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执行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基础和中心环节。2001年我国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还是课时安排、时间分配等,比以往的课程更能彰显以社会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价值取向,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执行依然面临着课程执行的“门第”之见、课程执行量的缺失、课程执行质的缺失的困境,极大地影响着课改目标的实现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课程执行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课程执行疲软的原因所在,即,教育管理者缺乏教育使命感、教师专业理想缺失、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不足,提出转变教育理念,为国家的未来而管理;提升教师专业化,为国家的未来而教;倡导素质教育,为国家的未来而学是提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执行;现状;对策
课程执行是指学校将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以及课程实验方案中规定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时安排、时间分配在学校具体落实的过程。2001年我国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课改精神,要求课程的设置既要坚持以社会为本的价值取向,也要彰显以学生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价值取向,从而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面临一定的困境,极大地影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笔者从课程执行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现状,探讨其原因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现状分析
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门第”之见
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本没有主科与副科课程之分,但学校、教师、家长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以小考、中考为指挥棒,功利性地把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分为主科课程和副科课程,对主科课程,学校重视,教师投入,家长关注,学生努力;对副科课程,学校轻视。教师敷衍,家长忽视,学生应付。上海曾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各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研究报告)》中,把课程整体分解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大类,令人担忧的是,重视主科课程也只是关注基础性课程中与中考相关的科目,如工具性科目中的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目中的物理、化学,与中考无关的基础性课程如劳动技术等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扩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更处于一种疲软状态。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恰恰是要注重学生特殊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却把这些课程视作副科课程,课程执行带有明显的“门第”之见。
2.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量的缺失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量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课程开设的缺失,尤其是和升学无关的课程缺失比较大。以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开设为例,据资料表明,只有23.44%的学校完全执行了国家课程方案,没有开过校本课程的学校达到29.69%,没有开设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校达到43.75%;二是开设课程课时的缺失。根据课改精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虽开设了规定的所有课程,但课程课时能够得到保证的依然是与升学有关的课程,如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性科目。在义务教育阶段,周课时数占学科课程周总课时数的50.82%(五四学制)、50.42%(六三学制),与中考无关的课程课时却经常缺失。以初中阶段的音乐课为例,它是国家规定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必须开设的基础型课程之一,但只有在初中一、二年级时或多或少地能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的歌声,一到初三,音乐课就只停留在课程表里,课堂上歌声荡然无存,音乐课早被与中考有关的课程所占据,尤其是那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探究型课程,要么是课表里虽有,但课堂上却没有;要么是课程表里和课堂上都没有,课时缺失相当严重。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量的缺失,有碍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碍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有碍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
3.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质的缺失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质的缺失主要强调的是课程教学质量的缺失。1996年,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要围绕四个方面来组织,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与我国2001年启动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我国的课改也是要通过开设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储备学生的学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由于教育工作者教育价值观的迷失,教育行为的偏离,导致开设课程的教学质量缺失,课改的目标难以实现。以美国中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历史作业为例,通常教师会让学生读反映相关题材的小说,看历史纪录片。比如,教师讲完“珍珠港事件”这段历史后,教师先布置学生读相关小说《广岛》,再安排学生看纪实片《珍珠港》,从多角度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要去图书馆查资料,网上下载相关图片,看纪录片谈感受,没有捷径可走。但国内的历史课,只需要一盏灯,一本书,背到深夜12点,考试可能就会过关。历史年代和史实固然要记住,但在美国,不动脑子不动手是很难完成作业的。笔者在此处援引美国中学的例子,绝不是崇洋媚外,而是觉得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历史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能和美国PK一下吗?尤其是那些与应试教育无关的课程,其教学质量更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各方面的。
二、制约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主要因素
1.教育管理者缺乏教育使命感
使命感是人对一定社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据使命感的含义,可以把教育使命感理解为教育工作者对一定社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教育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在当今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教育管理者的教育使命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学识、技能;具备相应的能力、修养,使他们真正拥有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7届国际教育会上所言:“确保所有青年人有个性、公民意识和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管理者恰恰缺少了这种教育使命感,不少管理者功利心厚重,在课程执行的实践中,缺乏以开拓和创造未来为目标的教育使命感,更关注与小考、中考有关课程执行带来的显性效果,即追求高升学率,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者,忽略那些与升学无关的课程执行带来的隐性效果,成为素质教育的阻碍者。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执行;现状;对策
课程执行是指学校将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以及课程实验方案中规定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时安排、时间分配在学校具体落实的过程。2001年我国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课改精神,要求课程的设置既要坚持以社会为本的价值取向,也要彰显以学生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价值取向,从而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面临一定的困境,极大地影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笔者从课程执行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现状,探讨其原因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现状分析
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门第”之见
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本没有主科与副科课程之分,但学校、教师、家长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以小考、中考为指挥棒,功利性地把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分为主科课程和副科课程,对主科课程,学校重视,教师投入,家长关注,学生努力;对副科课程,学校轻视。教师敷衍,家长忽视,学生应付。上海曾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各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研究报告)》中,把课程整体分解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大类,令人担忧的是,重视主科课程也只是关注基础性课程中与中考相关的科目,如工具性科目中的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目中的物理、化学,与中考无关的基础性课程如劳动技术等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扩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更处于一种疲软状态。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恰恰是要注重学生特殊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却把这些课程视作副科课程,课程执行带有明显的“门第”之见。
2.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量的缺失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量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课程开设的缺失,尤其是和升学无关的课程缺失比较大。以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开设为例,据资料表明,只有23.44%的学校完全执行了国家课程方案,没有开过校本课程的学校达到29.69%,没有开设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校达到43.75%;二是开设课程课时的缺失。根据课改精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虽开设了规定的所有课程,但课程课时能够得到保证的依然是与升学有关的课程,如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性科目。在义务教育阶段,周课时数占学科课程周总课时数的50.82%(五四学制)、50.42%(六三学制),与中考无关的课程课时却经常缺失。以初中阶段的音乐课为例,它是国家规定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必须开设的基础型课程之一,但只有在初中一、二年级时或多或少地能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的歌声,一到初三,音乐课就只停留在课程表里,课堂上歌声荡然无存,音乐课早被与中考有关的课程所占据,尤其是那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探究型课程,要么是课表里虽有,但课堂上却没有;要么是课程表里和课堂上都没有,课时缺失相当严重。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量的缺失,有碍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碍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有碍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
3.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质的缺失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质的缺失主要强调的是课程教学质量的缺失。1996年,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要围绕四个方面来组织,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与我国2001年启动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我国的课改也是要通过开设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储备学生的学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由于教育工作者教育价值观的迷失,教育行为的偏离,导致开设课程的教学质量缺失,课改的目标难以实现。以美国中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历史作业为例,通常教师会让学生读反映相关题材的小说,看历史纪录片。比如,教师讲完“珍珠港事件”这段历史后,教师先布置学生读相关小说《广岛》,再安排学生看纪实片《珍珠港》,从多角度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要去图书馆查资料,网上下载相关图片,看纪录片谈感受,没有捷径可走。但国内的历史课,只需要一盏灯,一本书,背到深夜12点,考试可能就会过关。历史年代和史实固然要记住,但在美国,不动脑子不动手是很难完成作业的。笔者在此处援引美国中学的例子,绝不是崇洋媚外,而是觉得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历史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能和美国PK一下吗?尤其是那些与应试教育无关的课程,其教学质量更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各方面的。
二、制约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主要因素
1.教育管理者缺乏教育使命感
使命感是人对一定社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据使命感的含义,可以把教育使命感理解为教育工作者对一定社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教育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在当今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教育管理者的教育使命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学识、技能;具备相应的能力、修养,使他们真正拥有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7届国际教育会上所言:“确保所有青年人有个性、公民意识和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管理者恰恰缺少了这种教育使命感,不少管理者功利心厚重,在课程执行的实践中,缺乏以开拓和创造未来为目标的教育使命感,更关注与小考、中考有关课程执行带来的显性效果,即追求高升学率,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者,忽略那些与升学无关的课程执行带来的隐性效果,成为素质教育的阻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