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一年经济危机的洗礼,中国企业真正体会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如果说中国在这次金融海啸带来的全球灾难中尚属幸运的话,那么在下一次危机来临的时候,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只能让我们离危机的中心更近。
和2008年没想到危机猝然而至一样,2009年人们也没想到中国经济真会V型反弹,没想到从天上的气候到地下的煤窑,从务实的炒楼到务虚的网络,有那么多社会事件接连引起各界的关注和争论。
而对经典的颠覆,恐怕也是2009年留给管理界的重要遗产。但新的模式何在,则成为了2009年留给管理界的棘手命题。
在这一年,中国企业面对的挑战,不仅仅是应对危机的能力,还有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无线技术;大众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渗透;以及如何面对惶恐的心情。
与以往很多年不同,2009年没有出现新的管理名词,全球的管理学界在这一年安静了很多。但危机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我们应该记录下来,尽管其中很多都还没有答案。管理
颠覆“管理标杆”
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企业一直视世界500强的管理体系马首是瞻。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企业恨不能把全球学了一遍。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美式管理”成为中国企业最乐意效仿的对象。
应该说,“美式管理”这个词,恐怕只有在中国管理界存在,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好学、最善总结,但可能也是最容易急功近利的企业管理者。它对考核、对营销、对并购、对资本、对立竿见影、对一鸣惊人的疯狂推崇,引得本就只争朝夕的大批中国企业如获真经、前赴后继、不诘其余。
随后,丰田超越美国三大汽车的成功又让我们开始关注日式管理。精益、浪费、改善,又成为众多生产型企业管理者的口头禅。而近几年“中国式管理”又成为热门的话题,当然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案例能够证明它以一种固定的模型存在。
但无论名称是什么,如今值得反思的是,一旦管理被冠以某种样式,很容易造成全盘照搬或者全盘否定的风险。而2009年,通用和丰田这两大标杆都被颠覆了。
金融危机带给我们关于管理的思考,不应该仅仅是关于“美式管理”、“日式管理”的利弊,而是商业及管理的本质。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外管理》采访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以及日本的学者或者成功企业家,他们都在强调同样几个要素:对长期利益的关注、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人真正的重视和尊重。
也许我们再不需要“某式管理”。
危机领导力
在这一年中,领导力是最多被提及的,也是最值得总结的管理理念。危机给了我们考验、发现、培养组织和个人领导力的机会。
2009年,全球著名领导力专家约翰•科特在接受《中外管理》专访时指出:真正的领导力是“紧迫感”。能带领企业渡过难关的领导力,不是在危机来临时才出现的。它应该早已深入企业的文化,成为战略的一部分。
这种紧迫感不是忙忙碌碌的办公室、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会议,而是实际行动,走出办公室,到车间和厂房去与员工真诚的交流。著名管理顾问拉姆•查兰也在新书《经济不确定时期的领导力》中指出:走出办公室了解一线情报,没有什么比立即采取行动更加重要。
两位学者同时指出:在危机当中,去除自满比战胜颓废更加重要。要建立敢于直面现实的自信,展示令人信服的远景,而非虚假、做作的鼓舞士气。
让人意外的是,2009年年初,许多有着百年历史的大企业(如通用),以及风光无限的时尚企业(如苹果)也纷纷显示出领导力的薄弱,而它们都有着同一种特质——将前进和变革的希望,寄托于某一领袖,甚至其健康之上。这让我们深入反思:领导力永远不是某一个人的能力,它是一种组织能力,可被传承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最不可动摇的一部分。
慢下来的勇气
虽然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保8”成功,但各种迹象表明,在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个位数增长的时代——我们称之为中速时代。
有统计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如果低于7%,大多数企业就是亏损的。但相比之下在欧美长期以来3%左右的增长环境里,众多企业仍然保持着盈利。在2009年年初金融危机最为肆虐时,众多企业提出练“内功”,事实上是非常实际的问题。通过提升管理来降成本和提高效率,是很多企业希望达到的内功效果。当然,这也正是中速时代所需要的。
但习惯了大干快上的中国企业,对练内功的需要,有多少是迫于环境压力,又有多少是为了远景目标呢?
金融危机之后,在短期之内许多行业会呈现报复式增长,在巨大的市场诱惑面前,内功还要继续练吗?“井喷”这个词儿,多数冷静的企业家和学者是不愿意看到的。在短期内,它仅仅意味着新一轮的野蛮增长,也无益于中国期待已久的产业升级。这是个缺乏耐性的时代,也是一个考验耐性的时代。
对于许多希望提早适应中速时代的企业来说,慢下来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这是走向成熟必需的勇气。
低端战略
4万亿,这个庞大的数字挑动了我们一年的神经。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政府的救市行为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内需市场也已经在全球化浪潮中发生了改变。一方面,一线城市俨然已经是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刺激政策也明显倾斜于庞大的低收入人群。这让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显示出巨大的机会。
但对于企业来说,低端市场的战略,绝不是对过去“内战”的复制。在今天,“低端”已不仅仅意味着价格优势的竞争,它同样意味着对品牌和质量的追求,对市场深入的理解,对消费者利益的尊重。
扩大内需并非一时之举,可以预见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重大趋势。低端市场的争夺战,将是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营销策略和创新能力的新一轮的考验。企业的人才战略也将发生变化,文化的渗透不是变得简单而是变得更难。
金融危机之后,企业的“内功”已有了更多的含义。
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
2009年过得最惬意的,当然是娱乐业。这也是几轮经济危机证实过的结果。只是那些时候还没有强大的互联网和无线通讯。
我们发现,互联网和无线通讯在2009年的蓬勃发展很难与过去娱乐业在经济低潮期的繁荣撇清关系。在这一年最火的不是搜索引擎或者线上B2B,而是社交网。原因跟娱乐业类似,当人们心情沮丧的时候,总是需要既不出门又能解闷的玩意儿。
事实上,在2009年最受欢迎的社交网都是最具娱乐性的。而它们在职业人群中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挑战了老板们的管理心智与极限。
但是,跟所有新鲜事物一样,挑战就意味着机会。我们应该看到web2.0和3G的普及将给企业管理带来很大的升级空间。当然,这种升级绝不仅仅是如何防止员工登陆某个网站,或者通过无线设备把人“拴”在办公室里。
它意味着到ERP应用的全面升级,意味着产业链上下游管理的变革,意味着市场营销、客户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概念。一些公司已经将它应用于企业推广和产品创新。互联网和无线通讯已经深深渗入我们的生活,或早或晚这些新技术必然登堂入室。
文化与信仰的缺失
“中国现在是个没有信仰的国度”,很多年来很多人这样慨叹。这或许更是对社会整体价值观的一种无奈:中国近30年来是一个高速时代,它催生的唯利是图心态在各个层面,尤其是在商业领域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楼断断”、“毒牛奶”等一些我们用道德底线都无法解释和理解的事件接连发生时,这种对价值观的疑问变得更加强烈。
多年以来,众多企业希望自己的企业文化可以被员工当作自己的信仰,这其实也是追求价值观的认同。但仔细观察,无论是那些墙上的标语,还是自认为已深入人心的口号,很多本质上表达的价值观仍然是物质的、利益的。而不能超越物质的文化,是难以持续的文化。
我们看到,近年来一些企业将诸如“弟子规”等传统规范典籍纳入企业文化管理之中,而这种实践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果。这让我们相信:好的文化,永远是关注人本身的。
这似乎跟信仰有了些关系——当人们认同一种价值观的时候,内心会产生一种不可逾越的界限,以及对这种界限的敬畏。这很类似于信仰某种宗教,或者主义。
“90前”职场代沟
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一直在讨论管理“80后”。而当越来越多的“80后”,甚至“90前”——1985年之后出生的人——进入职场时,代沟,就成了困扰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新问题。
代沟在职场上的存在,似乎从来没有这样明显过。这不止是在中国,全世界都一样。只不过中国1980年代出生的人,区别于前辈的个性和变化更为明显。
这种代沟是双向的。80后走上管理岗位之后要面对的是60甚至50年代出生的员工,从小生活在小皇帝环境中的一辈人,面对年长者的心态跟以往我们一直习惯的态度很不相同。同时,他们对小于自己下一辈的不认同,甚至远超过长辈们面对“80后”的程度!
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由于几代人之间在接受信息、学习方法、沟通方式、思维方式上的明显区别——主要是“80后”与“80前”的区别,招聘、培训、建立沟通渠道和文化传播,都将会、或正在发生改变。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抄底?还是泄底?
抄底,这个词儿一度被炒得火热。首先是来自于人力资源市场,在2009年的头一个季度里,我们发现一边是大公司裁员声浪此起彼伏,一边是“人才抄底”不绝于耳。尤其是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组织的海外抄底团,打出的旗号就是以最低的价格网罗最好的人才。
但几个月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听到更多各大机构卸任和上任的消息。人才抄底是作秀?还是真实的渴求?也许两者都有。
海外招聘,我们真的能做得到吗?走在全球化最前列的中国企业尚没有本土空降兵的成功案例,我们真的能用好那些既不懂中国政策也不懂中国市场的外籍人才吗?
其次是资本市场上,几场声势浩大的并购来自同样的理由:便宜。这真是个让人颇感遗憾的局面。时至今日,在那么多惨痛的教训面前,中国企业仍然在不成熟的海外并购上前赴后继。
当然这种不成熟并非仅仅表现在海外并购上。在国内,通钢并购惨剧足以说明管理层的简单、粗放、幼稚。
人们总说危机并不总是坏事儿,看来的确如此。管理
责任编辑:杨 光
和2008年没想到危机猝然而至一样,2009年人们也没想到中国经济真会V型反弹,没想到从天上的气候到地下的煤窑,从务实的炒楼到务虚的网络,有那么多社会事件接连引起各界的关注和争论。
而对经典的颠覆,恐怕也是2009年留给管理界的重要遗产。但新的模式何在,则成为了2009年留给管理界的棘手命题。
在这一年,中国企业面对的挑战,不仅仅是应对危机的能力,还有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无线技术;大众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渗透;以及如何面对惶恐的心情。
与以往很多年不同,2009年没有出现新的管理名词,全球的管理学界在这一年安静了很多。但危机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我们应该记录下来,尽管其中很多都还没有答案。管理
颠覆“管理标杆”
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企业一直视世界500强的管理体系马首是瞻。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企业恨不能把全球学了一遍。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美式管理”成为中国企业最乐意效仿的对象。
应该说,“美式管理”这个词,恐怕只有在中国管理界存在,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好学、最善总结,但可能也是最容易急功近利的企业管理者。它对考核、对营销、对并购、对资本、对立竿见影、对一鸣惊人的疯狂推崇,引得本就只争朝夕的大批中国企业如获真经、前赴后继、不诘其余。
随后,丰田超越美国三大汽车的成功又让我们开始关注日式管理。精益、浪费、改善,又成为众多生产型企业管理者的口头禅。而近几年“中国式管理”又成为热门的话题,当然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案例能够证明它以一种固定的模型存在。
但无论名称是什么,如今值得反思的是,一旦管理被冠以某种样式,很容易造成全盘照搬或者全盘否定的风险。而2009年,通用和丰田这两大标杆都被颠覆了。
金融危机带给我们关于管理的思考,不应该仅仅是关于“美式管理”、“日式管理”的利弊,而是商业及管理的本质。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外管理》采访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以及日本的学者或者成功企业家,他们都在强调同样几个要素:对长期利益的关注、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人真正的重视和尊重。
也许我们再不需要“某式管理”。
危机领导力
在这一年中,领导力是最多被提及的,也是最值得总结的管理理念。危机给了我们考验、发现、培养组织和个人领导力的机会。
2009年,全球著名领导力专家约翰•科特在接受《中外管理》专访时指出:真正的领导力是“紧迫感”。能带领企业渡过难关的领导力,不是在危机来临时才出现的。它应该早已深入企业的文化,成为战略的一部分。
这种紧迫感不是忙忙碌碌的办公室、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会议,而是实际行动,走出办公室,到车间和厂房去与员工真诚的交流。著名管理顾问拉姆•查兰也在新书《经济不确定时期的领导力》中指出:走出办公室了解一线情报,没有什么比立即采取行动更加重要。
两位学者同时指出:在危机当中,去除自满比战胜颓废更加重要。要建立敢于直面现实的自信,展示令人信服的远景,而非虚假、做作的鼓舞士气。
让人意外的是,2009年年初,许多有着百年历史的大企业(如通用),以及风光无限的时尚企业(如苹果)也纷纷显示出领导力的薄弱,而它们都有着同一种特质——将前进和变革的希望,寄托于某一领袖,甚至其健康之上。这让我们深入反思:领导力永远不是某一个人的能力,它是一种组织能力,可被传承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最不可动摇的一部分。
慢下来的勇气
虽然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保8”成功,但各种迹象表明,在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个位数增长的时代——我们称之为中速时代。
有统计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如果低于7%,大多数企业就是亏损的。但相比之下在欧美长期以来3%左右的增长环境里,众多企业仍然保持着盈利。在2009年年初金融危机最为肆虐时,众多企业提出练“内功”,事实上是非常实际的问题。通过提升管理来降成本和提高效率,是很多企业希望达到的内功效果。当然,这也正是中速时代所需要的。
但习惯了大干快上的中国企业,对练内功的需要,有多少是迫于环境压力,又有多少是为了远景目标呢?
金融危机之后,在短期之内许多行业会呈现报复式增长,在巨大的市场诱惑面前,内功还要继续练吗?“井喷”这个词儿,多数冷静的企业家和学者是不愿意看到的。在短期内,它仅仅意味着新一轮的野蛮增长,也无益于中国期待已久的产业升级。这是个缺乏耐性的时代,也是一个考验耐性的时代。
对于许多希望提早适应中速时代的企业来说,慢下来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这是走向成熟必需的勇气。
低端战略
4万亿,这个庞大的数字挑动了我们一年的神经。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政府的救市行为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内需市场也已经在全球化浪潮中发生了改变。一方面,一线城市俨然已经是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刺激政策也明显倾斜于庞大的低收入人群。这让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显示出巨大的机会。
但对于企业来说,低端市场的战略,绝不是对过去“内战”的复制。在今天,“低端”已不仅仅意味着价格优势的竞争,它同样意味着对品牌和质量的追求,对市场深入的理解,对消费者利益的尊重。
扩大内需并非一时之举,可以预见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重大趋势。低端市场的争夺战,将是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营销策略和创新能力的新一轮的考验。企业的人才战略也将发生变化,文化的渗透不是变得简单而是变得更难。
金融危机之后,企业的“内功”已有了更多的含义。
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
2009年过得最惬意的,当然是娱乐业。这也是几轮经济危机证实过的结果。只是那些时候还没有强大的互联网和无线通讯。
我们发现,互联网和无线通讯在2009年的蓬勃发展很难与过去娱乐业在经济低潮期的繁荣撇清关系。在这一年最火的不是搜索引擎或者线上B2B,而是社交网。原因跟娱乐业类似,当人们心情沮丧的时候,总是需要既不出门又能解闷的玩意儿。
事实上,在2009年最受欢迎的社交网都是最具娱乐性的。而它们在职业人群中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挑战了老板们的管理心智与极限。
但是,跟所有新鲜事物一样,挑战就意味着机会。我们应该看到web2.0和3G的普及将给企业管理带来很大的升级空间。当然,这种升级绝不仅仅是如何防止员工登陆某个网站,或者通过无线设备把人“拴”在办公室里。
它意味着到ERP应用的全面升级,意味着产业链上下游管理的变革,意味着市场营销、客户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概念。一些公司已经将它应用于企业推广和产品创新。互联网和无线通讯已经深深渗入我们的生活,或早或晚这些新技术必然登堂入室。
文化与信仰的缺失
“中国现在是个没有信仰的国度”,很多年来很多人这样慨叹。这或许更是对社会整体价值观的一种无奈:中国近30年来是一个高速时代,它催生的唯利是图心态在各个层面,尤其是在商业领域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楼断断”、“毒牛奶”等一些我们用道德底线都无法解释和理解的事件接连发生时,这种对价值观的疑问变得更加强烈。
多年以来,众多企业希望自己的企业文化可以被员工当作自己的信仰,这其实也是追求价值观的认同。但仔细观察,无论是那些墙上的标语,还是自认为已深入人心的口号,很多本质上表达的价值观仍然是物质的、利益的。而不能超越物质的文化,是难以持续的文化。
我们看到,近年来一些企业将诸如“弟子规”等传统规范典籍纳入企业文化管理之中,而这种实践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果。这让我们相信:好的文化,永远是关注人本身的。
这似乎跟信仰有了些关系——当人们认同一种价值观的时候,内心会产生一种不可逾越的界限,以及对这种界限的敬畏。这很类似于信仰某种宗教,或者主义。
“90前”职场代沟
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一直在讨论管理“80后”。而当越来越多的“80后”,甚至“90前”——1985年之后出生的人——进入职场时,代沟,就成了困扰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新问题。
代沟在职场上的存在,似乎从来没有这样明显过。这不止是在中国,全世界都一样。只不过中国1980年代出生的人,区别于前辈的个性和变化更为明显。
这种代沟是双向的。80后走上管理岗位之后要面对的是60甚至50年代出生的员工,从小生活在小皇帝环境中的一辈人,面对年长者的心态跟以往我们一直习惯的态度很不相同。同时,他们对小于自己下一辈的不认同,甚至远超过长辈们面对“80后”的程度!
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由于几代人之间在接受信息、学习方法、沟通方式、思维方式上的明显区别——主要是“80后”与“80前”的区别,招聘、培训、建立沟通渠道和文化传播,都将会、或正在发生改变。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抄底?还是泄底?
抄底,这个词儿一度被炒得火热。首先是来自于人力资源市场,在2009年的头一个季度里,我们发现一边是大公司裁员声浪此起彼伏,一边是“人才抄底”不绝于耳。尤其是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组织的海外抄底团,打出的旗号就是以最低的价格网罗最好的人才。
但几个月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听到更多各大机构卸任和上任的消息。人才抄底是作秀?还是真实的渴求?也许两者都有。
海外招聘,我们真的能做得到吗?走在全球化最前列的中国企业尚没有本土空降兵的成功案例,我们真的能用好那些既不懂中国政策也不懂中国市场的外籍人才吗?
其次是资本市场上,几场声势浩大的并购来自同样的理由:便宜。这真是个让人颇感遗憾的局面。时至今日,在那么多惨痛的教训面前,中国企业仍然在不成熟的海外并购上前赴后继。
当然这种不成熟并非仅仅表现在海外并购上。在国内,通钢并购惨剧足以说明管理层的简单、粗放、幼稚。
人们总说危机并不总是坏事儿,看来的确如此。管理
责任编辑:杨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