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满足与商业模式——论编辑成功的三要素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ell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论2008年10月28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一则信息,宣布该报将从2009年4月起不再出版印刷版,改用电子邮件发送网络版给读者,同时每周在周末出版一份印刷版的周刊。这标志着这份有百年历史的名牌报纸将正式告别印刷版,甚至是永久性的。它的这一行动在全美新闻出版界引起巨大的震动,
其他文献
相位测量单元(PMU)能够实现广域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同步测量,已经成为监测和控制电网的关键。但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原因,目前不可能在电力系统的所有节点均安装PMU。因此,通过
我国报刊的发行量不公开、不透明,发行数字掺水、虚报,报刊的真实发行量成为商业秘密,甚至一些报社规定不得向外透漏发行量,违者轻则处罚、重则开除。报刊虚报发行量,不仅伤害了读
【正】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时代,出版业需要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强烈的市场意识和较强的策划能力的复合型编辑人才。编辑要发展,首先必须强化自身的学识,既要深
《读书》杂志自1979年创刊以来,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起伏跌宕。作为一本立足前沿和高端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读书》体现出来强烈的现实关怀、文化理想和批判精神。不论是早期的“无能、无为、无我”的办刊理念,还是逐渐地介入现实、批判现实,《读书》构建出一片开放的思想公共领域,是中国精英知识分子话语的空间。许多大师都在《读书》上留下了文字笔墨足迹,这其中就有丁聪和他的漫画。  从1979年第5期开始,丁聪在《
图书的市场营销,简单地说,就是出版社或图书公司以图书市场为中心而开展的整体性营销活动。在现代化的图书制作流程中,市场营销应作为出版的一个有机部分,贯穿始终。只有坚持把市场营销的观念实践到图书制作的每一步骤,图书的成本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图书才有可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获得最大空间的利润。    一 营销认识的误区    在谈及图书的制作流程之前,首先须将市场营销与一个市场上通用的词语“推销”相区别
近年来,为了帮助国内读者了解域外的文化与社会制度,越来越多的报刊开始登载外国作者的文章译文。这些译文开阔了国内读者的视野,促进了中外知识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相关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由于有些译文作者和登载译文的编辑缺乏相应著作权意识,在译文的作者署名和译者署名问题上粗心大意,造成了日后产生法律纠纷的隐患。因此,对译文作者署名问题进行规范,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
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到2010年的整整10年,中国的经济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持续增长,互联网的发展更是以迅猛的态势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今年1月公布的《第25次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人数已达到3.84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8.9%;中国域名总数为1682万个;中国网站总数达到了323万个。  仅仅10年,互联网彻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