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guangli1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都会发现,教材信息量的密集是每个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语文课本必修加选修其内容比以往增加了很多,面对大信息量的教本该采取何种方法,这是每个教师首先考虑的一个问题。对此,多数教师选择了多媒体教学,以信息技术来处理广博的课本内容。
  一、信息技术的优点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与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语文教学相比,确实有着明显的优点。
  1.直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人的认识首先从形象思维开始,直观的形象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学习柳永的《望海潮》,当学生看到铺天盖地的潮水迎面奔涌而来时不禁发出一片惊呼,其惊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小学课本也有《观潮》一文,写的也是钱塘潮,当时我想如果能用3D格式放映此时景象,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2.消除理解障碍,提升文学综合素养
  语文教学就内容而言,有文学、音乐、美术、声响……涉及领域极其广泛;就地域时间,涉及中外古今,包罗万象。《琵琶行》中有段凄凉绝美的琵琶曲,加上艺人的视频弹奏,学生对文中声音的比喻指法就不难理解了。以往教学中的大多数老师对课文内容,只能采用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来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创设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视听世界,消除了学生在理解上的障碍,思接千里,精骛八极,从而使语文教学向综合性学习转变。
  3.扩展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
  前面已经说过语文教材本身的内容增加了,而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完成大容量教学。如学习《滕王阁序》时,对绣闼、雕甍用多媒体展示,既有视觉的享受,又可感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至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文学、绘画、情与景多方位的美学教育,课堂教学也不再是单一的目标,单一的价值取向,而是多目标、多元化的人文学习,众多的学习目标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多媒体提供了最有效的利用工具。
  二、运用信息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处理语文教学内容,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方便,对我们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在运用的过程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之呈现出来。
  1.教学设计水平影响教学效果
  在农村中学,年龄40上下的教师居多,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这部分教师也是教学骨干。在过去的文本设计及课堂环节设计上可以说有着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但要把这类文本信息运用于信息技术处理中有一定的难度。课件引用多,创造少,无形中降低了教学的针对性。
  2.继续教育培训概念化程式化
  针对新课改教学,学校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这类培训大都理论指导的多,甚至有的是跨科培训,只求人数规模。许多教师只是“被培训”了,而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因此,我认为继续教育可以对不同学科信息技术应用的不同方向开展一些技术性培训。
  3.更新教师教学能力厘定界限
  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教法是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但自从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之后,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多媒体应用技术。只有对教师的教学重新厘定,才会使更多的教师自觉地加入到这一技术的培训与提高中来,这也是语文教学生发新一轮变革的关键。
  三、运用信息技术引发的思考
  计算机教学运用到语文教学,对新一轮的课改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优势显而易见、不容置疑,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教师教学变成计算机教学的趋向
  有的教师了解多媒体教学的诸多特点后,在教学上完全依赖计算机,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甚至以计算机取代教师角色。课后教师搜集视频资料,课堂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内容是丰富了,但教学的目标是否落到实处,教学的任务是否完成,教学效果如何让人怀疑。
  2.直观感受取代文本信息的阅读
  文本的阅读是一个创造性的知识接受过程,“读者大于作者的”的观点即在于此,它是充分调动形象思维再创造的过程,其中不乏抽象思维的理性探究,它对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都有一个训练锻炼的过程,而直观的形象感受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对形象产生定型的感受而缺少深入的分析。这种教学会让我们的学生变得越来越简单,成为人深刻发展的桎梏。
  3.网络对语文教学的不良冲击
  主要有网络对语言文字规范的冲击;低俗文化的冲击;对学生道德的冲击。这虽是一个社会现象,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同时也应肩负起一份责任,进行适当的网络道德教育,减少腐朽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力求学生品质向美好健康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实施后,思想品德课堂开始出现了多样化的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40分钟的课堂往往充满了欢声笑语,使得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似乎思想品德课堂已经以新课程的最佳状态开展。然而,当我们认真审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之后,发现有些教师片面理解了新课程,他们往往注重形式而不是实质,使得虚假的繁荣在课堂中出现。  本文的出发点是新课改教学的有关背景,并且深入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这样一些篇目,它们篇幅较短,只有两个页面;语言浅显,内容相对简单,没有明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完全能掌握教材内容。我们把这种课称为“留白课”。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利用“留白”去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赋予教学内容深刻的内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让课堂精彩纷呈。  一、有效地设置课堂教学目标,挖掘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科学地将教学目标
近几年来,在山东省聊城市及周边地区日光温室西葫芦根腐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从2003年起,阳谷、东昌府区、莘县、商河等地连续三年西葫芦根腐病的发病率为6.2%~18.3%,严重的温室发病
学习文言文,初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较,初中生接触的文言文的篇幅更长,涉及的范围更广,内容更繁杂。他们学习起来总感到非常吃力,对文言文字音读法把握不准,文言词意义理解不清,句意理解也像“蕹菜筒——截通截不通(理解一半,不理解一半)”,似懂非懂。在学习兴趣方面,兴趣不浓,理解水平停留在小学所掌握的知识层面上,较难适应初中文言文的学习任务。这种状况,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一般的,我们的语文教师文
现在的学生作文,套话、假话、空话太多,不少有识之士都抨击低效语文教学,呼吁语文改革。作文教学的一些弊端充分说明了新课程标准虽然实施多年,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还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师能有可观的作文教学效益。如何使初中作文教学有效高效?个人觉得,首先必须把新课程理念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只有自觉地落实新的理念,才有可能生成作文课堂的精彩活力,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