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分析
多媒体应用技术是一门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于计算机应用、网络和电子商务专业等,时间为一学期,每周6学时,主要以学生实作为主,占总学时的2/3。
本课程是一门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应用技术课题,它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处理能力,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教学中的普遍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
多媒体应用技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教学,理论学习中,有少部分学生出现开小差、看课外书等现象;在机房的实作中,有学生玩游戏现象。这些情况说明,学生还处在不知道主动学习的阶段,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学习,学习目标很不明确。
2.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知识盲点多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不牢固。而在专业知识方面,只有几位学生能够回答问题,并能够自己主动思考和钻研。
3.团队协作能力差
完成本课程的最终目标需要学生分成小组,由组长带领,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在分组时,有的学生不服从安排孤立成组,以后又因分工产生争议,这些都是学生团队意识薄弱、团队协作能力差的表现。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1.学生自信心不足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首要原因
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中考失利、考不上高中的学生,自觉低人一等。带着这样的思想来到学校,他们自信心不足,不敢大胆地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意见,有些学生干脆就对学习不闻不问。
2.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生活环境的影响。以技工77班为例,全班一共46名学生,3名来自市区,11名来自郊区,其他的来自偏远农村。其中,20名学生接触过计算机,占全班的43.5%,但也仅限于开关机等简单操作,另外26名学生入校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
(2)学习环境的影响(如表1)。
如表1所示,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但在图片处理方面还不够专业,在音视频处理上的能力基本为零。
3.学生性格特征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影响
在校学生大都为90后,他们敢于表现自己,喜欢追新求异。但又依赖性强,常以自我为中心。在与同学的互相交流中,他们只顾个人得失,不顾他人感受,在团队中不能很好地和别人合作,常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四、解决对策
1.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记下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和每一次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并提出希望。同时,通过新课前对课本目录的讲解,引导学生明确本门课的学习目标。
2.给学生补课
给学生补课巩固基础知识,加强对“周边知识”的修补。如表1所示,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将根据需要用24个学时来给学生补习音视频处理方面的知识。
3.找共同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他们喜欢的人和物,将这些内容贯穿到教学中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第十章时,通过制作拼图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学到图片分割、按钮交互和目标区交互等知识。
4.灌输团队合作思想,充分发挥队员作用
在团队中各成员的个性不一,队员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冲突,这就要求他们要化解冲突,让1 1≥2。
五、效果分析
1.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目标很明确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目标很明确。在提问过程中学生不会再出现不说话或者回答“我不会”等现象,取代的是熟练的操作或者是“我试试”等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现象。
2.通过补课学生掌握了图文声像处理软件方面的知识
通过一个月的“补课”,学生对图文声像处理软件方面的知识得到了一些修补,基本满足了学习本课程的
需要。
3.以案例教学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在授课过程中,由于以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教学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全体同学基本能按时按质地完成教学任务。
4.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取得一定学习成果
通过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在后期的作品制作中,大家相互信任、相互学习讨论,最终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多媒体作品,并在学校的科技文化节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
多媒体应用技术是一门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于计算机应用、网络和电子商务专业等,时间为一学期,每周6学时,主要以学生实作为主,占总学时的2/3。
本课程是一门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应用技术课题,它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处理能力,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教学中的普遍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
多媒体应用技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教学,理论学习中,有少部分学生出现开小差、看课外书等现象;在机房的实作中,有学生玩游戏现象。这些情况说明,学生还处在不知道主动学习的阶段,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学习,学习目标很不明确。
2.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知识盲点多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不牢固。而在专业知识方面,只有几位学生能够回答问题,并能够自己主动思考和钻研。
3.团队协作能力差
完成本课程的最终目标需要学生分成小组,由组长带领,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在分组时,有的学生不服从安排孤立成组,以后又因分工产生争议,这些都是学生团队意识薄弱、团队协作能力差的表现。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1.学生自信心不足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首要原因
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中考失利、考不上高中的学生,自觉低人一等。带着这样的思想来到学校,他们自信心不足,不敢大胆地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意见,有些学生干脆就对学习不闻不问。
2.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生活环境的影响。以技工77班为例,全班一共46名学生,3名来自市区,11名来自郊区,其他的来自偏远农村。其中,20名学生接触过计算机,占全班的43.5%,但也仅限于开关机等简单操作,另外26名学生入校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
(2)学习环境的影响(如表1)。
如表1所示,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但在图片处理方面还不够专业,在音视频处理上的能力基本为零。
3.学生性格特征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影响
在校学生大都为90后,他们敢于表现自己,喜欢追新求异。但又依赖性强,常以自我为中心。在与同学的互相交流中,他们只顾个人得失,不顾他人感受,在团队中不能很好地和别人合作,常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四、解决对策
1.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记下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和每一次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并提出希望。同时,通过新课前对课本目录的讲解,引导学生明确本门课的学习目标。
2.给学生补课
给学生补课巩固基础知识,加强对“周边知识”的修补。如表1所示,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将根据需要用24个学时来给学生补习音视频处理方面的知识。
3.找共同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他们喜欢的人和物,将这些内容贯穿到教学中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第十章时,通过制作拼图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学到图片分割、按钮交互和目标区交互等知识。
4.灌输团队合作思想,充分发挥队员作用
在团队中各成员的个性不一,队员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冲突,这就要求他们要化解冲突,让1 1≥2。
五、效果分析
1.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目标很明确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目标很明确。在提问过程中学生不会再出现不说话或者回答“我不会”等现象,取代的是熟练的操作或者是“我试试”等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现象。
2.通过补课学生掌握了图文声像处理软件方面的知识
通过一个月的“补课”,学生对图文声像处理软件方面的知识得到了一些修补,基本满足了学习本课程的
需要。
3.以案例教学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在授课过程中,由于以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教学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全体同学基本能按时按质地完成教学任务。
4.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取得一定学习成果
通过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在后期的作品制作中,大家相互信任、相互学习讨论,最终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多媒体作品,并在学校的科技文化节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