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提高林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以适应林业科技和生产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北京农学院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考核体系等4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期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林业人才。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129-02
  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环节。“森林培育学”是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从林木种子生产及育苗、森林营造、森林抚育以及森林主伐更新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森林培育相关内容的理论与技术,为解决森林培育生产问题和从事森林培育工作及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农业工程以及设施栽培等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林业生产中。在新形势下,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对林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不足以及考核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森林培育学”的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该课程的精髓,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适应未来林业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林业科技人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模式亟需进行改革。因此,笔者结合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模式上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考核体系等4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以下探索性的改革与实践。
  一、重组、充实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为沈国舫、翟明普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育学》(第2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分两部分,一是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森林立地、造林树种选择、林分的结构及其培育等,为本学科的基本原理;二是技术体系部分,主要包括林木种苗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与主伐更新、区域森林培育与林业生态工程等。这种课程内容编排方式具有通用性强、地域性突出的明显特点,但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将课程教学内容的原理和技术体系分割开来给课程讲授和学习带来不便,也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原理是林木种苗培育的理论基础;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原理是森林抚育采伐的理论基础;森林的生产功能及其调控原理是森林主伐更新的理论基础;森林立地、造林树种选择、林分的结构及其培育等原理是森林营造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森林培育学》授课时,将原理和技术体系两部分结合起来讲授,如将“林木个体的生長发育原理”与“林木种苗培育”结合讲授;将“森林立地、造林树种选择、林分结构及其培育等”原理与“造林技术、幼林抚育、造林规划设计等”技术体系结合起来讲授;将“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原理”与“森林抚育采伐技术和林分改造技术体系”结合讲授;将“森林的生产功能及其调控原理”与“森林收获与更新技术体系”结合讲授。
  2.部分教学内容弱化、地域特色不明显。本教材弱化了“林木种子生产”部分的内容,如林木结实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种子成熟等;再者,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差别很大,树种繁多;此外,我校林学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及各地人工造林和森林经营方式不尽相同,再加上各地林业的发展程度以及对林业的认识层次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我国南北方、东中西部主要的造林树种,结合各自的结实特点,补充相关林木种子生产方面的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基本知识。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给学生增加了较多的选修课程,“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课时不断缩减,因此现行教学方式大多仍采用单一的“讲授型”教学方法,长时间枯燥的理论教学使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的疲劳,学习积极性不高,弱化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1.课堂问答。提问与回答贯穿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随时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紧跟老师的授课思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如在讲授“造林树种选择的基础”时,先提问“什么是生态学特性、生物学特性?”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补充引入课堂教学;再如讲授“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规律”时,穿插提问《测树学》中讲过的高、径连年生长量、树冠指数、干形指数、尖削度等相关概念。
  2.课堂与课后作业相结合。针对每次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在授课时特意安排出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作业练习,以加强学生对当堂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如“森林营造”部分中,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构成因子,密度的作用规律等原理的内容,相对枯燥且不容易理解掌握,因此采用了此教学方法。另外,还采用了课后作业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并系统掌握森林培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如森林立地分类部分,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是:“查阅相关资料,按照詹昭宁等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分析自己所在家乡(细化到地市级或县级)属于哪个森林立地类型?”
  3.结合时事热点,活跃课堂氛围。根据授课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现象,活跃课堂氛围,如讲授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时,可以联系我们现在的人口密度激增的社会现象,播放1-2张有关节假日期间火车站购票、各大景区旅游的人山人海的场景照片,通过感知过大的人口密度对人的心情的影响,使学生深入理解密度过大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三、加强实践教学
  “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強的课程,教学实践是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之前的必要准备阶段。然而目前由于“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时数的缩减,使得该课程教学实习的时间仅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使学生充分实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解决这一矛盾,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是结合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尽量安排该课程最最精华的内容(如苗圃规划、育苗课程设计、造林规划设计调查与造林整地、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抚育调查设计等)进行教学实习;其次是结合“专业实践课”开展苗木繁育(播种、扦插、嫁接等)、苗木移植、苗木修剪以及苗木生长规律调查等实践内容。
  四、完善考核体系
  目前,森林培育学考核通常采用单纯的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仅注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创新的探索过程,阻碍了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推行由笔试、实验实习、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几部分组成的综合考核,以考促学,引导该课程的教学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五、小结
  课程教学研究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应与时俱进。“森林培育学”作为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林业发展的水平。为了满足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对林业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森林培育学”教学改革应该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精选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模式,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国舫,翟明普.森林培育学(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曹兵,赖生渭,宋丽华.“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5,(3):55-56.
  [3]李荣,宋宇洋,唐城.森林培育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4,(9):66.
  [4]孙时轩.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教务管理在大学教学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高校基层教务管理者能对教务管理工作研究透彻,把它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就有可能从优秀到卓越,成为专家型高校教务管理者。  关键词:优秀;卓越;高校基层教务管理者;教务管理;专家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013-02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办好学校、确保正常教学
摘要: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之一。本文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指出民办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民办高校英语教师利用社会共享资源实现职业自主发展的三条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019-02  一、引言  我国民办高校已有30多年
摘要:勤工助学是我国高校资助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的重要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勤工助学也出现了管理体制不健全、工作内容与专业相关性低、酬金偏低、育人功能相对薄弱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勤工助学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其资助育人的功效。  关键词:勤工助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001-02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院近5年的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情况的总结分析,概括分析了当前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绩效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056-02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新型人才的重任。为了
摘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中央面向全体党员深化教育的重要实践。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如何根据基层党组织实际,创新实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高党员政治思想素质,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创新实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实施  中图分类号:
摘要: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存在的问题,开创了新唯物主义,也就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实践理论对于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一定的启示,只有坚持实践观点,才能真正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马克思;费尔巴哈;实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的理论为指导,从大学即文化这一视角,结合H职业技术学院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总结并提炼出通过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平台,着力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途径、营造文化素质教育环境,全力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理念与路径探索。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文化活动体系;活动文化;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
摘要:2002年高校扩招以后,国内高校在校大学生规模扩大了许多倍,各种非主流思想随着大量学生进入校园。要搞好本科生教学工作,必须应对各种亚文化元素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冲击。高校教师要针对目前学生的特点,改进工作方法,使师生之间在教学工作中能够互相理解,互相促进,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  关键词:大学生;亚文化;教师;工作方法;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为培养较高学历层次的高技能型酒店管理人才,海南省教育厅开展高职与普通本科“3 2”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其中,转段升学考核是审核学生从高职进入本科学习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联合培养的酒店管理“3 2”专业,在转段升学实践研究中进行了有力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高职与普通本科;酒店管理“3 2”;转段升学;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
摘要:舆情应对是公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本文以野生动物违法案件为例,提出公安舆情应对能力教授内容中应强调舆情应对的重要性;培养坚定的政治立场;提升专业问题的应对能力;结合具体案例学习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野生动物案件;舆情应对能力;教授内容;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246-02  时下互联网时代带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