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4年,国家有关现代职业教育新政策的出台,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岗位要求的会计人才,是高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需要积极思考的课题。本文主要探索了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如何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得培养的人才满足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岗位需要。
【关键词】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
2014年,国家新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岗位要求的高职会计类人才,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需要积极思考的课题。高职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技术型专业,在现代经济环境下,经济业务复杂化,财务岗位要求越来越高,该专业的实践性也越来越重要。如何建设好会计电算化专业,强化实践技能,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岗位需求,是研究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现实课题,本文就如何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建设思想和具体措施。
一、构建原则
1、坚持二个“有利于”原则
即坚持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和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要密切联系教学,着眼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以推动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以满足教学、学习、实践相融合的需要。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特点决定着其内部各实践课程间存在着由单项到综合、简单到复杂、校内到校外、学生到员工的渐进过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体现以任务形式驱动、以能力的递进为阶段进行系统性的设置。
3、坚持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与高职院校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水平、师资情况以及企业需要等相适应,并使之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充分体现可应用性和可操作。
二、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
以会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将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通过多层次实践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需求的各项技能,具备岗位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
第一层次: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包括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出纳技能实训和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包括凭证的审核与填制、记账、对账、结账和报表的编制工作。出纳技能实训主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珠算、点钞、填开票据、小键盘录入、数码字书写、真假币鉴别的方法和技巧。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包括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初始化;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结账等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操作。
第二层次:专业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是学生在基本技能实训基础上的专业技能提高,主要包括手工会计专业技能实训和电算化会计专业技能实训。其中手工会计专业技能实训内容主要为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纳税申报等;电算化会计专业技能实训主要是基于财务软件的电算化各模块的操作,如会计核算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纳税申报实训等。专业技能实训主要以财务软件为依托,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完成对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实施电算化管理的全部过程。
第三层次:岗位技能实训。岗位技能实训是学生的“准就业实训”,主要包括手工会计岗位实训和电算化会计综合技能实训。实训采取校内模拟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不断探索创新的能力。手工会计岗位实训在校内进行,通过设立虚拟公司引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辅以丰富的业务资料进行,依据不相容职务合理分工原则进行岗位置和轮换,使学生真实地模拟和熟悉会计岗位工作。顶岗实习也是实施手工会计岗位实训的重要部分。一般是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财务部门、仓库、车间班组等真实会计环境.从基本的会计岗位做起。根据各单位会计部门的要求完成顶岗实习;并与实习单位一起对学生的职业操守、职业技能进行综台考核。
2、根据会计岗位职业特点,创新“演、练、做”实践教学方法
会计工作是一项理论知识与实践要求都非常强的工作.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结合会计岗位职业特点,根据“五真”即介入真实环境和真案例、教师“真教”、学生的“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教、演、练、做”实践教学方法。即根据实践教学的三个层次(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将实践课程教学也分为“演、练、做”三个阶段。“演”为第一阶段,主要有课程实践教学实现。由教师对各项技能的原理、流程、要求及步骤进行讲解和演示来完成.学生通过“看+问”既掌握理性知识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练”为第二阶段,主要由各实训课程组成.强调各会计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训练,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通过角色扮演+岗位轮换,岗位实训+综合实训,模拟不同会计岗位,教师适当点评和指导,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理论到实践的提升;“做”为第三阶段.经过系统实训后,学生到企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进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运用会计知识和会计技能,处理会计业务。从而达到完成学习到工作的转变。
3、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结合,实现“课证”融合
在实践教学中,学院应积极落实“双证书”制度。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实现实践教学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使学生在校期间既获得国家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同时又获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准入证——职业资格证书,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可以通过考试获取证书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电算化合格证书、珠算等级证书、初级会计职称资格证书、用友REP—U8应用资格证等,这样减少了学生进入岗位的考证时间,又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做到“出了校门就上岗,学习工作二不误”。
4、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顶岗实习形式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工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会计电算化专业是知识与技能,专业与综合素质并重的专业,要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院应积极联系具备顶岗实习条件的规范企业,建立长期顶岗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企育人一体化,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和修订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教师挂职与企业财务人员兼职制度,专业教师和企业财务人员共同承任实践教学任务。创新顶岗实习形式,不局限于大三下学期安排一次性顶岗实习,可以分散安排在各学期,学生边学边顶岗,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就进入企业顶岗,完成相应的顶岗任务后,再回到课堂继续学习,做到“进学校是学生,进企业是员工”。
5、加强师资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师队伍质量是分不开的。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思路,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到相应的企业部门兼职、锻炼,积累实践教学技能和经验,促使教师自觉加强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每年按排专业教师去当地行业、规范企业顶岗学习,挂职锻炼,将实践与理论有机整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另外,注重从部门、企业第一线引进教师,聘请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财务人员,包括行业的研究专家、企业的专业人士等担任兼职教师。形成“进教室是教师,进办公室是职业经济人”的开放式师资环境,校企融合,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6、用职业技能比赛与检验实践教学质量与水平
职业技能比赛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检验教育成果,培养职业人才的新途径,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最好检验。对于推进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增加职业技能比赛环节,通过校内比赛、校际比赛、校企比赛等活动,有利于师生开拓眼界,加强校际间交流学习,锻炼和提升教学能力;更有利于教学中侧重实践和技能训练,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
2014年,国家新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岗位要求的高职会计类人才,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需要积极思考的课题。高职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技术型专业,在现代经济环境下,经济业务复杂化,财务岗位要求越来越高,该专业的实践性也越来越重要。如何建设好会计电算化专业,强化实践技能,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岗位需求,是研究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现实课题,本文就如何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建设思想和具体措施。
一、构建原则
1、坚持二个“有利于”原则
即坚持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和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要密切联系教学,着眼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以推动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以满足教学、学习、实践相融合的需要。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特点决定着其内部各实践课程间存在着由单项到综合、简单到复杂、校内到校外、学生到员工的渐进过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体现以任务形式驱动、以能力的递进为阶段进行系统性的设置。
3、坚持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与高职院校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水平、师资情况以及企业需要等相适应,并使之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充分体现可应用性和可操作。
二、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
以会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将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通过多层次实践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需求的各项技能,具备岗位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
第一层次: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包括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出纳技能实训和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包括凭证的审核与填制、记账、对账、结账和报表的编制工作。出纳技能实训主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珠算、点钞、填开票据、小键盘录入、数码字书写、真假币鉴别的方法和技巧。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包括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初始化;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结账等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操作。
第二层次:专业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是学生在基本技能实训基础上的专业技能提高,主要包括手工会计专业技能实训和电算化会计专业技能实训。其中手工会计专业技能实训内容主要为会计核算、成本会计、纳税申报等;电算化会计专业技能实训主要是基于财务软件的电算化各模块的操作,如会计核算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纳税申报实训等。专业技能实训主要以财务软件为依托,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完成对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实施电算化管理的全部过程。
第三层次:岗位技能实训。岗位技能实训是学生的“准就业实训”,主要包括手工会计岗位实训和电算化会计综合技能实训。实训采取校内模拟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不断探索创新的能力。手工会计岗位实训在校内进行,通过设立虚拟公司引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辅以丰富的业务资料进行,依据不相容职务合理分工原则进行岗位置和轮换,使学生真实地模拟和熟悉会计岗位工作。顶岗实习也是实施手工会计岗位实训的重要部分。一般是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财务部门、仓库、车间班组等真实会计环境.从基本的会计岗位做起。根据各单位会计部门的要求完成顶岗实习;并与实习单位一起对学生的职业操守、职业技能进行综台考核。
2、根据会计岗位职业特点,创新“演、练、做”实践教学方法
会计工作是一项理论知识与实践要求都非常强的工作.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结合会计岗位职业特点,根据“五真”即介入真实环境和真案例、教师“真教”、学生的“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教、演、练、做”实践教学方法。即根据实践教学的三个层次(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将实践课程教学也分为“演、练、做”三个阶段。“演”为第一阶段,主要有课程实践教学实现。由教师对各项技能的原理、流程、要求及步骤进行讲解和演示来完成.学生通过“看+问”既掌握理性知识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练”为第二阶段,主要由各实训课程组成.强调各会计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训练,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通过角色扮演+岗位轮换,岗位实训+综合实训,模拟不同会计岗位,教师适当点评和指导,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理论到实践的提升;“做”为第三阶段.经过系统实训后,学生到企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进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运用会计知识和会计技能,处理会计业务。从而达到完成学习到工作的转变。
3、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结合,实现“课证”融合
在实践教学中,学院应积极落实“双证书”制度。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实现实践教学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使学生在校期间既获得国家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同时又获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准入证——职业资格证书,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可以通过考试获取证书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电算化合格证书、珠算等级证书、初级会计职称资格证书、用友REP—U8应用资格证等,这样减少了学生进入岗位的考证时间,又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做到“出了校门就上岗,学习工作二不误”。
4、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顶岗实习形式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工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会计电算化专业是知识与技能,专业与综合素质并重的专业,要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院应积极联系具备顶岗实习条件的规范企业,建立长期顶岗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企育人一体化,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和修订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教师挂职与企业财务人员兼职制度,专业教师和企业财务人员共同承任实践教学任务。创新顶岗实习形式,不局限于大三下学期安排一次性顶岗实习,可以分散安排在各学期,学生边学边顶岗,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就进入企业顶岗,完成相应的顶岗任务后,再回到课堂继续学习,做到“进学校是学生,进企业是员工”。
5、加强师资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师队伍质量是分不开的。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思路,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到相应的企业部门兼职、锻炼,积累实践教学技能和经验,促使教师自觉加强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每年按排专业教师去当地行业、规范企业顶岗学习,挂职锻炼,将实践与理论有机整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另外,注重从部门、企业第一线引进教师,聘请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财务人员,包括行业的研究专家、企业的专业人士等担任兼职教师。形成“进教室是教师,进办公室是职业经济人”的开放式师资环境,校企融合,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6、用职业技能比赛与检验实践教学质量与水平
职业技能比赛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检验教育成果,培养职业人才的新途径,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最好检验。对于推进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增加职业技能比赛环节,通过校内比赛、校际比赛、校企比赛等活动,有利于师生开拓眼界,加强校际间交流学习,锻炼和提升教学能力;更有利于教学中侧重实践和技能训练,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