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由谭维维和张喜民等华阴老腔艺人合作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华丽亮相。参演的陕西省华阴市华阴老腔农民艺人,弹奏着自制的六角月琴和钟铃,吼出自古流传的华阴老腔,给全国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被称为中国最古老摇滚的华阴老腔,最早发源于陕西省华阴县(现华阴市)的双泉村,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也是皮影戏的一种。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从明末清初开始,该剧种世代流传,久演不衰。2006年,华阴老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众人帮腔满台吼”的老腔戏
今年正月,在西安曲江寒窑庙会上,我有幸观赏了在春晚亮相的华阴老腔原班人马的现场表演,近距离感受了华阴老腔那独有的高亢豪放、荡气回肠的韵味。
在张灯结彩、熙熙攘攘的广场正中,有一个小型舞台。“伙计们,都准备好了吗?”忽然间,一位穿红衣的老汉跳上了舞台开始招呼众人。“好了!”参加表演的老汉、媳妇们,呼啦啦扛着各种乐器奔上舞台。“抄家伙,曳一板!”红衣老汉怀抱着六角形月琴,站在中间指挥着大家。人们一下就认出了他就是主唱兼第一月琴手张喜民。随着张喜民的吆喝声,一时间,锣鼓声、月琴声、二胡声、梆子声、铃铛声,奏响了华阴老腔悠扬豪迈的曲调。
“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就成了华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条犁沟就成了黄河。”张喜民手执月琴,引吭高歌,唱到高潮,其余10人齐声附和,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这些台上的农民艺人,唱到尽兴之处,用力跺地,群情激昂,苍凉雄浑的歌声回荡在空中。
忽然,一位坐在舞台后侧板凳上的老汉,一手拿着木块,一手抡起一条长凳来到台前。只见他抡圆了胳膊,变换着姿势用惊木猛烈地敲击条凳的不同位置。随着他的发力,一声声节奏鲜明、声音清脆的巨响迸发出来,真可谓是“众人帮腔满台吼,惊木一击泣鬼神”。
华阴老腔的前世今生
台上老腔艺人们一段刚刚唱完,台下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张喜民带领的老腔演出团,春节前一直在紧张地排练央视猴年春晚的节目。央视春晚演出后,老腔艺人们顾不得休息,又来到寒窑庙会上,一下午要演3场。
趁着表演间隙,张喜民给我们讲起了华阴老腔的前世今生——
据说早在西汉时期,在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的地方(今华阴县卫峪乡双泉村的土塬上),有一座“西汉京师粮仓”,因而就有了一座西通长安的水陆码头。码头上有一群船工,每到拉船时,带头船工为了统一大家的动作,一边喊着船工的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众人紧跟着齐喊,这就是老腔的由来。后来,起头喊号子的人演变为主唱,跟着一起喊的众人演变为帮腔满台吼,木块击板也成了乐器。接下来,老腔演变成了戏,有了唱腔。这种浸润着黄土高原和黄河风情的原汁原味的唱腔,经过漫长的演变与完善,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发展到鼎盛。唱腔沉雄古朴,粗犷豪放;剧目题材多为春秋列国、三国、唐宋战争故事;表演程式则以征战、列阵、厮杀,以及擂鼓呐喊为主,因而又称“英雄戏”、“好汉戏”;演出形式以皮影为载体,只要五六人即可完成,一出戏由一人主唱,生末净旦丑全担,边弹边唱,还要打板打锣和敲鼓,另一人挑扦子表演皮影,其他人分别负责板胡、大号、手锣、勾锣、梆子、铃铛和木块击板,还负责帮腔。华阴老腔这一古老剧种,以其独有之长世代流传。
华阴老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2006年,华阴老腔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华阴市文化部门为了抢救濒临灭绝的古老剧种,积极创造条件把华阴老腔的表演推到前台,使华阴老腔焕发新光彩。
张家的老腔“家戏”后继乏人
张喜民介绍说,华阴老腔皮影戏原本是张家时代祖传的“家窝戏”,用于自娱自乐,并且明确规定只传本宗本族男性。张喜民1947年生于华阴市双泉村,15岁开始随家人学老腔皮影戏,父亲把家传的六角琴传给他。张喜民学艺5个月后就登台演出,凭一出《罗成征南》出了名。因他当时年龄小,又是主唱,初出江湖就名声大噪。
后来,张喜民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老腔班社,名声也越来越响。华阴及周边几个县城,甚至与陕西交界的山西、河南,都留下过这个戏班的足迹。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老腔班社的生意一落千丈。2005年,林兆华在话剧《白鹿原》里,大量使用老腔曲调,老腔才又被外界所知。此后,老腔从华阴走向全国,甚至还远渡重洋,到日本、美国等地演出。
2008年,张喜民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称号。虽然华阴老腔越唱越火,但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现在的老腔班底,平均年龄60多岁。说起传承,张喜民甚感压力。“老腔这门家戏,绝对不能在我手中丢掉!”近年来,张喜民打破家族传承的戒条,只要爱好的人,都可以来学。他还通过办培训班、带徒弟等形式,期望培养出优秀的传承人。
可喜的是,张喜民的孙子,已是大学生的张猛,从2005年开始跟着爷爷学唱老腔,现在也能登台演唱了。
被称为中国最古老摇滚的华阴老腔,最早发源于陕西省华阴县(现华阴市)的双泉村,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也是皮影戏的一种。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从明末清初开始,该剧种世代流传,久演不衰。2006年,华阴老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众人帮腔满台吼”的老腔戏
今年正月,在西安曲江寒窑庙会上,我有幸观赏了在春晚亮相的华阴老腔原班人马的现场表演,近距离感受了华阴老腔那独有的高亢豪放、荡气回肠的韵味。
在张灯结彩、熙熙攘攘的广场正中,有一个小型舞台。“伙计们,都准备好了吗?”忽然间,一位穿红衣的老汉跳上了舞台开始招呼众人。“好了!”参加表演的老汉、媳妇们,呼啦啦扛着各种乐器奔上舞台。“抄家伙,曳一板!”红衣老汉怀抱着六角形月琴,站在中间指挥着大家。人们一下就认出了他就是主唱兼第一月琴手张喜民。随着张喜民的吆喝声,一时间,锣鼓声、月琴声、二胡声、梆子声、铃铛声,奏响了华阴老腔悠扬豪迈的曲调。
“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就成了华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条犁沟就成了黄河。”张喜民手执月琴,引吭高歌,唱到高潮,其余10人齐声附和,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这些台上的农民艺人,唱到尽兴之处,用力跺地,群情激昂,苍凉雄浑的歌声回荡在空中。
忽然,一位坐在舞台后侧板凳上的老汉,一手拿着木块,一手抡起一条长凳来到台前。只见他抡圆了胳膊,变换着姿势用惊木猛烈地敲击条凳的不同位置。随着他的发力,一声声节奏鲜明、声音清脆的巨响迸发出来,真可谓是“众人帮腔满台吼,惊木一击泣鬼神”。
华阴老腔的前世今生
台上老腔艺人们一段刚刚唱完,台下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张喜民带领的老腔演出团,春节前一直在紧张地排练央视猴年春晚的节目。央视春晚演出后,老腔艺人们顾不得休息,又来到寒窑庙会上,一下午要演3场。
趁着表演间隙,张喜民给我们讲起了华阴老腔的前世今生——
据说早在西汉时期,在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的地方(今华阴县卫峪乡双泉村的土塬上),有一座“西汉京师粮仓”,因而就有了一座西通长安的水陆码头。码头上有一群船工,每到拉船时,带头船工为了统一大家的动作,一边喊着船工的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众人紧跟着齐喊,这就是老腔的由来。后来,起头喊号子的人演变为主唱,跟着一起喊的众人演变为帮腔满台吼,木块击板也成了乐器。接下来,老腔演变成了戏,有了唱腔。这种浸润着黄土高原和黄河风情的原汁原味的唱腔,经过漫长的演变与完善,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发展到鼎盛。唱腔沉雄古朴,粗犷豪放;剧目题材多为春秋列国、三国、唐宋战争故事;表演程式则以征战、列阵、厮杀,以及擂鼓呐喊为主,因而又称“英雄戏”、“好汉戏”;演出形式以皮影为载体,只要五六人即可完成,一出戏由一人主唱,生末净旦丑全担,边弹边唱,还要打板打锣和敲鼓,另一人挑扦子表演皮影,其他人分别负责板胡、大号、手锣、勾锣、梆子、铃铛和木块击板,还负责帮腔。华阴老腔这一古老剧种,以其独有之长世代流传。
华阴老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2006年,华阴老腔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华阴市文化部门为了抢救濒临灭绝的古老剧种,积极创造条件把华阴老腔的表演推到前台,使华阴老腔焕发新光彩。
张家的老腔“家戏”后继乏人
张喜民介绍说,华阴老腔皮影戏原本是张家时代祖传的“家窝戏”,用于自娱自乐,并且明确规定只传本宗本族男性。张喜民1947年生于华阴市双泉村,15岁开始随家人学老腔皮影戏,父亲把家传的六角琴传给他。张喜民学艺5个月后就登台演出,凭一出《罗成征南》出了名。因他当时年龄小,又是主唱,初出江湖就名声大噪。
后来,张喜民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老腔班社,名声也越来越响。华阴及周边几个县城,甚至与陕西交界的山西、河南,都留下过这个戏班的足迹。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老腔班社的生意一落千丈。2005年,林兆华在话剧《白鹿原》里,大量使用老腔曲调,老腔才又被外界所知。此后,老腔从华阴走向全国,甚至还远渡重洋,到日本、美国等地演出。
2008年,张喜民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称号。虽然华阴老腔越唱越火,但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现在的老腔班底,平均年龄60多岁。说起传承,张喜民甚感压力。“老腔这门家戏,绝对不能在我手中丢掉!”近年来,张喜民打破家族传承的戒条,只要爱好的人,都可以来学。他还通过办培训班、带徒弟等形式,期望培养出优秀的传承人。
可喜的是,张喜民的孙子,已是大学生的张猛,从2005年开始跟着爷爷学唱老腔,现在也能登台演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