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条山路,坎坷,崎岖。像一只虾的细脚,延伸到大山的深处。
  我是在20年前调入三渡中学任教时认识它的。踏上这条路多半是去找寻那些未按时报名上学的孩子。
  第一次踏上这条路时,烈日高照,树荫遮去了一小半光线。路边的草丛中,野花盛开,蝴蝶翩翩起舞,小松鼠在树枝间嬉戏,鸟儿唱着悦耳的歌,溪涧在山脚流淌成一条银色的亮线,光滑的路石在阳光照射下发出宝石般的光。这条路就这样曲曲折折地如同一条长蛇在山间上上下下、左突右窜。这真是一条奇美的路!
  很快,这种高兴就被一番番劳苦所冲淡——我的目的地依然还在大山的深处。路上不时遇上比我更加疲惫的背着东西出山的农民。他们少有语言。也许是将所有的力气都用来了背负和赶路。他们的衣衫全都浸透了汗水,瘦弱的身躯在崎岖的山路上摇摇晃晃。我想,他们可能要走好几个小时哩。劝他们歇歇,他们摇摇头,只是淡淡地说:“还要回来呢。”
  沿着峭壁旁更狭窄更陡峭的山路往上爬,再翻过一道山梁,就到了我要去的地方了。那儿住着我的三个学生。还好,三个学生家距离较近,他们一会儿都来了。
  聂小伟不愿意来读书。他忸忸怩怩地说:“好不容易才有点钱,要是给我读书,家里就又没钱了。”他奶奶道:“这孩子舍不得钱。他哪里晓得,现在实在是好多了啊!小伟他爸读书时连饭都没得吃。现在有吃有喝的,大人种了地,还能进厂挣钱。”
  我了解到,小伟的爸爸原来是外出打工去了,他妈妈也刚去一两天。小伟拿着的是他爸爸的第一笔工资,所以舍不得用来报名。
  其他两位学生的父母都已经去找钱了。原来路上碰到的那个背东西出山的农民,其中一位就是我的学生家长。
  他们的屋瓦稀稀疏疏,有的补盖着稻草,有些板壁已经破损。屋里泥土地面坑坑洼洼。我不禁感叹,但想到小伟的父母,我觉得这美丽的山川暗藏着无限的希望。
  第二次去这条路,却是个雨天。范丽丽的爸爸因下山时摔伤了,丽丽不肯来上学。许多同学不让我去,说是悬崖陡坎的。走这样的山路,在雨天是极难到达的。到范丽丽家的时候,我一身稀泥,不知道摔了多少跟斗,好在有摔跟斗的准备,所以没受伤。范丽丽看见泥人一般的我时,又开始了哭泣。她爸爸苦笑着说:“几十年都没摔过,一次没绑(草绳在脚上),就摔伤了。都是大意啊,呵呵。”当天,丽丽和我绑上草绳就回校了,那一回,果然没摔跟斗。
  这条路我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回。2000年时,我班居然有七个学生要走那条路。12月,黄进家邀我去吃“刨锅汤”,我又走了一次。只是又窄又险的小路已经变了模样:那条山路变成了一条三米多宽的“马路”,乱石上掩了一小层碎石;陡峭的地方已经打平了许多;低洼之处已填升起来。从上往下看,一线溪涧更加细小了。而在悬崖峭石间通车,是以前的人们不可想象的奇迹。石壁上赫然写着:“要得富,先修路!——三渡镇政府。”拖拉机、长安车也能顺利出入里面,肩挑背驮的影子已经不复存在了。
  又过了一两年,那几户人家的屋顶早没了补盖的稻草,都盖上了青瓦,板壁也修葺一新。农民们不再穿破烂衣服。政府还帮他们吃上了自来水。
  黄进的家里换成了光洁的水泥地板,那个做摆设的坏电饭锅早被扔掉。新换的茶几,29英吋的彩电,洗衣机,都摆在了显眼的位置。
  原来,山里的药饵、木材、花草、果苗、水果及农村喂养的生猪等,在路修通后就成了山里人的重要经济支柱。黄进有一位44岁的叔叔终于在两个月前娶到了媳妇。
  从2005年起,小学生们已经不再为书费、学费发愁,国家全部减免。不但免收寄宿费,还发给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新学期开学,我们已再不需赴那个“山路之约”。他们都能整整齐齐地来按时报名上课。但是那个“山路之约”依然进行着,只是已经不是先前的意义了。
  2009年9月20日,我又去了那条路。那条路再一次地改变了它的模样:全部用水泥凝筑过了,蜿蜒而不坎坷,平整而不崎岖。那个石壁上的标语已经改成为:“要得富,修好路!”
  这一次,我也不再是走路,而是用国家刚给我们涨工资的“补发部分”买了辆摩托车,很快就到了大山的深处。
  那儿的农家已经另造新居。典型的黔北民居的样式!俨然是一座山间别墅。放眼望去,周围类似的房屋不计其数,路边停放着各式各样的车辆。构成了一座崭新的“山村城市”,却没有那城市的喧嚣,而有着城市所没有的静洁!山间的青绿映衬着房屋独特的颜色。纷飞的蝴蝶,展翅的山鹰和哼唱着欢歌的溪涧,使这个崭新的“山村城市”呈现出一派纯自然的美!高大的桂花树盛开的芬芳远远地传过来,简直叫人陶醉!
  是啊!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使这里农民得到了实惠。要不然,不知道我们还要穷到什么时候,穷到什么样子!我在心里禁不住默默地感叹。
  回来的路上,这条路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新感觉:一种说不出的痛快,一种说不出的惬意,一种说不出的自豪——这条路,真是一条奇美的路!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三渡镇中学)
  
  (责任编辑:刘福才)
其他文献
目前,在一些教师心目中和课堂教学评价中,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似乎成为一种潮流,但就真实的课堂教学而言,评价的标准看形式还是本真,教师应该重视课堂“表演”还是“表现”,值得思考。笔者在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时,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在此,笔者以自己的一堂由中国教育学会专家点评的生物课为例,结合观课师生的感受,谈谈对追求课堂教学完美的一种思考: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摆脱“表演”的俗气和肤浅,还师生活动以真实,还课堂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这是一种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学习现象,而且这种错误有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生成的、真实的教学资源.面对这么宝贵的财富,教师大可不必视学生的
摘要: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的内涵决定了,教育科研能够促进教师完善知识结构及知识更新、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驾驭学科内容等方面教学能力的发展,而要使教育科研在实际中真正发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则需要教师树立教育科研为教学服务的理念,结合教学实际开展科研,将教育科研视为一种工作方式和生存状态,同时学校对教师教育科研的考核评价应与教学考评相结合。  关键词:教育科研;教学能力;教师发展  作
摘要:教师职业压力及其管理研究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新领域。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目前新疆高校汉语教师的职业压力很重。在分析了汉语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疆;高校;汉语教师;职业压力  作者简介:班振林(1969-),男,新疆石河子人,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讲师。(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
分析了目前科研工作中不良学风的种种表现,结合编辑工作实践,提出了期刊在净化学术风气中应采取的措施.
我非常赞赏宋鸿同志撰写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外流问题应当引起重视”[1]一文中提出的“中国科技期刊的编委应做表率,带头给所任职的期刊撰写优秀稿件”.这是她通过多年的工作
来到井沟镇小学支教快一周了,我急切地想和眼前的这32个孩子打成一片。与我原来所教班级的67个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透着淳朴,也正是这种淳朴,深深地吸引并
借鉴军事上的“三点一线”来理喻办刊中的“三点一线”.期刊的位点、亮点和卖点维系着期刊的生命,可谓之“期刊生命线”.期刊工作者在实践中如何选准位点、打造亮点、赢得卖
学报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且学术层次要求很高,这一特点对编辑个体及编辑团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知识建构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报编辑不仅要有良
从领导培养和自身努力等青年编辑早日成才的内外因素方面,总结编辑部培养青年编辑的办刊实践,提出编辑部领导及资深编辑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自身人格魅力对青年编辑的感召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