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重音,提高语文朗读教学效率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语感呢?训练朗读能力,挖掘教学内容,从重音、停顿、强调、语速等方面进行指导,其中重音的朗读指导是训练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与途径之一。
  关键词:朗读;有效性;重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75-001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教学过程中,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朗读,使之具有一定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存在的问题
  
  1、表现在默读上:有的同学“读”得非常慢而吃力,有的同学不是眼在动,而是头在不停地左右摇摆,而大多数同学还停留在小声默读的阶段。
  2、表现在朗读上:有的同学将多音节词(词组)人为地割裂开来,不会辨别意群与意群之间的停顿;有的同学勉强能读下去,却常常出现读错字、添字和漏字的情况,结果是他读起来拗口,别人听起来吃力;绝大多数人朗读时都难以读出感情。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上好“朗读”这一教学环节,让朗读这种传统的方法重焕青春,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1、引导学生寻找重音规律
  重音是体现文章节律的一种很重要的朗读技巧。语法重音具有语义指向、辅助衍生语义、突出、强调语义的功能和作用,把握语法重音有助于准确理解文意、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可以凸现语言的感情色彩,充分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根据重读产生的原因,语句重音可以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语法重音是根据语法结构特点读出的重音,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积极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寻找规律。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有规律可循,位置也较固定。属于语法重音中表示疑问,特指或活用的代词,往往应读重音。而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另外,此类重音常见的规律还有:主谓短语的短句中,谓语通常读重音;偏正短语中,修饰语,包括状语或定语通常读重音;动宾短语中,包括介词短语,宾语通常读重音;后补短语中,补语通常读重音。
  2、指导学生加强朗读训练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技能都是通过反复实践养成的,语言技能概莫能外。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们做教师的要身先垂范,对经典的课文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读给学生听,并要求学生认真模仿,体会到语音的艺术性。与此同时,教师要引领、指导学生读,尽量地让他们注意到重音,体会语言的节奏美。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名作《春》时,有意让学生运用捕捉重音的方法,理解文章的内涵。首先笔者要求学生找准重音,着重诵读。学生在课文第l、2自然段找出了总领全文的关键词并重音朗读,使他们慢慢感受领悟到作者对春天的殷切盼望之情及春阳的特征。其次,比较重音,揣摩诵读。如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钻”能不能改为“长”,为什么?通过讨论、品味,学生就能明白这个词不能换,因为“钻”突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劲的大,强调了小草的勃勃生机。第三,抓住重音,想象诵读。
  3、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当然,运用重音来提高朗读的有效性,还应掌握重音朗读的技巧,这样才能提高表现重音的质量。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加强重音。即有意识地把某些词语读重一些、响一些,使音量增高,这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方法。
  2、拖长音节。即有意将重音音节拖长一些,用延长音节的办法使重音突出,这样能使读重音的词显现出更细腻、复杂、深沉的含义来。如《最后一课》结尾:“散学了,——你们走吧。”其中“散学了”这句话里有许多未尽之意,如祖国沦陷了,最后一课结束了等,有无限的感慨,有深刻的思考。
  3、重音轻读。表现重音不一定要增加音量,有时用减轻音量的方法将重音低沉地轻轻吐出.效果反而更好。一般也是在表达细腻、复杂的感情时,用这种方法。如朗读《故乡》一课中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读中年闰土时要用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的语气,让人感受到一个封建社会底层破产农民的迟钝麻木,生活的重负给他造成的痛苦,封建等级观念对他精神上的摧残。
  4、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词语,突出某一词语,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如《大道之行》,尾声中“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其中重音“故”后作一短暂停顿,这样才能体现出全文的结论。
  诚然,在阅读教学中,想一蹴而就,并不是件易事,但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这一现状总会有所改变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我们只要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必将因朗读而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课堂是一个互动的、有生命力的课堂,在“目标一一过程一一结果”的演变过程中。除了预设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许多无法预知的精彩。如何应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使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迭到有效生成,自然成为我们一线教师急需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关键词:科学课堂; 不断生成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摘要:识字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许多教师往往采用最直接、最易行的读、抄、写的形式,使原本注意力时间短的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课堂效果不佳。《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列为教学的第一目标。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轻松识字;巧用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73
摘要: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要与数学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两者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才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取得好的效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 要: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关键词:课堂; 精心预设; 动态生成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83-001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有效引导动态生成,使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下面结合本人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平等对话,有效引领是有效生成的前提学
摘 要:只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不断探索和完善,学习运用创新思维,牢固树立服务观念,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善于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102-001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认知鉴赏能力、分析理解能力以及提升文学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美育是其中重要的教育目的和内容,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作为传授语言知识的英语教师应立足于讲台,向学生传播美的语言,灌
"新课标"要求增多师生互相交流的机会,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激情。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及作者的教学实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