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训、园训都用词精辟,立意深刻,言简意赅,易于上口,是一校、一园之魂,蕴涵着如何做人做事的基本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校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标杆。如清华大学有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师大有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京大学的校训是“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百年校训给这些学校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不仅给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以激励和劝勉,也让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时刻铭记在心,去做人做事。这就充分证明了一所学校、一所幼儿同需要校训、同训那样特有的文化滋养,需要文化的引领,从而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立校、立同之路。
我园处于同区“圆融”文化背景下,基于区域“圆融”文化的孕育和滋养,我们将“真爱怀德、勤朴致远”定位园所文化之核。“真爱”是指对所爱的人出于自己真心的关爱和呵护,它是一种完全发自内心地为对方的快乐与幸福竭诚付出的心态。“怀德”指具有高尚的品德,胸怀远大,视野开阔。“勤朴”顾名思义为勤奋敬业,互勉共进,诚实纯朴,反朴求真。“致远”即指志向远大,具有着眼长远、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如何在这样的“圆融”背景下,充分挖掘园训的内涵,建构园本文化,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所最终形成园本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体系,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正确诠释园训内涵,为全体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诉求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诚如伟大的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所言:“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他也是文化的宗旨。真正有文化的人的基本品质,就应该是意识到他对继承人和他的事业的继续者,即对孩子们所负的责任。”然而,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的功能愈发显现的今天,许多人对文化的价值认识比较功利,他们对文化的概念、形成的过程、应承载的内涵、功能等方面的理解并不准确和深刻,致使有的肤浅浮躁,有的有失偏颇,有的甚至忙于挖掘文化可利用的价值,显然如此认识和对待文化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也清晰地看到,较多的幼儿园重视硬件的建设和资金的投入,重视教工业务素质的提高,却忽视了自身可持续发展内生力的培育,尤其是并不注重同本文化的积淀和锻铸,导致了幼儿园的发展中忙于事务、疲于应付但缺乏自己独特思想的局面,归根到底还是没能夯实自身文化的根基。
可见,正确诠释园训的内涵意蕴,就能为园内全体成员真正树立起文化的标杆,铸就一园之魂。并必然地将增进全园人际的亲和力,形成集体的向心力,增强文化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首先,我们对园本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人地学习和理解。园训即指一所幼儿园一种全员共同的以理想追求、行为准则和理念氛围为价值追求的信念形态,这种信念形态的文化诉求包括办园思想、教育品牌、园训园风、教学风格、管理理念等等。我们认为,园本文化具有幼儿园自身的文化特质内涵,既需要丰厚的办园历史积淀,更需要全园上下以各自既有的文化积淀和对园本文化的实践感悟去不断加以丰富,从而与时俱进地赋予它合乎幼儿、教师、幼儿园共同持久发展需要的蕴意,因此它更有其至高无上的独特地位和诲人不倦的训导作用。
二、创立富有园训本文化气息的园所环境,发挥园本文化育人怡德功能
《论语·里仁》在说到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时说:“见贤思齐焉”。其意即:倘若一个人生活在都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之中,那么他也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仿效和赶超他们;反之亦然。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马曾有句至理名言:“人离开环境,就无行为可言。”不难理解,环境能感召人、熏陶人、塑造人。在建设园本文化的历程中创立富有同本文化气息的同所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发挥同本文化育人怡德冶情的功能,就必须着力创设既具有同本文化特色义体现园本文化导向的物质和人文环境。
我们立足可持续性发展的环保、低碳理念,从物化的物质环境和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环境着手,对整体布局进行长远的考虑和谋划,充分彰显我同倡导的“真爱怀德勤朴致远”文化特色;同时,建立大环境理念,发挥区域教育资源作用,扩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空间。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和途径开发和利用有价值的家庭、社区资源,与家庭、社区携手,保护、传承、创新环境,走出一条具有同本文化内涵的可持续环境发展之路。
三、开展体现园训特质的教育科研活动,实现园本文化内涵创新
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让?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对文化的创新起始于对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发生于文化实践中所获得的新的感悟和体验。教师文化实践活动就是他们在园本文化指引下的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中国科协副主席、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女士深刻地指出:“创新,是激情驱动下产生的灵感,可遇不可求,不是说创新就能创新的。创新,需要‘灵机一动,计上心头’。灵感提供思路,而不是细节,它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但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而产生的。创新是一种直觉,直觉分两种,一种是靠当前感觉来的,一利,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积累上,在激情驱动下发生的。”显而易见,无论当前的感觉还是已有的知识积累,这些创新财富的源泉就在实践。
我们开展了体现园本文化特质的教育、科研活动的实践研究。引导教师将园本文化渗透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之中,在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和积淀自己对园本文化的领会和体验,内化为自身的优秀品质,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不断的自我完善,同时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去丰富园本文化的内涵,使园本文化的内涵不断与时俱进。
为此,我园在办园之初就开始注意打造自己的教育特色,以此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增强教师丰厚自身学养底蕴和提升自己教育科研水准的意识,从而为丰富我园园本文化的内涵积淀打好基础,由此初步形成了我园“真爱怀德勤朴致远”的同本特色文化雏形。据此,我园提出《基于区域“圆融”文化背景下的园本文化创新——建设“真爱怀德勤朴致远”园本文化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以此引领我园走一条文化立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坚持园训思想指引,园所管理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美国通用公司第八任董事长杰克?韦尔奇曾经深有体会地说:“我最想完成的一件事,是创造并培养一支精良的队伍,这就是所谓领导者要做的事。这不是某个人坐在一匹马上发号施令,而是一种开创远大目标并培养一支有相同远大目标的精良队伍的能力。”同样,园本文化是幼儿园全体人员的共同精神财富,因此建设园本文化不只是几个领导人员的事,而需要依靠幼儿园里每个人去献出智慧、付出努力,这就需要以富有文化思想和气息的管理来导引人的文化实践行为。这是因为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个人与集体、学校与社会环境等关系,把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润滑剂。这样,建设园本文化就有了正确运行机制的保证。
我们将园本文化中倡导的为人做事著文思想体现在在本园的管理文化中,在对我园“真爱怀德勤朴致远”园本文化进行内涵诠释的基础上,坚持富有人文气息的管理引领,以管理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进一步丰富、完善我园的办园思想、教育品牌、园训园风、教学风格、管理理念等诸文化要素的含义。依靠我园的全体成员,以各自既有的文化学养、日益提高的道德情操以及持续的行为实践,去与时俱进地赋予它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意,以使同本文化得到不断的创新。最终形成在“圆融”文化背景下的一种上下共同的以“真爱怀德勤朴致远”为魂的文化诉求,使园本文化在不断的实践中创新与丰厚。
通过园本文化的深入研究,必将推动我们进一步认真学习和实践党的十七大文件关于发挥文化功能的精神,致力于基于区域“圆融”文化背景下的园本文化创新实践,努力建设“真爱怀德勤朴致远”园本文化,为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共同发展树标铸魂。
(作者:苏州工业园区新洲幼儿园园长)
我园处于同区“圆融”文化背景下,基于区域“圆融”文化的孕育和滋养,我们将“真爱怀德、勤朴致远”定位园所文化之核。“真爱”是指对所爱的人出于自己真心的关爱和呵护,它是一种完全发自内心地为对方的快乐与幸福竭诚付出的心态。“怀德”指具有高尚的品德,胸怀远大,视野开阔。“勤朴”顾名思义为勤奋敬业,互勉共进,诚实纯朴,反朴求真。“致远”即指志向远大,具有着眼长远、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如何在这样的“圆融”背景下,充分挖掘园训的内涵,建构园本文化,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所最终形成园本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体系,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正确诠释园训内涵,为全体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诉求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诚如伟大的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所言:“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他也是文化的宗旨。真正有文化的人的基本品质,就应该是意识到他对继承人和他的事业的继续者,即对孩子们所负的责任。”然而,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的功能愈发显现的今天,许多人对文化的价值认识比较功利,他们对文化的概念、形成的过程、应承载的内涵、功能等方面的理解并不准确和深刻,致使有的肤浅浮躁,有的有失偏颇,有的甚至忙于挖掘文化可利用的价值,显然如此认识和对待文化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也清晰地看到,较多的幼儿园重视硬件的建设和资金的投入,重视教工业务素质的提高,却忽视了自身可持续发展内生力的培育,尤其是并不注重同本文化的积淀和锻铸,导致了幼儿园的发展中忙于事务、疲于应付但缺乏自己独特思想的局面,归根到底还是没能夯实自身文化的根基。
可见,正确诠释园训的内涵意蕴,就能为园内全体成员真正树立起文化的标杆,铸就一园之魂。并必然地将增进全园人际的亲和力,形成集体的向心力,增强文化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首先,我们对园本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人地学习和理解。园训即指一所幼儿园一种全员共同的以理想追求、行为准则和理念氛围为价值追求的信念形态,这种信念形态的文化诉求包括办园思想、教育品牌、园训园风、教学风格、管理理念等等。我们认为,园本文化具有幼儿园自身的文化特质内涵,既需要丰厚的办园历史积淀,更需要全园上下以各自既有的文化积淀和对园本文化的实践感悟去不断加以丰富,从而与时俱进地赋予它合乎幼儿、教师、幼儿园共同持久发展需要的蕴意,因此它更有其至高无上的独特地位和诲人不倦的训导作用。
二、创立富有园训本文化气息的园所环境,发挥园本文化育人怡德功能
《论语·里仁》在说到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时说:“见贤思齐焉”。其意即:倘若一个人生活在都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之中,那么他也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仿效和赶超他们;反之亦然。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马曾有句至理名言:“人离开环境,就无行为可言。”不难理解,环境能感召人、熏陶人、塑造人。在建设园本文化的历程中创立富有同本文化气息的同所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发挥同本文化育人怡德冶情的功能,就必须着力创设既具有同本文化特色义体现园本文化导向的物质和人文环境。
我们立足可持续性发展的环保、低碳理念,从物化的物质环境和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环境着手,对整体布局进行长远的考虑和谋划,充分彰显我同倡导的“真爱怀德勤朴致远”文化特色;同时,建立大环境理念,发挥区域教育资源作用,扩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空间。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和途径开发和利用有价值的家庭、社区资源,与家庭、社区携手,保护、传承、创新环境,走出一条具有同本文化内涵的可持续环境发展之路。
三、开展体现园训特质的教育科研活动,实现园本文化内涵创新
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让?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对文化的创新起始于对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发生于文化实践中所获得的新的感悟和体验。教师文化实践活动就是他们在园本文化指引下的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中国科协副主席、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女士深刻地指出:“创新,是激情驱动下产生的灵感,可遇不可求,不是说创新就能创新的。创新,需要‘灵机一动,计上心头’。灵感提供思路,而不是细节,它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但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而产生的。创新是一种直觉,直觉分两种,一种是靠当前感觉来的,一利,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积累上,在激情驱动下发生的。”显而易见,无论当前的感觉还是已有的知识积累,这些创新财富的源泉就在实践。
我们开展了体现园本文化特质的教育、科研活动的实践研究。引导教师将园本文化渗透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之中,在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和积淀自己对园本文化的领会和体验,内化为自身的优秀品质,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不断的自我完善,同时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去丰富园本文化的内涵,使园本文化的内涵不断与时俱进。
为此,我园在办园之初就开始注意打造自己的教育特色,以此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增强教师丰厚自身学养底蕴和提升自己教育科研水准的意识,从而为丰富我园园本文化的内涵积淀打好基础,由此初步形成了我园“真爱怀德勤朴致远”的同本特色文化雏形。据此,我园提出《基于区域“圆融”文化背景下的园本文化创新——建设“真爱怀德勤朴致远”园本文化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以此引领我园走一条文化立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坚持园训思想指引,园所管理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美国通用公司第八任董事长杰克?韦尔奇曾经深有体会地说:“我最想完成的一件事,是创造并培养一支精良的队伍,这就是所谓领导者要做的事。这不是某个人坐在一匹马上发号施令,而是一种开创远大目标并培养一支有相同远大目标的精良队伍的能力。”同样,园本文化是幼儿园全体人员的共同精神财富,因此建设园本文化不只是几个领导人员的事,而需要依靠幼儿园里每个人去献出智慧、付出努力,这就需要以富有文化思想和气息的管理来导引人的文化实践行为。这是因为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个人与集体、学校与社会环境等关系,把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润滑剂。这样,建设园本文化就有了正确运行机制的保证。
我们将园本文化中倡导的为人做事著文思想体现在在本园的管理文化中,在对我园“真爱怀德勤朴致远”园本文化进行内涵诠释的基础上,坚持富有人文气息的管理引领,以管理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进一步丰富、完善我园的办园思想、教育品牌、园训园风、教学风格、管理理念等诸文化要素的含义。依靠我园的全体成员,以各自既有的文化学养、日益提高的道德情操以及持续的行为实践,去与时俱进地赋予它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意,以使同本文化得到不断的创新。最终形成在“圆融”文化背景下的一种上下共同的以“真爱怀德勤朴致远”为魂的文化诉求,使园本文化在不断的实践中创新与丰厚。
通过园本文化的深入研究,必将推动我们进一步认真学习和实践党的十七大文件关于发挥文化功能的精神,致力于基于区域“圆融”文化背景下的园本文化创新实践,努力建设“真爱怀德勤朴致远”园本文化,为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共同发展树标铸魂。
(作者:苏州工业园区新洲幼儿园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