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步入深化改革行列,对其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是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本文主要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给有需教学人士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大体包括语言建构、语言运用、审美鉴赏、创造能力等内容,现阶段,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主要是对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进行培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顺应素质教育要求,树立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助力学生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给日后成长发育奠定扎实基础。
一、核心素养和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充分应用新方法、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教学概念有了更加明确的界定:学生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取得终身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着重强调社会关爱和个人修养,同时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学生不再受应试教育束缚,教师不再一味注重成绩。由此可见,这种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不容小觑的导向作用。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1.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开展语文教学
汉语言不仅是语文教学内容,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交流工具。语言建构与运用体现的是一种综合性能力。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语感、强化理解能力的同时,让语言组织能力得到锻炼。
例如,在讲授《日月潭的传说》一课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泛读文章,让学生借助字典查阅课文里出现的生字、生词,如“剪”“峻岭”等,进行拼音标注;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试读文章,根据学生试读情况,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之后,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和字典释义来理解这些生字、生词,并进行造句,让学生在扎实掌握生字、生词的情况下做到有效应用,进而实现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采取具备层次性的文字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结合教学和生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知识来源于生活且和实际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设立生活化教学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其在日后学习过程中科学、合理应用自身所学。
例如,在讲解《白杨》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并将文章中的精华部分延伸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一位父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坐火车去边疆。在旅途中,车窗外挺拔白杨树,引起了父子间的探讨交流,表达出父亲对边疆守卫者的赞美与敬仰,对他们如白杨一般坚毅、不屈不挠的品性进行赞扬。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就白杨所具备的优秀品质进行深入探讨,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培养自身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优秀品格,让学生知道,在面对困难时,退缩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迎难而上、勇敢面对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
3.引导学生累积,提升语文能力
学习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学生而言,有效的积累也可以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习质量。基于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多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并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进行积累,不仅有利于提升其写作水平,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講解《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就可让学生积累、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并带领学生展开文本解读,对这些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研究,对学生的解读能力、分析能力进行锻炼。除了解读文本语句以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其进行仿写或是有意识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积累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4.利用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创造精神发展
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就是不断地创新,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可以更好地肩负起建设国家的重担。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想法超前且大胆,可以快速认知新的科技或事物,还有些学生积极尝试把自己的想法转化成实物。可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被限制,不能有效激发其创新意识,也不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新课改实施以后,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进行大胆创新,宽容学生犯下的错误,在对错误进行纠正时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语文教材里的科普类文章篇幅得到增加,给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带来很大的帮助。教师要积极发掘文本教材里的科普知识,给学生构建多元化学习环境,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不仅具备温柔细腻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包涵着客观理性的科学知识,不断激发其探究欲望,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强化创新能力的基础保障就是科学探究意识的形成,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自主进行探究以及创新活动,有利于增强语文核心素养,给日后更好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时,可将结尾变成开放式结局,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通过诗歌等多种形式,给文章创造一个具备个性特征的结尾。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多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适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有展示作品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助力,使得学生大胆展示自身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自身智慧,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给学生以后学习复杂知识奠定扎实基础,助力学生取得更加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静.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19(26):83.
[2]马亚妮.小学阅读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调查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9.
[3]李艺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97.
[4]杨迎霞.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15):37.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大体包括语言建构、语言运用、审美鉴赏、创造能力等内容,现阶段,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主要是对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进行培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顺应素质教育要求,树立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助力学生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给日后成长发育奠定扎实基础。
一、核心素养和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充分应用新方法、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教学概念有了更加明确的界定:学生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取得终身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着重强调社会关爱和个人修养,同时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学生不再受应试教育束缚,教师不再一味注重成绩。由此可见,这种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不容小觑的导向作用。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1.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开展语文教学
汉语言不仅是语文教学内容,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交流工具。语言建构与运用体现的是一种综合性能力。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语感、强化理解能力的同时,让语言组织能力得到锻炼。
例如,在讲授《日月潭的传说》一课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泛读文章,让学生借助字典查阅课文里出现的生字、生词,如“剪”“峻岭”等,进行拼音标注;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试读文章,根据学生试读情况,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之后,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和字典释义来理解这些生字、生词,并进行造句,让学生在扎实掌握生字、生词的情况下做到有效应用,进而实现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采取具备层次性的文字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结合教学和生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知识来源于生活且和实际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设立生活化教学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其在日后学习过程中科学、合理应用自身所学。
例如,在讲解《白杨》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并将文章中的精华部分延伸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一位父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坐火车去边疆。在旅途中,车窗外挺拔白杨树,引起了父子间的探讨交流,表达出父亲对边疆守卫者的赞美与敬仰,对他们如白杨一般坚毅、不屈不挠的品性进行赞扬。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就白杨所具备的优秀品质进行深入探讨,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培养自身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优秀品格,让学生知道,在面对困难时,退缩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迎难而上、勇敢面对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
3.引导学生累积,提升语文能力
学习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学生而言,有效的积累也可以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习质量。基于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多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并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进行积累,不仅有利于提升其写作水平,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講解《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就可让学生积累、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并带领学生展开文本解读,对这些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研究,对学生的解读能力、分析能力进行锻炼。除了解读文本语句以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其进行仿写或是有意识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积累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4.利用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创造精神发展
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就是不断地创新,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可以更好地肩负起建设国家的重担。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想法超前且大胆,可以快速认知新的科技或事物,还有些学生积极尝试把自己的想法转化成实物。可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被限制,不能有效激发其创新意识,也不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新课改实施以后,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进行大胆创新,宽容学生犯下的错误,在对错误进行纠正时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语文教材里的科普类文章篇幅得到增加,给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带来很大的帮助。教师要积极发掘文本教材里的科普知识,给学生构建多元化学习环境,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不仅具备温柔细腻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包涵着客观理性的科学知识,不断激发其探究欲望,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强化创新能力的基础保障就是科学探究意识的形成,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自主进行探究以及创新活动,有利于增强语文核心素养,给日后更好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时,可将结尾变成开放式结局,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通过诗歌等多种形式,给文章创造一个具备个性特征的结尾。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多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适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有展示作品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助力,使得学生大胆展示自身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自身智慧,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给学生以后学习复杂知识奠定扎实基础,助力学生取得更加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静.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19(26):83.
[2]马亚妮.小学阅读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调查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9.
[3]李艺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97.
[4]杨迎霞.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