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书院记(外一篇)

来源 :绿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ems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不到东坡书院,不算真正到海南,我满怀敬仰,踏上了寻迹东坡之途。穿越青石板铺成的弯弯曲曲的古街,转过随处可见的古庙石碑,层层树荫掩映下的东坡书院迎面而来。
  快步走近书院,院门上“东坡书院”四个大字格外醒目,银钩铁划,刚劲有力,那是清代书法家张绩的手笔。
  走进大门,一座池塘清波荡漾,有九曲石桥从池塘上跨过,直通地处中轴线上的载酒亭。亭分两层,上层四角,下层八角,错落有致,呈欲飞之势。二层正檐间挂着“载酒亭”的行书匾额,是民国时期儋州书法家王藻丽所书。最让人感慨的,是亭内底层上方的那幅“鱼鸟亲人”行书横匾,是清代儋州知州张霈的笔迹。一般认为,“鱼鸟亲人”意为没有可亲近的人,唯有鱼鸟才是我的亲人,反映的是东坡在险恶政治斗争中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蛮荒闭塞、流放罪臣的海南后的心情。但我以为,“鱼鸟亲人”非但不是社会冷酷的反映,恰恰相反,它是人间真情的写照:儋州人民待我如亲人,连这里的鱼鸟都是我的亲人。透过“鱼鸟亲人”四个字,我们仿佛看到东坡登岛时受到当地官绅张景温、黄宣义等热情接待的情景;仿佛看到东坡带着小儿子苏过一到儋州就被县官张中安居在公馆旁一所官舍的情景;仿佛看到东坡被政敌逐出官舍后,儋州百姓在城南桄榔林帮东坡搭建茅屋的情景。这一幕幕感人画卷都透过“鱼鸟亲人”四个字反映出来了。
  亭内镶嵌的《桄榔树下》《教学图》《苏东坡枇杷树下吟诗》《琼州人民送别苏东坡》等八幅木刻,带着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看到东坡居儋三年出行、写作、授徒的生活。
  走出载酒亭,拾级而上就是载酒堂。载酒堂是宋初风格建筑,位于整个书院中心,是东坡当年讲学之处。比起那些富丽堂皇的楼宇,载酒堂确实平淡无奇,但却享有“天南名胜”美誉。载酒堂前身是儋州逸士黎子云旧居,后人将其扩建而成此堂。堂内碑文有说明:一天,张中邀东坡同访逸士黎子云,黎子云等人设宴款待,席间有人提议“醵钱作屋”,就是大伙儿凑钱,就着黎子云家的地建一所房子,作为大家向东坡请教学习的“游宴之所”。东坡“欣然同之”,并用漢代杨雄“载酒问字”的典故,名其屋曰载酒堂。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由于有了东坡这位“大仙”,小小的载酒堂落成后,这里就成了儋州文化也是海南文化的肇兴之地。
  门头正中,挂有现代书法家王铎声书写的“先生悦之”大匾。殿上是当代书法家秦咢生所书的“鸿雪因缘”匾额,显然化用了东坡“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土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的诗句,意指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了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东坡书院也留下了东坡与儋州人民的“鸿雪因缘”。
  堂中最醒目的是一组三人塑像:东坡手握书卷,正循循善诱地讲授;东坡的好友黎子云双眼充满求知的渴望,正聚精会神地聆听;东坡的儿子苏过静静地陪伴在东坡身后。塑像正是东坡儋州生活的写照,三年之间,东坡为学生辨析经传,断论诸子,传授作文之法,宣传文化主张,使中原文化成为儋州文化的根基,正好印证了堂上那幅楹联的下阕:“千秋圣德,桄榔留迹,春风化雨,惠泽南荒。”站在塑像前,我耳边似乎传来东坡“引书与相和,置酒仍独酌。可以侑我醉,琅然如玉琴”的诗句,眼前仿佛呈现黎子云兄弟、符林、王霄等当地读书人聚集东坡周围“问奇请益”的情景,我甚至遗憾自己没能生在那个时代,错过向东坡先生请教的机会。站在塑像前,我想起东坡与其弟子姜唐佐的交往。姜唐佐是有史记载的海南第一个进士,他离开儋州去参加科举考试前拜见东坡,请老师写两句鼓励自己的诗,苏轼在其扇子上题了两句“沧海何尝断地脉,朱崖从此破天荒”,意即,就算海南岛再偏远,我也看好你打破海南无人中举的历史。并许诺,等你中举之后,我就帮你补全整首诗。不幸的是,东坡走得太匆忙,没等到续写这首诗就去世了。后来,是东坡的弟弟苏辙替哥哥补全了赠诗,“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就是说,您要衣锦还乡了,我才真正相信东坡眼力了不得。从这点来看,后人“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书院里有两棵古树:一棵芒果,一棵凤凰,繁茂的枝叶,罩着整个院落。院内立着历代名人诗词题跋,左边的三块诗碑,分别是郭沫若、田汉和邓拓在60年代题访东坡书院的遗墨。我想,如果东坡地下有灵,得知他挚爱的儋州今天已经是“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书法之乡”,该有多高兴啊!
  东园、西园分列书院两侧。西园花圃矗立着沉稳凝重的东坡笠屐铜像,反映的是苏东坡头戴竹帽,脚穿木屐,瘦削的脸庞,手背外露着青筋,说明东坡生活的艰难,睿智而坚毅的目光,展现东坡豁达的胸怀,左手轻轻提起长袍,暗示下雨的特定环境。铜像正面镌刻着郭沫若“东坡居士”的题字,座墩镶着汉白玉,铜像周围广植槟榔、桃树、杨桃、桄榔、翠竹。铜像取材于《东坡笠屐图》,雕像后载文,说是苏东坡谪居儋州期间,和当地百姓来往频繁。一天,东坡去看望黎子云,途中遇雨,就是向农家借了竹笠和木屐,穿戴起来滑稽可笑,东坡归来时,“妇幼见状,嘻笑相随,篱犬闻声,群吠不已,”东坡也乐了:“笑所怪也,吠所怪也!”如果把这幅图与“莫听穿林打叶声”放在一起读,东坡形象便呼之欲出了。据介绍,铜像运到书院当天,当地群众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苏东坡又回来了!
  从小圆门入东园,高大的老榕树下有一眼井,名曰钦帅泉,是元代重修载酒堂时挖建的,因东坡曾当过几天兵部尚书,故命名为钦帅泉。圆形的井口,石砌的井壁,石板铺着的井栏,极为寻常,但900多年来,此井水涌不断,清澈如初。据说,每到高考前夕,都有考生来到这里,饮水洗脸洗手,借此沾点东坡才气,写出锦绣文章,以便金榜题名。井泉边有座石壁,上面刻有东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其中“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两句被习总书记2018年讲话时引用。
  东园内有两株狗仔花,一米多高,花蕊形状奇异,如同五条小狗团团围坐,栩栩如生。相传某日王安石吟了二句诗:“明月当空叫,五犬卧花心”,写完后搁在桌台,上朝去了。凑巧,东坡此时来参拜,见到这二句诗,心里嘀咕:“明月怎么能叫?五犬又怎能卧在花心?莫非宰相深居简出,不了解实际,以致错题!”便改成“明月当空照,五犬卧花荫。”王安石看后,笑东坡见闻不广,东坡也略有不服。后来东坡被贬儋州,发现“明月”是一种鸟,并不是天空的月亮,白天在空中飞来飞去,时而鸣叫;“黄犬”是一种虫,也不是通常的黄狗,采完蜜后常卧在花心里,才明白自己当年错改了王安石的诗。这段轶事虽与史实有出入,但狗仔花却因此名扬天下。   离开书院之际,看到一张《东坡行踪示意图》,东坡行踪遍布大半个中国!然而,东坡却在诗中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甚至把自己视为儋州人,“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足见儋州三年是东坡最奇异、最精彩的生命之旅!归来途中,看到各地流传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我深感人民对东坡的缅怀,心中对这位文化巨匠又多了几分崇敬。
  古银瀑布记
  黄果树瀑布天下雄,九寨沟瀑布天下净,黄河壶口瀑布天下奇,中国十大瀑布,个个如雷贯耳,名满天下,他们是瀑布中的伟丈夫。相比之下,古银瀑布却隐在琼北密林深处,她是一个幽居闺阁的秀女子。
  古银瀑布,又叫居仁瀑布。为探究竟,我咨询了有关专家,得知在古临高话中,“古银”与“居仁”读音相近,古银瀑布依傍着居仁村,久而久之,就有了居仁瀑布的别称。
  临高有古银溪,古银瀑布在溪的上游。古银溪像个快乐的少女,她哼着悦耳的歌,一路向北,跋涉几十公里,在马袅湾汇入琼州海峡。
  一条栈道跨在潺潺的溪上,一米多宽,由规则的木板铺成。下了车,沿石板路走500米,一拐就上了栈道。只见古银溪水清见底,水底岩石大大小小,形状各异。走在栈道上,人像站在亮晶晶的水面。栈道随地势左折右曲,蜿蜒向前,愈往前走,草木愈密。有的树叶真调皮,从栈道的隙缝悄悄向上钻出來,抚着游人的衣裤,那情态还真有点依依不舍。
  栈道略显湿润,上面散落的露水,像晶莹的珍珠。游人的鞋底,踏在栈道的木板上,敲出和谐的乐章,很有节奏感。栈道在丛林中穿梭,走一段,就能看到一座小桥,初心桥、寻梦桥、许愿桥、锁心桥,姿态各异。一年四季,这些栈道承载着往来的游人,身上留下无数脚印,饱尝了世间冷暖,但它甘于寂寞,无怨无悔,好可贵的品质!
  又走了大约300米,看到绝壁处,挂着一个小瀑布,像一条白绸飘下,它唱着歌,欢迎我们的到来。瀑布边上,小溪之中,地块石头上刻着“高山流水觅知音”。这块石碑,让我想起古乐《流水》,是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曾录入太空探测器的唱片,后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再往前走,周围林木苍翠,密密层层,有种林间特有的凉爽。栈道旁开满鲜花,打开手机的行色软件,红的是三角梅,白的是四季桂,紫的是洋紫荆,粉的是玫瑰。阳光从树叶间漏下,柔柔地洒在栈道上,像一幅优雅的油画。
  行走之间,不远处隐隐飘来“哗哗”的声音,似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声音化作轰隆隆的雷鸣,天地间所有的声音,都淹没在喧嚣的水声中。
  这就是古银瀑布了。瀑布一般在山区形成,但一路走来,并未见什么山,古银瀑布是由平川落差形成,难怪有人叫它地下瀑布了。目睹正前方的岩壁,我当时为之一怔:岩体多像一台织布机啊,一块宽幅20米、落差20米的瀑布,就像出机的布匹,倾泻而下,仿佛向游人展示着自己的美。那“轰隆隆”的水声,又像无数台织布机的大合奏,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清代王子荣当时肯定是目睹了眼前情景,才写下“数仞翻腾驱海浪,一声嘹响震云雷”的诗句。
  我们立在瀑布近前,中间仅一潭之隔。放眼看去,瀑布像一锅烧开的水,蒸气腾腾,如烟如雾。阳光穿过腾龙驾雾的水蒸气,眼前一片斑斓,似乎有些朦胧,红的像葡萄酒,橙的像橘子,黄的像香蕉,绿的像小草,青的像树叶,蓝的像天空,紫的像茄子,我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恍如梦境一般,我知道,这是阳光与水蒸气爱的结晶。
  游人纷纷驻足留影,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置身彩虹之中,这大概就是不识彩虹真面目,只缘身在彩虹中吧。微风吹来,彩雾轻抚着我们的脸,清凉如洗,好舒服。有些戴眼镜的,用眼镜布一遍遍擦着镜片。
  瀑布西侧顶端,有两株古榕树,不知生长了多少岁月,看起来年头不短。它鼓足了劲伸向空中,形成绿色的云雾,温暖而醉人。它的根也拼命向四下扎,交错如网,与周边怪石浑然一体。树下有几块巨大的怪石,其中一块刻有“海南一绝”几个大字,字很潇洒,可惜没有留名。
  此时,耳边仍回荡着轰轰隆隆的声响,在古银瀑布的合奏中,浪漫的游程就要结束了。“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站在瀑布前,我想起了老杜的诗句。古银瀑布就是一个佳人,她天生丽质,让人一见倾心,但养在深闺人未识。当今社会,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美丽的古银瀑布,你不能在地球的角落空守寂寞,撩开你迷人而神秘的面纱,迎接八面来风吧!
  责任编辑 惠靖瑶
其他文献
戴国华,男,浙江长兴人,作品散见《青年文学》《星星》《浙江诗人》《诗歌月刊》《诗选刊》等刊物。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州市作协全委会委员,省作协第三批“新荷计划”人才,出版有诗集《在江南,遇见你》,合集《一三一四》《箬溪风云》。  迷 失  乌鹊的号叫刺破雾霾,隐匿,  在这个春天无法生长。如同荒芜  逃不出祖宅的墙门,悲恸  跨不过血脉的河流。  我们都可能在一场雾霾里迷失,  作为线索的枝丫错综
期刊
舒航,1966年生,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州市作协诗创委副主任、南浔区作协副主席。写作三十多年,发表诗歌、评论、散文200余篇,入选《新生代诗选》《浙江先锋诗歌》《浙江诗典(1976-2006)》《2006中国新诗年鉴》等。  岁 月  流水的付出。否决不掉河底的石头  河边叫嚷的小商铺,晚上  十一點半还未打烊,叫春的猫  不叫,打着哈欠,陪伴在老人床头  这是一位即将离开的老人  唯一的儿子正
期刊
1  岳母打来电话,我们正在钓鱼。如同以往,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一条鱼也没钓上来。林冉和小岚早就不耐烦了,跑到一边玩沙子。三十米外,一个大胡子男人不断抛竿、收竿。同一条河,鱼更钟爱他。新买的鱼竿,本来预想会有新的收获,可惜还和往常一样。   夕阳挂在对岸的树梢上,水面粼粼波光,我的眼开始疼,鱼竿和水面失去平衡,眼里尽是星星点点。小岚用一把小铲子在河边挖出了一个坑。此刻,她正准备在坑和水面之间挖一
期刊
王伟卫,男,70年代出生,浙江长兴人,浙江省作协会员,当地村支部书记。诗歌作品散见《青年文学》《山东文学》《诗歌月刊》《诗潮》《江南》《浙江诗人》等。  故人艳  风在窗外,裙摆不用及地  束腰的黑,种在灯光下  如一株植物,打开芬芳  长一寸,就要击中五月的三寸  多么幸运,不至淤青  悬崖边,还能做一棵松  挺拔,或躬身  你经过,原谅了我举着白云的白  撩开半掩的蓝天,不说粉墙黛瓦  不说囚
期刊
石人,本名石鹏飞,浙江湖州人。诗作发表于各种期刊,部分被收入各种诗歌选集和年刊,曾获《星星》《飞天》《青春》等诗歌奖十余种。  周末访钱山漾遗址  申嘉湖高速公路凌空飞渡,与钱山漾干涸以后交叉  形成复式犄角,那尖锐的外延部分簇拥着  一群新人类,他们在滑行中起居的速度超过钢铁熔化  锻造惯性形状的时间。大腿浑圆。食物炙为灰烬,  抛洒在空旷中如野草生长,谁还能踏进这里  翻开填土寻找一条女性之鱼
期刊
丰收,落生丝绸古道驿站,成人西部荒原。有《西上天山的女人》《镇边将军张仲瀚》《蓝月亮》《西长城》《珠穆朗玛的眸子》《童话青格里》《还是那轮天山月》《骆驼峰》等问世。获天山文艺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沿天山北坡一路西行,走过冰蓝色的赛里木湖,就进入伊犁河谷的门户果子沟。   传说,果子沟为成吉思汗西征大军铁蹄踏凿。与其说果子沟是西进伊犁的第一道关隘,
期刊
德良,姓氏文刀刘,陕西华州人氏,乃名其祖父所命,降生至今未曾更改,另无其他字号。上天总会天设地造,古人亦成美好之事,德良,寓意一直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从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去提升自己。这真是人如其名,名副其实。德良魁伟英武,星目传神,好个才貌佳郎,经常西装革履,既显得文质彬彬,又不失英俊潇洒,颇有文德武功的儒将风范。  童年的德良,深深地烙下了“文革”的印记,这个印记是“观风雨,
期刊
小书,原名邵小书,女,80后。浙江省作协会员,出版诗集《缓缓》。诗歌作品散见刊物或诗歌选本。  在德清莫干山居图,你是你自己  ——致女儿6周岁生日  在莫干山居图  午后的时光是随意漂移的运河  你新奇一只猫安静地自我游戏  追随它的踪迹直到它进入午后的酣睡  我們在流动中相对静止  在高举架的玻璃顶下方  在伸展至整面高墙的巨大书架前  在木质长桌上  你从容施展小魔法  将一只猫的酣睡移植于
期刊
陈霞,又名蕙风,祖籍绍兴,曾供职于安吉报社、安吉电视台。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上海文学》《黄河》《浙江诗人》《国家诗歌地理》《湖州日报》等报刊发表组诗,至今创作诗歌600多首。  春天的晚上  夜阑时分,迷醉于  窗外三月的风  蛰伏的情事在柳梢窃窃私语  白梅凋谢,如纷纷花雨  她在窗口停留,让你  毛孔里积蓄飘泊的梅花香  踏春者小小的愿望  犹如春天的每一个细节  都与绿色
期刊
陈美霞,笔名云冉冉(飞云冉冉),浙江省作协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十月》《延河》《诗潮》等刊,出版诗集《一朵云的走私》。  欠 条  开头这样写道:  我欠下巨款,以自由做抵押,  若到期无法归还,请挟持我,囚禁我并折磨我。  其实我欠下的是一身月光,一面湖水,  一匹骏马。而你先欠下的半江春水,半山鸟鸣,  是折现还是卡上支付,没有说定,也没定期。  其实我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