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個多世纪以前,中国的海洋还很富饶,到处是龙虾虎鲨、蜃气鲎帆;由于酷渔滥捕和海洋生态环境变化,不少海洋生物已经消失,或濒临灭绝,我们的海洋如今十分贫瘠。
因为写作《海族列传——华夏海洋生物随笔》(萧春雷著,鹭江出版社,2021年8月),我行走中国南北海域,遍寻古代典籍,记述了我们民族与68种海洋生物的关系。那些曾与我们亲密相处,却身陷困境的物种,其命运最让人忧心。
大黄鱼:敲罟作业的兴衰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俗名:黄鱼、金龙、黄金龙、红口、石首鱼、黄瓜鱼、黄花鱼等
大黄鱼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鱼类,“四大海产”之首,年捕捞量约10万吨。它在短短二三十年里濒临灭绝,令人痛心。在浙江沈家门渔港,一位水产专家对我说:“20世纪50年代,你们福建有一种叫敲罟的作业方式传到温州,迅速推广。大黄鱼是石首鱼科,头骨中有两枚耳石。敲罟时,许多船一起敲竹板,在水中产生共振,大鱼小鱼一起脑震荡,造成灭绝性捕捞。80年代后期,野生大黄鱼就绝迹了。”
身为福建人,这番话让我感到一点内疚,想弄明白真相。查1993年出版的《平阳县志》,温州地区的敲罟作业果然是福建传去的:“1956年6月福建惠安县渔船,在石坪乡(今苍南县)海面开始敲罟捕捞大黄鱼获得高产,渔民纷纷仿效。”
《温州晚报》上有篇叫《大黄鱼的“黄金年代”》的文章描述得更具体:“这年(1956年)6月上旬,福建省惠安县崇武大团结渔业社的社长拿着一封介绍信来到平阳县(今苍南县)石坪乡。来人的目的是希望福建的几艘敲罟船能停靠石坪乡码头。这个要求没人反对。随后,福建的这几艘敲罟船只捷报频传,一天出去都能拉几百担(1担=100斤)黄鱼,多的时候甚至有一千担,惹得众人纷纷眼馋。”
我读过很多描述敲罟作业情形的文章,不得要领。在温州市洞头区,有回登望海楼,意外看到了一套敲罟作业的渔船阵容模型。我琢磨了半天,越看越佩服,这真是一种利用声学原理的高科技渔法。
敲罟作业需要数十艘船只联合作业。两艘大渔船(称罟公罟母)在中间,张好网,再用二三十条小船在大船前围成半圆圈,每艘小船3人,一人摇橹,两人敲打绑在船帮上的竹竿,发出巨大的合音,声波传入海中,引起黄鱼的耳石共振,导致其昏迷死亡。船队渐渐合拢,昏死的鱼群被赶入大船张开的网中,一网打尽。通常,两艘大船和数十条小船的一个组合为一艚。1957年春汛时,温州地区发展到130艚,秋汛增加到162艚,当年大黄鱼总产量9.65万吨,为常年的20多倍。
鱼多价贱,大黄鱼跌至每斤五六分钱,更多幼鱼则堆在滩头腐烂,当作肥料。1958年浙江省委通告停止敲罟作业。转眼来到饥饿的1960年,在面临“救人还是救鱼”的选择时,浙南悄悄恢复了敲罟作业,导致1963年国务院下达《关于禁止敲罟的命令》。“文革”期间,温州地区开始了第三次敲罟作业,大黄鱼遭受重创。
最后的一击来自1973年底,浙江省组织了数千对机帆船前往外海,用大围网扫荡大黄鱼的越冬场,满载而归。从此大黄鱼的鱼汛消失,种群濒临灭绝。
敲罟作业成本很低,但效率奇高,不分老幼,一律聚歼,堪称解决大黄鱼的终极渔法。许多人认为这是导致大黄鱼灭绝的主要原因。然而,其发明专利不属于福建人。
《福建省水产志》称:“1954年3月,东山、诏安县部分渔民聘请广东广澳乡敲罟技术员传授技术,开始发展敲罟作业。”《福建省科学技术志》叙述得更详细:“1954年初,省水产局聘请广东省技术员在东山、诏安以撑开敷网进行敲罟作业试验,1955年,作为‘一种近海的先进作业’在全省推广。1957年,全省敲罟作业达60多艚。同年5月,国务院发出指示,敲罟作业作为‘一种有害渔法’被禁止。60年代,此渔法一度违禁复起,后被禁止,但本省大黄鱼资源已遭严重破坏。”
惠安县崇武渔民的敲罟技术就是1955年学来的,次年传到浙江。《崇武镇志》谓:“此作业1955年引进后大发展,因对资源破坏严重,1957年禁止使用,9月底全部转业。1960~1962年再次出现,1963年禁绝。”
事实上,敲罟作业的源头在广东潮汕地区。据李开洲《南澳罟艚歌》一文介绍,《南澳志》明确记载,南澳的敲罟技术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从饶平大埕乡学来的;1871年,南澳已有敲罟作业28艚,1949年剩5艚;南澳至今还保存不少古代敲罟渔歌。
作为一种古老而先进的渔法,敲罟作业在广东饶平县和南澳县秘传了400多年,连其左邻福建诏安县人都不明白,还是1954年专门拜师学会的。但它威力巨大,一旦出鞘,随即终结了统治中国海洋渔业数千年的大黄鱼时代。
20世纪80年代末,就在大黄鱼即将灭绝的关键时刻,福建省宁德地区水产局的刘家富人工繁殖大黄鱼成功。前两年采访刘家富先生的时候,我曾当面表示感谢,因为他的努力,我今天还能吃到大黄鱼——虽然都是养殖的。
厦门渔业史专家陈复授先生曾告诉我,在全省一片敲罟热潮中,厦门没有船只参与。这倒并非厦门渔民冷静,而是因为当时厦门作为海防前线,没有制海权,渔民只能在家门口的海湾打点小鱼,敲罟作业那庞大的阵仗施展不开。我想,至少厦门人面对野生大黄鱼无辜的眼睛时,不必心存愧疚。
鲥鱼:我们赶上它的临终时刻吗
鲥鱼(Tenualosa reevesii)
俗名:时鱼、箭鱼、迟鱼、三黎鱼、三来鱼等
江西省峡江县,因拥有千里赣江最狭窄的一段河道而得名。峡江段为石质河床,水深流急,溶洞交错;至巴邱古镇附近,江面豁然开朗,江心涌起一片沙洲,叫成子洲。早先,巴邱镇是峡江县城所在地,1997年,县城迁到远离赣江的水边镇。
很少人知道,巴邱镇上下30公里的赣江水域,是长江鲥鱼最隐秘的产卵场,成子洲就是产卵场的中心。我读过不少有关鲥鱼的古籍,印象里没人提到峡江鲥鱼。 很多文献把江豚和海豚混在一起。例如明彭大翼《山堂肆考》说江豚就是井鱼:“江豚,俗呼拜江猪,状如豚,鼻中有声,脑上有孔,喷水直上……以其脑中有井,故又名井鱼。”脑门上喷出水柱的井鱼,应该是鲸鱼或海豚。江豚没有脑门喷水的本事。
江豚在水中游泳,三五成群,载沉载浮,像是在反复揖拜,人称拜江猪。《本草》曰:“江豚,大如猪,数枚同行,一浮一没,谓之拜风。”所谓拜风,意思是祷祝大风。古人认为江豚能够预知或召唤风暴。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说:“江豚者……风波欲起,此鱼先出水上,出没皆迎风而行,须臾即风起也。”元代理学家吴澄乘船过长江,曾目睹江豚,说它们总是逆风而行:“将有南风,则口向南;有北风,则口向北;舟人称为风信。”江豚出没,意味着风暴将至,渡船停航,所以明人唐仲实诗云:“飞花岸柳偏留客,吹浪江豚忽拜人。”清代作家褚人获相信江豚能够兴风作浪,危害人类,在《坚瓠集》中记载了夹浦桥瓜泾港的两条大江豚,“吹浪鼓风,舟多覆溺,渔人不敢网,网即膺祸”。
康熙皇帝回忆年轻时的经历:“朕甲子年南巡,由江宁登舟而下,至黄天荡。江风大作,众皆危惧,朕独令冲风而行。朕伫立船头,射江豚,略不經意。”他承认当年独射江豚,是因为血气方刚,后来几次南巡,随着年龄渐长,面对风涛就有些心悸。他联想到战将渐老,台湾海峡的风浪越来越大,时不我待,所以把收复台湾提上议事日程。
在渤海地区,江豚又称懒妇鱼,并不罕见。同治《昌黎县志》云:“懒妇,每头重数百斤,渔户得之,不能食,用以煎油。”光绪《顺天府志》称:“懒妇鱼,出海中,形似豚,有足,能陆行。肉极腥,不可食。多脂,土人取脂燃灯。过媟亵博戏等事,光焰倍朗;若用以纺织、读书,其光顿暗。”江豚油照明不稳定,在娱乐场所明亮,工作的时候暗淡,好逸恶劳,传说为懒妇所化。这其实是人类的心理作用。清郑光祖《一斑录》解释说:“江猪即懒妇鱼……盖纺织者必省吝,故暗;游戏者不知节,故明。”
宋代诗人王禹偁写过一首《江豚歌》:“江豚江豚尔何物,吐浪喷波身突兀。肉腥骨硬难登俎,虽有网罗嫌不取……”江豚因肉质腥臭,得免杀身之祸,但也有例外,比如福建人就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郭柏苍《海错百一录》说:“(海猪)肉淡红如猪肉而多油。有得,则村人争买,相传食者解诸疮毒。”北方也有些地区不嫌弃江豚肉。1955年《生物学通讯》转发过一篇《渤海渔民捕海猪》的新闻,介绍旅顺三区艾子口村渔民利用冬闲,出动45只船,计划用带有倒钩的标枪投刺,打20头海猪和70头海豹回来。文中就说海猪油“可做工业原料;肉味也很鲜美,可以食用”。
古人认为,物类的性格深入骨髓,跨越生死。江豚生前喜欢反潮流,总是逆风逆浪游行,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指出,江豚的骨灰也具有“逆风而炽”的特点,与狼烟“迎风直上”相映成趣。晚清学者魏源发现,江豚油“逆风愈劲”,是逆风火攻的奇器。他在《海国图志》中研究如何火烧英国船,提出:如遇连日大风,就以火舟攻其上风,而以石油、江豚油之火箭喷筒,从下风夹攻,专烧夷船帆索——众所周知,江豚油没能改变大清的国运。
玳瑁:生取十三鳞
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俗称:十三鳞、文甲、鹰嘴海龟等
全世界共有7种海龟,中国南海有5种——绿海龟、玳瑁、蠵龟、太平洋丽龟和棱皮龟,全都濒临灭绝。2015年6月,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海南省潭门镇旅游商店违法销售玳瑁工艺品的乱象,暗访镜头里,一家店铺老板从家里搬出两个完整的玳瑁标本,大的开价19500元,小的8000元,并且说:“杀这个玩意你知道找什么杀吗?是找开水烫死,要不然出不来这个亮光……”如此残忍的做法,在网上激起公愤。事后几位专家出来辟谣,说烫死不会增加玳瑁的光泽,这是店家谋求高价而编造的谎言和噱头。
我有点诧异,专家们不知道吗?烫死玳瑁乃正宗的传统工艺,玳瑁入药必须活采。宋苏颂《本草图经》曰:“玳瑁……入药须用生者也,乃灵。带之亦可辟虫毒。”李时珍《本草纲目》亦有活采玳瑁指南:“取时必倒悬其身,用滚醋泼之,则甲逐片应手落下。”滚醋剥取比开水烫死,残忍更有过之。中医药理论有不少糟粕,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活体“生取”,徒给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玳瑁原作蝳蝐,表明它是一种介虫类动物;后来写作玳瑁,是因为人们更看重其背甲,视为珍贵的玉石;所以玳瑁有两种含义,一是玳瑁龟,二是玳瑁甲。玳瑁是中型海龟,体重约45公斤,嘴形类似鹦鹉,又称鹰嘴海龟;背甲是色彩斑斓的鳞片,由中间5片、两侧各4片屋瓦一样叠合,俗称“十三鳞”。《神农本草》称玳瑁“解岭南百药毒”。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解释说:“玳瑁得水中至阴之气,故气寒无毒,而解一切之毒。其性最灵,凡遇饮食有毒则必自摇动,然须用生者乃灵,死则不能矣。”就算中了诸毒配置的蛊毒,只要刺玳瑁的鲜血饮下,也能霍然痊愈。
医药学家对生玳瑁的推崇,让玳瑁的命运跌入地狱。唐人刘恂曾任广州司马,著《岭表录异》,记载了一个可怕的故事:“余寄居广南日,见卢亭(海岛夷人也)获活玳瑁龟一枚,以献连帅嗣薛王。王令生取背甲小者二片,带于左臂上,以辟毒。龟被生揭其甲,甚极苦楚。后养于使宅后北池,伺其揭处渐生,复遣卢亭送于海畔。”被人活生生揭下两片鳞甲,这是何等痛楚!就算日后长出新甲,放生大海,恐怕也没有机会活下来。
明嘉靖初年,苏州人顾岕在儋州任同知,回乡后写了本《海槎余录》,回忆当年的海南岛见闻。他说玳瑁产于海洋深处,大者不可得,小者倒常看到,“其地新官到任,渔人必携二三来献,皆小者耳。此物状如龟鳖,背负十二叶,有文藻,即玳瑁也。取用必倒悬其身,用器盛滚醋泼下,逐片应手而下”。原来,李时珍记述的倒挂玳瑁、滚醋剥甲方法,来自海南岛民间工艺。有意思的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日本人也迷上了玳瑁。晚清黄遵宪出使第一任驻日参赞,遍访东瀛各地,在《日本国志》中记录了日本的玳瑁工艺:“玳瑁削片为叶……取用必倒悬之,用滚醋浇泼,则逐片应手而下。以作小盒,软熟如纸,联接无缝。”几乎原封不动地继承了海南岛的工艺。
因为写作《海族列传——华夏海洋生物随笔》(萧春雷著,鹭江出版社,2021年8月),我行走中国南北海域,遍寻古代典籍,记述了我们民族与68种海洋生物的关系。那些曾与我们亲密相处,却身陷困境的物种,其命运最让人忧心。
大黄鱼:敲罟作业的兴衰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俗名:黄鱼、金龙、黄金龙、红口、石首鱼、黄瓜鱼、黄花鱼等
大黄鱼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鱼类,“四大海产”之首,年捕捞量约10万吨。它在短短二三十年里濒临灭绝,令人痛心。在浙江沈家门渔港,一位水产专家对我说:“20世纪50年代,你们福建有一种叫敲罟的作业方式传到温州,迅速推广。大黄鱼是石首鱼科,头骨中有两枚耳石。敲罟时,许多船一起敲竹板,在水中产生共振,大鱼小鱼一起脑震荡,造成灭绝性捕捞。80年代后期,野生大黄鱼就绝迹了。”
身为福建人,这番话让我感到一点内疚,想弄明白真相。查1993年出版的《平阳县志》,温州地区的敲罟作业果然是福建传去的:“1956年6月福建惠安县渔船,在石坪乡(今苍南县)海面开始敲罟捕捞大黄鱼获得高产,渔民纷纷仿效。”
《温州晚报》上有篇叫《大黄鱼的“黄金年代”》的文章描述得更具体:“这年(1956年)6月上旬,福建省惠安县崇武大团结渔业社的社长拿着一封介绍信来到平阳县(今苍南县)石坪乡。来人的目的是希望福建的几艘敲罟船能停靠石坪乡码头。这个要求没人反对。随后,福建的这几艘敲罟船只捷报频传,一天出去都能拉几百担(1担=100斤)黄鱼,多的时候甚至有一千担,惹得众人纷纷眼馋。”
我读过很多描述敲罟作业情形的文章,不得要领。在温州市洞头区,有回登望海楼,意外看到了一套敲罟作业的渔船阵容模型。我琢磨了半天,越看越佩服,这真是一种利用声学原理的高科技渔法。
敲罟作业需要数十艘船只联合作业。两艘大渔船(称罟公罟母)在中间,张好网,再用二三十条小船在大船前围成半圆圈,每艘小船3人,一人摇橹,两人敲打绑在船帮上的竹竿,发出巨大的合音,声波传入海中,引起黄鱼的耳石共振,导致其昏迷死亡。船队渐渐合拢,昏死的鱼群被赶入大船张开的网中,一网打尽。通常,两艘大船和数十条小船的一个组合为一艚。1957年春汛时,温州地区发展到130艚,秋汛增加到162艚,当年大黄鱼总产量9.65万吨,为常年的20多倍。
鱼多价贱,大黄鱼跌至每斤五六分钱,更多幼鱼则堆在滩头腐烂,当作肥料。1958年浙江省委通告停止敲罟作业。转眼来到饥饿的1960年,在面临“救人还是救鱼”的选择时,浙南悄悄恢复了敲罟作业,导致1963年国务院下达《关于禁止敲罟的命令》。“文革”期间,温州地区开始了第三次敲罟作业,大黄鱼遭受重创。
最后的一击来自1973年底,浙江省组织了数千对机帆船前往外海,用大围网扫荡大黄鱼的越冬场,满载而归。从此大黄鱼的鱼汛消失,种群濒临灭绝。
敲罟作业成本很低,但效率奇高,不分老幼,一律聚歼,堪称解决大黄鱼的终极渔法。许多人认为这是导致大黄鱼灭绝的主要原因。然而,其发明专利不属于福建人。
《福建省水产志》称:“1954年3月,东山、诏安县部分渔民聘请广东广澳乡敲罟技术员传授技术,开始发展敲罟作业。”《福建省科学技术志》叙述得更详细:“1954年初,省水产局聘请广东省技术员在东山、诏安以撑开敷网进行敲罟作业试验,1955年,作为‘一种近海的先进作业’在全省推广。1957年,全省敲罟作业达60多艚。同年5月,国务院发出指示,敲罟作业作为‘一种有害渔法’被禁止。60年代,此渔法一度违禁复起,后被禁止,但本省大黄鱼资源已遭严重破坏。”
惠安县崇武渔民的敲罟技术就是1955年学来的,次年传到浙江。《崇武镇志》谓:“此作业1955年引进后大发展,因对资源破坏严重,1957年禁止使用,9月底全部转业。1960~1962年再次出现,1963年禁绝。”
事实上,敲罟作业的源头在广东潮汕地区。据李开洲《南澳罟艚歌》一文介绍,《南澳志》明确记载,南澳的敲罟技术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从饶平大埕乡学来的;1871年,南澳已有敲罟作业28艚,1949年剩5艚;南澳至今还保存不少古代敲罟渔歌。
作为一种古老而先进的渔法,敲罟作业在广东饶平县和南澳县秘传了400多年,连其左邻福建诏安县人都不明白,还是1954年专门拜师学会的。但它威力巨大,一旦出鞘,随即终结了统治中国海洋渔业数千年的大黄鱼时代。
20世纪80年代末,就在大黄鱼即将灭绝的关键时刻,福建省宁德地区水产局的刘家富人工繁殖大黄鱼成功。前两年采访刘家富先生的时候,我曾当面表示感谢,因为他的努力,我今天还能吃到大黄鱼——虽然都是养殖的。
厦门渔业史专家陈复授先生曾告诉我,在全省一片敲罟热潮中,厦门没有船只参与。这倒并非厦门渔民冷静,而是因为当时厦门作为海防前线,没有制海权,渔民只能在家门口的海湾打点小鱼,敲罟作业那庞大的阵仗施展不开。我想,至少厦门人面对野生大黄鱼无辜的眼睛时,不必心存愧疚。
鲥鱼:我们赶上它的临终时刻吗
鲥鱼(Tenualosa reevesii)
俗名:时鱼、箭鱼、迟鱼、三黎鱼、三来鱼等
江西省峡江县,因拥有千里赣江最狭窄的一段河道而得名。峡江段为石质河床,水深流急,溶洞交错;至巴邱古镇附近,江面豁然开朗,江心涌起一片沙洲,叫成子洲。早先,巴邱镇是峡江县城所在地,1997年,县城迁到远离赣江的水边镇。
很少人知道,巴邱镇上下30公里的赣江水域,是长江鲥鱼最隐秘的产卵场,成子洲就是产卵场的中心。我读过不少有关鲥鱼的古籍,印象里没人提到峡江鲥鱼。 很多文献把江豚和海豚混在一起。例如明彭大翼《山堂肆考》说江豚就是井鱼:“江豚,俗呼拜江猪,状如豚,鼻中有声,脑上有孔,喷水直上……以其脑中有井,故又名井鱼。”脑门上喷出水柱的井鱼,应该是鲸鱼或海豚。江豚没有脑门喷水的本事。
江豚在水中游泳,三五成群,载沉载浮,像是在反复揖拜,人称拜江猪。《本草》曰:“江豚,大如猪,数枚同行,一浮一没,谓之拜风。”所谓拜风,意思是祷祝大风。古人认为江豚能够预知或召唤风暴。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说:“江豚者……风波欲起,此鱼先出水上,出没皆迎风而行,须臾即风起也。”元代理学家吴澄乘船过长江,曾目睹江豚,说它们总是逆风而行:“将有南风,则口向南;有北风,则口向北;舟人称为风信。”江豚出没,意味着风暴将至,渡船停航,所以明人唐仲实诗云:“飞花岸柳偏留客,吹浪江豚忽拜人。”清代作家褚人获相信江豚能够兴风作浪,危害人类,在《坚瓠集》中记载了夹浦桥瓜泾港的两条大江豚,“吹浪鼓风,舟多覆溺,渔人不敢网,网即膺祸”。
康熙皇帝回忆年轻时的经历:“朕甲子年南巡,由江宁登舟而下,至黄天荡。江风大作,众皆危惧,朕独令冲风而行。朕伫立船头,射江豚,略不經意。”他承认当年独射江豚,是因为血气方刚,后来几次南巡,随着年龄渐长,面对风涛就有些心悸。他联想到战将渐老,台湾海峡的风浪越来越大,时不我待,所以把收复台湾提上议事日程。
在渤海地区,江豚又称懒妇鱼,并不罕见。同治《昌黎县志》云:“懒妇,每头重数百斤,渔户得之,不能食,用以煎油。”光绪《顺天府志》称:“懒妇鱼,出海中,形似豚,有足,能陆行。肉极腥,不可食。多脂,土人取脂燃灯。过媟亵博戏等事,光焰倍朗;若用以纺织、读书,其光顿暗。”江豚油照明不稳定,在娱乐场所明亮,工作的时候暗淡,好逸恶劳,传说为懒妇所化。这其实是人类的心理作用。清郑光祖《一斑录》解释说:“江猪即懒妇鱼……盖纺织者必省吝,故暗;游戏者不知节,故明。”
宋代诗人王禹偁写过一首《江豚歌》:“江豚江豚尔何物,吐浪喷波身突兀。肉腥骨硬难登俎,虽有网罗嫌不取……”江豚因肉质腥臭,得免杀身之祸,但也有例外,比如福建人就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郭柏苍《海错百一录》说:“(海猪)肉淡红如猪肉而多油。有得,则村人争买,相传食者解诸疮毒。”北方也有些地区不嫌弃江豚肉。1955年《生物学通讯》转发过一篇《渤海渔民捕海猪》的新闻,介绍旅顺三区艾子口村渔民利用冬闲,出动45只船,计划用带有倒钩的标枪投刺,打20头海猪和70头海豹回来。文中就说海猪油“可做工业原料;肉味也很鲜美,可以食用”。
古人认为,物类的性格深入骨髓,跨越生死。江豚生前喜欢反潮流,总是逆风逆浪游行,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指出,江豚的骨灰也具有“逆风而炽”的特点,与狼烟“迎风直上”相映成趣。晚清学者魏源发现,江豚油“逆风愈劲”,是逆风火攻的奇器。他在《海国图志》中研究如何火烧英国船,提出:如遇连日大风,就以火舟攻其上风,而以石油、江豚油之火箭喷筒,从下风夹攻,专烧夷船帆索——众所周知,江豚油没能改变大清的国运。
玳瑁:生取十三鳞
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俗称:十三鳞、文甲、鹰嘴海龟等
全世界共有7种海龟,中国南海有5种——绿海龟、玳瑁、蠵龟、太平洋丽龟和棱皮龟,全都濒临灭绝。2015年6月,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海南省潭门镇旅游商店违法销售玳瑁工艺品的乱象,暗访镜头里,一家店铺老板从家里搬出两个完整的玳瑁标本,大的开价19500元,小的8000元,并且说:“杀这个玩意你知道找什么杀吗?是找开水烫死,要不然出不来这个亮光……”如此残忍的做法,在网上激起公愤。事后几位专家出来辟谣,说烫死不会增加玳瑁的光泽,这是店家谋求高价而编造的谎言和噱头。
我有点诧异,专家们不知道吗?烫死玳瑁乃正宗的传统工艺,玳瑁入药必须活采。宋苏颂《本草图经》曰:“玳瑁……入药须用生者也,乃灵。带之亦可辟虫毒。”李时珍《本草纲目》亦有活采玳瑁指南:“取时必倒悬其身,用滚醋泼之,则甲逐片应手落下。”滚醋剥取比开水烫死,残忍更有过之。中医药理论有不少糟粕,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活体“生取”,徒给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玳瑁原作蝳蝐,表明它是一种介虫类动物;后来写作玳瑁,是因为人们更看重其背甲,视为珍贵的玉石;所以玳瑁有两种含义,一是玳瑁龟,二是玳瑁甲。玳瑁是中型海龟,体重约45公斤,嘴形类似鹦鹉,又称鹰嘴海龟;背甲是色彩斑斓的鳞片,由中间5片、两侧各4片屋瓦一样叠合,俗称“十三鳞”。《神农本草》称玳瑁“解岭南百药毒”。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解释说:“玳瑁得水中至阴之气,故气寒无毒,而解一切之毒。其性最灵,凡遇饮食有毒则必自摇动,然须用生者乃灵,死则不能矣。”就算中了诸毒配置的蛊毒,只要刺玳瑁的鲜血饮下,也能霍然痊愈。
医药学家对生玳瑁的推崇,让玳瑁的命运跌入地狱。唐人刘恂曾任广州司马,著《岭表录异》,记载了一个可怕的故事:“余寄居广南日,见卢亭(海岛夷人也)获活玳瑁龟一枚,以献连帅嗣薛王。王令生取背甲小者二片,带于左臂上,以辟毒。龟被生揭其甲,甚极苦楚。后养于使宅后北池,伺其揭处渐生,复遣卢亭送于海畔。”被人活生生揭下两片鳞甲,这是何等痛楚!就算日后长出新甲,放生大海,恐怕也没有机会活下来。
明嘉靖初年,苏州人顾岕在儋州任同知,回乡后写了本《海槎余录》,回忆当年的海南岛见闻。他说玳瑁产于海洋深处,大者不可得,小者倒常看到,“其地新官到任,渔人必携二三来献,皆小者耳。此物状如龟鳖,背负十二叶,有文藻,即玳瑁也。取用必倒悬其身,用器盛滚醋泼下,逐片应手而下”。原来,李时珍记述的倒挂玳瑁、滚醋剥甲方法,来自海南岛民间工艺。有意思的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日本人也迷上了玳瑁。晚清黄遵宪出使第一任驻日参赞,遍访东瀛各地,在《日本国志》中记录了日本的玳瑁工艺:“玳瑁削片为叶……取用必倒悬之,用滚醋浇泼,则逐片应手而下。以作小盒,软熟如纸,联接无缝。”几乎原封不动地继承了海南岛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