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阶段认认真真的学好数学知识,能为学生主体优势的增长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认可学生、尊重学生,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强化培养,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引入趣味元素与创新材料,指引他们更好的完善自我、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这样一来,既能让数学教学工作走向更大的成功,也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助推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本文主要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題能力的培养方法做出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解题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引言:时代教育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践中,有经验的数学教师会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与学生进行想法的交换,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组织特色的教学活动。另外,还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邀请他们参与实践,独立思考相关问题。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远比一味灌输指导的效果要好得多。有的时候,让学生自主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数学教学的效果会变得更加理想,对于学生学科成绩的进步而言也大有助益。
一、结合数学试题特点
新课程的深化改革,使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有了一个重大转变。新课程强调的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摒弃,对固化教学模式的突破,在实践环节,教师要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试题的侧重点变化,针对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出有效指导,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让后续教学计划的实施更显高效[1]。另外,教师还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理论的传授与技能的培训,为学生解题方向的明确提供有力的支持,这样一来,学生才能真正感知到学习的最大乐趣以及数学的学科魅力。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1,0)作为圆心且与直线mx-y-2m-1=0相切的圆,其中半径最大的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上述例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就是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圆的方程。针对这类题型教师就要强化“已知圆的圆心,求半径”的基础知识技能,启发学生连圆心做出直线的垂线,然后求圆的半径。
二、细致审题避开陷阱
细致的审题是解题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一环。很多学生由于时间紧张,对题目并没有认真阅读,遗漏了重要的信息点,导致在解题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反而影响了做题速度和正确率。审题最重要的是发现题目中的陷阱和隐含条件,以及明确最后需要求解的是什么。如题目给出的是“一元二次方程(5m-1)x2-3x+7=0有两个不等实根,求参数m的取值范围”,这其中隐含的条件就是5m-1≠0,这是学生在审题中需要发现的。再如题目要求求解的是“生产某产品的最低成本是多少”,而学生由于审题不细致,想当然的就认为成了求解“最低成本时的最优生产数量”,这就导致题目求解不完全,不能够完全得分。因此在解题中,一定要细致审题,仔细理解题目的意思,挖掘隐含条件,才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题目。
三、创设情境提高能力
高中数学的题目变化多端,教师教学生的一两套固定方案是无法在解题时通用的。在高中数学教学汇总有必要增加一些现场情景解题,将一些更为灵活的解题方案和设想提出来,以便能调动起整个课堂气氛。教师与此同时重视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解题能力,教他们怎样解题、提高其解题能力比直接教会他们解题步骤更为重要。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除了基本的按照常规思路解题,还应该大胆想象,探索出更好的解题方法[2]。对此,可按照实际情况和特征来进行,对于数学学习,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如“均值不等式”的学习,教师导入时可以先进行设疑。有一个不规则天平,其两臂不一样长,其它因素忽略不计的话,那该用它称出物品的真实质量?提出了问题之后,学生便开始积极地思考。有的学生想到了力矩平衡的原理,最终思考:将物体的实际质量假设为G,将天平的两个臂长假设为L1和L2,a和b分别为两次称量的质量,那么L1G=L2a,L2G=L1b,将两个式子进行相乘,最终得出等式G=ab。经过这样,最终问题归纳为a+和ab之间大小的问题。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就很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在学生情感上引起共鸣,使得学生的探索精神得到大大地激发,这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大大提高。
四、观察方法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观察在数学解题当中的重要性[3]。观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些现象和实际的操作来获得最终的结果。如在讲授“直线和平面平行关系”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来进行思考。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一条直线与某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的直线是不是都与这条直线平行呢?针对这个问题,单纯的思考可能会比较困难,这个时候通过我们就可以利用观察法进行解决。我们可以将一支笔放到与讲桌所在的平面平行的位置,再将另一只笔放在桌面上,这个答案就会很容易被看出来。所以通过观察的方法来进行解题是非常有效果的,也是比较容易的。
结语
总之,高中的数学题题型变化多端,会出现不同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强调数学题的数量,而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当学生具有较高的解题能力,就可以快速的应对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周艳.高中数学应用题题型研究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14)112-113.
[2]卢晓云.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5(03)45-46.
[3]张美玲.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新时代旬刊,2015(33)88-89.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解题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引言:时代教育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践中,有经验的数学教师会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与学生进行想法的交换,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组织特色的教学活动。另外,还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邀请他们参与实践,独立思考相关问题。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远比一味灌输指导的效果要好得多。有的时候,让学生自主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数学教学的效果会变得更加理想,对于学生学科成绩的进步而言也大有助益。
一、结合数学试题特点
新课程的深化改革,使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有了一个重大转变。新课程强调的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摒弃,对固化教学模式的突破,在实践环节,教师要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试题的侧重点变化,针对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出有效指导,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让后续教学计划的实施更显高效[1]。另外,教师还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理论的传授与技能的培训,为学生解题方向的明确提供有力的支持,这样一来,学生才能真正感知到学习的最大乐趣以及数学的学科魅力。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1,0)作为圆心且与直线mx-y-2m-1=0相切的圆,其中半径最大的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上述例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就是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圆的方程。针对这类题型教师就要强化“已知圆的圆心,求半径”的基础知识技能,启发学生连圆心做出直线的垂线,然后求圆的半径。
二、细致审题避开陷阱
细致的审题是解题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一环。很多学生由于时间紧张,对题目并没有认真阅读,遗漏了重要的信息点,导致在解题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反而影响了做题速度和正确率。审题最重要的是发现题目中的陷阱和隐含条件,以及明确最后需要求解的是什么。如题目给出的是“一元二次方程(5m-1)x2-3x+7=0有两个不等实根,求参数m的取值范围”,这其中隐含的条件就是5m-1≠0,这是学生在审题中需要发现的。再如题目要求求解的是“生产某产品的最低成本是多少”,而学生由于审题不细致,想当然的就认为成了求解“最低成本时的最优生产数量”,这就导致题目求解不完全,不能够完全得分。因此在解题中,一定要细致审题,仔细理解题目的意思,挖掘隐含条件,才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题目。
三、创设情境提高能力
高中数学的题目变化多端,教师教学生的一两套固定方案是无法在解题时通用的。在高中数学教学汇总有必要增加一些现场情景解题,将一些更为灵活的解题方案和设想提出来,以便能调动起整个课堂气氛。教师与此同时重视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解题能力,教他们怎样解题、提高其解题能力比直接教会他们解题步骤更为重要。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除了基本的按照常规思路解题,还应该大胆想象,探索出更好的解题方法[2]。对此,可按照实际情况和特征来进行,对于数学学习,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如“均值不等式”的学习,教师导入时可以先进行设疑。有一个不规则天平,其两臂不一样长,其它因素忽略不计的话,那该用它称出物品的真实质量?提出了问题之后,学生便开始积极地思考。有的学生想到了力矩平衡的原理,最终思考:将物体的实际质量假设为G,将天平的两个臂长假设为L1和L2,a和b分别为两次称量的质量,那么L1G=L2a,L2G=L1b,将两个式子进行相乘,最终得出等式G=ab。经过这样,最终问题归纳为a+和ab之间大小的问题。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就很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在学生情感上引起共鸣,使得学生的探索精神得到大大地激发,这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大大提高。
四、观察方法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观察在数学解题当中的重要性[3]。观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些现象和实际的操作来获得最终的结果。如在讲授“直线和平面平行关系”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来进行思考。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一条直线与某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的直线是不是都与这条直线平行呢?针对这个问题,单纯的思考可能会比较困难,这个时候通过我们就可以利用观察法进行解决。我们可以将一支笔放到与讲桌所在的平面平行的位置,再将另一只笔放在桌面上,这个答案就会很容易被看出来。所以通过观察的方法来进行解题是非常有效果的,也是比较容易的。
结语
总之,高中的数学题题型变化多端,会出现不同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强调数学题的数量,而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当学生具有较高的解题能力,就可以快速的应对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周艳.高中数学应用题题型研究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14)112-113.
[2]卢晓云.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5(03)45-46.
[3]张美玲.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新时代旬刊,2015(3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