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被控制下的幼儿,给予孩子爱与自由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d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教育要求以儿童为中心,明确儿童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教育理论正朝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在现实的一些幼儿教育实践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很好地体现,相反,儿童一直处在一种被控制的状态。巴西教育家保罗·费莱雷的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的教育思想对教育走出当下控制学生生命的困境,回归教育的本真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这本书的思考,应重视解放被控制下的幼儿,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自由。
  关键词: 《被压迫者教育学》 幼儿教育 爱与自由
  《被压迫者教育学》是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本强调解放被压迫者的书,强调对处境不利的人们的关注,强调追求教育的解放。这本书可以被称为“被压迫者的教育圣经”、“真正革命的教育学”,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1]。读完这本书后,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解放被控制下的幼儿,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自由。
  一、被控制下的幼儿
  教育要求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幼儿作为一个自由的生命体,不应该被现实中的条条框框控制住。教育作为一种帮助幼儿身心发展与成长的教学活动,对于幼儿的关心与呵护应该是教育的本意。然而,在一些幼教单位,幼儿的主动性没有被保持住,而是出现了被控制的现状。
  1.被教育观念和价值认识控制的幼儿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被赋予了无限的价值,人们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许多人把教育当作一种改变命运的奠基石,这时教育就成为改变生命和生活的工具与手段。部分家长和教师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在完全没有意识到自身被控制的情况下,帮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要求孩子学各种特长,以成绩评价一个人,考名牌大学等,完全无视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教育已经成为训练人的一种手段。而在现代的幼儿教育中,家长与教师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幼儿多学些知识、多认识些字、会背更多的古诗、会算数等,而不是关注幼儿真正的需要与兴趣,忽略幼儿性格、心理与德行的形成。
  2.被知识与课程控制的幼儿
  知识是前人经历和总结下来的现成存在的,部分人认为知识就是静止存在的,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但是知识的获得与传授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以往的教育认为知识是静止的和绝对存在的,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知识的传授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因此,静止知识的传授与课程的预设在无形中成为控制学生的手段。
  3.被幼教制度控制下的幼儿
  不只是知识与课程这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着幼儿,学校的一些教育制度也在无形中控制着幼儿,比如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准则,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规定的事情;学生的评价制度;学校安排的教学活动;按照学校与家长的要求,无视幼儿的兴趣、爱好与需要等设置的课程。
  4.被教师控制下的幼儿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面对面与学生“打交道”的,一方面灌输式教学方式中,教师向幼儿传授现成的、已经准备好的知识,使幼儿变得轻信与盲从,不懂得怀疑。另一方面对不符合教学规定的幼儿行为,教师通过眼神、语言等制止幼儿。比如在吃饭这件事上,教师先让幼儿背饭前儿歌,然后教师不说“小朋友请吃”,小朋友都不能乱动。吃饭时老师还会提醒幼儿吃饭的姿势“小胸贴桌前,左手把盘,右手拿勺”等,严格控制着幼儿。
  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些语言在无声地控制着幼儿,比如“小手背背后”、“老师让我这样做,我就跟着这样做”、还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小朋友要说话,则要求幼儿说话前必须举手请示老师,然后要说“老师打扰一下,我想……”等,这些言语都在控制着幼儿的身体。
  由此可见,在当今幼儿教育中,无论是抽象的知识与教育制度,还是现实中的幼儿家长、教师都在不自觉或者无形当中控制与压迫着幼儿。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与以往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观念的滞后是分不开的。为了解放被控制的幼儿,必须改变现实中的教育形态,改变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但这种改变是很困难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了给幼儿减轻压力,希望教师发现自己教育中的不足之处,还给幼儿更多的自由。
  二、《被压迫者教育学》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价值——追求解放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放,《被压迫者教育学》这本书的中心论题就是,被压迫者如何通过教育获得解放。弗莱雷认为,教育的任务和价值在于唤醒和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使孩子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从而最终获得解放。弗莱雷反对以往的灌输式教育,他所倡导的教育是一种生成的教育,强调教育要依据学生原有的生活进行,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学生的生成中不断改变与进步的,要求教师与孩子进行交流与对话,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以使孩子能够以行动主体的身份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中,学生与幼儿被教育中的各种因素“多重控制”,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判,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曙光。
  2.教育的方法:提问式教育与对话
  弗莱雷认为,传统教育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以往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就是一种“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把学生看成一种容器,教师灌输,学生存储和记忆大量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生活在一个框架之中,很难具有创新性和反思性。弗莱雷指出:“真正投身于解放的人必須彻底摒弃灌输式教育,代之以接受人是有意识的存在这一观念。”[3]针对这种灌输式教育,弗莱雷提出了“提问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对话式教育,就是要求把学生看作能够与教师一起学习与成长的合作者,师生之间不断地交流,在交流中学习与思考共同成长。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它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教师不能控制学生的想法,更无法取代学生的思考。对话需要平等、爱、谦恭和信任的氛围。对于对话式教育来说,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认为学习是一种不断认识与生成的过程,要求教师设置的课程以儿童为主体,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幼儿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创造性。   3.教育的内容:生成课程
  弗莱雷认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围绕学生的环境与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并且主张学习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内容应该与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全面了解他们的现实世界,从而达到学习与改变世界的目的。所以按照弗莱雷的教育思想,教师教学应全面了解幼儿的生活环境,以幼儿的经验为中心,把幼儿的日常生活和主题作为教育内容。
  按照弗莱雷的思想,教育内容不应该是死板的、静止的、脱离幼儿生活实际的,更不能成为“控制”、“压迫”幼儿发展的障碍物,而应该是在幼儿的生活中生成,又不断地促进幼儿发展和生长的手段。
  三、给予幼儿更多的爱与自由
  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如何教授、如何对待幼儿,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幼儿产生影响,所以为了幼儿更好地发展,给予幼儿更多的爱与自由是教师应该做的。师幼关系是幼儿教育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灌输式的教育把教师变成了压迫者,幼儿是消极的被压迫者。教师的主动施压与幼儿的被动受迫彻底抹杀了教育培养人的价值,只有“爱与尊重”,解放幼儿的主动性,才能使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教师应予以更多的自由,才能使其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地对话,不要轻易地否定孩子,更加不能轻易地阻止孩子的自行发展,懂得尊重孩子的人格,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与时间及更多的耐心与信心。让幼儿自行探索与发现,教师要做的是给予幼儿适时、适度的指导。
  只有教师给予幼儿更多的爱,幼儿感受到更多的爱,才会主动学习如何爱别人。只有爱,才能驱散孩子内心最深处的不安与彷徨,才能找回孩子本有的阳光和自信。让我们给予幼儿充分的爱与自由,与幼儿平等地对话,抛弃控制与压迫,还给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砀.学生生命的“被控制性”和“无限可能性”——兼论《被压迫者教育学》的教育思想[J].全球教育展望,2006(03).
  [2]张琨.教育即解放——弗莱雷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保羅·弗莱雷,著.顾建新,译.被压迫者教育学(30周年纪念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董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应该有《被压迫者教育学》—试述保罗·弗莱垒的“解放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2(8):2.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其中包括民办高职院校,究其原因既得益于中国社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更得益于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及重要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方向,各高校遵循会议精神围绕“立德树人”展开系列改革。本文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围绕课程建设、组织机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
摘 要: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因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日益丰腴的今天,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被人们淡忘,且有濒临失传的危险。在当代扬州,古琴的传承人主要为民间艺人,他们虽然能认识到古琴这一艺术的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但由于能力有限,难以较好地传承,加上相关部门的保护不力,扬州古琴艺术的发展与
摘 要: 作为建筑设计课的入门启蒙环节,建筑设计基础课对后期的设计专业课学习、方案训练、规范制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一开始抓好基础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教学困境,学生的空间思维、艺术思维难以发散,在后期专业学习方案设计中容易思维定式,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探讨的方法,旨在为今后的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建筑设计基础
摘 要: 马勒穆特·基德是杰克·伦敦短篇小说《为赶路的人干杯》中的主人公,透过修辞的叙事视角,读者解读了基德热情与善良、豪侠与正义的主题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其不向权贵示弱及对正义的坚持,更好地理解了作者通过叙事所要揭示的主题。  关键词: 杰克·伦敦 《为赶路的人干杯》 修辞叙事 勒穆特·基德 主题因素  引言  《为赶路的人干杯》是杰克·伦敦的重要短篇小说之一,主要讲述了叙事的主人公、
摘 要: 作者研究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制定的社会背景、历史贡献及积极作用,并结合所在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探讨了《量表》对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改的启示。  关键词: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民办高校 大学英语教改  一、《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社会背景、历史贡献及积极作用  教育部办公厅于2018年4月12日印发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hina’s Standards of Engl
摘 要: 学院于2010年率先推行工学结合专班,基于企业对人才的质量标准需求,灵活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为企业、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的优秀人才。作者基于多年来对登云学院汽车工程系工学结合专班管理的实践,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内涵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教学领域正面临着变革,“互联网 教育”这一新业态的出现颠覆了我们对传统案例教学的认知。“翻转课堂”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在诸多实践案例中证实了其在提高案例教学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本文从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翻转课堂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课程设计,最后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财务管理案例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 财
摘 要: 朱西甯的《旱魃》引入《圣经》叙事的“迷途”与“拯救”/“忏悔”与“新生”的叙述模式。作品一方面有着朱西甯作为基督徒所坚持的宗教信仰与作为小说家的叙事操作间的矛盾,一方面有着从叙述传统文化到传播宗教信仰的过渡特点。原本蛮横冷酷、祸害乡里的唐铁爷与妻子佟秋香一起皈依了基督教,这对迷途羔羊经历了“堕落-皈依-质疑-皈依”的过程。小说人物佟秋香对基督教的质疑也是普通读者的质疑,朱西甯让金长老再
摘 要: 《马戏团之夜》是安吉拉·卡特的代表作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其中对男性传统社会的瓦解和对两性关系和谐的乌托邦的重构的描述,来一窥安吉拉·卡特本人在女性主义方面的观点。  关键词: 《马戏团之夜》 瓦解 重构  前言  自女权主义兴起以来,如何摆脱男权社会传统、建构属于女性的传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命题。这一命题落实到文学领域,产生了不同的流派。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如法国学派,悲观地认为“没有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通理工学院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的分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克拉申的i 1理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等为基础,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班内隐性分层和走班制显性分层的方式,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分层教学 隐性 显性 有效性  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在各高校英语教学中起到导向和标准的作用。十二五以来,随着社会与企业对人才英语要求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