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现阶段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我们调查研究来看,我们改变了以往体育教学课程的体制内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与效果,但是,由于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要求理解不够透彻,使得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改革上认识不清楚。在体育教学中并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没有按照体育课程改革要求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体育设施上投入的还是不充足,使得一些课程不能够开展。针对上述所提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找出这些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对的体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我国 高校 体育课程 改革 问题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21-02
我们高校体育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主要课程,我们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提出了要以全面发展为培养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现阶段的体育课程的设置上进行一些列的改革,使之能够适应现阶段社会和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要。在我国高校中体育课程设置上进行相应的创新,是符合当代体育教学理念,只有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使得体育教学不断地完善。体育课程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来学到锻炼身体的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体质。但是,我们实施了体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素质还是逐渐下降,这是我们高校工作者应该进行研究的课题。对其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对策来,对以往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偏差进行改正,使得高校体育课程健康发展。
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片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设置上,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由于这一要求,导致现阶段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上过于偏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很多体育课程设置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而设置的,有些新开设的体育课程并没有进行实际操作,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估,对高校的教学师资、教学资源等没有进行相关调查。所开设的课程就是为了完成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过于看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样盲目的追求课程改革,最终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上没有学到真正的体育锻炼内容,只是学到一些形式内容,导致学生走向社会没有一项体育锻炼项目精通,使得逐渐失去兴趣。
2.教学方法手段滞后
教学方法是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手段,以及完成高质量教学效果的方法。这一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相互组合的。但是,受到体育成绩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对教学方法实施有一定偏差,教学方法上过于偏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大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导致现阶段大学体育课程还是以体育技能传授为主。课堂上主要是以体育教师的讲解为主要的,学生还是被动的听课程。
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机制尚未确立
在高校中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只靠体育课程是不够的,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大学生多参加课外的体育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应的锻炼。但是,通过我们对辽宁省几所高校体育课外活动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还能保证每周两次以上的课外体育锻炼,大三、大四每周保证不了两次以上的体育锻炼。主要原因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没有人进行相关指导,学生多是一个人方式进行锻炼,取得锻炼效果差。学校所举办的体育活动也多是过于偏重形式内容,对于学生锻炼过程并没有进行检验,使得课外体育课程开展的较差。
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与措施
1.拓展课程内容,突出内容的实效性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就是要做到改掉以往的体育课程的单一性教学内容,对体育课程进行多元化的设置,体育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出来健身性、娱乐化、文化价值等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尽量减少与中小学体育课程相互重复的内容,课程设置上尽量做到符合实际要求,增加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来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主要是集中在一些运动强度小、持续时间长、参与性高的体育项目上。
2.加强课外体育组织与管理,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模式
我们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总结,学校要定期的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组织与管理,做到派专人进行组织与管理,做到有计划的开展体育活动,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体育社团组织,组织学校体育社团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参与体育轰动的积极性。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学校组织者要设置一些女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女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做到让大学生全员都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
3.建立师资队伍培训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主要实施者,要想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正确的、有效的改革,必须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让高校的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的教学问题,能够及时的更正和补充。高校主管部门要多为高校体育教师举办培训,通过多种渠道为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在体育教学中对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技能要求的同时,要求体育教师要多投入一定精力对理论知识进行补充,做到多从事科研活动,多聘请体育名家来给体育教师进行课程、科研理论指导,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做出一定努力。
参考文献:
[1]董俊,刘雪冰.高校体育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2-l15.
[2]刘艳霞.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J].龙岩师专学报,2004,22(3):105-108.
[3]王晓刚.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128-131.
[4]段健芝.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J].体育学刊,2006,13(2):8-10.
作者简介:
满庆寿,男,辽宁大连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授。
【关键词】我国 高校 体育课程 改革 问题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21-02
我们高校体育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主要课程,我们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提出了要以全面发展为培养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现阶段的体育课程的设置上进行一些列的改革,使之能够适应现阶段社会和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要。在我国高校中体育课程设置上进行相应的创新,是符合当代体育教学理念,只有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使得体育教学不断地完善。体育课程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来学到锻炼身体的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体质。但是,我们实施了体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素质还是逐渐下降,这是我们高校工作者应该进行研究的课题。对其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对策来,对以往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偏差进行改正,使得高校体育课程健康发展。
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片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设置上,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由于这一要求,导致现阶段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上过于偏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很多体育课程设置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而设置的,有些新开设的体育课程并没有进行实际操作,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估,对高校的教学师资、教学资源等没有进行相关调查。所开设的课程就是为了完成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过于看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样盲目的追求课程改革,最终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上没有学到真正的体育锻炼内容,只是学到一些形式内容,导致学生走向社会没有一项体育锻炼项目精通,使得逐渐失去兴趣。
2.教学方法手段滞后
教学方法是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手段,以及完成高质量教学效果的方法。这一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相互组合的。但是,受到体育成绩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对教学方法实施有一定偏差,教学方法上过于偏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大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导致现阶段大学体育课程还是以体育技能传授为主。课堂上主要是以体育教师的讲解为主要的,学生还是被动的听课程。
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机制尚未确立
在高校中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只靠体育课程是不够的,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大学生多参加课外的体育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应的锻炼。但是,通过我们对辽宁省几所高校体育课外活动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还能保证每周两次以上的课外体育锻炼,大三、大四每周保证不了两次以上的体育锻炼。主要原因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没有人进行相关指导,学生多是一个人方式进行锻炼,取得锻炼效果差。学校所举办的体育活动也多是过于偏重形式内容,对于学生锻炼过程并没有进行检验,使得课外体育课程开展的较差。
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与措施
1.拓展课程内容,突出内容的实效性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就是要做到改掉以往的体育课程的单一性教学内容,对体育课程进行多元化的设置,体育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出来健身性、娱乐化、文化价值等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尽量减少与中小学体育课程相互重复的内容,课程设置上尽量做到符合实际要求,增加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来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主要是集中在一些运动强度小、持续时间长、参与性高的体育项目上。
2.加强课外体育组织与管理,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模式
我们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总结,学校要定期的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组织与管理,做到派专人进行组织与管理,做到有计划的开展体育活动,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体育社团组织,组织学校体育社团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参与体育轰动的积极性。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学校组织者要设置一些女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女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做到让大学生全员都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
3.建立师资队伍培训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主要实施者,要想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正确的、有效的改革,必须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让高校的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的教学问题,能够及时的更正和补充。高校主管部门要多为高校体育教师举办培训,通过多种渠道为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在体育教学中对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技能要求的同时,要求体育教师要多投入一定精力对理论知识进行补充,做到多从事科研活动,多聘请体育名家来给体育教师进行课程、科研理论指导,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做出一定努力。
参考文献:
[1]董俊,刘雪冰.高校体育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2-l15.
[2]刘艳霞.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J].龙岩师专学报,2004,22(3):105-108.
[3]王晓刚.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128-131.
[4]段健芝.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J].体育学刊,2006,13(2):8-10.
作者简介:
满庆寿,男,辽宁大连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