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术骨干团队发展的经验与策略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3342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教师的个体专业成长很重要,但教师专业群体或教师专业团队的成长路径与方式更值得我们思考。当前,我们拥有众多的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培训的组织机构,诸如90学时培训、短期培训、校本培训与研修等形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成长效果并不理想。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培训存在以下问题:1.无序性。用各类运动式的教学教研活动来代替教师专业成长与培养。2.低效性。一些学校校本培训与研修流于形式,教师专业教研活动成闲聊茶话会。90学时培训在某些教师身上成为了短途游学,教师、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花费相当大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但成效欠佳。3.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教师从事较为繁忙的工作,难再抽出时间进行学习培训。4.职业倦怠。教师对自身的专业提升和培训积极性不够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5.教师区域差异显著。近年来,各类名优教师大量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城镇。而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海岛学校名优教师缺乏。随之受影响的是,一些大学毕业刚入行的青年教师缺乏名优教师的指导和培养。6.信息多元化的发展平台。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青年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上的各类资源,缩小名优教师专业水平的差距,使教师专业成长周期缩短。7.教师年龄结构与教学风格的问题。近年来,中年教师(本文是指35岁至50岁之间的教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为一些较早获得中学高级教师的中年教师,已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对教学业务也不再精益求精。而刚工作的青年教师则缺乏专业成长的引领,两者需要搭建合作共赢的平台。教师因性格、成长的环境等因素,在教学上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而这些风格如何发扬、彰显风采,更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近几年,笔者有幸先后组建了两届名师工作室和一届县级学科学术骨干团队。在我们组建教师专业成长团队中,共聚众人之力,博采各家之长,整合各类资源,协作共进,共享共赢,找到了一条适合基层教师专业骨干团队的发展之路。概而言之,就是依据区域教育发展的差异,精选学术团队的骨干成员,注重中青年教师的搭配;依托网络资源,发挥实体教师专业成长工作室和虚拟教师成长网络平台的作用,做到线上虚拟互动和教学指导,线下教学实体研讨观摩、交流,整合网络资源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资源,汇聚各类教师,各尽所长,形成学科的学术骨干团队。基于以上的学术骨干团队,我们在城镇、乡村,特别是山区薄弱学校,开展了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带动了薄弱地区教学互动的优化和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以下是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工作,总结的几条经验性措施。
  一、精选人员,搭建舞台,彰显个性
  名师工作室是教师施展教育教学才华、专业成长的舞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让骨干教师发挥所长,对周边的教师也起着引领示范的作用。因此,在成立名师工作室(学术骨干团队)之初,成员的筛选尤为重要。既要考虑地域差异的协调,又要考虑年龄性别比例,还要考虑教师的专业学术基础。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研究确定了学术骨干团队成员共7名,并根据本县五大学区和两个中心镇来安排:其中,男女比例为2∶5,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4位,中学一级的1位,中学二级的2位。同时我们还考虑了每位教师原有教学风格的互补性:有特别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的;注重教师对学生的适度评价与多样性激励的;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气氛的渲染和课堂语言的锤炼、精准的;特别注重课堂基础知识技能的落实培养和高质量常态课的打造的;注重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呈现的方式的;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擅长课堂教学资源深度的挖掘和课堂思维的深度性的;等等。在学术骨干团队中,我们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让每位成员发挥特长,彰显个性。
  二、依托网络资源,做到线上线下齐互动
  信息时代,网络媒体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交流的平台。我们学术骨干团队成立之初,就建立了QQ群、微信群以及博客。由于学术骨干团队分散在全县的各个乡镇,不能经常在一起研讨,我们会不定期地进行网络教学互动研讨。借助微信、QQ、邮箱等进行充分的互动,以弥补实体学术骨干团队研讨不够充分的缺陷。
  我们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从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问题,并借助网络平台发起教学研讨,每个成员都各自独立思考,阐述自己初步的教学意见和教学设计。然后开展网络教学沙龙式的研讨、学术交流。当问题研讨比较清晰时,就开始将网络的教学沙龙转化为实体骨干团队,进行深度的教学实践、研讨,课堂观课、议课。
  我们一般选择交通比较便利、规模较大的学校进行教学实践研讨,并以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的形式进行。一次教学实践后,大家轮流对该教学实践进行互助式教学实践评价。通过课堂观课和议课,授课老师依据各种意见进行二次备课,并根据学情与课标进行取舍,而不是全盘接受,进行了有选择性的“为我所用”。
  我们此次将研讨后续的深层问题,转化为线上的网络研讨。这是考虑到现在每位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学研讨,经常是以半个工作日进行。因此,教学交流由线上网络研讨为主。当教学实践又产生新的问题时,我们又将网络的教学研讨转化为线下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观课、议课,以学生学习所要达成的三维目标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样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带动了整个学术骨干团队的不断进步。
  三、实施互助式课堂教学评价,共融共享共进
  我们的学术骨干团队,开展了富有特色的课堂观课、议课,以此推动团队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评价,指的是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这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分析和评价。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效,看目标达成度的高低。
  基于目前农村乡镇教师的教学现状,我们推出了一种模糊评价模式,并称之为互助式课堂教学评价,也就是对课堂教学不做定性的评价,如成功或失败等,而是从“假如我来上,会怎么上”的角度来评价教师,是一种建议性或帮助性的评价,并是以学论教、平等对话、互助跟进为主要核心,也是一种便于操作可行的教学评价模式。据此,我们将评价过程作了分析,并探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以学论教
  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发、维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活动。根据学习发生的过程来组织教学,外部教学活动必须支持学生内部的学习活动,“为学习而教”,我们是从这一学习观中确定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学生的现实幸福和未来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将这一目标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必须坚持以学为本、以学论教。以学论教,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
  1.以学考查教
  由于授课教师有自己的考虑和设想,有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教育价值观念和假设,我们就行为讨论行为很难让教师行为得到真正改变,而直接批评教师的学生观有问题又肯定会引起教师的抵触情绪,或为自己寻找理由。而现在,课堂教学评价是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讨论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通过评价使教师意识到,自己付出的教育努力却导致了“反教育”的结果。这样,为了追求有效的教学,教师就可能自觉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2.以学改进教
  一般而言,教学活动的路径是:教师的教育假设→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效果。以学论教采用反向路线:从学的效果追求考察入手,思考学生应有的学习行为,再从学生的学习行为思考应有的教的行为,以此反思原有教学设计和教育观念的合理性,并在反思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设计。这种以学论教给教师提供了改进课堂教学和实现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二)平等对待彼此
  在课堂评价过程中,有两种心态需要调整:一是不要把上研讨课和公开课的教师看成表演的“戏子”,不要把听课、评课的教师当成苛刻严厉的观众,因为“戏子”的表演主要是为了取悦观众,而苛刻的观众又往往是吹毛求疵、挑三拣四的,这种心态并没有尊重上课教师,而使上课教师失去自我。另外一种倾向是把上课教师看成作指示的领导,听课、评课教师倒成了台下接受训示的群众,唯唯诺诺,点头哈腰,这又是对听课、评课教师的不尊重,使观课教师失去了自我。
  将独立而平等的对话关系运用于课堂评价之中,既要克服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小媳妇心态”,唯唯诺诺,不敢敞开自己的心扉,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唯我独尊。事实上,当一个人不愿意听别人说的时候,别人也就不想听、不想说了;而当自己什么也不敢说的时候,别人也就不屑于同他说了。失去独立和平等的对话关系,“话不投机半句多”,对话就失去了基础和条件。
  (三)尊重和创造多样性
  在课堂评价中反对“自我中心主义”。反对“自我中心主义”是因为“我”不可能完全从逻辑上把握、规定和制约对象,“对话”以承认“我”的有限性为前提,它反对独白和自我中心主义。多尔曾经这样描述:“让我们共同漫游,向那‘产生于上帝笑声回音的,没有人拥有真理,但每一个人都有权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象的王国’前行。”对话的基础是相互敞开,彼此承认的,它要求对话者防止自我粉饰和美化,克服过分地防御和抵制。
  (四)共同创新课堂
  课堂评价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揭示已经熟悉的东西和可以重复的东西,它需要理解新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并实现这种理解和创造。它需要参与者各自从有自己固守的“领地”返回观照对方,使自己融入他者的文化,用他者的目光来反观自身,并从他者那里以及在与他者的交流中获取新的知识,吸收有用成分,从而修正失误,达到共同的理解。最后双方达到一种超越状态,“生”出一种来自对话者又不同于原有对话者的、全新的存在,这样也就完成了一次创造的过程。这是一种课堂评价主体双方的互助、融合和共进的过程。上课、评课的双方共同商讨确定主题,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从而共同进步。
  (五)“最近可能区建议”策略
  相对最佳的方法既是最切合实际的方法,又是最有利于促进教师改进和实践的方法。将“最近发展区”概念运用于课堂教学评价活动,需要采用“最近可能区建议”的策略。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教学水平风格,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使建议既立足实际,又使建议走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前面,这就是“最近可能区”建议的策略。
  我们通过互助式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术团队成员关系融洽,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实现了共融、共享和共进。
  四、建构以问题为导向的生本理想课堂,引领教师专业团队发展
  我们建构了以问题为导向、主动问答的生本理想课堂,就是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循着“学习观察—收集证据—分析解释—做出决策”的课堂研究模式,从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积极主动、合作学习的过程,积极学科情感与和谐的课堂”等角度研究。拓展并深化主动问答课堂教学课例的探索,形成学生积极并主动问答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一)基于学为中心理想课堂操作模式
  经过实践,我们探索了生本理想课堂并确定了如下模式:
  该模式的操作规范: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如提供学习资料,包括文字、视频、音乐、图表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阅读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阅读学习资料的问题,并以解决提出的问题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联系阅读教材和相关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思考,再组内交流讨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在班级中进行大展示。学生展示过程中,请聆听的同学进行质疑、补充和点评。之后,教师进行及时的点拨和拓展,并补充相关的学习资料。在这一模式中,小组讨论合作展示是贯穿于整个课堂中的。教师进行个体指导,可对全班学生进行指导,可深化学生的问题,也可升华学生的结论。
  (二)生本理想课堂教学要点
  给学生主动阅读、讨论并探究课堂展示讨论的时间“不得少于二分之一”,充分的问答、合作展示、思考阅读时间是实现理想课堂的重要保障,也是理想课堂课型区分于其他课型的关键标志。为此,理想课堂课型必须有充分的主动问答时间与空间。
  融洽关系,营建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可以满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心理和谐的环境。人本主义心理学指出,要使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首先必须使他达到心理安全和自由。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可以满足学生学习活动以外的自尊、地位等需要,使学生提出和发现有价值、有质量、新颖独特的问题。学生愿意提问问题,也敢提问问题(问题意识);愿回答问题,也敢回答问题(答问意识)。所以,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师传授问答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会回答问题,也善于回答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答问能力。教师可以在开学之初,就上回答问题课例的专题,通过专题培训,让学生明白回答问题是有方法的。一般来说,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自主阅读法、联系比较法、多角度分析法、辩证发展分析法、假设推理法等。教师要提供能让学生读得懂、也愿意回答的学习材料。教师也一定要提供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资料,学生阅读后,就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提问与解开疑问的欲望。
  教师要提供导学案,并围绕导学案组织教学。导学案一般分三部分,即预习案、展示案和巩固案。预习案主要是解决学生提出的“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展示案是本课的重点,往往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之类的问题;巩固案是对学生当场所掌握内容的检测和考核,一般由四道选择题和一道非选择题组成,并要在3至5分钟内完成。
  教师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展示活动。学生的课堂展示是主动问答理想课堂的重点和特征。学生要学会如何来阅读资料和观看视频,先静心,自主阅读思考,再组内交流讨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在班级中进行大展示。展示完毕后,由学生进行质疑补充和点评。大展示是由一组学生集体上台展示,分工明确,每人都有学习任务,从而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
  借助课堂变革的力量,通过建构以问题为导向的生本理想课堂,将引领学术骨干团队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以向更高层次发展。
其他文献
通过对非结构化网格生成的阵面推进方法进行分析,对该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笛卡尔直角坐标网格来代替背景非结构化网格,其上网格尺度参数通过控制体有限元法求解Possion方
基于情景构建的理论,以近10年同类型事故案例和安全评价报告为基础,依据“最坏可信”的原则,确定所选风险点可能发生的最严重事故,运用CFD软件,对事故进行数值模拟,验证其发
编 者 按  “温州市叶益耿名校长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并在自身的工作中进行了实践性研究,特别是在如何提升农村初中校长的领导力这一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期刊登的如下一组文章,即为该工作室成员这一学习、研究成果的体现。  随着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已成为改进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什么是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主
水果和蔬菜在采收以后仍是一个活体,不断地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以体内贮存的淀粉、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的能源、进行维持生命的代谢活动,放出二氧化碳、水和乙烯气体等代谢
近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发布全文转载排名,《教学月刊·中学版》共有74篇论文被全文转载。其中,《初中语文教与学》共转载11篇(排名第3),《高中语文教与学》转载10篇(排名第6
实践证明,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作为杂交育种工具和载体,可以把分散在不同材料上的优良性状聚集到一个品种中,进而培育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宁春16号就是利用冬性太
一、教学关键问题分析(一)什么是“探究”与“综合探究”“探究”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探索追求”。探索,即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这说明“探究”是一种从不同
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为了以名师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很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建立了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的建立,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
饲粮兼用玉米“辽原1号”引种试验徐廷荣,白生平,石明学,朱尚文(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所)(平罗县草原站)(青铜峡市草原站)“辽原1号”玉米是辽宁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饲粮兼用型玉
灌区农村幼龄苹果园投入与产出调查李玉鼎,蒋翔宇,宋华,杨峰,梁亚平(宁夏农学院宁夏永宁750105)实践证明,发展苹果生产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国苹国生产得到突飞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