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疯狂上涨,是什么因素导致油价的这种变化呢?本文从石油的供给、需求等方面对决定国际油价变动的因素做了较全面的归纳和讨论,试图为人们分析石油价格变化提供判断依据。
[关键词] 石油价格;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 F4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07-0035-02
2001年底,每桶石油的价格还不到20美元,到2003年也还徘徊在30美元左右;可是到了2004年却一路疯涨,直上50美元,最高达到了55美元。之后虽有所回调,但一直维持在40—50多美元的高位。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油价会一涨再涨,明天的油价会回落还是继续攀高?我们无意也无法对明天的油价做出准确的预测,但是我们相信国际油价的变化剔除偶然性之后是有其必然的。这些必然构成了影响国际油价变动的决定因素。
一、供给方面的因素
(一)成本的影响。
1.石油的生产费用。由于油田生成的条件不同,勘探、开采、运输等条件也就不同,因此生产费用不同,甚至相差悬殊。如海湾地区的油田生产条件好,油品质量高,其生产费用低;而一些海上油田的生产条件差,浪高、风大、油井深,生产费用就高得多。当然,石油生产费用是动态变动的。如技术进步会带来勘探开发效率、原油的采收率的提高,降低石油的生产费用;而物价指数水平高则会增加生产资料费用的支出。另外,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生产效率,资本的利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股息,政府的税收政策、税率等也会直接影响油价的确定。
2.社会成本。之所以以西方石油公司的平均生产成本做基数加融资成本和正常利润作为石油的最低价格,而不是用OPEC的,主要考虑的就是社会成本的问题。对于OPEC国家来说,石油工业几乎是经济和财政的命脉。石油收入对国家财政、各类补贴、社会保障以及国家安全和政治统治具有的特殊意义。因此,石油对OPEC国家来说已经不是一种普通的商品,而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其成本内涵实际上包括了这些国家的巨大的社会成本。所以约3美元/桶,只是生产成本,而不是社会能够接受的成本。对于西方石油公司来说,则只要利润能够保证公司的发展和股东的利益就是可以接受的。
(二)实际供给及其预期的影响。
1.实际供给量变化的影响。供给量变化对油价的变化影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每一次的石油价格上涨几乎都与石油供给出现问题有关。第一次石油危机就是阿拉伯国家发动石油禁运,减少世界石油市场上石油的供应而引发的。1980年前后的油价高涨,则是由于伊朗革命导致该国先是中断了6个月的生产,然后是原油产量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带来的。而本轮的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扬,又何尝不是与美国入侵伊拉克紧密相关呢?同样,石油价格的下跌也和供给量快速增加有关系。20世纪80年代,挪威和英国海上石油的开采引起的供给量过高,便极大地抑制了油价,使得油价向这些国家的供给成本靠拢。
2.对长期供给的预期。至2002年底,全球石油资源的探明储量约为1400多亿吨,以目前的产量计算,还能生产40多年。基于此,很多人便认为石油资源将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枯竭。一旦出现需求增加,或者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现实供给量减少,这一预测便会提高人们的油价预期,带来油价的上涨。实际上,这种观点并非始于今日。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根据当时的世界石油储量预言,世界石油资源将在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用完。然而,《2004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提供的世界石油总储量却比2002年报告的数字增长了10%。虽然目前全球已生产了1980年已知储量的80%,但目前的储量却比1980年增加了70%。另外,随着油价上升,许多原来开发起来不经济的油田变得经济了,也会促使产量上升,抑制油价上涨。因此,从多年平均来看,这一因素对油价的影响并不大,但短期影响不小。
二、需求方面的因素
(一)现实需求变化的影响。
现实市场中的均衡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决定的。如果只有供给没有需求,石油价格便不会存在。因此,石油现实需求量的变化对油价同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石油价格非常之高,许多国家和企业就想方设法节约用油,同时积极寻找替代能源。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从1973年的47%降到了1987年的不到38%;绝对使用量在1978年就已经突破30亿吨了,而1983年却下降到26亿吨。从1979年到1993年世界石油需求量的增长率几乎为0。使得1983年到1994年的石油价格除了海湾战争前后的那些天外一直低于20美元/桶。由于东亚金融危机引起需求大幅度减少,1998年的石油价格甚至出现了低于10美元/桶的价格。反之,任何需求的增加都可能被放大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2004年美国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总进口量日均为1290万桶,比2003年增长了约5%;2003年我国原油进口超过9000万吨,2004年达到了1.2亿吨;印度等国家的原油进口也呈现较快的上涨趋势。虽然石油供应能力仍然高于需求,但需求的增加为世界石油价格的急剧上扬提供了依据。
(二)需求预期变化的影响。
之所以会发生在供给能力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价格的急剧上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需求预期的变化是影响油价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人们预期未来的需求将继续上升的时候,他们往往就愿意在现在就出高价钱买油。这样,如果将来价格涨得更高,损失就会小一些,甚至可以挣回一些。当然,如果将来油价跌下来了,那预期错误的结果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但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只能基于历史和现在,特别是现在。因为2004年世界需求量大增,人们就会以此来预期未来需求量会继续快速增长,石油价格当然就下不来。实际上,1998年油价的低迷同样与需求预期下降有关。人们看到猛然下降的石油需求,便预期世界经济需要多少多少年才能重新回到原来的增长轨道上,便想着世界经济没回到增长轨道的这些年,石油该卖给谁?卖不出去的话,急需的钱从哪里来呢?于是竞相压价,使油价迭创新低。
三、其他影响因素
(一)投机的影响。
1.石油期货投机影响油价。由于现在的石油市场的价格实际上是石油期货市场上的价格,所以期货市场的投机便对油价波动构成了巨大的影响。
2.石油卡特尔行为的影响。作为最大的石油卡特尔,OPEC对油价有着巨大的发言权。但是在石油供应相对宽松,定价策略没有得到非OPEC原油出口国的支持时,其对油价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二)替代产品的影响。
如果石油生产费用高于替代能源的生产费用,资本便会向替代能源部门流动。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就会下降,间接地影响石油的价格。油价应以替代能源的边际成本与边际利润之和为上限,否则就将导致替代能源的大量开发。当然开发替代能源的动力不仅来源于石油价格的高低,环保因素和能源接替战略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的石油价格均价接近供给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油价很高的那几年里,各国开发出了大量替代能源,以替代石油的使用。据BP资料显示,2002年国际核能发电量达到了61060万吨原油当量,水力发电量为59210万吨原油当量,煤炭生产量是23亿7940万吨油当量。
(三)政治因素的影响。
从中长期油价变动的因素看,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同等重要的。OPEC的油价政策实际上也不能不顾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甚至于在一些场合反映西方国家的利益。沙特阿拉伯等君主国家除了20世纪70年代初对西方使用过“石油武器”外,在一般情况下,为了获取西方国家的支持,以维护王室统治,他们都努力推行不伤害西方国家利益的油价政策。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鉴于当前的石油生产能力大于石油消费总量的事实,本轮石油涨价是离不开西方国家的默许的(当前的高油价甚至已经成为了只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一种武器)。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
责任编辑柳波
[关键词] 石油价格;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 F4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07-0035-02
2001年底,每桶石油的价格还不到20美元,到2003年也还徘徊在30美元左右;可是到了2004年却一路疯涨,直上50美元,最高达到了55美元。之后虽有所回调,但一直维持在40—50多美元的高位。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油价会一涨再涨,明天的油价会回落还是继续攀高?我们无意也无法对明天的油价做出准确的预测,但是我们相信国际油价的变化剔除偶然性之后是有其必然的。这些必然构成了影响国际油价变动的决定因素。
一、供给方面的因素
(一)成本的影响。
1.石油的生产费用。由于油田生成的条件不同,勘探、开采、运输等条件也就不同,因此生产费用不同,甚至相差悬殊。如海湾地区的油田生产条件好,油品质量高,其生产费用低;而一些海上油田的生产条件差,浪高、风大、油井深,生产费用就高得多。当然,石油生产费用是动态变动的。如技术进步会带来勘探开发效率、原油的采收率的提高,降低石油的生产费用;而物价指数水平高则会增加生产资料费用的支出。另外,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生产效率,资本的利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股息,政府的税收政策、税率等也会直接影响油价的确定。
2.社会成本。之所以以西方石油公司的平均生产成本做基数加融资成本和正常利润作为石油的最低价格,而不是用OPEC的,主要考虑的就是社会成本的问题。对于OPEC国家来说,石油工业几乎是经济和财政的命脉。石油收入对国家财政、各类补贴、社会保障以及国家安全和政治统治具有的特殊意义。因此,石油对OPEC国家来说已经不是一种普通的商品,而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其成本内涵实际上包括了这些国家的巨大的社会成本。所以约3美元/桶,只是生产成本,而不是社会能够接受的成本。对于西方石油公司来说,则只要利润能够保证公司的发展和股东的利益就是可以接受的。
(二)实际供给及其预期的影响。
1.实际供给量变化的影响。供给量变化对油价的变化影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每一次的石油价格上涨几乎都与石油供给出现问题有关。第一次石油危机就是阿拉伯国家发动石油禁运,减少世界石油市场上石油的供应而引发的。1980年前后的油价高涨,则是由于伊朗革命导致该国先是中断了6个月的生产,然后是原油产量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带来的。而本轮的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扬,又何尝不是与美国入侵伊拉克紧密相关呢?同样,石油价格的下跌也和供给量快速增加有关系。20世纪80年代,挪威和英国海上石油的开采引起的供给量过高,便极大地抑制了油价,使得油价向这些国家的供给成本靠拢。
2.对长期供给的预期。至2002年底,全球石油资源的探明储量约为1400多亿吨,以目前的产量计算,还能生产40多年。基于此,很多人便认为石油资源将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枯竭。一旦出现需求增加,或者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现实供给量减少,这一预测便会提高人们的油价预期,带来油价的上涨。实际上,这种观点并非始于今日。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根据当时的世界石油储量预言,世界石油资源将在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用完。然而,《2004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提供的世界石油总储量却比2002年报告的数字增长了10%。虽然目前全球已生产了1980年已知储量的80%,但目前的储量却比1980年增加了70%。另外,随着油价上升,许多原来开发起来不经济的油田变得经济了,也会促使产量上升,抑制油价上涨。因此,从多年平均来看,这一因素对油价的影响并不大,但短期影响不小。
二、需求方面的因素
(一)现实需求变化的影响。
现实市场中的均衡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决定的。如果只有供给没有需求,石油价格便不会存在。因此,石油现实需求量的变化对油价同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石油价格非常之高,许多国家和企业就想方设法节约用油,同时积极寻找替代能源。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从1973年的47%降到了1987年的不到38%;绝对使用量在1978年就已经突破30亿吨了,而1983年却下降到26亿吨。从1979年到1993年世界石油需求量的增长率几乎为0。使得1983年到1994年的石油价格除了海湾战争前后的那些天外一直低于20美元/桶。由于东亚金融危机引起需求大幅度减少,1998年的石油价格甚至出现了低于10美元/桶的价格。反之,任何需求的增加都可能被放大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2004年美国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总进口量日均为1290万桶,比2003年增长了约5%;2003年我国原油进口超过9000万吨,2004年达到了1.2亿吨;印度等国家的原油进口也呈现较快的上涨趋势。虽然石油供应能力仍然高于需求,但需求的增加为世界石油价格的急剧上扬提供了依据。
(二)需求预期变化的影响。
之所以会发生在供给能力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价格的急剧上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需求预期的变化是影响油价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人们预期未来的需求将继续上升的时候,他们往往就愿意在现在就出高价钱买油。这样,如果将来价格涨得更高,损失就会小一些,甚至可以挣回一些。当然,如果将来油价跌下来了,那预期错误的结果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但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只能基于历史和现在,特别是现在。因为2004年世界需求量大增,人们就会以此来预期未来需求量会继续快速增长,石油价格当然就下不来。实际上,1998年油价的低迷同样与需求预期下降有关。人们看到猛然下降的石油需求,便预期世界经济需要多少多少年才能重新回到原来的增长轨道上,便想着世界经济没回到增长轨道的这些年,石油该卖给谁?卖不出去的话,急需的钱从哪里来呢?于是竞相压价,使油价迭创新低。
三、其他影响因素
(一)投机的影响。
1.石油期货投机影响油价。由于现在的石油市场的价格实际上是石油期货市场上的价格,所以期货市场的投机便对油价波动构成了巨大的影响。
2.石油卡特尔行为的影响。作为最大的石油卡特尔,OPEC对油价有着巨大的发言权。但是在石油供应相对宽松,定价策略没有得到非OPEC原油出口国的支持时,其对油价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二)替代产品的影响。
如果石油生产费用高于替代能源的生产费用,资本便会向替代能源部门流动。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就会下降,间接地影响石油的价格。油价应以替代能源的边际成本与边际利润之和为上限,否则就将导致替代能源的大量开发。当然开发替代能源的动力不仅来源于石油价格的高低,环保因素和能源接替战略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的石油价格均价接近供给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油价很高的那几年里,各国开发出了大量替代能源,以替代石油的使用。据BP资料显示,2002年国际核能发电量达到了61060万吨原油当量,水力发电量为59210万吨原油当量,煤炭生产量是23亿7940万吨油当量。
(三)政治因素的影响。
从中长期油价变动的因素看,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同等重要的。OPEC的油价政策实际上也不能不顾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甚至于在一些场合反映西方国家的利益。沙特阿拉伯等君主国家除了20世纪70年代初对西方使用过“石油武器”外,在一般情况下,为了获取西方国家的支持,以维护王室统治,他们都努力推行不伤害西方国家利益的油价政策。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鉴于当前的石油生产能力大于石油消费总量的事实,本轮石油涨价是离不开西方国家的默许的(当前的高油价甚至已经成为了只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一种武器)。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
责任编辑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