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承载北京市委、市政府“双培计划”的实体学院,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跨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中心阵地。学院结合“双培计划”学生特点,主动加强与市属高校合作,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创造性地应用“书院制”开展学生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不断为“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注入活力。
关键词:双培计划;北京学院;人才培养;书院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于2013年12月20日成立,是北京市第一所实体高等教育实验学院,是北京高等教育改革重要试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承载“双培计划”的具体实施单位。学院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为目标,依托学校教育优势和办学特色,结合当今国际化办学的先进理念,是为首都培养行业领头人和适应未来竞争的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孵化器”。2015年9月,为深化北京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校间交流合作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6所北京市属高校将176名“双培计划”访学学生(以下简称“双培”学生)输送至学院进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学院在不断借鉴各高校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因“院”制宜、科学管理、强化共享的“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为“双培计划”、北京学院的建设及发展、北京市高等教育改革作出了贡献。
“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的意义
1.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双创”高水平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鼓励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机制,加强合作,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而“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关系到“怎样培养人、培养出怎样的人”的大问题。它涉及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目标,要求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双培计划”由于其特殊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同的学科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培养途径以及教学评价标准等,继而出现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面向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精尖科技等方面人才的需要,结合学校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等“一制三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深入研究、探讨学院建设、选拔机制、培养方案、学生管理等工作后,学院制定出符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不同行业就业要求的学习指导方案,激发蕴藏在学生群体中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释放学生活力,使学院真正成为培养高水平、高精尖、国际化优质人才的摇篮,为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开拓思路,积累实践经验。
2.面向资源主战场,坚持开放共享,打造“双教”多资源平台
培养高水平优质人才,搭好“服务平台”是基础,必须立足学院的功能定位,打造开放互融、资源共享的教育、教学多资源平台,实现对学生和市属高校的有效联系,夯实建设基础。“开放共享”是学院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经之路。“双培计划”的实行,其根本目的在于着力解决央属高校和市属高校联动问题,用好两所学校拥有的资源,广泛参与和引领教育、教学规则制定及高等教育发展变革。根据“双培计划”专业建设需求,推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选拔央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优秀教师,共同组织、负责“双培”学生日常教学工作,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治理,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学校各教学学院、双方高校的良性互动。除此之外,学院陆续引进美国国际教育联盟(AAFIE)的优质国际课程,为“双培”学生提供实时与优秀国外教授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也为探索线上教学新模式提供了经验参考。全面发展教育是发展人的教育,发展的主体和推动力在学生和教师,不断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实现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激发体制活力,推动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3.面向发展前沿,坚持优质均衡,搭建“双培”互通“立交桥”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对大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以及个体发展对高学历、高水平教育的需求与北京地区高校学科发展、学生录取比例不均衡等矛盾的凸显,使“双培计划”应运而生。学院2015级“双培”学生来自北京16个区县,通过分配远郊、近郊区县招生名额,联合央属高校、市属高校共同培养,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高校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搭建“双培”互通“立交桥”。 面对北京“四个中心”的建设以及“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对人才需求和智力支持提出的新要求,学院坚持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和管理服务,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努力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智库”。
“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1.因材施教,推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
“双培”学生由学院开展统一的服务管理工作,由学校其他各学院承担教学任务,根据选课不同,学生处在不同学院管理中,学生管理不再是通过直线进行,而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中完成“育人”的任务。学院“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集中管理,插班上课。以宿舍为基点,以学院管理为纵线,以学校各学院教师授课为横线,以学校为平面立体动态网络,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学院与校内其他学院结合学生的学业、生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完成三年的培养任务。
“集中管理”是指对所有“双培”学生实行统一管理,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交叉融合,加强沟通交流,营造学院多元与统一并存的文化氛围。学院具有完善的管理运行体系,聘用专职人员负责学生教学管理等工作,配备班主任和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形成师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良性互动,彰显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双培”学生能够享受到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生活条件待遇。同时,借鉴学校“梦拓计划”,学院选拔品学兼优的各学院高年级学生担任“梦拓”,每人负责8名~10名学生,形成“梦拓”小组。“梦拓”制度的实施,下放了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权力,以更加开明、开放的态度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组织力,进一步加强学院学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实现宿舍教育发展功能的有效途径。学院设立党支部、团支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社会实践、科技竞赛、文体活动和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分模块、多形式地开展学业规划、大学导航、学习辅导、心理健康、习惯养成和素质拓展等主题活动,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为帮助新生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院的特色和文化内涵、理性规划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学院制定《迎新专刊》《学习指导手册》《奖学金手册》及院刊《启航》等,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和自我提升。 “插班上课”是指“双培”学生同学校学生共同选课、共同学习、共同考试,学校其他各学院支持教师教学工作,保证学生培养过程中坚持课程质量不降低、培养要求不降低、考试标准不降低的原则。教师发挥自身专业和知识结构优势,负责及时解答学生学业疑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科学研究、专业生涯规划等进行指导。
2.因势利导,推行“帮、辅、励”特色学业指导体系
学院针对“双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帮扶、辅导和鼓励”的特色学业指导体系,在建好、用好学院网站等网络阵地的同时,引导和鼓励学院学生会、各学生团体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促进“微互动”、传播“正能量”,更加便捷高效地联系和服务学生,有效帮助解决“双培”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双培”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真正享受到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是促进帮扶,创建学生交流互助平台。 “梦拓计划”的实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双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极大地提高了“双培”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双培”学生与学校本科学生间的交流与学习,深化了学生之间的友谊。除此之外,学院组织学生定期开展专业班级学习交流会,并通过自由讨论等方式探究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拓展学习思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助,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是加强辅导,搭建师生交流沟通桥梁。学院定期或不定期地积极与任课教师加强联系,了解“双培”学生学习情况。针对难度较大的课程,任课教师或助教开设针对“双培”学生的期末考前辅导班,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双培”学生的学科成绩。
三是增强激励,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学院制定并印发了《学院奖学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学院奖学金手册》,奖学金从北京市教委拨付的项目经费中支出,用于奖励在学校访学期间表现优秀的“双培”学生。通过形成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指标设置科学合理、考核过程以人为本的考核评估办法,量化学生评奖评优的考评指标,把学习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系数,着力打造求真务实的学风,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上进。为奖励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学院特设立 “院长奖学金”(奖学金金额20,000元),每学年、每专业奖励一人。除此之外,学院设立了学习优秀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突出的“双培”学生。自《条例》实施以来,每学年获得学院奖学金的学生可达到“双培”学生人数的40%,让学生养成主动自觉学习、勤奋刻苦学习、自主创新学习的习惯,不仅是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的个体体现,而且是学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体体现。
3.因“院”制宜,推行“沟通先行、通力合作”的院校合作方式
一是沟通先行,加强校际交流。为了使培养计划具有相对稳定性、前瞻性又具有适应发展变化的灵活性,学院与市属高校开展了深入而广泛的调研,反复组织研讨,经十多次修改,制定出“双培”学生培养计划修订初稿。按照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安排,结合市属高校人才培养实际情况,最终制定出科学、规范、实践性强的2015级“双培”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双培”学生访学期间,学籍所在的市属高校密切关注“双培”学生访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定期与学院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沟通和协调。每学期结束后,学院将“双培”学生的综合表现和考试成绩及时向学生学籍所在市属高校反馈,准确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为学生顺利完成“双培”学习任务保驾护航。学院还积极推动校际教学交流与学习,鼓励支持双方高校教师面对面开展教学工作的探究与研讨,取长补短,发挥央属高校的积极作用,增强市属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动力”。目前,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代表旁听并学习了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两校教师也就相关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交流。除此之外,学院鼓励并全力支持“双培”学生与学籍所在市属高校保持长效沟通,加强“双培”学生对学籍所在市属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成为校际交流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二是通力合作,加深院际交流。为帮助“双培”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学院通过组织“双培”学生参观学校航空航天博物馆和校史馆、参加新生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答辩、校级歌咏比赛等活动,将学校“四爱教育”融入各类活动的组织中,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的学习与生活,鼓励他们与同学建立深厚友谊;“梦拓计划”的实施也为院际交流添砖加瓦;同时,学院党支部与知行书院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校,共同培养党的后备资源,有利于理工科学生和文科学生互通有无、相倚为强。
北京学院“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的困惑与启示
学院对“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北京学院的建设和特色模式探索,深化了人们对“双培计划”的认知,丰富了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的内涵。学院的做法对其他高校北京学院的建设和“双培计划”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及时调整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在成立之初的目标是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但是,目前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教委“双培计划”的招生录取办法及生源质量并不能完全适应学院最初的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院将及时调整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适应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教委的战略部署与政策设计,为2019年承载“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计划”任务奠定基础,满足高等教育改革和贯通培养的要求,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于效率、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争当教育改革的“排头兵”。
2.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革新
学院创造性地将“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与“双培”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相结合,并推行特色“帮、辅、励”学业指导体系,在“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上开展因材施教,科学把握“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涵,充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3.探索慕课(MOOCs)教学模式的推广
为满足“双培”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学院陆续引进美国国际教育联盟(AAFIE)的优质国际课程,通过实时在线授课,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探索慕课(MOOCs)教学模式推广、搭建慕课(MOOCs)学习平台的可行性,使“双培”学生学习乃至全民学习不再局限于有限的硬件设备与环境,使学院乃至高校成为集聚社会资源、贯通社会合作的集聚地。
“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作为新生事物,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体系模式设置、院校合作方式、制度文化建设等亟待进一步完善。学院将继续探索一条具有创新特色的“双培”学生培养之道,为跨院校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等提供更多借鉴。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EB/OL].[2010-03-01].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l.
[2]刘贵芹.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7):4-8.
[3]刘雷.浅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J].科教导刊,2014,02(35):35-36.
关键词:双培计划;北京学院;人才培养;书院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于2013年12月20日成立,是北京市第一所实体高等教育实验学院,是北京高等教育改革重要试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承载“双培计划”的具体实施单位。学院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为目标,依托学校教育优势和办学特色,结合当今国际化办学的先进理念,是为首都培养行业领头人和适应未来竞争的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孵化器”。2015年9月,为深化北京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校间交流合作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6所北京市属高校将176名“双培计划”访学学生(以下简称“双培”学生)输送至学院进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学院在不断借鉴各高校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因“院”制宜、科学管理、强化共享的“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为“双培计划”、北京学院的建设及发展、北京市高等教育改革作出了贡献。
“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的意义
1.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双创”高水平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鼓励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机制,加强合作,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而“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关系到“怎样培养人、培养出怎样的人”的大问题。它涉及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目标,要求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双培计划”由于其特殊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同的学科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培养途径以及教学评价标准等,继而出现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面向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精尖科技等方面人才的需要,结合学校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等“一制三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深入研究、探讨学院建设、选拔机制、培养方案、学生管理等工作后,学院制定出符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不同行业就业要求的学习指导方案,激发蕴藏在学生群体中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释放学生活力,使学院真正成为培养高水平、高精尖、国际化优质人才的摇篮,为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开拓思路,积累实践经验。
2.面向资源主战场,坚持开放共享,打造“双教”多资源平台
培养高水平优质人才,搭好“服务平台”是基础,必须立足学院的功能定位,打造开放互融、资源共享的教育、教学多资源平台,实现对学生和市属高校的有效联系,夯实建设基础。“开放共享”是学院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经之路。“双培计划”的实行,其根本目的在于着力解决央属高校和市属高校联动问题,用好两所学校拥有的资源,广泛参与和引领教育、教学规则制定及高等教育发展变革。根据“双培计划”专业建设需求,推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选拔央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优秀教师,共同组织、负责“双培”学生日常教学工作,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治理,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学校各教学学院、双方高校的良性互动。除此之外,学院陆续引进美国国际教育联盟(AAFIE)的优质国际课程,为“双培”学生提供实时与优秀国外教授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也为探索线上教学新模式提供了经验参考。全面发展教育是发展人的教育,发展的主体和推动力在学生和教师,不断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实现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激发体制活力,推动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3.面向发展前沿,坚持优质均衡,搭建“双培”互通“立交桥”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对大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以及个体发展对高学历、高水平教育的需求与北京地区高校学科发展、学生录取比例不均衡等矛盾的凸显,使“双培计划”应运而生。学院2015级“双培”学生来自北京16个区县,通过分配远郊、近郊区县招生名额,联合央属高校、市属高校共同培养,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高校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搭建“双培”互通“立交桥”。 面对北京“四个中心”的建设以及“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对人才需求和智力支持提出的新要求,学院坚持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和管理服务,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努力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智库”。
“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1.因材施教,推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
“双培”学生由学院开展统一的服务管理工作,由学校其他各学院承担教学任务,根据选课不同,学生处在不同学院管理中,学生管理不再是通过直线进行,而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中完成“育人”的任务。学院“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集中管理,插班上课。以宿舍为基点,以学院管理为纵线,以学校各学院教师授课为横线,以学校为平面立体动态网络,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学院与校内其他学院结合学生的学业、生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完成三年的培养任务。
“集中管理”是指对所有“双培”学生实行统一管理,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交叉融合,加强沟通交流,营造学院多元与统一并存的文化氛围。学院具有完善的管理运行体系,聘用专职人员负责学生教学管理等工作,配备班主任和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形成师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良性互动,彰显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双培”学生能够享受到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生活条件待遇。同时,借鉴学校“梦拓计划”,学院选拔品学兼优的各学院高年级学生担任“梦拓”,每人负责8名~10名学生,形成“梦拓”小组。“梦拓”制度的实施,下放了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权力,以更加开明、开放的态度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组织力,进一步加强学院学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实现宿舍教育发展功能的有效途径。学院设立党支部、团支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社会实践、科技竞赛、文体活动和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分模块、多形式地开展学业规划、大学导航、学习辅导、心理健康、习惯养成和素质拓展等主题活动,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为帮助新生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院的特色和文化内涵、理性规划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学院制定《迎新专刊》《学习指导手册》《奖学金手册》及院刊《启航》等,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和自我提升。 “插班上课”是指“双培”学生同学校学生共同选课、共同学习、共同考试,学校其他各学院支持教师教学工作,保证学生培养过程中坚持课程质量不降低、培养要求不降低、考试标准不降低的原则。教师发挥自身专业和知识结构优势,负责及时解答学生学业疑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科学研究、专业生涯规划等进行指导。
2.因势利导,推行“帮、辅、励”特色学业指导体系
学院针对“双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帮扶、辅导和鼓励”的特色学业指导体系,在建好、用好学院网站等网络阵地的同时,引导和鼓励学院学生会、各学生团体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促进“微互动”、传播“正能量”,更加便捷高效地联系和服务学生,有效帮助解决“双培”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双培”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真正享受到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是促进帮扶,创建学生交流互助平台。 “梦拓计划”的实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双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极大地提高了“双培”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双培”学生与学校本科学生间的交流与学习,深化了学生之间的友谊。除此之外,学院组织学生定期开展专业班级学习交流会,并通过自由讨论等方式探究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拓展学习思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助,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是加强辅导,搭建师生交流沟通桥梁。学院定期或不定期地积极与任课教师加强联系,了解“双培”学生学习情况。针对难度较大的课程,任课教师或助教开设针对“双培”学生的期末考前辅导班,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双培”学生的学科成绩。
三是增强激励,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学院制定并印发了《学院奖学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学院奖学金手册》,奖学金从北京市教委拨付的项目经费中支出,用于奖励在学校访学期间表现优秀的“双培”学生。通过形成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指标设置科学合理、考核过程以人为本的考核评估办法,量化学生评奖评优的考评指标,把学习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系数,着力打造求真务实的学风,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上进。为奖励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学院特设立 “院长奖学金”(奖学金金额20,000元),每学年、每专业奖励一人。除此之外,学院设立了学习优秀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突出的“双培”学生。自《条例》实施以来,每学年获得学院奖学金的学生可达到“双培”学生人数的40%,让学生养成主动自觉学习、勤奋刻苦学习、自主创新学习的习惯,不仅是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的个体体现,而且是学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体体现。
3.因“院”制宜,推行“沟通先行、通力合作”的院校合作方式
一是沟通先行,加强校际交流。为了使培养计划具有相对稳定性、前瞻性又具有适应发展变化的灵活性,学院与市属高校开展了深入而广泛的调研,反复组织研讨,经十多次修改,制定出“双培”学生培养计划修订初稿。按照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安排,结合市属高校人才培养实际情况,最终制定出科学、规范、实践性强的2015级“双培”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双培”学生访学期间,学籍所在的市属高校密切关注“双培”学生访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定期与学院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沟通和协调。每学期结束后,学院将“双培”学生的综合表现和考试成绩及时向学生学籍所在市属高校反馈,准确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为学生顺利完成“双培”学习任务保驾护航。学院还积极推动校际教学交流与学习,鼓励支持双方高校教师面对面开展教学工作的探究与研讨,取长补短,发挥央属高校的积极作用,增强市属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动力”。目前,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代表旁听并学习了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两校教师也就相关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交流。除此之外,学院鼓励并全力支持“双培”学生与学籍所在市属高校保持长效沟通,加强“双培”学生对学籍所在市属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成为校际交流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二是通力合作,加深院际交流。为帮助“双培”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学院通过组织“双培”学生参观学校航空航天博物馆和校史馆、参加新生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答辩、校级歌咏比赛等活动,将学校“四爱教育”融入各类活动的组织中,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的学习与生活,鼓励他们与同学建立深厚友谊;“梦拓计划”的实施也为院际交流添砖加瓦;同时,学院党支部与知行书院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校,共同培养党的后备资源,有利于理工科学生和文科学生互通有无、相倚为强。
北京学院“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的困惑与启示
学院对“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北京学院的建设和特色模式探索,深化了人们对“双培计划”的认知,丰富了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的内涵。学院的做法对其他高校北京学院的建设和“双培计划”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及时调整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在成立之初的目标是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但是,目前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教委“双培计划”的招生录取办法及生源质量并不能完全适应学院最初的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院将及时调整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适应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教委的战略部署与政策设计,为2019年承载“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计划”任务奠定基础,满足高等教育改革和贯通培养的要求,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于效率、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争当教育改革的“排头兵”。
2.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革新
学院创造性地将“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与“双培”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相结合,并推行特色“帮、辅、励”学业指导体系,在“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上开展因材施教,科学把握“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涵,充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3.探索慕课(MOOCs)教学模式的推广
为满足“双培”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学院陆续引进美国国际教育联盟(AAFIE)的优质国际课程,通过实时在线授课,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探索慕课(MOOCs)教学模式推广、搭建慕课(MOOCs)学习平台的可行性,使“双培”学生学习乃至全民学习不再局限于有限的硬件设备与环境,使学院乃至高校成为集聚社会资源、贯通社会合作的集聚地。
“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作为新生事物,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体系模式设置、院校合作方式、制度文化建设等亟待进一步完善。学院将继续探索一条具有创新特色的“双培”学生培养之道,为跨院校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等提供更多借鉴。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EB/OL].[2010-03-01].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l.
[2]刘贵芹.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7):4-8.
[3]刘雷.浅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J].科教导刊,2014,02(3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