化的能人;加强对农村文化艺术活动的业务指导培训,培养一大批擅长艺术生产的文化人才;挖掘、整合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资源;从实际出发,科学建立引导、监督机制,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10年,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农民头脑空虚、思想混乱等问题随之而来,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1988年,村集体拿出3万多元购买了长号、黑管等西洋乐器,成立了苏北第一支农民铜管乐团。几十年来,农民乐团坚持演农村事、说农家话、道农民情;他们不仅是文艺表演团,还是政策理论“解读员”、时事政治“宣讲员”、法律法规“宣传员”。在这支乐团带动下,2004年马庄又组建了“百人锣鼓队”“马庄民俗表演团”,形成了三支“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走在村里,看不到无所事事的村民。工作日,他们在潘安湖景区、香包工作室、周边工厂打工;业余时间,他们参加农民乐团、民俗表演团的演出,生活充实有奔头。
  3.净化农村文化建设环境,铲除农民的另类精神家园
  以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这是建设农村先进文化、摈弃腐朽、落后文化的最根本的途径。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以行政手段抑制、打击腐朽落后文化的生根蔓延。这样标本兼治、导防结合,才能使农村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打击赌博。结合公安部门的禁赌活动,乡镇文化站可将典型案例以展览、画廊形式到村庄宣传赌博的危害,倡导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精力投入到发展生产、发家致富上去。
  遏制封建迷信。封建迷信在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非常猖獗,这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和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不无关系。乡镇文化站除了多搞倡导科学、反对迷信的宣传教育活动,还必须联合有关部门以行政手段遏制迷信的蔓延。针對农村很有市场的假僧假道,少数地区以罚代管,不仅没有达到管理的目的,反而加重了从事迷信活动农民的负担。必须以强制手段,坚决取缔假僧假道。
  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坚决堵击黄毒。随着城市文化市场执法力度的加强,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盯向了管理相对薄弱的农村。乡镇文化站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文化市场管理的重要性与薄弱环节,依靠上级文化市场主管部门,充分发挥文化站的文化市场管理职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决打击文化市场不法分子,规范建设农村文化市场,让黄毒、色情表演在农村彻底没有市场。

三、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功能


  在加强乡镇、村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农村文化投入的前提下,改革现行的乡镇文化站管理机制、投入机制、用人机制,增强新形势下乡镇文化站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文化站的功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1.建立乡镇文化站人员准入、培训制度
  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关键是人,选好乡镇文化站专业人员很重要。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干部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县级文化主管部门要把关乡镇文化站的用人选人,进一步拓宽乡镇文化站进人渠道,动员和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特别是熟悉农村生活、有一定文艺专长的青年学生投身农村文化建设。文化站新进人员必须通过文化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考试后才能录用;要对新进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聘用上岗。加强对乡镇文化站干部的后续培训,组织他们到大专院校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到县市举办短期培训班,帮助乡镇文化站干部、农村文艺人才掌握群众文化知识,增进艺术技能。
  2.以制度建设保证乡镇文化站健康发展
  农村文化工作搞得好的地区,基本都建立、健全了农村文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体系,乡镇党委、政府对文化站年初有目标、年终有考核。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工作只能依靠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要真正把农村文化工作搞上去,必须改“以领导重视与否”为“以制度建设文化”。必须做到“五纳入”: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这样才能保证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与实现。
  3.创新机制,增强乡镇文化站的辐射功能
  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鼓励和吸收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按照确保乡镇文化站公益性的基本属性、引入竞争机制和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创新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激发乡镇文化站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辐射功能。
  按照政府支持、培育主体、市场运作、增强活力的思路,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子。乡镇文化站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村文化主体,鼓励农民自办文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扶持、引导热心文化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扶持、引导民营表演艺术团体、农村业余剧团、个体电影放映队发展。不管是哪种形式,只要是积极健康、富有活力、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都应该鼓励和支持。其次要重视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各类农村文化经营主体面向市场、占领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乡镇文化站作为“星星之火”,对农村多元文化不断加以培育、引导,经过不懈努力,群众文化的“火焰”就能“燎原”广大乡村。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文化馆)
其他文献
受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的邀请,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团,于2013年12月8日至17日,访问台湾省台北市和台中市,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热烈欢迎,我们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推广
城市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中心,在快速推进城市化中,城市社会面临着容纳能力、社会结构、社会冲突、城乡矛盾内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人造风险”,如何识别并防范城市社会风险,使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内部评估工作的重中之重.本论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分析了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倡导环保行为、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环境
大学英语文学类课程目前没有受到应有重视,需对症下药积极变革,如教育管理部门应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组织编写专门的文学教材、建设网络课程系统;教师需改进教学方法,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教师的目标所在,这就要不断反思,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职高在职业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职高的教育目标与普高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基础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中职
一、我县广场舞兴起的背景及现状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健身的认知度也日益增强。社区广场舞在此大环境下孕育而生并呈迅猛发展之势,其“健体、健身、健脑、健心”的四大益处,以及群众性、多样性、开放性、简易性、娱乐性这五大特征构成了其独特的健身方式,为其他健身活动所不及。它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产品,是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体
期刊
如今,分众的电梯广告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见.作为全球电梯广告的首创者,分众传媒的董事长江南春创造了两年内公司上市,市值破千亿的奇迹.rn在正和岛“重新链接·2017创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