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名物理教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分析学生,掌握学生物理探究能力培养的技巧,搞好物理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取得较高的物理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物理教学; 科学探究; 能力培养; 培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54-001
科学探究进入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们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也出现许多问题和困惑。例如有的课堂探究活动过多,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有的教师把科学探究与做实验等同起来,认为只要有过程不需要管结论,课堂探究活动热热闹闹,好的学生在探究,差的学生稀里糊涂,什么也没有学到,造成学生两极分化;有的教师把科学探究当成僵化的教条,为了避免完不成教学任务,逐条讲实验;有的教师认为“科学探究没少做,学生成绩没提高”,索性把科学探究作为学生课外小实验处理。笔者就这些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指明方向以利于教学。
一、不为探究而实验,做到“四不”探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01年7月)对科学探究的描述是: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物理实验探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物理实验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或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或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物理实验探究也是学生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过程。因此物理探究的实验必须具备知识性、价值性、兴趣性、可操作性。我们不能为了探究的形式而进行实验探究。
一是规定性的物理概念不探究。有些概念是为了物理的研究、学习、使用方便而引入的规定性概念,如“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为秒(s)”“把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物质的密度”等。这些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物理专家规定的、国际统一规定的物理基本概念,现在让学生在去进行什么假设、探究、评价、论证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是没有必要进行探究的。
二是“一句话了之”的容易问题不探究。如:“物质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什么因素有关呢?”“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三是验证学生经验的实验不探究。學生经验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学生熟知的有关物理知识经验。
四是学生探究不了的过难问题不探究。
二、整体规划凸显要素,全面发展探究能力
学生物理实验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或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或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七个方面的能力。也是物理实验探究的七要素。如果每一个实验都按照这七个要素进行培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这样把科学探究当成僵化的教条训练,只会增加物理教学的难度,降低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物理实验探究的能力培养的效果是不理想的。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学生每一个阶段具备的探究能力,认真分析初中物理教科书提供的每一个实验,学生已经具备的探究能力,以提问形式进行检验,一笔带过;选准一、两个学生有兴趣的、有待培养又能够培养的探究能力进行重点培养;针对学生陌生的、较难培养的探究因素,我们应该降低难度,进行适当引导,鼓励程度较好的学生课外进行实验探究。这样才能降低物理课堂教学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三、推行自主式探究,少做菜单式验证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物理探究的兴趣,探寻研究的方法,而不是追求探究活动的形式,也不是物理规律的再现、知识的验证,所以物理探究实验要推行自主式探究,少做菜单式验证。
菜单式验证是学生按照给定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告知学生应该使什么变量不变,什么变量改变,什么变量是独立的,什么变量不独立。实验前已经知道结果,强调完成特定的任务,学生活动的中心是验证教学中讲述的概念、原理或关系,强调从抽象到具体化。因此学生是受实验步骤的驱使,进行机械式操作,智力活动少,强调行为与规则一致。
自主式探究是让学生在问题驱使下,自己设计实验,识别、区别、控制相关的独立和非独立的变量,允许学生从他们的错误和失败中学习。学生活动中心是发现新的概念、原理或关系,强调从具体到抽象,通过探究过程获得结果,强调利用数据获得概念,促进其对科学的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自主式探究实验是持续的智力活动,强调独立思考与行动,具有较高水平的思维技巧,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四、精心预设,提高探究效率
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分析教材,研究学生,对整节课的整体目标以及各教学环节的目标都要成竹在胸,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方式、生活经验,设计好各探究环节中教师引导和学生活动的方式,正确预测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好探究的节奏,提高物理课堂探究的效率。
一是与教学目标无关的环节,能省就省、能简就简。例如:“瓶吞鸡蛋”的实验中,“水煮鸡蛋”和“拨鸡蛋”的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前完成,“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直接使用80摄氏度的热水等。
二是正确预测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反复操作、精心准备、避免失误;对不能避免的可能出现的课堂生成,做好预案,处理自如。例如“探究浮力的大小”实验中,“用细线把石块拴牢”而不是“用细绳把石块拴住”,防止因“线粗排开水多”或“不牢石块脱落”,在溢水杯口滴蜡防止水滴不断而耽误实验时间等。
通过反复研读课标和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积累教学工作经验、恰当运用物理探究能力培养的技巧,我们的物理课堂就会富有乐趣和吸引力,就是高效的课堂,我们的学生就会好学物理、学好物理,学生的物理素养就会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物理教学; 科学探究; 能力培养; 培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54-001
科学探究进入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们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也出现许多问题和困惑。例如有的课堂探究活动过多,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有的教师把科学探究与做实验等同起来,认为只要有过程不需要管结论,课堂探究活动热热闹闹,好的学生在探究,差的学生稀里糊涂,什么也没有学到,造成学生两极分化;有的教师把科学探究当成僵化的教条,为了避免完不成教学任务,逐条讲实验;有的教师认为“科学探究没少做,学生成绩没提高”,索性把科学探究作为学生课外小实验处理。笔者就这些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指明方向以利于教学。
一、不为探究而实验,做到“四不”探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01年7月)对科学探究的描述是: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物理实验探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物理实验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或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或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物理实验探究也是学生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过程。因此物理探究的实验必须具备知识性、价值性、兴趣性、可操作性。我们不能为了探究的形式而进行实验探究。
一是规定性的物理概念不探究。有些概念是为了物理的研究、学习、使用方便而引入的规定性概念,如“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为秒(s)”“把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物质的密度”等。这些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物理专家规定的、国际统一规定的物理基本概念,现在让学生在去进行什么假设、探究、评价、论证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是没有必要进行探究的。
二是“一句话了之”的容易问题不探究。如:“物质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什么因素有关呢?”“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三是验证学生经验的实验不探究。學生经验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学生熟知的有关物理知识经验。
四是学生探究不了的过难问题不探究。
二、整体规划凸显要素,全面发展探究能力
学生物理实验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或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或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七个方面的能力。也是物理实验探究的七要素。如果每一个实验都按照这七个要素进行培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这样把科学探究当成僵化的教条训练,只会增加物理教学的难度,降低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物理实验探究的能力培养的效果是不理想的。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学生每一个阶段具备的探究能力,认真分析初中物理教科书提供的每一个实验,学生已经具备的探究能力,以提问形式进行检验,一笔带过;选准一、两个学生有兴趣的、有待培养又能够培养的探究能力进行重点培养;针对学生陌生的、较难培养的探究因素,我们应该降低难度,进行适当引导,鼓励程度较好的学生课外进行实验探究。这样才能降低物理课堂教学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三、推行自主式探究,少做菜单式验证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物理探究的兴趣,探寻研究的方法,而不是追求探究活动的形式,也不是物理规律的再现、知识的验证,所以物理探究实验要推行自主式探究,少做菜单式验证。
菜单式验证是学生按照给定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告知学生应该使什么变量不变,什么变量改变,什么变量是独立的,什么变量不独立。实验前已经知道结果,强调完成特定的任务,学生活动的中心是验证教学中讲述的概念、原理或关系,强调从抽象到具体化。因此学生是受实验步骤的驱使,进行机械式操作,智力活动少,强调行为与规则一致。
自主式探究是让学生在问题驱使下,自己设计实验,识别、区别、控制相关的独立和非独立的变量,允许学生从他们的错误和失败中学习。学生活动中心是发现新的概念、原理或关系,强调从具体到抽象,通过探究过程获得结果,强调利用数据获得概念,促进其对科学的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自主式探究实验是持续的智力活动,强调独立思考与行动,具有较高水平的思维技巧,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四、精心预设,提高探究效率
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分析教材,研究学生,对整节课的整体目标以及各教学环节的目标都要成竹在胸,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方式、生活经验,设计好各探究环节中教师引导和学生活动的方式,正确预测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好探究的节奏,提高物理课堂探究的效率。
一是与教学目标无关的环节,能省就省、能简就简。例如:“瓶吞鸡蛋”的实验中,“水煮鸡蛋”和“拨鸡蛋”的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前完成,“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直接使用80摄氏度的热水等。
二是正确预测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反复操作、精心准备、避免失误;对不能避免的可能出现的课堂生成,做好预案,处理自如。例如“探究浮力的大小”实验中,“用细线把石块拴牢”而不是“用细绳把石块拴住”,防止因“线粗排开水多”或“不牢石块脱落”,在溢水杯口滴蜡防止水滴不断而耽误实验时间等。
通过反复研读课标和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积累教学工作经验、恰当运用物理探究能力培养的技巧,我们的物理课堂就会富有乐趣和吸引力,就是高效的课堂,我们的学生就会好学物理、学好物理,学生的物理素养就会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