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计素描教学有别于传统的美术素描教学,偏重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求同,艺术求异中找到平衡。“视觉”的回归是对“造型”的传承和延伸,是直指内心的教师与学生的艺术对话。
关键词:造型 视觉 艺术感受
高等院校的美术是侧重于艺术理念的教育与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与职业院校相比,技术的学习应属于从属地位。设计素描课程是为艺术设计学科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绘画向设计的一种转变。受包豪斯“不再是单一的技术表现,更应该是对艺术的理解”教学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学院纷纷进行设计素描课程改革,使美术与设计素描基础课程逐渐区别开来,但许多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研讨设计素描的根本。究竟是“造型”还是“视觉”,将成为设计素描改革的重要所在。
“造型”,早在古典主义时期,就确立了严格的透视、明暗、比例等系列造型法则,并一直被美术教育严格遵守,甚至被认为是衡量美的唯一准则。在后现代思潮的广泛影响下,这种准则越来越扩大化,应用于现代美术教育中,表现为强调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终身收益的美术能力;强调美术教育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材料包括声、光、电等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①这种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的特征正是“视觉”的回归,使美术教育脱离纯艺术的狭隘,与自然、生活、人文紧密结合。
而艺术设计的设计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应如此,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造型、明暗、透视的技法,技术提高的同时,却又形成学生单一的艺术审美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说,纯“造型”的训练,是对学生艺术天性的禁锢。阿恩海姆曾说,“艺术最终的目的不是模拟和再现,而是要表现和创造”。他反对艺术课上凭着感性寻找理性的笨拙的洗脑教育方式。
那么,怎样基于基于“造型”回归“视觉”,笔者作了以下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艺术感受
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模具应该完全放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瓶瓶罐罐等形态,更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亲近自然,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感受各类丰富的形态。
在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从学校的静物储藏室搬来一堆学生已经经历无数次练习的对象,学生往往显得狭隘而又被动。麻木地日复一日地在画架前描摹,只为完成教师那张课堂评分的作业。这样的教学,在开始注定是失败的,艺术教学变成一种模式,最后呈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面孔。
所以这种“视觉”的回归,首先应体现在观察的对象,艺术灵感的源泉上。艺术源于生活,自然界中的万物各有姿态,克利对自然形态的研究就有这浓厚的兴趣,“他在同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中得到启发……他自己的世界观,使他达到了自由创造抽象形式的新的自然境界,艺术作品的自然境界。对艺术家而言,同自然对话一直以来都是创作的必由之路。艺术家是人类,他同时也是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
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室外,从单一的物体走向丰富的自然界,思维开发的源泉已由没有课堂和课下之分。学生们可以随身带着速写本、照相机,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各种形态,这是绘画者独有的记录形式。然后带到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成为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想象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经过此类的艺术视觉感受所带来的艺术形态是丰富的,学生也变得十分活跃,会一步一步地探索下去,将丰富的艺术形态跃然于心爱的画纸上。
二、大师先知
设计素描虽归为一门技法课,但授课形式决不能停留在纯技法的“空中楼阁”之上。以往的“造型”课,纯粹停留在各种技法的探索上,相应理论教育甚少,也很局限,停留在古典主义、印象派之类,很少提及一些现代派作品。而“视觉”的回归首先是观念上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新的技法,更要让学生明摆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从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中,我们都可以找到答案。
教学实践中,如“自然形态的解析”这一课题,从被动的对象描摹到主动地去寻找发现,提高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就应例举一些现代派大师的作品。如分析立体派的解析和重构,毕加索的作品《拿曼陀林的少女》,各角度在同一平面的结合,造型联想极为自由。抽象主义主观提炼,如蒙德里安《树的系列》,对树的再现和描绘逐渐过渡到注重画面的结构配置,各种形态的树枝、树干最终化成一类元素,形成迷网,形式垂直货水平线的结合。
由此可见,要让“视觉”回归不成为无水之源,应重视理论教学,若一味的追求表现技法,设计将失去创新精神,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麻木的”、“程式化的”。
恩格斯就说,“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三、学生行为
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任务应是让学生重新变得感情丰富,对艺术的表现力、观察力、想象力有着一定的引导,最后完成学生的研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成为“视觉”回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者。
学生主动去寻找新的物象,却容易走上旧的路线,依旧为“造型”而“造型”的训练,“视觉”在学生的行为上,要求学生重新认识素描的意义以及它的新的视觉构成形式和材料等等。
如在实践教学中,把肌理与材料作为一个单独的课题,让学生寻找、触摸各样的肌理。告知学生,素描可应用的材料、媒介不仅仅是以往接触到的铅笔、炭笔等。生活中富于肌理的图片或实物都可以拿来做拼贴,来帮助完成我们的画面,可以达到同样的甚至更好的画面效果,更强的视觉冲击。同时,也做到了与专业课程的整合,这种感性的研究肌理与材料的作业方式,为二、三年纪针对性的理性的专业课程起了一个桥接的作用。材料的各种表现语言,巧妙地与画面的构成相结合,显现出一种新的视觉形态,而这种视觉形态对于学生而言,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四、结论
基于“造型”回归“视觉”是一种艺术教学理念的探讨。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理念,从纯粹的技法向观念与能力的培养的实践精神。在教学求同与艺术求异中找到支点,引导学生与美术进行直指内心的对话。
注释:
①郑勤观.后现代美术教育观[N].中国文化报,2007.2.11
②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J].艺术与设计出版社联盟,2006(7)
关键词:造型 视觉 艺术感受
高等院校的美术是侧重于艺术理念的教育与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与职业院校相比,技术的学习应属于从属地位。设计素描课程是为艺术设计学科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绘画向设计的一种转变。受包豪斯“不再是单一的技术表现,更应该是对艺术的理解”教学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学院纷纷进行设计素描课程改革,使美术与设计素描基础课程逐渐区别开来,但许多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研讨设计素描的根本。究竟是“造型”还是“视觉”,将成为设计素描改革的重要所在。
“造型”,早在古典主义时期,就确立了严格的透视、明暗、比例等系列造型法则,并一直被美术教育严格遵守,甚至被认为是衡量美的唯一准则。在后现代思潮的广泛影响下,这种准则越来越扩大化,应用于现代美术教育中,表现为强调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终身收益的美术能力;强调美术教育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材料包括声、光、电等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①这种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的特征正是“视觉”的回归,使美术教育脱离纯艺术的狭隘,与自然、生活、人文紧密结合。
而艺术设计的设计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应如此,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造型、明暗、透视的技法,技术提高的同时,却又形成学生单一的艺术审美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说,纯“造型”的训练,是对学生艺术天性的禁锢。阿恩海姆曾说,“艺术最终的目的不是模拟和再现,而是要表现和创造”。他反对艺术课上凭着感性寻找理性的笨拙的洗脑教育方式。
那么,怎样基于基于“造型”回归“视觉”,笔者作了以下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艺术感受
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模具应该完全放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瓶瓶罐罐等形态,更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亲近自然,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感受各类丰富的形态。
在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从学校的静物储藏室搬来一堆学生已经经历无数次练习的对象,学生往往显得狭隘而又被动。麻木地日复一日地在画架前描摹,只为完成教师那张课堂评分的作业。这样的教学,在开始注定是失败的,艺术教学变成一种模式,最后呈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面孔。
所以这种“视觉”的回归,首先应体现在观察的对象,艺术灵感的源泉上。艺术源于生活,自然界中的万物各有姿态,克利对自然形态的研究就有这浓厚的兴趣,“他在同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中得到启发……他自己的世界观,使他达到了自由创造抽象形式的新的自然境界,艺术作品的自然境界。对艺术家而言,同自然对话一直以来都是创作的必由之路。艺术家是人类,他同时也是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
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室外,从单一的物体走向丰富的自然界,思维开发的源泉已由没有课堂和课下之分。学生们可以随身带着速写本、照相机,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各种形态,这是绘画者独有的记录形式。然后带到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成为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想象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经过此类的艺术视觉感受所带来的艺术形态是丰富的,学生也变得十分活跃,会一步一步地探索下去,将丰富的艺术形态跃然于心爱的画纸上。
二、大师先知
设计素描虽归为一门技法课,但授课形式决不能停留在纯技法的“空中楼阁”之上。以往的“造型”课,纯粹停留在各种技法的探索上,相应理论教育甚少,也很局限,停留在古典主义、印象派之类,很少提及一些现代派作品。而“视觉”的回归首先是观念上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新的技法,更要让学生明摆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从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中,我们都可以找到答案。
教学实践中,如“自然形态的解析”这一课题,从被动的对象描摹到主动地去寻找发现,提高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就应例举一些现代派大师的作品。如分析立体派的解析和重构,毕加索的作品《拿曼陀林的少女》,各角度在同一平面的结合,造型联想极为自由。抽象主义主观提炼,如蒙德里安《树的系列》,对树的再现和描绘逐渐过渡到注重画面的结构配置,各种形态的树枝、树干最终化成一类元素,形成迷网,形式垂直货水平线的结合。
由此可见,要让“视觉”回归不成为无水之源,应重视理论教学,若一味的追求表现技法,设计将失去创新精神,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麻木的”、“程式化的”。
恩格斯就说,“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三、学生行为
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任务应是让学生重新变得感情丰富,对艺术的表现力、观察力、想象力有着一定的引导,最后完成学生的研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成为“视觉”回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者。
学生主动去寻找新的物象,却容易走上旧的路线,依旧为“造型”而“造型”的训练,“视觉”在学生的行为上,要求学生重新认识素描的意义以及它的新的视觉构成形式和材料等等。
如在实践教学中,把肌理与材料作为一个单独的课题,让学生寻找、触摸各样的肌理。告知学生,素描可应用的材料、媒介不仅仅是以往接触到的铅笔、炭笔等。生活中富于肌理的图片或实物都可以拿来做拼贴,来帮助完成我们的画面,可以达到同样的甚至更好的画面效果,更强的视觉冲击。同时,也做到了与专业课程的整合,这种感性的研究肌理与材料的作业方式,为二、三年纪针对性的理性的专业课程起了一个桥接的作用。材料的各种表现语言,巧妙地与画面的构成相结合,显现出一种新的视觉形态,而这种视觉形态对于学生而言,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四、结论
基于“造型”回归“视觉”是一种艺术教学理念的探讨。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理念,从纯粹的技法向观念与能力的培养的实践精神。在教学求同与艺术求异中找到支点,引导学生与美术进行直指内心的对话。
注释:
①郑勤观.后现代美术教育观[N].中国文化报,2007.2.11
②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J].艺术与设计出版社联盟,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