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引领未来的气质禀赋和核心力量,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中心小学位于“京东古镇”——大杨各庄镇,有着浓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正月十五的“龙灯会”中的舞龙、跑旱船、走高跷等民俗表演活动在全国传统民间花会中独树一帜,而且“龙灯会”于2007年6月20日被列入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杨镇中心小学正式挂牌立为传承单位,龙文化中的勇敢、包容、有序、合作等活力精神得以彰显。在践行“激活潜质,奠基未来”的“活力教育”实践中,杨镇中心小学坚持以课程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展示舞台,用知识激活知识,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用生命激扬生命,逐步形成了以“人人追求主动发展,个个充满生命活力”为特征的活力教育文化体系,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活力文化滋养心灵内涵
学校的文化建设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要让文化浸润每一位师生的心灵,从抽象的理论走向具象的校园生活,就必须从整体上去构建学校的各种文化资源,它们都是构成学校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的,只有站在活力教育文化的高度去审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文化的影响才更具有生命力。
崇尚活力教育,构建学校理念文化 学校文化是浸润师生思想、完善师生品格的精神沃土。基于此,杨镇中心小学致力追求活力润泽文化,力求关注每一过程、每一个细节,使每一个生命都能彰显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首先,杨镇中心小学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的背后都需要一份激发无限潜能的力量,学校就是这份力量的来源。于是,他们确立了“激活潜质,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激活潜质:每一个生命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能量场,关键是要把这种能量场转化为奋斗的动力。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愿望,都有巨大的能量,都有可爱的特点,只要学校给予关注、发挥潜能,每个人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曙光和辉煌。奠基未来:源于“基础教育育基础”的认识,杨镇中心小学奉行“六年决定一生”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在实践参与中增加感悟的力量,在责任担当中提升生命的质量,让他们孕育梦想有积极情感,主动参与有积极心理,乐于实践有实践能力,勤于反思有先进思想,为拓展学生生命的宽度打好基础,为幸福人生奠基。
其次,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是学校的表述与追求,它体现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杨镇中心小学以“活力教育,润泽生命,办学生喜爱的活力小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快乐向上的活力少年”为育人目标,通过活力教育,为师生发展增智助力;通过教育养性、教化养习,为孩子创造快乐童年,幸福一生。
再次,一训三风是学校文化在师生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上的映射。校训:诚、爱、勤、勇;校风。杨镇中心小学百年校训所概括的做人、求知的准则,之所以历久弥新依旧生机盎然,在于它所关注的不是书本和知识,而是人的塑造和发展。校风:快乐、有序、博学、尚美;教风:尊重差异,为有效而教;学风:勤学善思,为智慧而学。杨镇中心小学所构建的活力教育文化,力求渗透并滋润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细节,让每一个个体都能从充满活力的学校生活过程中获取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最后,是杨镇中心小学极具代表性的校徽,它以黄色为主,预示着学校是希望之所,公平公正、开放包容、充满光明,在这里的师生崇尚光明、发扬优势、阳光发展。再配以翠绿色外环,深绿色字体,预示生命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在这里的师生活泼大方、宽容大度、智慧优雅。中心是一个“杨”字的古陶文书写,取“杨镇中心小学”的“杨”字,左方“木”象树木形,《说文》中:“木,冒也。冒地而生。”这里象征学生成人成才。上为枝叶,下为树根,预示学生在丰富的活力课程这块土壤中茁壮成长,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学校得以激活,积极心理、创新追求得以扎根。学生能够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右半部“昜”同“阳”,有温暖之意,《说文解字》“昜,开也”,发散开来之意。寓意“创新”。木、昜合起来为“杨”指果实发散开来扎根成长,预示教师通过以爱心培育爱心,以人格感召人格,以智慧启迪智慧,培养出的小学生,既全面发展,又学有所长,且积极向上,个性张扬。“杨”字落在一个字母“Z”的变形上,“Z”取“杨镇中心小学”的“镇”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变形为一个橘黄色昂首阔步的动态“人”字,寓意为该校的育人目标“做一个豪迈的杨镇人”。尽管经历蜿蜒曲折,终究走上阳光、丰收之路,在欢快活泼的参与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格,为幸福的人生奠基。
加强环境建设,形成活力环境文化 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重要形式,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始终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之一。杨镇中心小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与环境的融合,从布局形式、空间尺度、环境氛围中既突出活力文化品位,又体现人文关怀,为师生营造出具有亲和感、人情味的人文环境,使校园处处充满生命自由奔放、热情洋溢的气息与活力。如造型新奇的门厅书香区、种类繁多的楼道品味区、彰显师生形象的班级特色区、设有琴棋书画的连廊活动区、绽放光彩的活力展示区、忙里偷闲的温馨休闲区、摆满奖杯的荣誉绽放区等,无不彰显着充满活力的环境文化。
走在杨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处处是活泼、温馨、和谐的,师生身处这样的环境,眼睛里有美景、心灵中有美韵,行动上自觉保护美、爱护美,使他们时时处处陶融其间,修养身心,陶冶人格,美化人生。
由于杨镇中心小学所倡导的活力教育有声有色,他们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中国青少年作家网、青少年作家协会、北京市文联、顺义区少年宫、杨镇法庭、杨镇一街龙传承项目组等单位的志愿者纷纷走进杨镇中心小学,主动承担教师的课程指导或亲自上课,在交流中实现了学校活力教育的目的。
活力课程激发师生潜质
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要想让学生把学习当作礼物来享受,就是要使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当成一趟新奇、有趣的发现之旅,不断地发现学习的乐趣,不断地享受学习的幸福,不断地体验成长的欣喜。 活力课程启航梦想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活动中体验、在快乐中收获,让课堂润泽着生命的活力,是杨镇中心小学的追求。他们以“与生活同行,与活动同步,与活力相伴,为生命助力”为课程理念,将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定位为“以活力润泽生命”,润泽就是滋润、不干枯,用活力让生命大放光彩。同时,他们将指导思想细化为:依托自然、社会、儿童生活背景,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体验,以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多维度实施整体育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关注学生人格发展和个性发展,润泽每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
在课程建设的内容上,杨镇中心小学以“活力教育”为理论依据,诠释活力教育理念内涵,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以学生素养培养目标为导向的“素养 能力”(5 1)的课程体系。“5”即以“语言素养、科学素养、品德素养、运动素养、审美素养”五大基本素养为脉络,“ 1”是指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融合创生新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采用融入、补充、独立开课、社团活动等不同形式灵活实施,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突出了学习的体验特征。同时,该校围绕五大素养构建了基础型国家课程,由国家课程拓展、延伸而生成的拓展型选修课程,将校本、地方资源融入国家课程而生成的拓展型必修课程,三级课程的多维、立体课程结构,课程指向聚焦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五大基本素养,既是三级课程建设的导向,又是实现三级课程有机融合的纽带;“1”是指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三级课程建设及实现三级课程融合的目标和归宿。
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杨镇中心小学实施了不同的课程建设策略。对于一至二年级学生,他们聚焦语言素养,建立了润泽生命的阅读写作项目——“言语识字、读写萌发”项目,要求一年级课外阅读量在3万字以上,二年级在10万字以上,培养了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对于中高年级,该校则建立了“情境随笔、阅读随笔”项目,让学生在游戏、图画故事等情境中当堂习作,当堂展示,当堂评改。不仅如此,杨镇中心小学还编印了《春之声》《夏之乐》《秋之硕》《冬之思》系列阅读书目,为班级配备相应课外读物,设立阅读随笔展示区、连廊展板展示区、校报展示区,让学生写作有展示的舞台。
为了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开发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活力课程,杨镇中心小学与时俱进,与中央电教馆、天士博、明博等机构合作,开展“pad教学实验”研究。在专家的引领下,通过信息资源的获取、筛选、加工、处理途径,建设以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活力课程。
为了传承和发扬本土非物质文化,杨镇中心小学聚焦运动素养,将舞龙、舞狮两项民间艺术融合在活力课程之中,在老艺术家“龙王”王玉玺的指导下,自主创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舞狮及“龙狮舞动中国梦”课程,使学生在传承技能中领悟“活力尚美”,在相互合作中彰显团队精神。
杨镇中心小学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以“做”为基础,以游戏、小组学习、竞赛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行为上动起来;借比较、研讨、交流、对话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思维活起来;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教师学生家长等的多元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活动实践中获得经验,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放飞梦想。
活力学生绽放潜能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得以成长,杨镇中心小学通过学期开学典礼、“三月读书节”“四月体育节”“十月艺术节”、日常“志愿服务港”、新年之后话民俗、学校文化解说团等活动,开展活力课程,增强学生活力,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平台。该校利用“环保之星”“服务之星”“运动之星”“艺术之星”“语言之星”“创新之星”“诚信之星”“互助之星”等争星活动,培养学生树立“阳光向上、认真专注、淳朴自然、知书达理、勤奋好学、才思敏捷”的良好形象,成长为言行自信、举止优雅的活力少年。
活力文化适应了童年的多彩,让孩子们感受了学习的乐趣,体验了成长的快乐。近年来,该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每年均有500余人次获得奖项,获得团体奖35余项。现已成为杨镇中心小学新名片的“活力狮娃”舞出了他们的活力风采:舞在顺义,连续两届成为顺义区教育系统春节团拜会压轴节目;舞向京城,参加北京市科技文化节颁奖典礼、北京市文化系统春节团拜会;舞向全国,参加全国青少年宫民间才艺展演获得金奖;舞出国门,参加中俄青少年舞蹈才艺展演获得特等奖。该校的“活力足娃”得到国家足球队教练的肯定,与国足队队员切磋球技。他们的“活力语娃”与加拿大、美国留学生互动交流,为各界前来参观的人员提供讲解服务。为了体现艺术教育的魅力,该校的“活力乐娃”连续两届参加北京市首都学生演出季器乐专场演出;同时,于2014年参加中韩青少年才艺展演器乐专场并获得特等奖……
学生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释放潜能,拥有阳光的心态、活跃的思维、积极进取的人格,充满自信地面对挑战。
活力教师绽放师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实践者,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及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培养一支热爱教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科技教师队伍是杨镇中心小学一直追寻的目标。他们开展了“寻找杨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引发了所有师生对学校精神文化的追求和向往。“走进年级组”“走进龙狮队”“走进班级”……在一次次具体生动的活动中,“团结”“勤奋”“敢于拼搏”等词汇成了该校教师们交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他们也在不断感悟中凝练具有杨小特质的精神内涵。
在实际工作中,该校通过“建立共同愿景,激活工作热情;明确岗位职责,唤醒工作责任;改善心智模式,树立工作新观念;向多校多人学习,增加视野的广度;激励自我超越,实现工作价值;打造优秀团队,互助和谐发展”一系列培训引导工作,使骨干教师在自觉追随理论专家定向指导,实践专家结伴帮扶,带动新任教师在承担任务锤炼中逐步认同杨小精神。
活力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为教师搭建了专业发展的平台,使教师由“匠人”型向学习型、复合型转化。一篇篇智慧心语、一本本课程手册、一节节精彩课堂、一张张获奖证书、一面面家长锦旗,让师爱绽放出美丽的色彩。
活力课堂绽放生命精彩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活力教育离不开活力课堂。基于此,杨镇中心小学将课堂教学改革定位于“发展优势智能,张扬孩子个性”的活力课堂,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体验,发现自我优长、勇于实践探索、学会伙伴合作、实现自主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中,该校积极带领教师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打造了以“生进师退”为主要特征的活力课堂文化。
为实现活力课堂,杨镇中心小学变革学习方式,激活自主潜能。他们认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引进校园,个性化学习成为必然趋势。该校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先学后教的“2346”模式,此方式可随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
“2”是指两次诊断即课始自学展示诊断,初诊定位;课尾交流后展示,复诊效果。“3”是三极融合即个体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讲授的集中式学习三种方式自然融合。“4”是四维课堂即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信息资源“四维空间课堂”。“6”是指六个环节即“自主预习——自学展示——互学解疑——教师导学——达标测评——展示引导”六个环节,表现为自主学习方式的实现过程。同时,该校在中年级引进了pad实验项目,教学方式进一步发展,实现了由关注课堂到课内外结合的目标。
这种轻松、自主的课堂文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让学生心情愉悦、思维顺畅、无拘无束地享受着课堂幸福的生命历程。每个学生都能以最佳的状态,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与优势,使他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充满灵气和活力的“大舞台”。
百年文脉相传,百年风雨洗礼,百年辉煌成就。杨镇中心小学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审视过去,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胸怀笑迎未来,在追寻活力教育的道路上,相信他们能以炽热的教育情怀孕育出无穷的精神力量,让这所百年老校真正成为一片充满爱与智慧的活力海洋!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中心小学位于“京东古镇”——大杨各庄镇,有着浓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正月十五的“龙灯会”中的舞龙、跑旱船、走高跷等民俗表演活动在全国传统民间花会中独树一帜,而且“龙灯会”于2007年6月20日被列入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杨镇中心小学正式挂牌立为传承单位,龙文化中的勇敢、包容、有序、合作等活力精神得以彰显。在践行“激活潜质,奠基未来”的“活力教育”实践中,杨镇中心小学坚持以课程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展示舞台,用知识激活知识,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用生命激扬生命,逐步形成了以“人人追求主动发展,个个充满生命活力”为特征的活力教育文化体系,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活力文化滋养心灵内涵
学校的文化建设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要让文化浸润每一位师生的心灵,从抽象的理论走向具象的校园生活,就必须从整体上去构建学校的各种文化资源,它们都是构成学校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的,只有站在活力教育文化的高度去审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文化的影响才更具有生命力。
崇尚活力教育,构建学校理念文化 学校文化是浸润师生思想、完善师生品格的精神沃土。基于此,杨镇中心小学致力追求活力润泽文化,力求关注每一过程、每一个细节,使每一个生命都能彰显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首先,杨镇中心小学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的背后都需要一份激发无限潜能的力量,学校就是这份力量的来源。于是,他们确立了“激活潜质,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激活潜质:每一个生命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能量场,关键是要把这种能量场转化为奋斗的动力。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愿望,都有巨大的能量,都有可爱的特点,只要学校给予关注、发挥潜能,每个人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曙光和辉煌。奠基未来:源于“基础教育育基础”的认识,杨镇中心小学奉行“六年决定一生”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在实践参与中增加感悟的力量,在责任担当中提升生命的质量,让他们孕育梦想有积极情感,主动参与有积极心理,乐于实践有实践能力,勤于反思有先进思想,为拓展学生生命的宽度打好基础,为幸福人生奠基。
其次,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是学校的表述与追求,它体现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杨镇中心小学以“活力教育,润泽生命,办学生喜爱的活力小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快乐向上的活力少年”为育人目标,通过活力教育,为师生发展增智助力;通过教育养性、教化养习,为孩子创造快乐童年,幸福一生。
再次,一训三风是学校文化在师生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上的映射。校训:诚、爱、勤、勇;校风。杨镇中心小学百年校训所概括的做人、求知的准则,之所以历久弥新依旧生机盎然,在于它所关注的不是书本和知识,而是人的塑造和发展。校风:快乐、有序、博学、尚美;教风:尊重差异,为有效而教;学风:勤学善思,为智慧而学。杨镇中心小学所构建的活力教育文化,力求渗透并滋润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细节,让每一个个体都能从充满活力的学校生活过程中获取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最后,是杨镇中心小学极具代表性的校徽,它以黄色为主,预示着学校是希望之所,公平公正、开放包容、充满光明,在这里的师生崇尚光明、发扬优势、阳光发展。再配以翠绿色外环,深绿色字体,预示生命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在这里的师生活泼大方、宽容大度、智慧优雅。中心是一个“杨”字的古陶文书写,取“杨镇中心小学”的“杨”字,左方“木”象树木形,《说文》中:“木,冒也。冒地而生。”这里象征学生成人成才。上为枝叶,下为树根,预示学生在丰富的活力课程这块土壤中茁壮成长,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学校得以激活,积极心理、创新追求得以扎根。学生能够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右半部“昜”同“阳”,有温暖之意,《说文解字》“昜,开也”,发散开来之意。寓意“创新”。木、昜合起来为“杨”指果实发散开来扎根成长,预示教师通过以爱心培育爱心,以人格感召人格,以智慧启迪智慧,培养出的小学生,既全面发展,又学有所长,且积极向上,个性张扬。“杨”字落在一个字母“Z”的变形上,“Z”取“杨镇中心小学”的“镇”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变形为一个橘黄色昂首阔步的动态“人”字,寓意为该校的育人目标“做一个豪迈的杨镇人”。尽管经历蜿蜒曲折,终究走上阳光、丰收之路,在欢快活泼的参与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格,为幸福的人生奠基。
加强环境建设,形成活力环境文化 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重要形式,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始终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之一。杨镇中心小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与环境的融合,从布局形式、空间尺度、环境氛围中既突出活力文化品位,又体现人文关怀,为师生营造出具有亲和感、人情味的人文环境,使校园处处充满生命自由奔放、热情洋溢的气息与活力。如造型新奇的门厅书香区、种类繁多的楼道品味区、彰显师生形象的班级特色区、设有琴棋书画的连廊活动区、绽放光彩的活力展示区、忙里偷闲的温馨休闲区、摆满奖杯的荣誉绽放区等,无不彰显着充满活力的环境文化。
走在杨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处处是活泼、温馨、和谐的,师生身处这样的环境,眼睛里有美景、心灵中有美韵,行动上自觉保护美、爱护美,使他们时时处处陶融其间,修养身心,陶冶人格,美化人生。
由于杨镇中心小学所倡导的活力教育有声有色,他们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中国青少年作家网、青少年作家协会、北京市文联、顺义区少年宫、杨镇法庭、杨镇一街龙传承项目组等单位的志愿者纷纷走进杨镇中心小学,主动承担教师的课程指导或亲自上课,在交流中实现了学校活力教育的目的。
活力课程激发师生潜质
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要想让学生把学习当作礼物来享受,就是要使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当成一趟新奇、有趣的发现之旅,不断地发现学习的乐趣,不断地享受学习的幸福,不断地体验成长的欣喜。 活力课程启航梦想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活动中体验、在快乐中收获,让课堂润泽着生命的活力,是杨镇中心小学的追求。他们以“与生活同行,与活动同步,与活力相伴,为生命助力”为课程理念,将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定位为“以活力润泽生命”,润泽就是滋润、不干枯,用活力让生命大放光彩。同时,他们将指导思想细化为:依托自然、社会、儿童生活背景,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体验,以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多维度实施整体育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关注学生人格发展和个性发展,润泽每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
在课程建设的内容上,杨镇中心小学以“活力教育”为理论依据,诠释活力教育理念内涵,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以学生素养培养目标为导向的“素养 能力”(5 1)的课程体系。“5”即以“语言素养、科学素养、品德素养、运动素养、审美素养”五大基本素养为脉络,“ 1”是指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融合创生新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采用融入、补充、独立开课、社团活动等不同形式灵活实施,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突出了学习的体验特征。同时,该校围绕五大素养构建了基础型国家课程,由国家课程拓展、延伸而生成的拓展型选修课程,将校本、地方资源融入国家课程而生成的拓展型必修课程,三级课程的多维、立体课程结构,课程指向聚焦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五大基本素养,既是三级课程建设的导向,又是实现三级课程有机融合的纽带;“1”是指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三级课程建设及实现三级课程融合的目标和归宿。
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杨镇中心小学实施了不同的课程建设策略。对于一至二年级学生,他们聚焦语言素养,建立了润泽生命的阅读写作项目——“言语识字、读写萌发”项目,要求一年级课外阅读量在3万字以上,二年级在10万字以上,培养了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对于中高年级,该校则建立了“情境随笔、阅读随笔”项目,让学生在游戏、图画故事等情境中当堂习作,当堂展示,当堂评改。不仅如此,杨镇中心小学还编印了《春之声》《夏之乐》《秋之硕》《冬之思》系列阅读书目,为班级配备相应课外读物,设立阅读随笔展示区、连廊展板展示区、校报展示区,让学生写作有展示的舞台。
为了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开发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活力课程,杨镇中心小学与时俱进,与中央电教馆、天士博、明博等机构合作,开展“pad教学实验”研究。在专家的引领下,通过信息资源的获取、筛选、加工、处理途径,建设以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活力课程。
为了传承和发扬本土非物质文化,杨镇中心小学聚焦运动素养,将舞龙、舞狮两项民间艺术融合在活力课程之中,在老艺术家“龙王”王玉玺的指导下,自主创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舞狮及“龙狮舞动中国梦”课程,使学生在传承技能中领悟“活力尚美”,在相互合作中彰显团队精神。
杨镇中心小学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以“做”为基础,以游戏、小组学习、竞赛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行为上动起来;借比较、研讨、交流、对话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思维活起来;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教师学生家长等的多元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活动实践中获得经验,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放飞梦想。
活力学生绽放潜能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得以成长,杨镇中心小学通过学期开学典礼、“三月读书节”“四月体育节”“十月艺术节”、日常“志愿服务港”、新年之后话民俗、学校文化解说团等活动,开展活力课程,增强学生活力,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平台。该校利用“环保之星”“服务之星”“运动之星”“艺术之星”“语言之星”“创新之星”“诚信之星”“互助之星”等争星活动,培养学生树立“阳光向上、认真专注、淳朴自然、知书达理、勤奋好学、才思敏捷”的良好形象,成长为言行自信、举止优雅的活力少年。
活力文化适应了童年的多彩,让孩子们感受了学习的乐趣,体验了成长的快乐。近年来,该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每年均有500余人次获得奖项,获得团体奖35余项。现已成为杨镇中心小学新名片的“活力狮娃”舞出了他们的活力风采:舞在顺义,连续两届成为顺义区教育系统春节团拜会压轴节目;舞向京城,参加北京市科技文化节颁奖典礼、北京市文化系统春节团拜会;舞向全国,参加全国青少年宫民间才艺展演获得金奖;舞出国门,参加中俄青少年舞蹈才艺展演获得特等奖。该校的“活力足娃”得到国家足球队教练的肯定,与国足队队员切磋球技。他们的“活力语娃”与加拿大、美国留学生互动交流,为各界前来参观的人员提供讲解服务。为了体现艺术教育的魅力,该校的“活力乐娃”连续两届参加北京市首都学生演出季器乐专场演出;同时,于2014年参加中韩青少年才艺展演器乐专场并获得特等奖……
学生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释放潜能,拥有阳光的心态、活跃的思维、积极进取的人格,充满自信地面对挑战。
活力教师绽放师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实践者,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及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培养一支热爱教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科技教师队伍是杨镇中心小学一直追寻的目标。他们开展了“寻找杨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引发了所有师生对学校精神文化的追求和向往。“走进年级组”“走进龙狮队”“走进班级”……在一次次具体生动的活动中,“团结”“勤奋”“敢于拼搏”等词汇成了该校教师们交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他们也在不断感悟中凝练具有杨小特质的精神内涵。
在实际工作中,该校通过“建立共同愿景,激活工作热情;明确岗位职责,唤醒工作责任;改善心智模式,树立工作新观念;向多校多人学习,增加视野的广度;激励自我超越,实现工作价值;打造优秀团队,互助和谐发展”一系列培训引导工作,使骨干教师在自觉追随理论专家定向指导,实践专家结伴帮扶,带动新任教师在承担任务锤炼中逐步认同杨小精神。
活力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为教师搭建了专业发展的平台,使教师由“匠人”型向学习型、复合型转化。一篇篇智慧心语、一本本课程手册、一节节精彩课堂、一张张获奖证书、一面面家长锦旗,让师爱绽放出美丽的色彩。
活力课堂绽放生命精彩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活力教育离不开活力课堂。基于此,杨镇中心小学将课堂教学改革定位于“发展优势智能,张扬孩子个性”的活力课堂,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体验,发现自我优长、勇于实践探索、学会伙伴合作、实现自主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中,该校积极带领教师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打造了以“生进师退”为主要特征的活力课堂文化。
为实现活力课堂,杨镇中心小学变革学习方式,激活自主潜能。他们认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引进校园,个性化学习成为必然趋势。该校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先学后教的“2346”模式,此方式可随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
“2”是指两次诊断即课始自学展示诊断,初诊定位;课尾交流后展示,复诊效果。“3”是三极融合即个体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讲授的集中式学习三种方式自然融合。“4”是四维课堂即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信息资源“四维空间课堂”。“6”是指六个环节即“自主预习——自学展示——互学解疑——教师导学——达标测评——展示引导”六个环节,表现为自主学习方式的实现过程。同时,该校在中年级引进了pad实验项目,教学方式进一步发展,实现了由关注课堂到课内外结合的目标。
这种轻松、自主的课堂文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让学生心情愉悦、思维顺畅、无拘无束地享受着课堂幸福的生命历程。每个学生都能以最佳的状态,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与优势,使他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充满灵气和活力的“大舞台”。
百年文脉相传,百年风雨洗礼,百年辉煌成就。杨镇中心小学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审视过去,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胸怀笑迎未来,在追寻活力教育的道路上,相信他们能以炽热的教育情怀孕育出无穷的精神力量,让这所百年老校真正成为一片充满爱与智慧的活力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