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本土资源构建幼儿美术课程,让孩子们在环境的熏陶下进行美术活动,拓展了幼儿美术创作的空间,让幼儿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 利用;本土文化;开展;美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D92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47-0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德化是中国三大瓷都之一,德化陶瓷闻名海内外,享有“中国瓷都”之美称,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如何挖掘和利用这些历史的文化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是美术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的新问题。因此,我园立足本地,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把本土文化的传承教育与市级级研究课题《利用本土资源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力》结合起来,当成构建园本特色课程的主要素材,旨在于陶瓷文化的传承教育,追寻幼儿美术所必需的源自传统文化的情境和脉络,并凭借民间艺术自身的自由与活力、依靠丰富而朴实的传统文化、激发幼儿探索本土文化的美术活动,让幼儿了解家乡的陶瓷文化,并在美术活动中体验、运用和表达本土文化,获得满足、愉悦的情感,体验创作的快乐,提高幼儿的美术审美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一、利用本土陶瓷文化,开展美术欣赏活动
德化陶瓷迅猛发展,大大小小的瓷厂上千家,陶瓷经销店数不胜数,大部分的农民从事陶瓷制作,有在甚至代代流传,陶瓷街、陶瓷博物馆的瓷器琳琅满目、五彩缤纷,那些出自不同级别的工艺大师的手艺,如:精致巧妙的千手观音,造型生动的弥勒佛,形态各异的八仙过海,神态怡然的《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婀娜多姿的仙女散花,惟妙惟肖的小动物,风度不凡的名人雕像等等,更是让人赞叹不已,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本土文化,带领孩子走进社会、走进自然,体验美、感受美,发现美。如:在每学期的家庭小分队活动中,让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屈斗宫古瓷窑址,瓷厂的样品室、成型车间、彩画车间、雕塑车间,让幼儿了解陶瓷历史以及陶瓷的制作過程;参观陶瓷博物馆时,孩子们看到古香古色的陶瓷和创意十足的现代陶瓷,万分激动,议论纷纷,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美和发现美;当参观陶瓷街时,看到那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色彩斑斓的瓷器,孩子们流连忘返……,孩子们虽是兴趣盎然,但对作品的观察还是很浮浅的,因此,每到一个小店铺或是叫导购员介绍,或是引导孩子从形状、动态、色彩、造型、构造、比例等方面进行欣赏,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经验;当看到形状不一、富有创意的“日用瓷”时,引导幼儿从色彩的搭配、图案的排序、大小的搭配、总体到局部的观察,让幼儿感受到色彩搭配、图案对称、排列有序的色彩美和艺术美。
二、利用本土陶瓷文化,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
艺术创作是来源于视觉的经验,创作中的意向更多地来自于感知,然而,幼儿的思维活动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进行的,因此,他们对自己感觉器官所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心。针对幼儿这一特点,带领幼儿参观各种各样的瓷器,让幼儿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增强感知能力,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为他们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德化瓷器造型生动、做工精致、取材广泛、内涵丰富,在形与情的意象融合中,充溢着生命的活力。这新颖、多样、有趣的物质材料是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兴趣的直观因素。孩子们每当看到这些精致而有创意的瓷器时,个个爱不释手、跃跃欲试,“这个我会做”、“我想要做那个”、“我喜欢这种颜色”……激发了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孩子们在与新奇而有趣的作品交流互动中,调动了孩子们思维与想象,表达了内心的感受,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方式,实现作品与欣赏、再创作的融合,拓展了创作的空间,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引发了创作的欲望。
三、利用本土陶瓷文化,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应大胆创新,冲破集中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向多元开放式发展。结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去挖掘、去发现自然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开阔幼儿美术创作的视野,拓展幼儿创作的空间,为幼儿的学习活动提供丰富的、满足幼儿需要的活动内容。
在了解、发现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采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因此,我们利用家庭小分队这一活动,带领幼儿参观瓷厂——《成型车间》、《雕塑车间》、《彩画车间》、《贴花车间》、《包装车间》等,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让孩子模仿成人的创作活动。利用本土陶瓷文化,为幼儿美术提供了雕、捏、画、剪、贴等创作活动,大大拓展了幼儿想象、创造的空间,丰富了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倾注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和体验,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展现的机会。
我们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本土资源构建幼儿美术课程,让孩子们在环境的熏陶下进行美术活动,拓展了幼儿美术创作的空间,让幼儿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孩子创作的过程中,看到了孩子发自内心的满足和愉快;在孩子的作品中,让你读懂了孩子的心灵,看到了本土文化在美术创作活动中蕴涵的教育价值,也看到了本土文化在孩子身上得到延续。
关键词 利用;本土文化;开展;美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D92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47-0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德化是中国三大瓷都之一,德化陶瓷闻名海内外,享有“中国瓷都”之美称,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如何挖掘和利用这些历史的文化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是美术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的新问题。因此,我园立足本地,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把本土文化的传承教育与市级级研究课题《利用本土资源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力》结合起来,当成构建园本特色课程的主要素材,旨在于陶瓷文化的传承教育,追寻幼儿美术所必需的源自传统文化的情境和脉络,并凭借民间艺术自身的自由与活力、依靠丰富而朴实的传统文化、激发幼儿探索本土文化的美术活动,让幼儿了解家乡的陶瓷文化,并在美术活动中体验、运用和表达本土文化,获得满足、愉悦的情感,体验创作的快乐,提高幼儿的美术审美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一、利用本土陶瓷文化,开展美术欣赏活动
德化陶瓷迅猛发展,大大小小的瓷厂上千家,陶瓷经销店数不胜数,大部分的农民从事陶瓷制作,有在甚至代代流传,陶瓷街、陶瓷博物馆的瓷器琳琅满目、五彩缤纷,那些出自不同级别的工艺大师的手艺,如:精致巧妙的千手观音,造型生动的弥勒佛,形态各异的八仙过海,神态怡然的《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婀娜多姿的仙女散花,惟妙惟肖的小动物,风度不凡的名人雕像等等,更是让人赞叹不已,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本土文化,带领孩子走进社会、走进自然,体验美、感受美,发现美。如:在每学期的家庭小分队活动中,让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屈斗宫古瓷窑址,瓷厂的样品室、成型车间、彩画车间、雕塑车间,让幼儿了解陶瓷历史以及陶瓷的制作過程;参观陶瓷博物馆时,孩子们看到古香古色的陶瓷和创意十足的现代陶瓷,万分激动,议论纷纷,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美和发现美;当参观陶瓷街时,看到那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色彩斑斓的瓷器,孩子们流连忘返……,孩子们虽是兴趣盎然,但对作品的观察还是很浮浅的,因此,每到一个小店铺或是叫导购员介绍,或是引导孩子从形状、动态、色彩、造型、构造、比例等方面进行欣赏,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经验;当看到形状不一、富有创意的“日用瓷”时,引导幼儿从色彩的搭配、图案的排序、大小的搭配、总体到局部的观察,让幼儿感受到色彩搭配、图案对称、排列有序的色彩美和艺术美。
二、利用本土陶瓷文化,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
艺术创作是来源于视觉的经验,创作中的意向更多地来自于感知,然而,幼儿的思维活动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进行的,因此,他们对自己感觉器官所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心。针对幼儿这一特点,带领幼儿参观各种各样的瓷器,让幼儿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增强感知能力,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为他们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德化瓷器造型生动、做工精致、取材广泛、内涵丰富,在形与情的意象融合中,充溢着生命的活力。这新颖、多样、有趣的物质材料是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兴趣的直观因素。孩子们每当看到这些精致而有创意的瓷器时,个个爱不释手、跃跃欲试,“这个我会做”、“我想要做那个”、“我喜欢这种颜色”……激发了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孩子们在与新奇而有趣的作品交流互动中,调动了孩子们思维与想象,表达了内心的感受,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方式,实现作品与欣赏、再创作的融合,拓展了创作的空间,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引发了创作的欲望。
三、利用本土陶瓷文化,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应大胆创新,冲破集中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向多元开放式发展。结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去挖掘、去发现自然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开阔幼儿美术创作的视野,拓展幼儿创作的空间,为幼儿的学习活动提供丰富的、满足幼儿需要的活动内容。
在了解、发现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采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因此,我们利用家庭小分队这一活动,带领幼儿参观瓷厂——《成型车间》、《雕塑车间》、《彩画车间》、《贴花车间》、《包装车间》等,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让孩子模仿成人的创作活动。利用本土陶瓷文化,为幼儿美术提供了雕、捏、画、剪、贴等创作活动,大大拓展了幼儿想象、创造的空间,丰富了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倾注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和体验,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展现的机会。
我们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本土资源构建幼儿美术课程,让孩子们在环境的熏陶下进行美术活动,拓展了幼儿美术创作的空间,让幼儿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孩子创作的过程中,看到了孩子发自内心的满足和愉快;在孩子的作品中,让你读懂了孩子的心灵,看到了本土文化在美术创作活动中蕴涵的教育价值,也看到了本土文化在孩子身上得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