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替国家培养合格的国民和高素质的人才。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高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高考制度的改革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综合性的改革,以建立新的有中国特色的,既有利于人才培养又有利于中学教学和高校发展的高考制度。
[关键词]高考制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29-01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深厚考试传统的国家,高等教育长期在我国实行国家控制的、统一的入学选拔政策,但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方向直接冲击了其统一性,使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一、高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给学生带来错误的考试观念
应试教育的最大后果还不是学不到知识,而是学生们在思想中建立了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只要通过了考试,就是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所以,这些学生无论到了哪里,都想找到类似的方式。在他们眼中,无论在哪里,都不过是考试,只要是考试,就有通过考试的捷径。
(二)高考给考生和家长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精神负担
我们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高考在促进我们获取知识、改变命运的同时,也给我们自己和我们家长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因为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地位,使中国广大的考生和家长在面临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都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就对我们国家目前正在构建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
(三)高考对我国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不良影响
在我国,高考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考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具有引导、促进和评价作用,具体表现为:
1.高考是对基础教育的文化素质以及对考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考生能力的评价,它不可能完全替代素质教育全面的评价,仅仅只是一种片面的评价,这与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新课改精神相违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
2.高考的评价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权威性,主要是由于高考和大学入学的录取相联系,因此对于我们来说,高考的科学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科学的录取主要在于有一个科学的评价,这是目前国家高考注重考试内容改革与形式改革的重要原因。
3.高考的评价具有普适性。
4.人才选拔方式的单一和标准的单一导致高考的“负担”更重。
高考对国人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这种全国统一的高考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弊端,主要表现为考试标准单一,长期实行“所有的学校用同一份试卷”,一张试卷既考研究型大学的精英,同时还要考接受职业教育的高技能劳动者,这使各种层次、类型各异的高校无法根据自己的定位和实际的需要选拔适合自己的人才,所以没有真正的招生自主权。此外,录取标准单一,高考分数成为录取的惟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平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及其他的能力和他们对社会或学校的各种贡献等因素。
二、高考制度的改革
(一)成绩处理
现行的高考制度中,考生的考试是一次性的,考试成绩只能当年当次招生有效,第二年得全部重来。这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不利于考生的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不利于考查考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高校录取适合自己要求的新生,而且实际上也难以维护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应该延长高考成绩的有效期,让其在两至三年内有效,并允许考生多次参考某些或全部科目,以其考得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录取成绩。
(二)增加高校招生录取依据
现行高考制度中,高考成绩是高校录取新生的惟一依据,所谓“一考定终身”。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考试成绩是惟一的录取标准。二是考试成绩的一次性。这种考查是不全面的,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种学生很难通过现有的高考方式选拔出来。同时也不能排除的确有部分考生因为身体、情绪、临场发挥等方面的原因,未能考出其实际水平,而“一考定终身”的做法无法为他们提供弥补的机会。因此,必须增加高校录取的依据。
(三)优化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
高考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的设置是目前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高考科目的设置既要考虑考生的学习成就,也要考慮考生的学业倾向。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当然要检测考生对知识的把握与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考生进入高校后,从事的是专业性学习,他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当然也是高考应该考查的内容。
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具有主体意识,能够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人才。因此高考科目的设置应该鼓励考生向这个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林,郑志.罗伯特
[关键词]高考制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29-01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深厚考试传统的国家,高等教育长期在我国实行国家控制的、统一的入学选拔政策,但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方向直接冲击了其统一性,使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一、高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给学生带来错误的考试观念
应试教育的最大后果还不是学不到知识,而是学生们在思想中建立了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只要通过了考试,就是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所以,这些学生无论到了哪里,都想找到类似的方式。在他们眼中,无论在哪里,都不过是考试,只要是考试,就有通过考试的捷径。
(二)高考给考生和家长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精神负担
我们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高考在促进我们获取知识、改变命运的同时,也给我们自己和我们家长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因为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地位,使中国广大的考生和家长在面临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都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就对我们国家目前正在构建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
(三)高考对我国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不良影响
在我国,高考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考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具有引导、促进和评价作用,具体表现为:
1.高考是对基础教育的文化素质以及对考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考生能力的评价,它不可能完全替代素质教育全面的评价,仅仅只是一种片面的评价,这与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新课改精神相违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
2.高考的评价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权威性,主要是由于高考和大学入学的录取相联系,因此对于我们来说,高考的科学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科学的录取主要在于有一个科学的评价,这是目前国家高考注重考试内容改革与形式改革的重要原因。
3.高考的评价具有普适性。
4.人才选拔方式的单一和标准的单一导致高考的“负担”更重。
高考对国人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这种全国统一的高考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弊端,主要表现为考试标准单一,长期实行“所有的学校用同一份试卷”,一张试卷既考研究型大学的精英,同时还要考接受职业教育的高技能劳动者,这使各种层次、类型各异的高校无法根据自己的定位和实际的需要选拔适合自己的人才,所以没有真正的招生自主权。此外,录取标准单一,高考分数成为录取的惟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平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及其他的能力和他们对社会或学校的各种贡献等因素。
二、高考制度的改革
(一)成绩处理
现行的高考制度中,考生的考试是一次性的,考试成绩只能当年当次招生有效,第二年得全部重来。这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不利于考生的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不利于考查考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高校录取适合自己要求的新生,而且实际上也难以维护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应该延长高考成绩的有效期,让其在两至三年内有效,并允许考生多次参考某些或全部科目,以其考得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录取成绩。
(二)增加高校招生录取依据
现行高考制度中,高考成绩是高校录取新生的惟一依据,所谓“一考定终身”。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考试成绩是惟一的录取标准。二是考试成绩的一次性。这种考查是不全面的,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种学生很难通过现有的高考方式选拔出来。同时也不能排除的确有部分考生因为身体、情绪、临场发挥等方面的原因,未能考出其实际水平,而“一考定终身”的做法无法为他们提供弥补的机会。因此,必须增加高校录取的依据。
(三)优化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
高考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的设置是目前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高考科目的设置既要考虑考生的学习成就,也要考慮考生的学业倾向。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当然要检测考生对知识的把握与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考生进入高校后,从事的是专业性学习,他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当然也是高考应该考查的内容。
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具有主体意识,能够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人才。因此高考科目的设置应该鼓励考生向这个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林,郑志.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