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想和就业观念,全面提高综合就业能力的教育活动。本文从就业指导工作条件、内容途径和学生反馈等维度对其进行总体分析,阐明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政府对就业指导的导向不利
目前,我国对高职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不宽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学费的收取方面,我国高职招生实行学生缴费上学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其收费标准低于普通高校学生。这种状况使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形成一种偏见,认为高职教育是一种“低档次”的教育,高职学生是一类“低素质”的学生,从而在选才择人时对高职学生另眼相看,不乐意接受高职学生就业,提高“就业门槛”,不配合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增加就业指导工作的难度。
在就业准入方面,由于我国目前就业准入制度及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关的保障措施不到位,一些企业、行业不严格遵守劳动准入制度,不认可高职学生的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使高职学生的“双证书”难以发挥就业优势,使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得不到用人单位的有效配合。
总之,招生就业政策的不平等、户口壁垒、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保障措施不到位等政策因素,导致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政策上的正确导向和有力支持。
二、办学理念存在偏差
随着招生体制的不断改变,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很多院校只在乎校园的规模扩建和高楼的修建,认为校园越大,就越气派,招生情况就越好。其实,真正的办学核心应该围绕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进行,而不是以表面的规模为主。就我校而言,2004年招生人数只有近2000人,而2014年招生人数增加到近5000人,校园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相关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没有得到更好的完善。
三、就业指导机构及其运行机制不健全
20世纪90年代,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从事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的推进,很多学校纷纷在原有的毕业生分配的基础上成立从事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从原先的行政部门逐步向服务部门过渡。但由于建立时间短,使得就业指导机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按照以下两种模式设立。一种是纯就业中心模式,只设一级就业工作机构和人员,不设院系级的就业指导和专职人员,学院就业中心直接对全体学生开展就业信息服务、指导与咨询工作。另一种是“学校就业中心 院系就业辅导员”模式,在这种模式里,学校就业中心与院系就业辅导员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各有侧重,学校就业中心负责为全体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与咨询的服务,而院系就业辅导员则只为毕业生提供辅导和咨询。
四、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和全员化
一直以来,我国许多高校往往把就业指导片面地理解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对就业指导的对象和周期的理解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国高校中尽管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开设就业指导课,但根据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金蕾和樊富珉共同完成的“高校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的双向反馈”调查表明,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基本上是从大学毕业前一年开始的,某些学校甚至在大学毕业前一学期毕业生双选会召开过后才搞“马后跑”。每到招聘季节,各学校的面试技巧、应聘指导之类五花八门的讲座开的不亦乐乎,学校显然成了信息中转站,就业指导只是应急措施,这使本应该发挥最大作用的就业指导反倒成了“季节性快餐”。另外,调查表明,13.4%的学生认为学校“长期进行就业指导”,15.8%的学生认为学校“定期进行就业指导”,只有56.9%的学生认为学校“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可以看出,大学各年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就业指导的帮助,但是只有25%的高校面向全校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学生对就业指导需求的普遍性与高校实施就业指导的相对集中性形成鲜明对比,全员化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在我国高校并不普遍。
五、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不专业
我国高职现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都不够专业,一般是由过去从事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同志兼任的,大多缺乏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资讯学等方面知识的专门训练,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受到很大限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尚无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学校在聘任的标准上最注重的是就业指导人员是否熟悉学生工作,这与过去单纯地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项事物性工作的传统有一定的关系。高校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多集中于就业指导理论的学习,并逐步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向倾斜,就业指导方法和职业测评方面的培训相对薄弱,培训方式以定期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为主。事实上,就业指导是一项涉及教育、管理、经济、心理等多种学科的科学,具备相应的学科背景,受过专门的培训,掌握不同行业或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具有一定的咨询和指导经验,将成为今后科学、系统的高职就业指导专职、专业人员的必备条件。
六、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过高,缺乏实践能力
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工作的期望太过美好,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工作的地方是环境优美、工资待遇丰厚、没有竞争压力的名牌企业,都不愿意去那些环境差、待遇低、小规模的不知名单位。在我所带的几届毕业生中,很多优秀的学生就是没有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个人能力和用人企业的需求,而错失很多很好的机会,导致至今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们在大三找到实习单位之后,大多因为工厂的环境不好、工作时间太长、工资不高而中途离职,只有部分学生坚持下来,现在也做得比较好,为什么会是大部分学生就业又失业,再就业再失业,这样的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情况之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存在以下问题:办学理念存在偏差;就业指导机构及其运行机制不健全;就业指导缺乏全程化、针对性;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对学生意向的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使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
一、政府对就业指导的导向不利
目前,我国对高职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不宽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学费的收取方面,我国高职招生实行学生缴费上学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其收费标准低于普通高校学生。这种状况使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形成一种偏见,认为高职教育是一种“低档次”的教育,高职学生是一类“低素质”的学生,从而在选才择人时对高职学生另眼相看,不乐意接受高职学生就业,提高“就业门槛”,不配合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增加就业指导工作的难度。
在就业准入方面,由于我国目前就业准入制度及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关的保障措施不到位,一些企业、行业不严格遵守劳动准入制度,不认可高职学生的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使高职学生的“双证书”难以发挥就业优势,使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得不到用人单位的有效配合。
总之,招生就业政策的不平等、户口壁垒、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保障措施不到位等政策因素,导致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政策上的正确导向和有力支持。
二、办学理念存在偏差
随着招生体制的不断改变,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很多院校只在乎校园的规模扩建和高楼的修建,认为校园越大,就越气派,招生情况就越好。其实,真正的办学核心应该围绕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进行,而不是以表面的规模为主。就我校而言,2004年招生人数只有近2000人,而2014年招生人数增加到近5000人,校园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相关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没有得到更好的完善。
三、就业指导机构及其运行机制不健全
20世纪90年代,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从事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的推进,很多学校纷纷在原有的毕业生分配的基础上成立从事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从原先的行政部门逐步向服务部门过渡。但由于建立时间短,使得就业指导机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按照以下两种模式设立。一种是纯就业中心模式,只设一级就业工作机构和人员,不设院系级的就业指导和专职人员,学院就业中心直接对全体学生开展就业信息服务、指导与咨询工作。另一种是“学校就业中心 院系就业辅导员”模式,在这种模式里,学校就业中心与院系就业辅导员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各有侧重,学校就业中心负责为全体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与咨询的服务,而院系就业辅导员则只为毕业生提供辅导和咨询。
四、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和全员化
一直以来,我国许多高校往往把就业指导片面地理解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对就业指导的对象和周期的理解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国高校中尽管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开设就业指导课,但根据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金蕾和樊富珉共同完成的“高校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的双向反馈”调查表明,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基本上是从大学毕业前一年开始的,某些学校甚至在大学毕业前一学期毕业生双选会召开过后才搞“马后跑”。每到招聘季节,各学校的面试技巧、应聘指导之类五花八门的讲座开的不亦乐乎,学校显然成了信息中转站,就业指导只是应急措施,这使本应该发挥最大作用的就业指导反倒成了“季节性快餐”。另外,调查表明,13.4%的学生认为学校“长期进行就业指导”,15.8%的学生认为学校“定期进行就业指导”,只有56.9%的学生认为学校“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可以看出,大学各年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就业指导的帮助,但是只有25%的高校面向全校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学生对就业指导需求的普遍性与高校实施就业指导的相对集中性形成鲜明对比,全员化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在我国高校并不普遍。
五、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不专业
我国高职现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都不够专业,一般是由过去从事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同志兼任的,大多缺乏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资讯学等方面知识的专门训练,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受到很大限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尚无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学校在聘任的标准上最注重的是就业指导人员是否熟悉学生工作,这与过去单纯地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项事物性工作的传统有一定的关系。高校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多集中于就业指导理论的学习,并逐步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向倾斜,就业指导方法和职业测评方面的培训相对薄弱,培训方式以定期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为主。事实上,就业指导是一项涉及教育、管理、经济、心理等多种学科的科学,具备相应的学科背景,受过专门的培训,掌握不同行业或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具有一定的咨询和指导经验,将成为今后科学、系统的高职就业指导专职、专业人员的必备条件。
六、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过高,缺乏实践能力
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工作的期望太过美好,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工作的地方是环境优美、工资待遇丰厚、没有竞争压力的名牌企业,都不愿意去那些环境差、待遇低、小规模的不知名单位。在我所带的几届毕业生中,很多优秀的学生就是没有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个人能力和用人企业的需求,而错失很多很好的机会,导致至今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们在大三找到实习单位之后,大多因为工厂的环境不好、工作时间太长、工资不高而中途离职,只有部分学生坚持下来,现在也做得比较好,为什么会是大部分学生就业又失业,再就业再失业,这样的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情况之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存在以下问题:办学理念存在偏差;就业指导机构及其运行机制不健全;就业指导缺乏全程化、针对性;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对学生意向的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使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