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有滋有味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C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但这其中不乏让我们莫名其“妙”的新做法:有的课,一节课让学生比拼画图,可谓色彩斑斓;有的课,师生一起载歌载舞,可谓热闹活泼;有的课,师生一起谈天说地而置文本于不顾……静下来思考这些“标新立异”的语文课,似乎少了点味道,甚至有些变味。记得在六年前课程改革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上出小学语文课的味道呢?
  一、 慢慢品味 ——“语文味”
  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也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意味着真情与个性的消逝,文学与文化的流失,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滑坡。那么,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
  首先,激发情感,捕捉语文的灵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情感就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一节充满语文味儿的语文课,首先在于是否调动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随着文本情感的起伏跌宕入情入境,陶冶情操,受到教育。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品味语言,抓住语文的根本。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语言的品味积累。特级教师余映潮说,“在语文教育中,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文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文泉流就会干涸。”因此,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中,不忘积累语言,才能使语文不变“味”;不忘品味语言,才能使语文韵味十足。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 细细感悟——情感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听课的热情,这是获取教学理想效果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肯定了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的特点。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这就要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说:“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融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语文教材是一個丰富的矿藏,入选课文的语言或生动形象,或活泼多姿,或简练准确,或含蓄幽默,或质朴犀利。语文这门饶有情味的学科要求教师能用更具情味的语言体现学科的特点,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来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就能使学生的情感更真更切,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
  三、 悟悟童心——儿童味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首先,教师要童化自己,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教育应该从倾听开始,不要让教师当成惊吓鸟儿的稻草人。孩子和成人并不拥有同一片天空,我们只有变成孩子,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看到他们真实的也是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有变成孩子才能将教材童化、趣化、活化,才能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他们接受。语文教育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的对话、活动、交流中进入真情交融的境界。
  其次,结合特点,设计充满童趣的活动。 唱唱、画画、演演、说说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充满天真童趣的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文字训练活动。相对其他学科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更具形象性、情境性、情趣性优势。教师若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就会深受气氛美的感染。
  四、 补补空白——韵味
  教材本身的“空白”是语文教学具有韵味的重要来源。《会走路的树》结尾写“小驯鹿也激动起来,他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家快步走去。”激动的小驯鹿飞快地带着小鸟跑回家了,这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这就是文本留下的艺术空白。我在执教时,就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留足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想象续编故事。二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敢想敢编,他们在故事中讲道:终于见面了,小鸟对老驯鹿说:“老朋友,你可好啊!小动物们都羡慕我有一棵会走路的树做朋友呢……”老驯鹿还嘱咐小驯鹿:“今后不要随便带人回家,可能有危险,不要忘记了!”这些精彩的故事,不正是学生在求知探索过程中拥有的自己的独到的语文味体验吗?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像火种,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像石块,溅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兴趣之波,使我们的课堂摆脱“闷气”和“匠气”,从而充满“生气”和“灵气”。
   (乐清市湖雾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通过贸易、投资等方式联系日益紧密.环境问题也逐渐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研究贸易对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的影响,对于揭示事实真相以及合理确
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力度,中职学生的数量也有所增加。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给学校现有的硬、软件等教学方面带来了压力,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体育课兴趣,是完善中职学校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足球训练及竞赛的水平也同步提高,全攻全守、全方位的足球战术打法已日趋完善,而球员足球意识的培养也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校园足球虽然只是一
体育游戏是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新课标》的推进下,小学低段的体育教学应以游戏为主,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取乐”,达到娱乐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对于语文教师,课文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匠心独运、设计精美的导语常常能唤起学生的期待心理,它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可以调动学生鉴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彩、高超、新颖、别致的导入必然会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教学很快进入最佳境界。本文试从如何妙用导语谈起,期待与同仁们一起学习,共同探讨。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教学中,导入新课是第一环节,如何在第一环
万向接轴是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具有结构复杂、工作时承受随机冲击扭矩等特点。在分析轧机主传动万向接轴受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以轧机冲击扭矩载荷谱作为主传动万向接
在中频感应炉中用镁基脱硫剂对钢液进行脱硫处理。结果表明,镁基脱硫剂有很好的脱硫效果,喂入镁基包芯线对钢液脱硫处理后钢液中的ω[s]从(100~175)×10^-6降至(48~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