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魔法少女类型动画是日本动画产业中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类,而公主动画则是美国迪斯尼公司的代表性动画类型。本文拟从魔法少女的定义、标志性的变身特征、独特的女孩力量内涵、外貌特征及目标观众等方面对迪斯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进行分析,分析《冰雪奇缘》中的女主角艾莎所具有的日本魔法少女特征。
日本动画在其长久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众多细分的类型,魔法少女类型则是其最为重要的表征。该类型动画有着成熟的盈利渠道、独特的女性主义内涵,并且超越原始的女性目标观众,在其不断发展进化中赢得了大批成年男性观众。《美少女战士》《魔卡少女樱》《魔法少女小圆》等经典代表作品,在日本以外的国家也展现出不俗的吸引力。迪斯尼作为美国动画行业的代表,其众多作品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也形成了具有迪斯尼特色的公主类型动画。该类型动画中的女性角色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父权主义视角下的完美女性,逐渐转向女性主义视角下不输于男性的女性。自《冰雪奇缘》上映,使得日本魔法少女类型动画与迪斯尼的公主类型动画产生了交集——《冰雪奇缘》中的艾莎是一位符合日本魔法少女类型动画特征的迪斯尼公主角色。
一、日系魔法少女与迪斯尼公主
日本魔法少女类型动画源自于1966年日本东映动画公司的《魔法使莎莉》。该动画的制作以及之后几十年的日本魔法少女类型动画、漫画都受到了当时美国电视剧《家有仙妻》的启发。在《家有仙妻》中,女主角萨曼莎是一位拥有魔法的女性,并嫁给了一位普通男性达林。在此剧中,男主角希望女主角放弃魔法成为一名普通的妻子,但萨曼莎的魔法家族成员不同意其放弃魔法,由此引发一系列的戏剧冲突。这样的戏剧冲突引发了“女权主义(feminism)与女性化(feminity)的协商”[1],启发了《魔法使莎莉》及之后的魔法少女类型动画,更进一步引发了对结婚前青春期女性角色和结婚后成熟女性角色的不同社会预期的讨论,也即是“青春期的魔法自由与作为妻子的性别角色”[2]。
在《魔法使莎莉》之后,1969年上映的《甜蜜小天使》、1982年上映的《魔法小仙子》、1983年上映的《我是小甜甜》、1989年宫崎骏制作的《魔女宅急便》等都逐渐强化了日系魔法少女类型。1992年上映的《美少女战士》更是享誉世界的经典魔法少女类型动画作品,其变身元素“将魔法少女的仪式化变身与魔法战队两种热门元素进行了完美融合”[3],并显著影响了之后的魔法少女作品,如1998年上映的《魔卡少女樱》和2011年上映的《魔法少女小圆》等。同时,《美少女战士》制造了标志性的、独特日本版的“女孩力量(Girl Power)”——即青春期的女性角色在可爱、充满女性化气息的同时,又拥有着强大的力量。日本魔法少女动画在不断探索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赢得市场且具有影响力的类型动画。
自1937年《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上映以来,迪斯尼出品了十几部公主類型动画电影。随着现实社会中女权主义运动的推进,迪斯尼的公主形象也在不断变化。从早期典型的父权主义视角下受男性欣赏、需要被男性保护与救赎的女性形象,到近期逐渐在平权主义视角下出现的独立、自信且可以拯救男性角色的女性形象。“迪斯尼的公主形象持续保持了女性化,但也逐渐融入了传统的男子气概特征。”[4]例如早期的白雪公主,善良美丽但是过于柔弱,需要王子的拯救;到最近的莫阿娜,虽然外形不像早期迪斯尼公主那样美丽,但勇敢且充满力量,最终打败恶魔成为拯救者。与充满肌肉、充满力量感、充满男子气的莫阿娜相比,迪斯尼近年推出的《冰雪奇缘》中纤细柔弱的公主艾莎,有着可爱的个性、充满女性化气息的外形、拥有强大的魔法力量,这些特征使得艾莎这个角色更贴近日本版的“女孩力量”类型的女性主义角色,也更加符合日系魔法少女的形象设定。
二、魔法少女的定义及特征
日裔美国学者Kumiko Saito 提出:“在学术界,魔法少女类型动画定义基本以内容为衡量标准。”[5]魔法少女动画内容通常可以简化为,原本普通的美少女因为意外或者血统获得超能力成为魔法少女,并通过变身获得力量以及成熟,最终经过战斗拯救亲友,并展示了青春、可爱、美丽以及性感等气质。在此,文章首先讨论日本动画中的少女形象,其次讨论魔法是如何融入这些少女形象的,继而讨论日本动画中魔法少女的演变过程。通过这些内容,阐述魔法少女的定义,并对魔法少女的其他主要特征进行讨论。
(一)什么是少女
日本文化中,少女的概念成型于明治时代[6]。在此之前,日本女孩会在12岁左右开始参加家务劳动等社会生产。而明治时代开始,日本社会中产及上层人口逐渐增多,他们将女儿送去学校接受教育,导致一类直到结婚前也不参与社会生产的女性群体出现,少女即指这类处在青春期与结婚前未参加社会生产的女性[7]。少女这个词在日本文化中,除了指向特定年龄阶段的女性,同时也指向这个阶段女性所拥有的美好特质,例如敏感、纯洁、天真无邪、谦虚与浪漫等[8]。
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少女群体也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影响,并在西方文化感染下,特别是法国时尚文化以及二战后美国文化感染下,形成了代表少女群体身份的可爱(かわいい)物质文化[9][10]。可爱表现为一种似小孩的、纯洁的、容易受伤害的、没有社会经验的行为与外表[11]。
西方文化对日本少女群体的影响也在动漫产品中所反映与强化,日本动画中的女性角色,特别是少女角色大多以幼小、无经验的可爱审美为人物设定的核心元素。与此同时,动画中女性角色的造型设计,也深受西方文化影响。1953年,手冢治虫制作的《缎带骑士》是日本第一部以女性角色为主角的漫画[12],这部漫画的女主角蓝宝是中世纪欧洲的一位公主,并被认为是后来魔法少女类型动画中女性角色的原型[13]。在蓝宝的造型上,如同她的欧洲背景一样,蓝宝拥有着不同于东方人的大眼睛和卷发造型。日本学者米泽嘉博在《战后少女漫画史》中提到,1963年及之后针对少女的漫画杂志充满了西方景象,城堡、金发女郎、法国、浪漫等元素大量覆盖了少女群体接受信息的空间[14]。在手冢治虫的《缎带骑士》之后,包含有大眼睛以及卷发等西方女性特征的女性角色在动画以及漫画作品中成为潮流。许多经典动画作品的女主角都采用了这样的风格,例如《凡尔赛玫瑰》《阿尔卑斯山的少女》《花仙子》《少女革命》《美少女战士》等。 (二)魔法与少女
魔法少女的原型来自于基督教文化中的女巫。在基督教文化中,典型的女巫形象是邪恶且有着大鼻子,苍老、弓腰驼背并穿着黑袍的老太婆,如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中出现的女巫形象。20世纪60年代西方电视剧提供了一种新的女巫类型,年轻的家庭主妇和少女女巫[15]。特别是影响了第一部日本魔法少女动画《魔法使莎莉》的美国电视剧《家有仙妻》,首先推出了这样的女巫类型。
《家有仙妻》中女巫角色的设定,使女巫与巫术(魔法)脱离了基于基督教对巫术批判的负面形象。在基督教文化中,巫术被认为是一种负面力量。然而在《家有仙妻》中,巫术(魔法)只体现为一种超能力,并不带有宗教上的邪恶色彩,仅仅使拥有者获得异于常人的超能力。继承于此的魔法少女类型动画中,少女们的魔法能力也通常表现为脱离宗教色彩的超能力。
(三)魔法少女的演变
即便《美少女战士》是经典的,但魔法少女类型动画却历经数十年的演化才逐渐形成,并且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特色。
日本学者须川亚纪子认为,在上个世纪60年代播出的《魔法使莎莉》和《甜蜜小天使》,就提出了少女获得魔法的两种基本模式,即“正统女巫为人类世界带来异常影响的‘莎莉模式’和普通人类变身为女巫行使特权的‘厚子模式’”[16]。而Saito[17]则提出,60年代的魔法少女受美国电视剧《家有仙妻》中女巫结婚后需要放弃魔法这一情节的影响,形成了少女获得魔法使自己拥有短暂的自由但最终需要走向合格的妻子以及母亲这一性别角色的模式。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动漫作品着重刻画魔法少女的身体、外貌美与性感成为了这段时期的特色,并使变身情节成为魔法少女的标志性元素。90年代以及进入新世纪的魔法少女受宫崎勤事件影响,变身不再出现长大为成熟女性的情节,变身只是强调美和可爱,展示了日本独特的女孩力量。
(四)变身情节
动画中的变身可定义为:“动画角色通过魔法超能力等仪式来改变自身形态、能力或性格的现象。”[18]变身在日系魔法少女动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在经典魔法少女动画《美少女战士》《魔法少女樱》以及《魔法少女小圆》中,变身都以重复且突出的描绘进行表达。Saito[19]认为,变身的意义在于使女性角色获得力量以及走向成熟,持续时间较长的变身情节,将魔法少女处于一种同时拥有可爱的少女状态以及成熟女性性感的状态,而变身情节产生的视觉快感对魔法少女类型动画吸引男性观众起到了显著作用。
(五)女孩力量
女孩力量(Girl Power)的概念源于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华盛顿州的地下朋克乐队发起了称为暴女(Riot Grrrl)的女性主义运动,暴女运动宣扬女性应该拥有独立、自信与力量。参与暴女运动的乐队中,比基尼杀戮(Bikini Kill)乐队刊印了名为女孩力量的宣传册,由此产生了女孩力量的概念。在此以后,因英国乐队辣妹组合(Spice Girls)将女孩力量作為自己的宣传口号而使得这一概念广为人知。
学者Rebecca Hains认为,女孩力量中的力量指“通过独立、自主去影响周围的世界,并拥有心理以及物理的强壮”[20]。而她认为加上女孩之后,“女孩可以独立做决定,说出她们的想法,提高她们的音量以及具有攻击性,但同时保持普通的女性化”[21]。学者Victoria Newsom总结女孩力量为“女孩力量是起到为年轻女性个体赋权的同时,保持女性自身独特的女生气质”[22]。不同于穿着西装的女强人,以及肌肉饱满的女战士,女孩力量是将女孩的柔弱、美丽形象与强大的力量并置。同时,日本学者齐藤斋强调了女孩力量这一概念中女性角色的年龄,他认为不同于神奇女侠这样的“战斗女人”,拥有女孩力量的战斗少女以未婚的少女为重要特征。这样的一些概念更容易在虚构作品中体现,如Rebecca[23]提到的动画片《飞天小女警》、Victoria例举的《美少女战士》以及齐藤斋认为的第一部受日本少女动画影响的迪斯尼公主动画《花木兰》。
例如在《美少女战士》中,14岁左右的少女们,通过变身获得魔法力量并与邪恶势力战斗,保护她们所在的世界。这些少女们在变身前是穿着水手制服、纤细、柔弱的女学生,而在变身获得力量后,这些少女的身体并没有变化,只是服装更加具有女性吸引力,例如变身前的齐膝裙变成了超短裙,这也是之前提到变身使少女们成熟的体现。美少女战士们拥有可以保护世界的强大力量,但同时又拥有可爱、柔弱、美丽的外表,充满了女生气质。强大力量与女生气质的并置,展现了女孩力量的概念。
(六)少女的大眼睛与小鼻子、小嘴巴
从古自今,艺术家以及学者都在尝试探索人脸美丽的奥秘,并总结了一系列规律。例如达芬奇提出的嘴、下巴、鼻、眉毛以及头发之间有理想的比例[24];又有学者提出美丽脸庞的五官中,部分元素之间存在着黄金比例关系[25];而中国古代也有着三庭五眼的审美标准[26]。这些描述美丽人脸的规律,经常用于指导艺术家的创作以及整形医师的工作。
然而在日本魔法少女动画中,少女们的脸并未按照这样的写实方法来描绘,而是着重表现了夸张的大眼睛以及几乎要消失的鼻子和嘴巴。这样的绘画风格源自于日本动画、漫画大师手冢治虫。手冢治虫说:“这个套数与那个套数相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绘画作品。但这并非单纯的绘画作品,而是具有很强省略化的符号。”[27]这段话的意思也即是,先提炼女性身体特征并通过符号化来展示。这套方法在当时并不被以写实为指导的漫画家所看好,但渐渐地,人们发现手冢治虫的女性人物存在着隐性的娇媚感,可以激发观众的观看快感。手冢治虫夸张的大眼睛画法,也被之后的部分漫画家所接受,并逐渐发展成为目前主流的萌系动漫女性角色画法。
(七)目标观众
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魔法少女动画的目标观众是青少年女性。魔法少女动画对她们传递的概念是“反映现实社会标准的女性性别”[28],也即是女性在成年后需要在家里成为贤良的妻子与优秀的母亲。然而80年代以来,以御宅族为主要群体的成年及青少年男性也同时成为了日本魔法少女动画的主要观众,而他们关注的重点则是“对女性身体的观影快感”[29]。也即是魔法少女角色,除了吸引原本青少年女性目标观众以外,同时由于其充满女性化特征的美丽外形,也吸引了大批成年男性观众。这两个观众群体的出现,也被日本动画制作公司捕捉到,例如,“日本东映动画公司将现代魔法少女动画的目标观众定为4~9岁的女生以及19~30岁的成年男性”[30]。 三、艾莎与魔法少女
《冰雪奇缘》系列电影最早上映于2013年,女主角艾莎出生时就拥有魔法能力,却不受控制,为防止周围人被自己的魔法误伤,艾莎将自己隔绝在城堡中。长大后的艾莎被设定为单纯、美丽、善良且内心柔弱的公主形象,面对人们对她魔法能力的责难,艾莎没有选择使用魔法能力压制,而是逃离人群独自生活,体现了艾莎的纯洁。艾莎的魔法能力基于血统获得,《冰雪奇缘2》中将艾莎的魔法能力解释为自然界中的第五元素,更接近于超能力。虽然在艾莎的世界里没有众多邪恶的生命体作为艾莎的战斗对象,但艾莎应对来自大自然的困難以及对妹妹安娜的保护,也是一种战斗。系列电影中,艾莎外形上接近青春期女性,内心单纯、善良,缺少与人交往的经验,符合日本动画中魔法少女的定义。
两部《冰雪奇缘》电影中,均有艾莎变身的剧情。《冰雪奇缘1》中,艾莎的变身发生于电影的开始,艾莎决定逃离人群独自生活,用强大的魔法能力在雪山上建立冰雪宫殿时完成了变身。《冰雪奇缘2》中,艾莎的变身发生于电影末尾,在艾莎艰辛来到安托哈兰岛(Ahtohallan)并获得过去记忆的时候完成了变身。
艾莎的变身可以从发型与着装中体现出来。第一次变身时,艾莎拆散了刻板的盘发,变成更加随意的单辫,第二次则从单辫变为披散开来的长发。两次发型上的改变,毫无疑问地让艾莎的形象更加性感、更具有女人味,象征着女性的成熟。着装上,两次变身均从日常着装变为更加贴身、更加裸露且部分透明的女神装,增加了成熟、高贵的女性魅力。《冰雪奇缘1》中,为防止不受控的魔法能力伤及他人,艾莎一直隔绝在城堡的房间中,并努力压制自己的魔法能力。逃离人群的艾莎,不再压制魔法能力,获得了自由,第一次变身也体现了艾莎内心的转变。《冰雪奇缘2》中身为处在权力巅峰的女王,但艾莎对自己是什么以及对自己使命的无知,导致她迷茫与不自信。而当艾莎获得过去的记忆,也象征着她获得了力量时,她了解到自己是第五元素并肩负着连接自然与人类的重任,她的迷茫与不自信一扫而空,并走向成熟。对变身情节的强调,也使得艾莎更接近日系魔法少女的设定。
对比艾莎与《冰雪奇缘2》中两位诺苏加人(Northuldra)女性配角,艾莎眼睛的上下宽度明显大于两位配角,因此显得眼睛更大。同时,艾莎嘴巴与鼻子的尺寸都偏小。从面部整体看来,两位女性配角面孔更加写实、自然,而艾莎的面孔较不写实、符号化,艾莎的面部造型更加贴近日本动画中少女的造型设计。
对比两位诺苏加人女性配角,艾莎身材造型更加纤细,服饰也更加充满女性气息。在《冰雪奇缘2》中,艾莎主要穿了三套连衣裙。影片中大部分时间艾莎都穿着蓝色连衣裙,该连衣裙虽然贴身衬托了艾莎纤细的身材,但覆盖了艾莎大部分身体,略微保守。第二套是艾莎在夜晚穿的紫色连衣裙睡衣,其单薄、丝光的材质,让艾莎更加充满了女性气息。第三套则是艾莎变身之后,穿的雪白且较透明的女神装,充满了女性魅力。而诺苏加部落的女性角色,她们的衣服厚重、朴素且中性,女性服饰同男性服饰非常相似。艾莎被塑造成充满女性气息的角色,因此,也可以激发男性观众对艾莎身体的观影快感,与日本魔法少女动画一样,也可以同时吸引男性目标观众群体。
电影中,艾莎的身材造型是纤细、柔弱的女性形象,并没有强壮的体魄。在两部《冰雪奇缘》中均出现了身材魁梧的男性战士形象,对比艾莎与充满传统男性物理力量的战士,艾莎并不能通过身体来强调她的力量。虽然作为女王的艾莎在地位上得到超越男性的赋权,但在身体塑造上,依然不能通过物理力量超越男性。而艾莎作为影片中唯一拥有魔法能力的角色,却又通过强大的魔法,拥有了可以制造冰雪巨人以及战胜巨大海浪这样无人能及的力量。如同《美少女战士》一样,艾莎将充满女生吸引力的外形特征与强大的魔法力量并置,展示了女孩力量的概念。对于男性观众群体的吸引,以及对女孩力量概念的阐释,也是艾莎符合日系魔法少女设定的体现。
四、魔法少女与艾莎的角色归纳
综上,魔法少女具有7个属性标签,分别是年龄、魔力来源、智力水平、变身结果、女性化程度(变身前、后)与主要矛盾。本文选取10部魔法少女动画,以上述标签对作品中的女主角进行分析(见表1)。
根据表1,可以将魔法少女动画分为两类:(1)女主角年龄在10岁左右,智力表现为小学至初中水平,女性化程度弱,将魔法运用于解决日常困难,这类动画的目标观众多是小学水平的女性;(2)女主角年龄在13岁上下,智力表现为中学水平,女性化程度强,将魔法运用于解决日常困难和拯救世界,这类动画的目标观众是初中水平的女性及青少年和成年男性。
将艾莎与其他魔法少女比较,艾莎应归属于第二类。艾莎在年龄设定上为21岁,也即是美国法律中成年的年龄。但艾莎在《冰雪奇缘》中并没有体现出美国成年女性的智力水平,却更加近似于中学水平。如前文所述,艾莎依然符合日本文化中少女的范畴,且符合第二类中年龄与智力水平的标准,而艾莎的变身也体现了第二类中女性化强的标准。在《冰雪奇缘1》中,艾莎将魔法运用于寻找自我以及拯救自己冰封的王国;在《冰雪奇缘2》中,艾莎将魔法运用于寻找自我以及拯救魔法森林。在这一点上,也符合第二类主要矛盾的标准。
结语
日本与美国作为东西方两大动画作品产出国家,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免相互影响。齐藤斋认为,虽然迪斯尼经常否认其动画作品受到了日本动画的影响,“但这只是通过否认来确定某件事”[31],就如同当年否认《狮子王》受到了《森林大帝》的影响。齐藤斋[32]同时认为,《花木兰》是首部拥有日系战斗美少女角色的迪斯尼动画,是一次迪斯尼动画的“日本化”。因此,从日系魔法少女的定义、标志性的变身、独特的女孩力量内涵以及外貌特征和目标观众等方面考量,可以从《冰雪奇缘》的艾莎身上看到日本魔法少女的影子,这无疑是一次日本动画与美国动画的交汇。
参考文献:
[1]Moseley R.Glamorous witchcraft: gender and magic in teen film and television[ J ].Screen, 2002,43(4):403. [2][5][17][19][28][29][30]Saito K.Magic, Shōjo, and Metamorphosis: Magical Girl Anime and the Challenges of Changing Gender Identities in Japanese Society[ J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014,73(1):143.
[3][18]樊心若.日本动画 “变身” 情节及其现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5.
[4]England D E, Descartes L, Collier-Meek M A. Gender role portrayal and the Disney princesses[ J ].Sex roles, 2011,64(7-8): 555.
[6][7][9]Treat J W. Yoshimoto Banana writes home: shojo culture and the nostalgic subject[ J ].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1993,19(2):353-387.
[8][10][15]Sugawa-Shimada A. Representations of Girls in Japanese Magical Girl TV Animation Programmes from 1966 to 2003 and Japanese Female Audiences’Understanding of Them[D].Ph. D Diss., University of Warwick,2011:92.
[11]Kinsella S. Cuties in japan[C]//Women, media and consumption in Japan.Routledge,2013:220.
[12]Manga: An anthology of glob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M].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2010:128.
[13]Gravett P. Manga: 60 years of Japanese comics[M].Harper Collins,2004:77.
[14]米沢嘉博.戦後少女マンガ史[M]. ちくま文庫,2007:148.
[16]须川亚纪子.《美少女战士》里的女孩们[EB/OL].(2015-05-22)[2020-02-13]https://www.nippon.com/cn/in-depth/a03904/.
[20][21][23]Hains R C.The problematics of reclaiming the girlish:The Powerpuff Girls and girl power[ J ].Femspec, 2004,5(2):1.
[22]Newsom V A. Young Females as Super Heroes: Super Heroines in the Animated Sailor Moon[ J ].Femspec, 2004,5(2):57.
[24]Vegter F, Hage J J. Clinical anthropometry and canons of the fac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00,106(5):1090.
[25]Green C D. All that glitters: A review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aesthetics of the golden section[ J ]. Perception,1995,24(8):937.
[26]金松.元代畫家王绎的《写像秘诀》与肖像程式[ J ].美术大观,2005(7):73.
[27]Otsuka E.“御宅族”的精神史:1980 年代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4.
[31][32]Saitō T. Beautiful fighting girl[M].U of Minnesota Press,2011:83.
日本动画在其长久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众多细分的类型,魔法少女类型则是其最为重要的表征。该类型动画有着成熟的盈利渠道、独特的女性主义内涵,并且超越原始的女性目标观众,在其不断发展进化中赢得了大批成年男性观众。《美少女战士》《魔卡少女樱》《魔法少女小圆》等经典代表作品,在日本以外的国家也展现出不俗的吸引力。迪斯尼作为美国动画行业的代表,其众多作品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也形成了具有迪斯尼特色的公主类型动画。该类型动画中的女性角色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父权主义视角下的完美女性,逐渐转向女性主义视角下不输于男性的女性。自《冰雪奇缘》上映,使得日本魔法少女类型动画与迪斯尼的公主类型动画产生了交集——《冰雪奇缘》中的艾莎是一位符合日本魔法少女类型动画特征的迪斯尼公主角色。
一、日系魔法少女与迪斯尼公主
日本魔法少女类型动画源自于1966年日本东映动画公司的《魔法使莎莉》。该动画的制作以及之后几十年的日本魔法少女类型动画、漫画都受到了当时美国电视剧《家有仙妻》的启发。在《家有仙妻》中,女主角萨曼莎是一位拥有魔法的女性,并嫁给了一位普通男性达林。在此剧中,男主角希望女主角放弃魔法成为一名普通的妻子,但萨曼莎的魔法家族成员不同意其放弃魔法,由此引发一系列的戏剧冲突。这样的戏剧冲突引发了“女权主义(feminism)与女性化(feminity)的协商”[1],启发了《魔法使莎莉》及之后的魔法少女类型动画,更进一步引发了对结婚前青春期女性角色和结婚后成熟女性角色的不同社会预期的讨论,也即是“青春期的魔法自由与作为妻子的性别角色”[2]。
在《魔法使莎莉》之后,1969年上映的《甜蜜小天使》、1982年上映的《魔法小仙子》、1983年上映的《我是小甜甜》、1989年宫崎骏制作的《魔女宅急便》等都逐渐强化了日系魔法少女类型。1992年上映的《美少女战士》更是享誉世界的经典魔法少女类型动画作品,其变身元素“将魔法少女的仪式化变身与魔法战队两种热门元素进行了完美融合”[3],并显著影响了之后的魔法少女作品,如1998年上映的《魔卡少女樱》和2011年上映的《魔法少女小圆》等。同时,《美少女战士》制造了标志性的、独特日本版的“女孩力量(Girl Power)”——即青春期的女性角色在可爱、充满女性化气息的同时,又拥有着强大的力量。日本魔法少女动画在不断探索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赢得市场且具有影响力的类型动画。
自1937年《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上映以来,迪斯尼出品了十几部公主類型动画电影。随着现实社会中女权主义运动的推进,迪斯尼的公主形象也在不断变化。从早期典型的父权主义视角下受男性欣赏、需要被男性保护与救赎的女性形象,到近期逐渐在平权主义视角下出现的独立、自信且可以拯救男性角色的女性形象。“迪斯尼的公主形象持续保持了女性化,但也逐渐融入了传统的男子气概特征。”[4]例如早期的白雪公主,善良美丽但是过于柔弱,需要王子的拯救;到最近的莫阿娜,虽然外形不像早期迪斯尼公主那样美丽,但勇敢且充满力量,最终打败恶魔成为拯救者。与充满肌肉、充满力量感、充满男子气的莫阿娜相比,迪斯尼近年推出的《冰雪奇缘》中纤细柔弱的公主艾莎,有着可爱的个性、充满女性化气息的外形、拥有强大的魔法力量,这些特征使得艾莎这个角色更贴近日本版的“女孩力量”类型的女性主义角色,也更加符合日系魔法少女的形象设定。
二、魔法少女的定义及特征
日裔美国学者Kumiko Saito 提出:“在学术界,魔法少女类型动画定义基本以内容为衡量标准。”[5]魔法少女动画内容通常可以简化为,原本普通的美少女因为意外或者血统获得超能力成为魔法少女,并通过变身获得力量以及成熟,最终经过战斗拯救亲友,并展示了青春、可爱、美丽以及性感等气质。在此,文章首先讨论日本动画中的少女形象,其次讨论魔法是如何融入这些少女形象的,继而讨论日本动画中魔法少女的演变过程。通过这些内容,阐述魔法少女的定义,并对魔法少女的其他主要特征进行讨论。
(一)什么是少女
日本文化中,少女的概念成型于明治时代[6]。在此之前,日本女孩会在12岁左右开始参加家务劳动等社会生产。而明治时代开始,日本社会中产及上层人口逐渐增多,他们将女儿送去学校接受教育,导致一类直到结婚前也不参与社会生产的女性群体出现,少女即指这类处在青春期与结婚前未参加社会生产的女性[7]。少女这个词在日本文化中,除了指向特定年龄阶段的女性,同时也指向这个阶段女性所拥有的美好特质,例如敏感、纯洁、天真无邪、谦虚与浪漫等[8]。
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少女群体也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影响,并在西方文化感染下,特别是法国时尚文化以及二战后美国文化感染下,形成了代表少女群体身份的可爱(かわいい)物质文化[9][10]。可爱表现为一种似小孩的、纯洁的、容易受伤害的、没有社会经验的行为与外表[11]。
西方文化对日本少女群体的影响也在动漫产品中所反映与强化,日本动画中的女性角色,特别是少女角色大多以幼小、无经验的可爱审美为人物设定的核心元素。与此同时,动画中女性角色的造型设计,也深受西方文化影响。1953年,手冢治虫制作的《缎带骑士》是日本第一部以女性角色为主角的漫画[12],这部漫画的女主角蓝宝是中世纪欧洲的一位公主,并被认为是后来魔法少女类型动画中女性角色的原型[13]。在蓝宝的造型上,如同她的欧洲背景一样,蓝宝拥有着不同于东方人的大眼睛和卷发造型。日本学者米泽嘉博在《战后少女漫画史》中提到,1963年及之后针对少女的漫画杂志充满了西方景象,城堡、金发女郎、法国、浪漫等元素大量覆盖了少女群体接受信息的空间[14]。在手冢治虫的《缎带骑士》之后,包含有大眼睛以及卷发等西方女性特征的女性角色在动画以及漫画作品中成为潮流。许多经典动画作品的女主角都采用了这样的风格,例如《凡尔赛玫瑰》《阿尔卑斯山的少女》《花仙子》《少女革命》《美少女战士》等。 (二)魔法与少女
魔法少女的原型来自于基督教文化中的女巫。在基督教文化中,典型的女巫形象是邪恶且有着大鼻子,苍老、弓腰驼背并穿着黑袍的老太婆,如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中出现的女巫形象。20世纪60年代西方电视剧提供了一种新的女巫类型,年轻的家庭主妇和少女女巫[15]。特别是影响了第一部日本魔法少女动画《魔法使莎莉》的美国电视剧《家有仙妻》,首先推出了这样的女巫类型。
《家有仙妻》中女巫角色的设定,使女巫与巫术(魔法)脱离了基于基督教对巫术批判的负面形象。在基督教文化中,巫术被认为是一种负面力量。然而在《家有仙妻》中,巫术(魔法)只体现为一种超能力,并不带有宗教上的邪恶色彩,仅仅使拥有者获得异于常人的超能力。继承于此的魔法少女类型动画中,少女们的魔法能力也通常表现为脱离宗教色彩的超能力。
(三)魔法少女的演变
即便《美少女战士》是经典的,但魔法少女类型动画却历经数十年的演化才逐渐形成,并且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特色。
日本学者须川亚纪子认为,在上个世纪60年代播出的《魔法使莎莉》和《甜蜜小天使》,就提出了少女获得魔法的两种基本模式,即“正统女巫为人类世界带来异常影响的‘莎莉模式’和普通人类变身为女巫行使特权的‘厚子模式’”[16]。而Saito[17]则提出,60年代的魔法少女受美国电视剧《家有仙妻》中女巫结婚后需要放弃魔法这一情节的影响,形成了少女获得魔法使自己拥有短暂的自由但最终需要走向合格的妻子以及母亲这一性别角色的模式。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动漫作品着重刻画魔法少女的身体、外貌美与性感成为了这段时期的特色,并使变身情节成为魔法少女的标志性元素。90年代以及进入新世纪的魔法少女受宫崎勤事件影响,变身不再出现长大为成熟女性的情节,变身只是强调美和可爱,展示了日本独特的女孩力量。
(四)变身情节
动画中的变身可定义为:“动画角色通过魔法超能力等仪式来改变自身形态、能力或性格的现象。”[18]变身在日系魔法少女动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在经典魔法少女动画《美少女战士》《魔法少女樱》以及《魔法少女小圆》中,变身都以重复且突出的描绘进行表达。Saito[19]认为,变身的意义在于使女性角色获得力量以及走向成熟,持续时间较长的变身情节,将魔法少女处于一种同时拥有可爱的少女状态以及成熟女性性感的状态,而变身情节产生的视觉快感对魔法少女类型动画吸引男性观众起到了显著作用。
(五)女孩力量
女孩力量(Girl Power)的概念源于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华盛顿州的地下朋克乐队发起了称为暴女(Riot Grrrl)的女性主义运动,暴女运动宣扬女性应该拥有独立、自信与力量。参与暴女运动的乐队中,比基尼杀戮(Bikini Kill)乐队刊印了名为女孩力量的宣传册,由此产生了女孩力量的概念。在此以后,因英国乐队辣妹组合(Spice Girls)将女孩力量作為自己的宣传口号而使得这一概念广为人知。
学者Rebecca Hains认为,女孩力量中的力量指“通过独立、自主去影响周围的世界,并拥有心理以及物理的强壮”[20]。而她认为加上女孩之后,“女孩可以独立做决定,说出她们的想法,提高她们的音量以及具有攻击性,但同时保持普通的女性化”[21]。学者Victoria Newsom总结女孩力量为“女孩力量是起到为年轻女性个体赋权的同时,保持女性自身独特的女生气质”[22]。不同于穿着西装的女强人,以及肌肉饱满的女战士,女孩力量是将女孩的柔弱、美丽形象与强大的力量并置。同时,日本学者齐藤斋强调了女孩力量这一概念中女性角色的年龄,他认为不同于神奇女侠这样的“战斗女人”,拥有女孩力量的战斗少女以未婚的少女为重要特征。这样的一些概念更容易在虚构作品中体现,如Rebecca[23]提到的动画片《飞天小女警》、Victoria例举的《美少女战士》以及齐藤斋认为的第一部受日本少女动画影响的迪斯尼公主动画《花木兰》。
例如在《美少女战士》中,14岁左右的少女们,通过变身获得魔法力量并与邪恶势力战斗,保护她们所在的世界。这些少女们在变身前是穿着水手制服、纤细、柔弱的女学生,而在变身获得力量后,这些少女的身体并没有变化,只是服装更加具有女性吸引力,例如变身前的齐膝裙变成了超短裙,这也是之前提到变身使少女们成熟的体现。美少女战士们拥有可以保护世界的强大力量,但同时又拥有可爱、柔弱、美丽的外表,充满了女生气质。强大力量与女生气质的并置,展现了女孩力量的概念。
(六)少女的大眼睛与小鼻子、小嘴巴
从古自今,艺术家以及学者都在尝试探索人脸美丽的奥秘,并总结了一系列规律。例如达芬奇提出的嘴、下巴、鼻、眉毛以及头发之间有理想的比例[24];又有学者提出美丽脸庞的五官中,部分元素之间存在着黄金比例关系[25];而中国古代也有着三庭五眼的审美标准[26]。这些描述美丽人脸的规律,经常用于指导艺术家的创作以及整形医师的工作。
然而在日本魔法少女动画中,少女们的脸并未按照这样的写实方法来描绘,而是着重表现了夸张的大眼睛以及几乎要消失的鼻子和嘴巴。这样的绘画风格源自于日本动画、漫画大师手冢治虫。手冢治虫说:“这个套数与那个套数相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绘画作品。但这并非单纯的绘画作品,而是具有很强省略化的符号。”[27]这段话的意思也即是,先提炼女性身体特征并通过符号化来展示。这套方法在当时并不被以写实为指导的漫画家所看好,但渐渐地,人们发现手冢治虫的女性人物存在着隐性的娇媚感,可以激发观众的观看快感。手冢治虫夸张的大眼睛画法,也被之后的部分漫画家所接受,并逐渐发展成为目前主流的萌系动漫女性角色画法。
(七)目标观众
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魔法少女动画的目标观众是青少年女性。魔法少女动画对她们传递的概念是“反映现实社会标准的女性性别”[28],也即是女性在成年后需要在家里成为贤良的妻子与优秀的母亲。然而80年代以来,以御宅族为主要群体的成年及青少年男性也同时成为了日本魔法少女动画的主要观众,而他们关注的重点则是“对女性身体的观影快感”[29]。也即是魔法少女角色,除了吸引原本青少年女性目标观众以外,同时由于其充满女性化特征的美丽外形,也吸引了大批成年男性观众。这两个观众群体的出现,也被日本动画制作公司捕捉到,例如,“日本东映动画公司将现代魔法少女动画的目标观众定为4~9岁的女生以及19~30岁的成年男性”[30]。 三、艾莎与魔法少女
《冰雪奇缘》系列电影最早上映于2013年,女主角艾莎出生时就拥有魔法能力,却不受控制,为防止周围人被自己的魔法误伤,艾莎将自己隔绝在城堡中。长大后的艾莎被设定为单纯、美丽、善良且内心柔弱的公主形象,面对人们对她魔法能力的责难,艾莎没有选择使用魔法能力压制,而是逃离人群独自生活,体现了艾莎的纯洁。艾莎的魔法能力基于血统获得,《冰雪奇缘2》中将艾莎的魔法能力解释为自然界中的第五元素,更接近于超能力。虽然在艾莎的世界里没有众多邪恶的生命体作为艾莎的战斗对象,但艾莎应对来自大自然的困難以及对妹妹安娜的保护,也是一种战斗。系列电影中,艾莎外形上接近青春期女性,内心单纯、善良,缺少与人交往的经验,符合日本动画中魔法少女的定义。
两部《冰雪奇缘》电影中,均有艾莎变身的剧情。《冰雪奇缘1》中,艾莎的变身发生于电影的开始,艾莎决定逃离人群独自生活,用强大的魔法能力在雪山上建立冰雪宫殿时完成了变身。《冰雪奇缘2》中,艾莎的变身发生于电影末尾,在艾莎艰辛来到安托哈兰岛(Ahtohallan)并获得过去记忆的时候完成了变身。
艾莎的变身可以从发型与着装中体现出来。第一次变身时,艾莎拆散了刻板的盘发,变成更加随意的单辫,第二次则从单辫变为披散开来的长发。两次发型上的改变,毫无疑问地让艾莎的形象更加性感、更具有女人味,象征着女性的成熟。着装上,两次变身均从日常着装变为更加贴身、更加裸露且部分透明的女神装,增加了成熟、高贵的女性魅力。《冰雪奇缘1》中,为防止不受控的魔法能力伤及他人,艾莎一直隔绝在城堡的房间中,并努力压制自己的魔法能力。逃离人群的艾莎,不再压制魔法能力,获得了自由,第一次变身也体现了艾莎内心的转变。《冰雪奇缘2》中身为处在权力巅峰的女王,但艾莎对自己是什么以及对自己使命的无知,导致她迷茫与不自信。而当艾莎获得过去的记忆,也象征着她获得了力量时,她了解到自己是第五元素并肩负着连接自然与人类的重任,她的迷茫与不自信一扫而空,并走向成熟。对变身情节的强调,也使得艾莎更接近日系魔法少女的设定。
对比艾莎与《冰雪奇缘2》中两位诺苏加人(Northuldra)女性配角,艾莎眼睛的上下宽度明显大于两位配角,因此显得眼睛更大。同时,艾莎嘴巴与鼻子的尺寸都偏小。从面部整体看来,两位女性配角面孔更加写实、自然,而艾莎的面孔较不写实、符号化,艾莎的面部造型更加贴近日本动画中少女的造型设计。
对比两位诺苏加人女性配角,艾莎身材造型更加纤细,服饰也更加充满女性气息。在《冰雪奇缘2》中,艾莎主要穿了三套连衣裙。影片中大部分时间艾莎都穿着蓝色连衣裙,该连衣裙虽然贴身衬托了艾莎纤细的身材,但覆盖了艾莎大部分身体,略微保守。第二套是艾莎在夜晚穿的紫色连衣裙睡衣,其单薄、丝光的材质,让艾莎更加充满了女性气息。第三套则是艾莎变身之后,穿的雪白且较透明的女神装,充满了女性魅力。而诺苏加部落的女性角色,她们的衣服厚重、朴素且中性,女性服饰同男性服饰非常相似。艾莎被塑造成充满女性气息的角色,因此,也可以激发男性观众对艾莎身体的观影快感,与日本魔法少女动画一样,也可以同时吸引男性目标观众群体。
电影中,艾莎的身材造型是纤细、柔弱的女性形象,并没有强壮的体魄。在两部《冰雪奇缘》中均出现了身材魁梧的男性战士形象,对比艾莎与充满传统男性物理力量的战士,艾莎并不能通过身体来强调她的力量。虽然作为女王的艾莎在地位上得到超越男性的赋权,但在身体塑造上,依然不能通过物理力量超越男性。而艾莎作为影片中唯一拥有魔法能力的角色,却又通过强大的魔法,拥有了可以制造冰雪巨人以及战胜巨大海浪这样无人能及的力量。如同《美少女战士》一样,艾莎将充满女生吸引力的外形特征与强大的魔法力量并置,展示了女孩力量的概念。对于男性观众群体的吸引,以及对女孩力量概念的阐释,也是艾莎符合日系魔法少女设定的体现。
四、魔法少女与艾莎的角色归纳
综上,魔法少女具有7个属性标签,分别是年龄、魔力来源、智力水平、变身结果、女性化程度(变身前、后)与主要矛盾。本文选取10部魔法少女动画,以上述标签对作品中的女主角进行分析(见表1)。
根据表1,可以将魔法少女动画分为两类:(1)女主角年龄在10岁左右,智力表现为小学至初中水平,女性化程度弱,将魔法运用于解决日常困难,这类动画的目标观众多是小学水平的女性;(2)女主角年龄在13岁上下,智力表现为中学水平,女性化程度强,将魔法运用于解决日常困难和拯救世界,这类动画的目标观众是初中水平的女性及青少年和成年男性。
将艾莎与其他魔法少女比较,艾莎应归属于第二类。艾莎在年龄设定上为21岁,也即是美国法律中成年的年龄。但艾莎在《冰雪奇缘》中并没有体现出美国成年女性的智力水平,却更加近似于中学水平。如前文所述,艾莎依然符合日本文化中少女的范畴,且符合第二类中年龄与智力水平的标准,而艾莎的变身也体现了第二类中女性化强的标准。在《冰雪奇缘1》中,艾莎将魔法运用于寻找自我以及拯救自己冰封的王国;在《冰雪奇缘2》中,艾莎将魔法运用于寻找自我以及拯救魔法森林。在这一点上,也符合第二类主要矛盾的标准。
结语
日本与美国作为东西方两大动画作品产出国家,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免相互影响。齐藤斋认为,虽然迪斯尼经常否认其动画作品受到了日本动画的影响,“但这只是通过否认来确定某件事”[31],就如同当年否认《狮子王》受到了《森林大帝》的影响。齐藤斋[32]同时认为,《花木兰》是首部拥有日系战斗美少女角色的迪斯尼动画,是一次迪斯尼动画的“日本化”。因此,从日系魔法少女的定义、标志性的变身、独特的女孩力量内涵以及外貌特征和目标观众等方面考量,可以从《冰雪奇缘》的艾莎身上看到日本魔法少女的影子,这无疑是一次日本动画与美国动画的交汇。
参考文献:
[1]Moseley R.Glamorous witchcraft: gender and magic in teen film and television[ J ].Screen, 2002,43(4):403. [2][5][17][19][28][29][30]Saito K.Magic, Shōjo, and Metamorphosis: Magical Girl Anime and the Challenges of Changing Gender Identities in Japanese Society[ J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014,73(1):143.
[3][18]樊心若.日本动画 “变身” 情节及其现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5.
[4]England D E, Descartes L, Collier-Meek M A. Gender role portrayal and the Disney princesses[ J ].Sex roles, 2011,64(7-8): 555.
[6][7][9]Treat J W. Yoshimoto Banana writes home: shojo culture and the nostalgic subject[ J ].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1993,19(2):353-387.
[8][10][15]Sugawa-Shimada A. Representations of Girls in Japanese Magical Girl TV Animation Programmes from 1966 to 2003 and Japanese Female Audiences’Understanding of Them[D].Ph. D Diss., University of Warwick,2011:92.
[11]Kinsella S. Cuties in japan[C]//Women, media and consumption in Japan.Routledge,2013:220.
[12]Manga: An anthology of glob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M].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2010:128.
[13]Gravett P. Manga: 60 years of Japanese comics[M].Harper Collins,2004:77.
[14]米沢嘉博.戦後少女マンガ史[M]. ちくま文庫,2007:148.
[16]须川亚纪子.《美少女战士》里的女孩们[EB/OL].(2015-05-22)[2020-02-13]https://www.nippon.com/cn/in-depth/a03904/.
[20][21][23]Hains R C.The problematics of reclaiming the girlish:The Powerpuff Girls and girl power[ J ].Femspec, 2004,5(2):1.
[22]Newsom V A. Young Females as Super Heroes: Super Heroines in the Animated Sailor Moon[ J ].Femspec, 2004,5(2):57.
[24]Vegter F, Hage J J. Clinical anthropometry and canons of the fac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00,106(5):1090.
[25]Green C D. All that glitters: A review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aesthetics of the golden section[ J ]. Perception,1995,24(8):937.
[26]金松.元代畫家王绎的《写像秘诀》与肖像程式[ J ].美术大观,2005(7):73.
[27]Otsuka E.“御宅族”的精神史:1980 年代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4.
[31][32]Saitō T. Beautiful fighting girl[M].U of Minnesota Press,20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