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作为自然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課堂教学中如何高效的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知识,无疑是新课程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内容简单,实验较多。因此,化学课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知识内容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和抽象概念的出现,在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以后,学生常常把化学学习比作外语,要记的东西多,抽象的、难理解的东西多。而农村学校由于条件有限,教学手段单一,实验不足,于是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渐渐地对学习化学不再感兴趣。而农村学生有一个优势就是在生活中接触化学的机会较多,这时利用有限的教学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需要老师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用生活激活化学课堂,把学生的心留在化学课堂上,使绝大多数学生保持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化学与生活的有机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化学课堂富有生命力。
1 体现新教材大纲精神,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化学学习
新教材突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在遵循大纲要求传授教材知识的同时,应不断地把课堂化学化学知识与日常社会实际相联系,用生活常识对应教学内容,使学生觉得生活就是化学,学习化学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然,优化生活,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如:在教学中安排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自己做一次甜酒,调查同样质地的粘土烧制出的为何却有“红”砖、“青”瓦之分,为什么烧开的豆浆不管加醋还是加石膏粉都能生成豆腐,庄稼施肥时草木灰为什么不能和碳铵同时使用等等。新课改教材中有很多很具现实意思的教育内容,对这些内容的充分运用,使社会生活现实和发展与化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教材,对增强化学教学课堂生命力,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以化学工业内容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接触社会
新课改化学教材中介绍了许多与化学工业有关系的内容,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处理,依据教材,结合社会实践,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感到教条,也能很好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新课改教材中涉及的可以和生活实践有紧密联系的工业问题主要有:硫酸工业(蓄电池的电解液)、硝酸工业(硝铵、炸药等)、炼铁工业、炼钢工业(建材)、水泥工业(建材)、铝的冶炼(导线、炊具等)、氯碱工业(制氢氧化钠、工业制氯气)、石油产品概述(燃料油)、煤的综合利用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己深入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因为他们对工业生产了解很少(尤其对大型企业知之更少)。在进入工业内容学习时,让学生了解化学学习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学习是指导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教师还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多提供一些资料和图片信息,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
3 把化学教学与社会生活常识相联系,着力提高学生化学兴趣
化学作为自然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实用性,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特点,让学生觉得学化学有收获、用的上,从而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从而喜欢化学。如新课改教材中《卤素》一章中讲到由氯气可以给自来水消毒、制漂白粉,碘的酒精溶液可以用以消毒、碘盐对人体的重要性,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溴化银可作为感光材料应用于照相技术、碘化银与干冰人工降雨原理的不同等,这些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展开来,介绍它们的其他用途。在学习与社会生活内容相关联的化学知识时,可以适当地去启发学生,因势利导的、因地制宜诱导学生用化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洞悉生活,甚至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如在学习pH值时,可让学生用pH试纸来测定现在流行饮料水苏打水、食醋、矿泉水等液体的pH值,判断它们的酸碱性。用实验鉴别自来水和纯净水,鉴别毛、丝织品和假冒毛、丝织品,学会识假的经验和常识。用稀盐酸去除水垢,瓦斯爆炸的危害和防治等,使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促进学生学习化学。
4 以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为契机,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关注生活、关心社会、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环境保护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严重社会的问题,已不可避免的地摆在了每一个人的面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现在自然灾害频发是备受重视的一个话题。虽然中学生尚不能去全面理解臭氧空洞的变大会有什么危害,农村学生甚至不理解水得富营养化会有什么危害,内陆学生也无法真正懂得赤潮的形成及其后果,也很少关心海平面上升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们通过可以接触到的一些化学知识来丰富他们的思路,增强他们的意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下转第203页)(上接第200页)善于利用。如在硫酸和硝酸工业学习中可以结合酸雨的危害让学生加深对酸雨的成因了解,从而进一步阐述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为什么要进行尾气吸收,变废为宝的意义等。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类似问题更丰富,与生活关系更紧密,如白色污染问题、毒品问题、血铅中毒问题,秸秆焚烧问题,漏油事件的危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地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贡任感。
5 结合课本,紧跟时代步伐介绍高新科技的发展,激励学生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而努力学习
化学与其他理科一样,作为自然科学,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社会却又是瞬息万变不断发展进步的。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合成工艺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一些新产品和新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时代气息,能结合时代要求。可以适时地鼓励学生去了解这些产品或材料的原料的化学成分、合成原理、制造方法、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副作用等。比如日常生活中塑料包装袋因为方便、快捷的作用深得人们的青睐,而其降解难的问题却使人们深受困扰。衣服面料的流行趋势从棉麻的简单织品,到化纤的涤纶、涤卡、的确良,到现在人们追求的轻薄舒适的纳米材料等。让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愿望。化学作为自然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高效的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知识,无疑是新课程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发挥好生活和化学的互动作用,就会一定程度弥补教学手段的缺失,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内容简单,实验较多。因此,化学课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知识内容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和抽象概念的出现,在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以后,学生常常把化学学习比作外语,要记的东西多,抽象的、难理解的东西多。而农村学校由于条件有限,教学手段单一,实验不足,于是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渐渐地对学习化学不再感兴趣。而农村学生有一个优势就是在生活中接触化学的机会较多,这时利用有限的教学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需要老师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用生活激活化学课堂,把学生的心留在化学课堂上,使绝大多数学生保持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化学与生活的有机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化学课堂富有生命力。
1 体现新教材大纲精神,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化学学习
新教材突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在遵循大纲要求传授教材知识的同时,应不断地把课堂化学化学知识与日常社会实际相联系,用生活常识对应教学内容,使学生觉得生活就是化学,学习化学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然,优化生活,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如:在教学中安排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自己做一次甜酒,调查同样质地的粘土烧制出的为何却有“红”砖、“青”瓦之分,为什么烧开的豆浆不管加醋还是加石膏粉都能生成豆腐,庄稼施肥时草木灰为什么不能和碳铵同时使用等等。新课改教材中有很多很具现实意思的教育内容,对这些内容的充分运用,使社会生活现实和发展与化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教材,对增强化学教学课堂生命力,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以化学工业内容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接触社会
新课改化学教材中介绍了许多与化学工业有关系的内容,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处理,依据教材,结合社会实践,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感到教条,也能很好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新课改教材中涉及的可以和生活实践有紧密联系的工业问题主要有:硫酸工业(蓄电池的电解液)、硝酸工业(硝铵、炸药等)、炼铁工业、炼钢工业(建材)、水泥工业(建材)、铝的冶炼(导线、炊具等)、氯碱工业(制氢氧化钠、工业制氯气)、石油产品概述(燃料油)、煤的综合利用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己深入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因为他们对工业生产了解很少(尤其对大型企业知之更少)。在进入工业内容学习时,让学生了解化学学习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学习是指导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教师还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多提供一些资料和图片信息,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
3 把化学教学与社会生活常识相联系,着力提高学生化学兴趣
化学作为自然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实用性,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特点,让学生觉得学化学有收获、用的上,从而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从而喜欢化学。如新课改教材中《卤素》一章中讲到由氯气可以给自来水消毒、制漂白粉,碘的酒精溶液可以用以消毒、碘盐对人体的重要性,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溴化银可作为感光材料应用于照相技术、碘化银与干冰人工降雨原理的不同等,这些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展开来,介绍它们的其他用途。在学习与社会生活内容相关联的化学知识时,可以适当地去启发学生,因势利导的、因地制宜诱导学生用化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洞悉生活,甚至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如在学习pH值时,可让学生用pH试纸来测定现在流行饮料水苏打水、食醋、矿泉水等液体的pH值,判断它们的酸碱性。用实验鉴别自来水和纯净水,鉴别毛、丝织品和假冒毛、丝织品,学会识假的经验和常识。用稀盐酸去除水垢,瓦斯爆炸的危害和防治等,使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促进学生学习化学。
4 以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为契机,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关注生活、关心社会、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环境保护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严重社会的问题,已不可避免的地摆在了每一个人的面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现在自然灾害频发是备受重视的一个话题。虽然中学生尚不能去全面理解臭氧空洞的变大会有什么危害,农村学生甚至不理解水得富营养化会有什么危害,内陆学生也无法真正懂得赤潮的形成及其后果,也很少关心海平面上升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们通过可以接触到的一些化学知识来丰富他们的思路,增强他们的意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下转第203页)(上接第200页)善于利用。如在硫酸和硝酸工业学习中可以结合酸雨的危害让学生加深对酸雨的成因了解,从而进一步阐述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为什么要进行尾气吸收,变废为宝的意义等。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类似问题更丰富,与生活关系更紧密,如白色污染问题、毒品问题、血铅中毒问题,秸秆焚烧问题,漏油事件的危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地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贡任感。
5 结合课本,紧跟时代步伐介绍高新科技的发展,激励学生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而努力学习
化学与其他理科一样,作为自然科学,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社会却又是瞬息万变不断发展进步的。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合成工艺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一些新产品和新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时代气息,能结合时代要求。可以适时地鼓励学生去了解这些产品或材料的原料的化学成分、合成原理、制造方法、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副作用等。比如日常生活中塑料包装袋因为方便、快捷的作用深得人们的青睐,而其降解难的问题却使人们深受困扰。衣服面料的流行趋势从棉麻的简单织品,到化纤的涤纶、涤卡、的确良,到现在人们追求的轻薄舒适的纳米材料等。让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愿望。化学作为自然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高效的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知识,无疑是新课程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发挥好生活和化学的互动作用,就会一定程度弥补教学手段的缺失,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