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每个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习作之泉,积聚习作能量。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体验会给学生最真实的感受。所以,要想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就必须让活动体验进入学生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源泉
作文是现实生活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从一定意义上讲,作文就是认识生活和表达生活的和谐统一。传统的作文教学与生活相脱离,不大注意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写作之源,学生往往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生活气息,不是无病呻吟,就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作文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作者须得拥有一定生活经历,对生活有所理解和领悟之后,才能产生写作欲望,进而写出较好的文章。
一、 指导学生读生活,体悟生活
指导学生积累材料要做到留心观察,深入体悟,勤于阅读。观察是人来人往获取写作素材的主渠道,也是学生获取写作内容的基础。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那样:“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章。”
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时要做到细致。不细,大而化之,走马观花,往往会在具体写作时闹出笑话。老舍先生也曾告诫我们:“写东西,要观察,要总结,要想。如果你观察得不对,或观察得太少,没有深刻的印象,抓不住一个清楚的形象,不要硬写。你须回头去看,直到看清了这个人,这风景,这事物,回来能用几个字,十几个字,一写就极精彩。到这时就差不多了。”这说明,看清了,才写得清,才写得深;看不清,只能是妄自虚撰。在观察的过程中写一些观察日记,随笔,不仅可以库存生活素材,加深观察印象,也是一种练笔和怡情。
体悟生活就是用全部身心去感受。如果说观察还只是表,只是对事物外部特征的一种认知和把握,那么体悟则是潜入生活的理,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发现,同样生活在校园里,但在描写校园生活时,有的同学写得言之有物,真挚感人;有的同学却写不出。这关键就在于体悟的深浅有别。对生活,观察是入眼,体悟则是入心。缺乏体悟的观察,绝不会发现生活的真谛;缺乏体悟的观察,绝不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形成有效的材料积淀。王国维说:“入乎其内,故能写之。”这正深刻地阐明了观察体悟和写作的关系。
二、 指导学生写生活,体味生活
一篇作文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写作欲望是否强烈。作文的兴趣,就是学生自然而然地写。这就需要我们当老师的根据写作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提供一个激发灵感,唤起写作冲动的具体情境。正如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的那样:“学习产生于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安排课堂情景中的学习。”
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开展体育比赛、文娱表演、小实验、小制作、游戏、劳动等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图片、影视、音乐等材料,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的写作情境。如挑选一幅山水画,一件工艺品,一段录像,一支乐曲,一个苹果……甚至一个本班同学,都可以引发学生联想,使学生感到有物可写,有情想抒。中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异常丰富的,作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写作的主体性,只有使学生激动、亢奋起来,学生思维的闸门才会打开,文思才会有如泉涌。同时,我们在命题上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喜怒哀乐的情感火花,开发他们灵感深处的宝藏,掀起他们感情的浪涛,将题目命在他们的心坎上,使他们的心灵燃烧起来,他们自然会发出“我要写”“我想写”的呐喊。
三、 指导学生读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阅读是积累材料的又一重要方面。人由于手时空的限制,不可能事事都亲历亲见,知识的获取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阅读。阅读是人类接受语言信息、熟悉语言特点、积累语言材料、领悟别人经验、把握语言规律的最根本途径,是最基本的语言学习实践。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因此,我们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積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开卷总是有益的。当代著名文学家叶文玲就这样说过:“我就是因为酷爱书到了连一片带字的纸头都不放过的地步,我才对文学发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如果在阅读中做到朱熹强调的那样:“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则阅读的质量更高。
其次,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或摘抄。比如让学生自己制作“阅读积累本”,把平常阅读中感兴趣的东西,如生动贴切的词汇,描写、议论、抒情、记叙的佳句,名言警句,好的开头、结尾,过渡段落,感兴趣的写作方法,甚至读后的感想等等进行记载,并适时在课内外交流,使之发挥出帮助作文的作用。这样才能使阅读充分吸收,全面滋补;使阅读的材料真正转化为习作的“健力宝”,完成与古今中外一切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每学期的作文训练,除了命题作文,还要辅以两三次的自由作文,让学生放胆写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任意驰骋于思维空间,自由奏响感情的琴弦。因为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湾湖水,自由作文可以帮助学生凭借已有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抒情达意,反映主观世界或客观生活。留一方自由的天空给学生,让他们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说自己想说的话,体会自由写作的愉快。
参考文献:
[1]邓晓静.写作要充满生活味[J].课外语文,2013(10).
[2]秀荣.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广撷博采[J].文学教育(下),2012(06).
[3]许丹.指导学生写好人物的对话[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0(4).
作者简介:
高静,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永清县北辛溜中心校。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源泉
作文是现实生活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从一定意义上讲,作文就是认识生活和表达生活的和谐统一。传统的作文教学与生活相脱离,不大注意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写作之源,学生往往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生活气息,不是无病呻吟,就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作文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作者须得拥有一定生活经历,对生活有所理解和领悟之后,才能产生写作欲望,进而写出较好的文章。
一、 指导学生读生活,体悟生活
指导学生积累材料要做到留心观察,深入体悟,勤于阅读。观察是人来人往获取写作素材的主渠道,也是学生获取写作内容的基础。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那样:“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章。”
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时要做到细致。不细,大而化之,走马观花,往往会在具体写作时闹出笑话。老舍先生也曾告诫我们:“写东西,要观察,要总结,要想。如果你观察得不对,或观察得太少,没有深刻的印象,抓不住一个清楚的形象,不要硬写。你须回头去看,直到看清了这个人,这风景,这事物,回来能用几个字,十几个字,一写就极精彩。到这时就差不多了。”这说明,看清了,才写得清,才写得深;看不清,只能是妄自虚撰。在观察的过程中写一些观察日记,随笔,不仅可以库存生活素材,加深观察印象,也是一种练笔和怡情。
体悟生活就是用全部身心去感受。如果说观察还只是表,只是对事物外部特征的一种认知和把握,那么体悟则是潜入生活的理,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发现,同样生活在校园里,但在描写校园生活时,有的同学写得言之有物,真挚感人;有的同学却写不出。这关键就在于体悟的深浅有别。对生活,观察是入眼,体悟则是入心。缺乏体悟的观察,绝不会发现生活的真谛;缺乏体悟的观察,绝不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形成有效的材料积淀。王国维说:“入乎其内,故能写之。”这正深刻地阐明了观察体悟和写作的关系。
二、 指导学生写生活,体味生活
一篇作文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写作欲望是否强烈。作文的兴趣,就是学生自然而然地写。这就需要我们当老师的根据写作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提供一个激发灵感,唤起写作冲动的具体情境。正如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的那样:“学习产生于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安排课堂情景中的学习。”
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开展体育比赛、文娱表演、小实验、小制作、游戏、劳动等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图片、影视、音乐等材料,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的写作情境。如挑选一幅山水画,一件工艺品,一段录像,一支乐曲,一个苹果……甚至一个本班同学,都可以引发学生联想,使学生感到有物可写,有情想抒。中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异常丰富的,作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写作的主体性,只有使学生激动、亢奋起来,学生思维的闸门才会打开,文思才会有如泉涌。同时,我们在命题上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喜怒哀乐的情感火花,开发他们灵感深处的宝藏,掀起他们感情的浪涛,将题目命在他们的心坎上,使他们的心灵燃烧起来,他们自然会发出“我要写”“我想写”的呐喊。
三、 指导学生读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阅读是积累材料的又一重要方面。人由于手时空的限制,不可能事事都亲历亲见,知识的获取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阅读。阅读是人类接受语言信息、熟悉语言特点、积累语言材料、领悟别人经验、把握语言规律的最根本途径,是最基本的语言学习实践。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因此,我们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積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开卷总是有益的。当代著名文学家叶文玲就这样说过:“我就是因为酷爱书到了连一片带字的纸头都不放过的地步,我才对文学发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如果在阅读中做到朱熹强调的那样:“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则阅读的质量更高。
其次,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或摘抄。比如让学生自己制作“阅读积累本”,把平常阅读中感兴趣的东西,如生动贴切的词汇,描写、议论、抒情、记叙的佳句,名言警句,好的开头、结尾,过渡段落,感兴趣的写作方法,甚至读后的感想等等进行记载,并适时在课内外交流,使之发挥出帮助作文的作用。这样才能使阅读充分吸收,全面滋补;使阅读的材料真正转化为习作的“健力宝”,完成与古今中外一切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每学期的作文训练,除了命题作文,还要辅以两三次的自由作文,让学生放胆写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任意驰骋于思维空间,自由奏响感情的琴弦。因为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湾湖水,自由作文可以帮助学生凭借已有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抒情达意,反映主观世界或客观生活。留一方自由的天空给学生,让他们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说自己想说的话,体会自由写作的愉快。
参考文献:
[1]邓晓静.写作要充满生活味[J].课外语文,2013(10).
[2]秀荣.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广撷博采[J].文学教育(下),2012(06).
[3]许丹.指导学生写好人物的对话[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0(4).
作者简介:
高静,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永清县北辛溜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