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教育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处于一种大转型的时期。新旧观念的冲撞,新旧教学模式的碰击,都给中学语文教学以极大的冲击和震撼。不少教师在改革的浪潮中处于一种困惑状态——语文,今天该怎样教?
要当好一名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那么,新时期的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呢?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又该从何着手,来提高素养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理念转变、角色变换、能力提升这三个方面着手,来提升教学素养。下面分而述之。
一、语文教师的理念转变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①。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育理念包括学生观、教育观与教育活动观;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有关于学习者和学习的信念、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信念、关于学会学习的信念、关于自我发展的信念等。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行为,而且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影响。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语文教师应当尽快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思想和行动口号。提出这个思想和口号的根本目的,是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科目化,把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到中小学的课程教材和学校课堂。这是迎接新时期挑战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本质的体现,更是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
“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与“学生中心”、“学生本位”教育思想有不同的侧重。鉴于课程对学生培养的重要作用,在20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中,曾多次产生过课程应以什么为中心的理论碰撞、更替和摇摆。事实已经证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本位”课程,虽有其理论和实践上的积极意义,但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说到底,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追求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并为将来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根本目标的一致性,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的本质所在。
“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是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起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发展观,就是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统一起来,赋予“学生发展”以新的内涵。这种发展观的主要涵义是:学生的发展是指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是指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的当前发展。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内涵的核心,是教师急需树立的十分重要的课程理念。
(二)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语文课程是普通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
在语文课程中,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可以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语文教育要在学生知识获得和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以及他们的生存方式、个体文化、生活态度等,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既有知识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要在充分注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能力表现的不同形式,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的功能,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2.注重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语文教育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促使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语言材料,特别是优秀的文化作品,使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掌握与运用规范的语言,逐步地由口头语过渡到书面语,并由掌握的书面语提高已有的口语质量,使语言积累内化为语言能力。
3.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运用规范语言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4.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充分认识学生的既有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收集处理信息、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5.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语文教育要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得”,也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以外的“习得”,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有效地指导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语文,促使学生将学得与习得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在各种学习渠道中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
二、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角色,可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使教师的角色行为表现出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感染学生。
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也自然而然地起着变化,而且这样的变化要求是全球性的。国际教育大会第35次会议给各国教育部的建议书中对“教师的角色转换”提出如下的意见:
“各级各类教师和管理人员,应该知道在教育的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中他们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各项条件的落实,帮助教师和未来的教师认识教师的角色转换,并为新的角色及其功能作准备。
(1)今天,教师正利用一切现代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方法,越来越多地从事于新的教育程序。他们是试图发展学生能力与兴趣的教育者和顾问,而不仅仅是信息来源与知识传授者。教师在以科学世界观武装学生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2)因为学校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教学,教师除了教学职责之外,现在还必须与社区的其他教育力量合作,在为年轻人作好进入社区生活、家庭生活、生活活动等方面的准备,承担更多的责任。教师应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以指导和帮助学生及其家长,并组织学生闲暇时间的活动。
(3)作为专业人员和公民,作为发展与变化的执行人,作为被给予了可能性来实践其作用的执行人,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在社区中居于有影响的重要地位。
(4)必须认识到,学校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生之间新型关系的建立(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成为了更活跃的合作者),依赖于教师同他们的同事,同其他可能的合作者之间的新型关系的发展,依赖于教师同学生的家长,同与教育过程有关的社区其他人之间的新型关系的发展。”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向国际教育局提供的报告中提及教师角色发展的一般趋势为:“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新的知识资源;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与课外活动。”④
综合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新课程的发展要求,今天的语文教师的角色也应产生较大的转换。
(一)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语文知识,这种角色本身是不能淘汰的。但是与以前不同的是,在强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不是以灌输为主,而是引导学生在发现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建构知识。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注重学生建立健康的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这是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何迈出这重要的一步呢?教师可以从转变以自己“讲课”为主的教学行为做起。
反思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弊病之一就在于教师灌输得太多,将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碎尸万段”的分析,术语、概念灌得多,感悟、体验被忽视。事实上,老师灌过不等于学生学过,学生学过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达到“学生会学”的境界。
鉴于这一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尽量改变“灌输者”的角色,尽量做到“五不讲”:其一,支离破碎的“分析”不讲;其二,学生已经懂得的不讲;其三,学生自己能讲的不讲;其四,教师自己讲不清楚的不讲;其五,学生听不明白的不讲。
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授些什么呢?
第一,要讲,不是照搬教参,而是有自己研究课文的心得体会、感悟发现。
第二,要讲,必须有高于学生之处,为学生开启心窗。要能讲得学生感兴趣,讲得学生记得住,讲得学生开眼界,讲得学生佩服你。
第三,要讲,必须是传授程序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的知识。所谓“程序性的知识”,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运用,换言之,就是教他以规律、方法,授之以“渔”。所谓“陈述性的知识”,就是教会学生“是什么”,换言之,就是授之以“鱼”。
第四,要讲,必须传授主题性的知识,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益。
第五,要讲,必须传授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加涅说:“有组织的知识必须按一定的程序才能系统掌握。”⑤在讲授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唤醒已有知识的记忆,以不断建构知识网络。
当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时,教师应遵循“不干涉”的原则。所谓的“不干涉”,指的是不给学生增添心理压力,不去干扰学生的思维活动。然而,教师应当做一名促进者,以“积极的旁观者”的身份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
积极地旁观,指的是学生在自主活动时,教师并不直接参与或干预学生的自主活动,但教师并不是清闲的,教师要积极地听,积极地看,要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指导每一位学生的学习。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教师要尽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感,这样,学生的学习更加投入,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课堂学习更加生气盎然。
对个别的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特别注意给予一定的关心与鼓励。可以静静地站在他(她)的座位边,用微笑鼓舞他(她),用眼神督促他(她)。如果发现他(她)在学习中遇到自己难以逾越的受阻点,也可以给予具体的指点。
(二)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存在着以下四重主要信息交流的方式:以讲授为主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教师施教,学生受教;以对话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一般在课堂上表现为教师问,学生答;以讨论为主的多向交流方式,一般在课堂上表现为小组讨论,大组交流;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一般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交流方式优于前两种方式,尤其是第四种交流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这种交流方式的好处在于:第一,把学生个体的自我思考、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反馈及时地加以沟通与联系,形成了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的信息交流网络。第二,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第三,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第四,能确保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改传统的“居高临下”、“先知先觉”的“权威者”的角色,转而以一名与学生平等融洽的交流者参与课堂讨论。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表现为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并不存在谁为谁的利益关系,也没有谁主谁次的权力不均衡。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应,师生关系的升华——由师生之间的事际关系上升到人际关系,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作风和其人格品质,取决于师生彼此之间的信赖,“信赖在多大程度上不可避免,也就在多大程度上不可否认,只有当人们不能获得自己所依赖的东西时,就会倾向于去信赖;而在人们能支配事物的地方,大概就不会有人去赞同一种总是需要冒险的信赖关系,而是更喜欢保障自身,所以人们总力争以支配代替信赖。然而,一个人想支配另一个人的那种人际关系必然走向终结,只有作为信赖关系,只有尊重同类的不可支配的人格,人际关系才能够存在。”⑥这种关系的质的飞跃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都保持积极的情绪:教师由此对其职业生活充满热情,并对学生富有同情心和宽容、谅解的情怀;而学生则变得思路灵活,思维敏捷,从而提高了创造性和增强了智力效应。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略了情感过程,丢弃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今天的信息网络时代,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或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语文教师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播者与讲授者,教师完全可以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和谐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也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①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②陈向明.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对教师隐喻的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
③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④[加拿大]N.戈培尔,[英国]波特.教师的角色转换.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⑤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⑥[德]潘能伯格著,李秋零、田薇译.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上海:三联书店,1997
要当好一名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那么,新时期的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呢?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又该从何着手,来提高素养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理念转变、角色变换、能力提升这三个方面着手,来提升教学素养。下面分而述之。
一、语文教师的理念转变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①。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育理念包括学生观、教育观与教育活动观;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有关于学习者和学习的信念、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信念、关于学会学习的信念、关于自我发展的信念等。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行为,而且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影响。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语文教师应当尽快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思想和行动口号。提出这个思想和口号的根本目的,是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科目化,把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到中小学的课程教材和学校课堂。这是迎接新时期挑战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本质的体现,更是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
“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与“学生中心”、“学生本位”教育思想有不同的侧重。鉴于课程对学生培养的重要作用,在20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中,曾多次产生过课程应以什么为中心的理论碰撞、更替和摇摆。事实已经证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本位”课程,虽有其理论和实践上的积极意义,但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说到底,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追求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并为将来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根本目标的一致性,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的本质所在。
“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是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起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发展观,就是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统一起来,赋予“学生发展”以新的内涵。这种发展观的主要涵义是:学生的发展是指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是指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的当前发展。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内涵的核心,是教师急需树立的十分重要的课程理念。
(二)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语文课程是普通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
在语文课程中,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可以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语文教育要在学生知识获得和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以及他们的生存方式、个体文化、生活态度等,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既有知识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要在充分注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能力表现的不同形式,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的功能,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2.注重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语文教育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促使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语言材料,特别是优秀的文化作品,使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掌握与运用规范的语言,逐步地由口头语过渡到书面语,并由掌握的书面语提高已有的口语质量,使语言积累内化为语言能力。
3.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运用规范语言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4.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充分认识学生的既有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收集处理信息、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5.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语文教育要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得”,也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以外的“习得”,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有效地指导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语文,促使学生将学得与习得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在各种学习渠道中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
二、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角色,可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使教师的角色行为表现出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感染学生。
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也自然而然地起着变化,而且这样的变化要求是全球性的。国际教育大会第35次会议给各国教育部的建议书中对“教师的角色转换”提出如下的意见:
“各级各类教师和管理人员,应该知道在教育的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中他们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各项条件的落实,帮助教师和未来的教师认识教师的角色转换,并为新的角色及其功能作准备。
(1)今天,教师正利用一切现代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方法,越来越多地从事于新的教育程序。他们是试图发展学生能力与兴趣的教育者和顾问,而不仅仅是信息来源与知识传授者。教师在以科学世界观武装学生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2)因为学校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教学,教师除了教学职责之外,现在还必须与社区的其他教育力量合作,在为年轻人作好进入社区生活、家庭生活、生活活动等方面的准备,承担更多的责任。教师应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以指导和帮助学生及其家长,并组织学生闲暇时间的活动。
(3)作为专业人员和公民,作为发展与变化的执行人,作为被给予了可能性来实践其作用的执行人,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在社区中居于有影响的重要地位。
(4)必须认识到,学校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生之间新型关系的建立(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成为了更活跃的合作者),依赖于教师同他们的同事,同其他可能的合作者之间的新型关系的发展,依赖于教师同学生的家长,同与教育过程有关的社区其他人之间的新型关系的发展。”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向国际教育局提供的报告中提及教师角色发展的一般趋势为:“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新的知识资源;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与课外活动。”④
综合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新课程的发展要求,今天的语文教师的角色也应产生较大的转换。
(一)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语文知识,这种角色本身是不能淘汰的。但是与以前不同的是,在强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不是以灌输为主,而是引导学生在发现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建构知识。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注重学生建立健康的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这是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何迈出这重要的一步呢?教师可以从转变以自己“讲课”为主的教学行为做起。
反思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弊病之一就在于教师灌输得太多,将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碎尸万段”的分析,术语、概念灌得多,感悟、体验被忽视。事实上,老师灌过不等于学生学过,学生学过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达到“学生会学”的境界。
鉴于这一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尽量改变“灌输者”的角色,尽量做到“五不讲”:其一,支离破碎的“分析”不讲;其二,学生已经懂得的不讲;其三,学生自己能讲的不讲;其四,教师自己讲不清楚的不讲;其五,学生听不明白的不讲。
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授些什么呢?
第一,要讲,不是照搬教参,而是有自己研究课文的心得体会、感悟发现。
第二,要讲,必须有高于学生之处,为学生开启心窗。要能讲得学生感兴趣,讲得学生记得住,讲得学生开眼界,讲得学生佩服你。
第三,要讲,必须是传授程序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的知识。所谓“程序性的知识”,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运用,换言之,就是教他以规律、方法,授之以“渔”。所谓“陈述性的知识”,就是教会学生“是什么”,换言之,就是授之以“鱼”。
第四,要讲,必须传授主题性的知识,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益。
第五,要讲,必须传授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加涅说:“有组织的知识必须按一定的程序才能系统掌握。”⑤在讲授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唤醒已有知识的记忆,以不断建构知识网络。
当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时,教师应遵循“不干涉”的原则。所谓的“不干涉”,指的是不给学生增添心理压力,不去干扰学生的思维活动。然而,教师应当做一名促进者,以“积极的旁观者”的身份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
积极地旁观,指的是学生在自主活动时,教师并不直接参与或干预学生的自主活动,但教师并不是清闲的,教师要积极地听,积极地看,要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指导每一位学生的学习。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教师要尽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感,这样,学生的学习更加投入,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课堂学习更加生气盎然。
对个别的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特别注意给予一定的关心与鼓励。可以静静地站在他(她)的座位边,用微笑鼓舞他(她),用眼神督促他(她)。如果发现他(她)在学习中遇到自己难以逾越的受阻点,也可以给予具体的指点。
(二)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存在着以下四重主要信息交流的方式:以讲授为主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教师施教,学生受教;以对话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一般在课堂上表现为教师问,学生答;以讨论为主的多向交流方式,一般在课堂上表现为小组讨论,大组交流;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一般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交流方式优于前两种方式,尤其是第四种交流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这种交流方式的好处在于:第一,把学生个体的自我思考、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反馈及时地加以沟通与联系,形成了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的信息交流网络。第二,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第三,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第四,能确保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改传统的“居高临下”、“先知先觉”的“权威者”的角色,转而以一名与学生平等融洽的交流者参与课堂讨论。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表现为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并不存在谁为谁的利益关系,也没有谁主谁次的权力不均衡。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应,师生关系的升华——由师生之间的事际关系上升到人际关系,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作风和其人格品质,取决于师生彼此之间的信赖,“信赖在多大程度上不可避免,也就在多大程度上不可否认,只有当人们不能获得自己所依赖的东西时,就会倾向于去信赖;而在人们能支配事物的地方,大概就不会有人去赞同一种总是需要冒险的信赖关系,而是更喜欢保障自身,所以人们总力争以支配代替信赖。然而,一个人想支配另一个人的那种人际关系必然走向终结,只有作为信赖关系,只有尊重同类的不可支配的人格,人际关系才能够存在。”⑥这种关系的质的飞跃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都保持积极的情绪:教师由此对其职业生活充满热情,并对学生富有同情心和宽容、谅解的情怀;而学生则变得思路灵活,思维敏捷,从而提高了创造性和增强了智力效应。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略了情感过程,丢弃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今天的信息网络时代,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或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语文教师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播者与讲授者,教师完全可以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和谐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也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①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②陈向明.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对教师隐喻的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
③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④[加拿大]N.戈培尔,[英国]波特.教师的角色转换.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⑤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⑥[德]潘能伯格著,李秋零、田薇译.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上海:三联书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