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村提供的是一个将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解,走向可再生的未来社区构想。因此它所关注的不再仅仅是“生态”,而是通过一种全系统路径下的各类资源重组与融合,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叉中找到新的生活方式。”
生态活化乡村 以自然为师的乡居实践
2015年在杭州成立的三生谷生态村是源于创始人海潮接触了国际生态村之后诞生的一个社会企业,他希望能从生态村的实践中寻找一种真正幸福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和团队在2016年进入胥岭村,在这个自然村里工作和生活,尝试着将这个自然村落转化为生态村,为国内的生态村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灵感。
在中国庞大的村庄版图上,有着众多“云深不知处”的自然村,它们一般由几个具有血缘宗亲关系的家族自然聚集而成,也是乡村聚落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这些自然村随着城乡的发展往往迎来衰败或消亡的命运,自然环境虽还在,但人与小社会却不再正常活动和运转。坐落在杭州乾潭镇邵家村的山坳里的胥岭村,正是这样的一个自然村。虽然拥有茂密的山林、天然的溶洞和梯田,依然摆脱不了乡民离乡的困境。“据说村庄最繁盛的时候有六百多常住人口,但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去杭州定居,我们2016年入村时,村里只剩下五六十位老人,基本不设常驻的村干部,村民既没有经济创收,也很少有文化活动。”三生谷生态村总干事心桐对我们说道。
虽然现状不容乐观,但刚进入胥岭村时三生谷团队就设计了一系列计划,首先是“新村民计划”:吸引城市的精英人群来此,诸如企业高管、古琴家、太极老师和自然教育的老师等,至今已经有五十多人来此定居,和老村民的比例达到了1:1。“我们觉得想要活化这个村庄,就要通过‘人’来营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心桐说,引入新村民之后,新村民和老村民形成新型的社群,自然也就诞生了新的社群模式,心桐将其称为“同心圆”和“青色组织”。“同心圆”指的是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多元化和去中心化;“青色组织”强调的则是内部成员的自主管理,以追求自我身心完整为驱动力。“总而言之,就是大家要基于认同振兴和活化这个村落的目标,才能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除了社群之外,经济模式也是乡村活化重要的一环,对此三生谷团队设想了“本地化经济”与“可持续经济”两种模式。胥岭村的干层梯田上种满了油菜花,但是村民习惯使用化肥和农药,三生谷团队希望能以对土地造成最低影响的方式来改良耕种,因此他们向村民们介绍以有机的方式种植油菜。村里一些老人的“手艺”也被团队挖掘出来,心桐向我们介绍说:“村里的陈大爷经常会为我们打豆浆,他还会用传统的方法打麦芽糖,也愿意教给年轻人;还有一个老奶奶,她是用二百年老宅中存活的老菌种做的豆腐乳;山上的山茶花的茶籽榨成的茶籽油,村民自家辣椒做的辣椒酱等,就将这些作为本地产品来出售。同时也会举行一些诸如夏令营、冬令营之类的体验型活动,这些都是我们在村里实践后的经济模式。”
全球生态村联盟为“生态村”下的定义是:生态村是一种依托在地资源,有意识地参与设计,整合可持续的生态、经济、社群和文化四个维度,通过全系统路径,使社会和自然环境走向可再生的未来的社区。大部分人对逆城市化乡村振兴的思考会认为须和城市化路径一样经济先行,忽略了应该将村庄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来对待,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一种永续健康的运行机制。同时结合在地的差异性,不同的生态村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模式,三生谷两年在乡村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不一定只靠财团、政府投资或经济拉动就业,通过文化引导、社群建设,新生活方式的塑造,同样能推动青年回乡村。比如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就是培养一个个的生态人(书院由三生谷及美国人文科学院柯布院士共同发起创立),成为一个个普通乡村转型升级为生态村的推动者,实现生态村的“繁衍”,实践中国的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转型战略。三生谷团队所希望的,是形成一种相对简单,但对环境和土地更友好的新生活方式,能够实现所有资源以及人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提升所有人的幸福指数,由此去塑造他们这些“生态人”所认可的理想乡村。
海峡旅游×心桐
目前国内生态村的发展情况如何?
目前生态村有三种类型:一是传统村落转型的生态村,二是由外来者聚居形成的新型共识社区,三是城市中的城市社區。我们认为目前国内的生态村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大部分的国人还不了解生态村这个词的具体概念和内容,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发展生态村。很多人一听到生态村会把注意力都放在“生态”上,其实生态村的构建和设计有一套深入完整的理论,它包括生态、经济、文化、社群各个方面的发展内容,生态村是一个涵盖了很多内容的概念。
在三生谷生态村实践的经济模式,除了自给自足之外,你们还有哪些形式?
除了自给自足,我们在这里还找到了公司合伙和城乡互动的方式。公司合伙指的是我们团队、村委和村民三方共同组成的管理公司。可以高质量的引进外来的经济体和培养内生的经济体,特别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这种管理公司的把关和筛选,同时对于外来引进的经济体投资集团,我们有这样一个规定:他们要交纳利润的10%给村集体。这个费用可以用来作为本村可持续的投入以及新老村民的分红。
三生谷接下来有哪些新的规划或项目?
2017年胥岭村成为了中国首个加入全球生态村联盟成员的传统村落,经过这两年的沉淀和积累,2019年我们会有一个三生谷生态书院的招生项目,招收10-15个中国及一带一路国家学生,最后输出到中国乡村振兴经验全球化。第一年是必须在村里,第二年可以以项目制为主要内容,我们会提供、理论授课和实践课程,诸如技艺、农耕方面的实践。他们属于我们“亚洲青年生态人培养计划”,从思想到实际操作都掌握了,他们就可以像种子一样去全国帮助营造更多的生态村。
另外还有两个和国际机构合作的项目,一是和全球生态村联盟合作,策划一个全球生态村深度人文体验游,带大家看看世界各地的生态村是什么样的;今年十月会召开国际生态村大会,邀请50个国际生态村代表,同时和国内100个生态村举行双年展和嘉年华。我们还有一些小项目,比如说幸福杂货铺,推荐一些我们觉得会增加生活幸福感的产品。
生态活化乡村 以自然为师的乡居实践
2015年在杭州成立的三生谷生态村是源于创始人海潮接触了国际生态村之后诞生的一个社会企业,他希望能从生态村的实践中寻找一种真正幸福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和团队在2016年进入胥岭村,在这个自然村里工作和生活,尝试着将这个自然村落转化为生态村,为国内的生态村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灵感。
在中国庞大的村庄版图上,有着众多“云深不知处”的自然村,它们一般由几个具有血缘宗亲关系的家族自然聚集而成,也是乡村聚落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这些自然村随着城乡的发展往往迎来衰败或消亡的命运,自然环境虽还在,但人与小社会却不再正常活动和运转。坐落在杭州乾潭镇邵家村的山坳里的胥岭村,正是这样的一个自然村。虽然拥有茂密的山林、天然的溶洞和梯田,依然摆脱不了乡民离乡的困境。“据说村庄最繁盛的时候有六百多常住人口,但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去杭州定居,我们2016年入村时,村里只剩下五六十位老人,基本不设常驻的村干部,村民既没有经济创收,也很少有文化活动。”三生谷生态村总干事心桐对我们说道。
虽然现状不容乐观,但刚进入胥岭村时三生谷团队就设计了一系列计划,首先是“新村民计划”:吸引城市的精英人群来此,诸如企业高管、古琴家、太极老师和自然教育的老师等,至今已经有五十多人来此定居,和老村民的比例达到了1:1。“我们觉得想要活化这个村庄,就要通过‘人’来营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心桐说,引入新村民之后,新村民和老村民形成新型的社群,自然也就诞生了新的社群模式,心桐将其称为“同心圆”和“青色组织”。“同心圆”指的是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多元化和去中心化;“青色组织”强调的则是内部成员的自主管理,以追求自我身心完整为驱动力。“总而言之,就是大家要基于认同振兴和活化这个村落的目标,才能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除了社群之外,经济模式也是乡村活化重要的一环,对此三生谷团队设想了“本地化经济”与“可持续经济”两种模式。胥岭村的干层梯田上种满了油菜花,但是村民习惯使用化肥和农药,三生谷团队希望能以对土地造成最低影响的方式来改良耕种,因此他们向村民们介绍以有机的方式种植油菜。村里一些老人的“手艺”也被团队挖掘出来,心桐向我们介绍说:“村里的陈大爷经常会为我们打豆浆,他还会用传统的方法打麦芽糖,也愿意教给年轻人;还有一个老奶奶,她是用二百年老宅中存活的老菌种做的豆腐乳;山上的山茶花的茶籽榨成的茶籽油,村民自家辣椒做的辣椒酱等,就将这些作为本地产品来出售。同时也会举行一些诸如夏令营、冬令营之类的体验型活动,这些都是我们在村里实践后的经济模式。”
全球生态村联盟为“生态村”下的定义是:生态村是一种依托在地资源,有意识地参与设计,整合可持续的生态、经济、社群和文化四个维度,通过全系统路径,使社会和自然环境走向可再生的未来的社区。大部分人对逆城市化乡村振兴的思考会认为须和城市化路径一样经济先行,忽略了应该将村庄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来对待,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一种永续健康的运行机制。同时结合在地的差异性,不同的生态村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模式,三生谷两年在乡村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不一定只靠财团、政府投资或经济拉动就业,通过文化引导、社群建设,新生活方式的塑造,同样能推动青年回乡村。比如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就是培养一个个的生态人(书院由三生谷及美国人文科学院柯布院士共同发起创立),成为一个个普通乡村转型升级为生态村的推动者,实现生态村的“繁衍”,实践中国的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转型战略。三生谷团队所希望的,是形成一种相对简单,但对环境和土地更友好的新生活方式,能够实现所有资源以及人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提升所有人的幸福指数,由此去塑造他们这些“生态人”所认可的理想乡村。
海峡旅游×心桐
目前国内生态村的发展情况如何?
目前生态村有三种类型:一是传统村落转型的生态村,二是由外来者聚居形成的新型共识社区,三是城市中的城市社區。我们认为目前国内的生态村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大部分的国人还不了解生态村这个词的具体概念和内容,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发展生态村。很多人一听到生态村会把注意力都放在“生态”上,其实生态村的构建和设计有一套深入完整的理论,它包括生态、经济、文化、社群各个方面的发展内容,生态村是一个涵盖了很多内容的概念。
在三生谷生态村实践的经济模式,除了自给自足之外,你们还有哪些形式?
除了自给自足,我们在这里还找到了公司合伙和城乡互动的方式。公司合伙指的是我们团队、村委和村民三方共同组成的管理公司。可以高质量的引进外来的经济体和培养内生的经济体,特别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这种管理公司的把关和筛选,同时对于外来引进的经济体投资集团,我们有这样一个规定:他们要交纳利润的10%给村集体。这个费用可以用来作为本村可持续的投入以及新老村民的分红。
三生谷接下来有哪些新的规划或项目?
2017年胥岭村成为了中国首个加入全球生态村联盟成员的传统村落,经过这两年的沉淀和积累,2019年我们会有一个三生谷生态书院的招生项目,招收10-15个中国及一带一路国家学生,最后输出到中国乡村振兴经验全球化。第一年是必须在村里,第二年可以以项目制为主要内容,我们会提供、理论授课和实践课程,诸如技艺、农耕方面的实践。他们属于我们“亚洲青年生态人培养计划”,从思想到实际操作都掌握了,他们就可以像种子一样去全国帮助营造更多的生态村。
另外还有两个和国际机构合作的项目,一是和全球生态村联盟合作,策划一个全球生态村深度人文体验游,带大家看看世界各地的生态村是什么样的;今年十月会召开国际生态村大会,邀请50个国际生态村代表,同时和国内100个生态村举行双年展和嘉年华。我们还有一些小项目,比如说幸福杂货铺,推荐一些我们觉得会增加生活幸福感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