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够明显的问题,教师习惯于单向的讲解传授教学模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充当了忠实的“听众”,教学活动素质化程度较低,教学成效低下。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近年来积极开展了语文教学素质化研究,重在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升语文教学成效,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兼顾学生的能力发展,这一点恰恰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需要改进之处,笔者开展了以此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学改革活动,下面将作简要论述。
1 探究式教学改革的基本背景
在当前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仍有部分教师还是抱着老一套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理念陈旧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学成效提升不快。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经常抱怨,自己的教学精力与时间投入也不少,但就是教学成效不够明显,教学成效长期在低位徘徊。(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为滞后。许多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习惯于充当听众,思维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教学的指挥棒动,独立开展学习活动的能力严重不足。(3)师生教学双边活动不够深入。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没有将师生双边活动作为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独自发挥和表演的舞台,双边活动不足。
2 探究式教学改革的主要环节
在探究式教学尝试中,笔者主要从指导学生课前准备、课内合作以及当堂检测三个环节入手,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点拨和引导的作用,提高教学成效。
2.1 课前准备环节
一是科学拟定预习计划。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素质化水平,笔者注重前延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许多初中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语文学习都依赖于课堂45分钟,导致教学活动缺乏了足够的基础,难以提高教学成效。针对这个状况,笔者要求学生开展预习活动,依据教学目标制定针对性的预习计划,提高预习活动的效率。为了指导学生拟定好预习计划,教师可以采取示范引导的方式,逐步培养其学生的预习规划能力。二是指导点拨预习技巧。培养学生养成拟定预习提纲的良好习惯,笔者还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预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读、思、划、做”四步预习法提高预习成效。“读”就是运用略读、精度等方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具有详尽的了解;“思”就是按照自己拟定的预习提纲开展思考,自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案,也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或者网络来帮助完成预习活动;“划”就是将自己认为需要重点强调的地方做上明显标记,予以强调;“做”就是自己将课后练习的内容做一做,检查一下预习效果。三是搜集整理预习成果。在课前预习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完成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本次预习的成果整理出来,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笔记,将自己在课前预习活动中的学习成果记载下来,也可以写一写预习体会。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将自己在预习环节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的问题记载下来,留到课堂教学中作为探究内容提出来,提高课堂探究和听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预习活动在提升课堂效率的作用。
2.2 课内实施环节
在充分开展课前预习活动的基础上,笔者从揭示学习目标、展示探究题目、引导合作学习和开展点拨引导等方面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一是揭示学习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笔者首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一上课就具有明确的目标,整个学习活动都围绕着学习目标来进行,随时将学习成效与学习目标进行对照。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一定要全面,除了知识性目标之外,还要有机渗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以及思想教育方面的目标。二是引出探究题目。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科学设计探究思考题,思考题的设计要兼顾三个原则:首先要坚持全面原则,要能够将教学目标蕴含在其中,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其次要坚持前后连贯原则,思考题前后之间要相互联系,融会贯通;最后,还要坚持逐层深入原则,让学生的思维活动随着思考题难度的逐步加深而深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探究题是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兼顾到学生预习活动梳理出来的难点,将其有机融入到探究题之中,强化教学活动与学生感知实际的联系。三是组织合作学习。整个初中语文探究教学改革中,这一环节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师要从创建学习载体、引导点拨学习活动两个方面强化改革。教师要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建立起以学习小组探究学习单位,充分发挥出集体协作学习所发挥的作用。在学生编组上面,教师一定不能图省事,简单地将学生按照座位顺序进行随意编排,而是应该将学生按照优秀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各占一定比例的原则,进行科学编组,实现各个小组之间学习实力的均衡化,同时在每一个小组都要明确一名牵头学生,提高小组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面,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进行讲解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按照探究思考题的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自己无法弄懂的内容,在小组里面进行集体合作,通过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要向教师提出来。教师在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巡视的方式来为各个小组提供帮助,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难题进行思维方式的点拨,提高学生在探究合作教学中的思维水平。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探究性教学活动,看似离开了教师的掌控,实际上整个探究学习活动始终处于教师的有效掌控之中,收放自如,既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是开展梳理归纳。对于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中得出的学习结论,只是初步学习成果,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炼与完善。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完成,教师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充当引导员。教师可以安排每一个学习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交流,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班级全体学生进行点评活动,补充与完善学习成果,提升学习成果的科学性。
2.3 当堂检测环节
在课堂探究学习活动基本完成的时候,教师还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开展当堂检测活动,在第一时间获得学生学习成效的信息反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提升教学成效。在当堂检测环节,教师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控制教学时间。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留下5-8分钟的时间,专门用于课堂教学成果检测,时间不宜太长,要确保前面教学环节的时间。二是体现精干原则。教师要事先设计好考察题目,在内容上注意选取重难点进行检测,坚持少而精原则,不能一味地追求全面。三是及时教学反思。对于学生在当堂检测中获得的教学反馈信息,教师要进行认真研究,从中总结出需要引起重视或者改进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优化教学过程。
3 探究式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
探究式教学改革实施以来,笔者发现,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语文教学活动本身,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据笔者所任教班级的问卷调查显示,有接近8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发展。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课前预习、思维探究以及归纳梳理等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也从侧面印证了教学改革的成效。
(2)课堂教学素质程度明显提升。经过探究式教学改革后,笔者发现,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踊跃发言,合作探究活动更加活跃,大部分教学要求都能够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来实现,提升了教学素质化程度。
(3)初中语文教学成效明显提升。从探究教学实验开展前后对比,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级语文考察优秀率、及格率以及人均分均得到了提升,其中优秀率上升幅度最大,接近10%,这些成效的提升,再一次验证了探究式教学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兼顾学生的能力发展,这一点恰恰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需要改进之处,笔者开展了以此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学改革活动,下面将作简要论述。
1 探究式教学改革的基本背景
在当前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仍有部分教师还是抱着老一套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理念陈旧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学成效提升不快。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经常抱怨,自己的教学精力与时间投入也不少,但就是教学成效不够明显,教学成效长期在低位徘徊。(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为滞后。许多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习惯于充当听众,思维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教学的指挥棒动,独立开展学习活动的能力严重不足。(3)师生教学双边活动不够深入。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没有将师生双边活动作为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独自发挥和表演的舞台,双边活动不足。
2 探究式教学改革的主要环节
在探究式教学尝试中,笔者主要从指导学生课前准备、课内合作以及当堂检测三个环节入手,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点拨和引导的作用,提高教学成效。
2.1 课前准备环节
一是科学拟定预习计划。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素质化水平,笔者注重前延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许多初中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语文学习都依赖于课堂45分钟,导致教学活动缺乏了足够的基础,难以提高教学成效。针对这个状况,笔者要求学生开展预习活动,依据教学目标制定针对性的预习计划,提高预习活动的效率。为了指导学生拟定好预习计划,教师可以采取示范引导的方式,逐步培养其学生的预习规划能力。二是指导点拨预习技巧。培养学生养成拟定预习提纲的良好习惯,笔者还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预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读、思、划、做”四步预习法提高预习成效。“读”就是运用略读、精度等方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具有详尽的了解;“思”就是按照自己拟定的预习提纲开展思考,自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案,也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或者网络来帮助完成预习活动;“划”就是将自己认为需要重点强调的地方做上明显标记,予以强调;“做”就是自己将课后练习的内容做一做,检查一下预习效果。三是搜集整理预习成果。在课前预习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完成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本次预习的成果整理出来,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笔记,将自己在课前预习活动中的学习成果记载下来,也可以写一写预习体会。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将自己在预习环节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的问题记载下来,留到课堂教学中作为探究内容提出来,提高课堂探究和听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预习活动在提升课堂效率的作用。
2.2 课内实施环节
在充分开展课前预习活动的基础上,笔者从揭示学习目标、展示探究题目、引导合作学习和开展点拨引导等方面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一是揭示学习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笔者首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一上课就具有明确的目标,整个学习活动都围绕着学习目标来进行,随时将学习成效与学习目标进行对照。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一定要全面,除了知识性目标之外,还要有机渗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以及思想教育方面的目标。二是引出探究题目。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科学设计探究思考题,思考题的设计要兼顾三个原则:首先要坚持全面原则,要能够将教学目标蕴含在其中,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其次要坚持前后连贯原则,思考题前后之间要相互联系,融会贯通;最后,还要坚持逐层深入原则,让学生的思维活动随着思考题难度的逐步加深而深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探究题是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兼顾到学生预习活动梳理出来的难点,将其有机融入到探究题之中,强化教学活动与学生感知实际的联系。三是组织合作学习。整个初中语文探究教学改革中,这一环节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师要从创建学习载体、引导点拨学习活动两个方面强化改革。教师要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建立起以学习小组探究学习单位,充分发挥出集体协作学习所发挥的作用。在学生编组上面,教师一定不能图省事,简单地将学生按照座位顺序进行随意编排,而是应该将学生按照优秀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各占一定比例的原则,进行科学编组,实现各个小组之间学习实力的均衡化,同时在每一个小组都要明确一名牵头学生,提高小组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面,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进行讲解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按照探究思考题的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自己无法弄懂的内容,在小组里面进行集体合作,通过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要向教师提出来。教师在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巡视的方式来为各个小组提供帮助,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难题进行思维方式的点拨,提高学生在探究合作教学中的思维水平。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探究性教学活动,看似离开了教师的掌控,实际上整个探究学习活动始终处于教师的有效掌控之中,收放自如,既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是开展梳理归纳。对于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中得出的学习结论,只是初步学习成果,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炼与完善。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完成,教师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充当引导员。教师可以安排每一个学习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交流,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班级全体学生进行点评活动,补充与完善学习成果,提升学习成果的科学性。
2.3 当堂检测环节
在课堂探究学习活动基本完成的时候,教师还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开展当堂检测活动,在第一时间获得学生学习成效的信息反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提升教学成效。在当堂检测环节,教师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控制教学时间。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留下5-8分钟的时间,专门用于课堂教学成果检测,时间不宜太长,要确保前面教学环节的时间。二是体现精干原则。教师要事先设计好考察题目,在内容上注意选取重难点进行检测,坚持少而精原则,不能一味地追求全面。三是及时教学反思。对于学生在当堂检测中获得的教学反馈信息,教师要进行认真研究,从中总结出需要引起重视或者改进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优化教学过程。
3 探究式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
探究式教学改革实施以来,笔者发现,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语文教学活动本身,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据笔者所任教班级的问卷调查显示,有接近8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发展。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课前预习、思维探究以及归纳梳理等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也从侧面印证了教学改革的成效。
(2)课堂教学素质程度明显提升。经过探究式教学改革后,笔者发现,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踊跃发言,合作探究活动更加活跃,大部分教学要求都能够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来实现,提升了教学素质化程度。
(3)初中语文教学成效明显提升。从探究教学实验开展前后对比,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级语文考察优秀率、及格率以及人均分均得到了提升,其中优秀率上升幅度最大,接近10%,这些成效的提升,再一次验证了探究式教学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