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一个脆弱的生命体,在医患关系中是被动的、处于弱势地位,这不仅表现为儿童在身体上比成人更为柔弱,需要更加细致、精心的护理;还表现为他们的心理世界是极度脆弱的,依赖性强、情绪容易波动,需要在护理過程中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作为护理人员,在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应充分了解儿童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关注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对儿童护理提出的新要求,为儿童提供高品质的照护服务。
根据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的定义,护理学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科学”。这种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本质上反映的是以人为本的医护理念,饱含着浓郁的人文关怀气息,折射出对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尊重和关心。
人文关怀在现代护理实践中被越来越多地强调,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医学事业快速进步过程中对护理人员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西方,19世纪中期,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的南丁格尔提出了“以照顾为中心”的护理思想,将近代照护关怀理念引入护理学,影响深远。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以患者为中心”,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对护理人员的职责内涵做了新的诠释。20世纪70年代年,美国护理理论家吉恩·华森在其著作《护理:关怀的哲学和科学》中首次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的观点,认为“人文关怀是一种主动关怀人的意愿、意识或责任,并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态度”,而“护理学是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健康为本的人性关怀”,这就将哲学中以“人自身的生命价值”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引入到了护理学“关怀弱势人群的生命健康”的内涵之中。[1] 1998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将人文关怀列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概念。
在中国,人文关怀在传统文化中也一直有着深刻、持续的体现。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6年发布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为适应经济社会进步、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应“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2] 纲要对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2016 年,另一份由国务院印发的文件《“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3]将人文关怀置于医患关系的视野下考虑和强调,这与当今国际上的先进护理理念是高度一致的。而从儿童护理的角度来看,人文关怀更多的意味着护理人员要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尊重儿童的生命,关注儿童的需求,提升儿童的精神体验。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儿童常常处于家庭关系的中心,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对高品质儿童护理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但现实情况是,儿童与护理人员比例失衡、医患关系紧张、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意识薄弱、人文关怀教育课程及培训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制约着儿童护理的专业化、高水平发展。因儿童所处“社会地位”与生命阶段的特殊性,在护理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医患矛盾,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及时应对、处理好日常的医患关系。那么,如何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人文素养,培育和提升其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牢固树立“护理的本质是关怀”的意识。这里的“关怀”不仅仅指向病理层面的照顾,更重要的是人文意义上的呵护,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护理的对象是儿童,护理人员只有牢固树立了“护理的本质是关怀”的意识,提升对这一职业的认同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的生长规律,才能更好地走进儿童的世界,为其提供人性化、充满温情的护理服务。为加强这一意识,护理人员应参与到医院科室文化的创建中来,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身体力行,将人文关怀体现在具体的医护细节上。“护理的本质是关怀”应当成为护理人员的自觉追求和内在职业价值诉求。
二是不断提升儿童护理中的人文关怀能力。儿童护理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护理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儿童作为一个鲜活生命体所具有的特殊性,从而超越机械的、冷冰冰的医患关系,上升为有感情、有温度的人文照护。一方面,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之外,应加强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及相关课程的学习、积累,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及实践活动,最终将知识、素养转化为切切实实的人文关怀能力;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加强与儿童及其监护人有效沟通的能力,学会站在儿童的角度分析每一个护理细节,提高护理的人性化程度。[4]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却是护理人员提升自身人文关怀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三是在教育教学环节渗透人文关怀理念。教育是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拓宽护生的知识面,使其进一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教师可组织护生赴社区及幼教机构与婴幼儿亲密接触,增进与之的互动体验,理解婴幼儿真实的需求,引导护生从家长和儿童的现场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护理技巧。[5]把好教育这一关,对护理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护生走上岗位后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
参考文献:
[1]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
[2]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EB/OL].http://www.nhc.gov.cn/yzygj/s3593/201611/92b2e8f8cc644a899e9d0fd572aefef3.shtml,2016-11-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2016-10-25.
[4]宋俭.浅谈在儿童护理加入人文关怀的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
[5]曾丽娟.儿科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14,32(20).
根据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的定义,护理学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科学”。这种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本质上反映的是以人为本的医护理念,饱含着浓郁的人文关怀气息,折射出对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尊重和关心。
人文关怀在现代护理实践中被越来越多地强调,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医学事业快速进步过程中对护理人员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西方,19世纪中期,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的南丁格尔提出了“以照顾为中心”的护理思想,将近代照护关怀理念引入护理学,影响深远。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以患者为中心”,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对护理人员的职责内涵做了新的诠释。20世纪70年代年,美国护理理论家吉恩·华森在其著作《护理:关怀的哲学和科学》中首次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的观点,认为“人文关怀是一种主动关怀人的意愿、意识或责任,并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态度”,而“护理学是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健康为本的人性关怀”,这就将哲学中以“人自身的生命价值”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引入到了护理学“关怀弱势人群的生命健康”的内涵之中。[1] 1998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将人文关怀列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概念。
在中国,人文关怀在传统文化中也一直有着深刻、持续的体现。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6年发布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为适应经济社会进步、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应“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2] 纲要对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2016 年,另一份由国务院印发的文件《“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3]将人文关怀置于医患关系的视野下考虑和强调,这与当今国际上的先进护理理念是高度一致的。而从儿童护理的角度来看,人文关怀更多的意味着护理人员要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尊重儿童的生命,关注儿童的需求,提升儿童的精神体验。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儿童常常处于家庭关系的中心,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对高品质儿童护理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但现实情况是,儿童与护理人员比例失衡、医患关系紧张、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意识薄弱、人文关怀教育课程及培训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制约着儿童护理的专业化、高水平发展。因儿童所处“社会地位”与生命阶段的特殊性,在护理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医患矛盾,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及时应对、处理好日常的医患关系。那么,如何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人文素养,培育和提升其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牢固树立“护理的本质是关怀”的意识。这里的“关怀”不仅仅指向病理层面的照顾,更重要的是人文意义上的呵护,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护理的对象是儿童,护理人员只有牢固树立了“护理的本质是关怀”的意识,提升对这一职业的认同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的生长规律,才能更好地走进儿童的世界,为其提供人性化、充满温情的护理服务。为加强这一意识,护理人员应参与到医院科室文化的创建中来,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身体力行,将人文关怀体现在具体的医护细节上。“护理的本质是关怀”应当成为护理人员的自觉追求和内在职业价值诉求。
二是不断提升儿童护理中的人文关怀能力。儿童护理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护理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儿童作为一个鲜活生命体所具有的特殊性,从而超越机械的、冷冰冰的医患关系,上升为有感情、有温度的人文照护。一方面,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之外,应加强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及相关课程的学习、积累,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及实践活动,最终将知识、素养转化为切切实实的人文关怀能力;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加强与儿童及其监护人有效沟通的能力,学会站在儿童的角度分析每一个护理细节,提高护理的人性化程度。[4]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却是护理人员提升自身人文关怀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三是在教育教学环节渗透人文关怀理念。教育是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拓宽护生的知识面,使其进一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教师可组织护生赴社区及幼教机构与婴幼儿亲密接触,增进与之的互动体验,理解婴幼儿真实的需求,引导护生从家长和儿童的现场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护理技巧。[5]把好教育这一关,对护理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护生走上岗位后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
参考文献:
[1]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
[2]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EB/OL].http://www.nhc.gov.cn/yzygj/s3593/201611/92b2e8f8cc644a899e9d0fd572aefef3.shtml,2016-11-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2016-10-25.
[4]宋俭.浅谈在儿童护理加入人文关怀的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
[5]曾丽娟.儿科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14,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