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来”“走出去”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hzjhzjh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离不开留学生教育。2016年来华留学生总数超44万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约4.9万余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近11.07%。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对留学生扩大规模与提高层次具有历史性的积极意义,始终处于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肩负着国家战略发展的使命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责任。
  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发展与世界各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教育部委托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招生录取和管理等工作。目前有279所大学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培养任务。学科门类覆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哲学、艺术学等。中国政府奖学金主要有七大项目:国别双边项目、中国高校自主招生项目、长城奖学金项目、中国—欧盟学生交流项目、中国—东盟(AUN)奖学金项目、太平洋岛国论坛项目、世界气象组织项目。“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中国政府奖学金同样采取了这一战略,并且充分体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融合的独特传播模式。本文试对中国政府奖学金特殊的对外传播模式及重要意义进行探讨。
  “引进来”的对外传播模式
  为进一步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学习和交流,为提高各地区国际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中国政府奖学金在引进及培养优质留学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奖学金的七大项目显示了全方位、多角度、分区域、分层次“引进来”的传播模式。这七大项目在资助对象、申请方法、资助类别、期限、额度等方面有所差异,大体分为三类:
  “国别双边项目”是根据中国与有关国家政府、机构、学校及国际组织等签订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协议或达成的共识提供的全额或部分奖学金。申请人向所在国留学生派遣部门提出申请。资助类别包括本、硕、博及普通进修生和高级进修生。目前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教育交流协议,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用于促进中国和外国政府间的交流互换活动。
  “中国高校自主招生项目”是中国政府向中国部分省、自治区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中国高校提供的全额奖学金,用于部分中国高校直接遴选和招收优秀的外国学生来华学习。仅招收硕、博生。由申请人向承担此项目的中国高校提出申请。高校自主招生项目给了高校更多的资源和自主权,可以招收更多外国优秀青年,也可以巩固与现有国外高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有效提升了高校的国际化建设,激发了各高校的积极性。
  针对不同区域的奖学金,包括长城奖学金项目、中国—欧盟学生交流项目、中国—东盟奖学金项目、太平洋岛国论坛项目、世界气象组织项目。长城奖学金项目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全额奖学金,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学生、学者来华学习和研究,仅招普通和高级进修生。中国—欧盟学生交流项目是向欧盟成员国学生提供的全额奖学金,旨在鼓励欧盟成员国学生来华,增进相互了解和交流。招收本、硕、博生、普通和高级进修生。中国—东盟奖学金项目是向东盟组织(AUN)提供的全额奖学金,旨在鼓励东盟成员国青年学生、教师、学者来华学习,增进了解和友谊,只招收硕士、博士。太平洋岛国论坛项目是向太平洋地区的岛屿国家学生提供的全额奖学金。世界气象组织项目是向世界气象组织提供的部分奖学金(提供学费、住宿费和综合医疗保险),旨在鼓励有志于气象学科方面研究的世界各国学生来华学习和研究,只招本、硕、博。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在跨越国界、民族和文化的国际背景下进行多边交流、合作与援助。要培养出国际型人才,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就必须让学生到相关国家去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参与该国的生活,这样才能真正深入理解对方。中国政府奖学金正是积极向各国开放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将国外高素质人才“引进来”,让他们有机会来华,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感知真实的中国,增进相互理解,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培养中国情结,使学生深刻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华、友华、爱华国际友人。
  “走出去”的对外传播模式
  在国际传播活动中,最具丰富性和吸引力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文化战略,它既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长远规划,也是运用文化力量推动发展的一种策略。留学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抢占教育市场和扩大国际影响的重要阵地。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是留学生的中坚力量。培养大批知华、爱华、友华、亲华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更提供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载体。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便担负着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任。我们要建立适合国际传播的传播模式。
  在“走出去”的传播模式中,传播主体也就是传播者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他们会带着中国的标准和价值观及所接受的训练和思想返回自己的国家,成为一张张海外宣传中国的活名片,会不自觉地以多样化的方式来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即使有的奖学金生毕业后不回国而是留在中国发展,他们也必然与母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不同侧面向母国传递中国的讯息,传播中国文化,架起一座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桥粱,这无形中也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成了中国向世界解释自身行为的重要支點。这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也能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来华留学,形成良性循环。传播客体也就是受众,是奖学金生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人,包括所有的亲朋好友及工作伙伴等。传播主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中国文化、中国的价值观传播到受众心里。
  在传播内容方面,奖学金生因曾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支持完成学业,必然有着深厚的中国情节。他们不仅传播一个真实客观的中国,更能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传播一个积极的中国。能够从客观积极的视角去理解中国,并将这种视角与理解传播出去,这才是传播中国声音的内涵。应该说,传播中国声音是知华友华的最高境界。
  在传播效果方面,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贮备的大量对中国和中国政府心存理解和善意的支持者,无时无刻不在宣传中国、传播中国文化。他们既是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对象,也是对外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通过他们的“走出去”,才能更好地介绍和叙述中国历史,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更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他们成为宣传中国的骨干力量。
  中国要成为世界大国,就必须加强教育“软实力”建设。以中国政府奖学金为依托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可以有效提升软实力。教育外交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人才资源、文化价值观、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等方面。中国政府奖学金是拓展我国教育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促进世界认知和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基础性、综合性、长久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作用,是扩大我国教育影响的重要途径,在“软实力”外交工作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现状及满意度调查研究”、2015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面上项目“基于满意度视角的中国政府奖学金调查研究”及“广东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分别为:DIA160322、2015XMS22)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网注重灵活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多语种、多媒体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传播探索与实践,国际传播和舆论引导能力显著增强。在此过程中,中国网尝试制作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微视频栏目,其中,新闻时事英文短视频评论节目《中国3分钟》于2015年5月正式推出,英文名称为《China Mosaic》(中国马赛克),意为每个节目就像一块马赛克,积累到一定数量就能拼接并呈现给受众一个完整的中国形象。经过
期刊
《读懂中国,从山西开始》微动画宣传片是今年山西省委外宣办面向国内外受众打造的一款宣传山西的外宣产品。该MG动画宣传片为4分钟的信息类动画,以通俗简洁的旁白,扁平化风格的画面,配合轻松的音效和背景音乐,向观众呈现山西文化璀璨、表里山河的壮丽形象,以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形象。该宣传片是山西省外宣办第一次尝试通过MG动画的技术手段向世界讲述山西故事,树立山西国际形象,也是第一次实现多语种外宣新媒体
期刊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五通建设中的“一通”,可为其他四通提供坚实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在民心相通的建设中,尤其要重视高校学生的作用。作为高知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是高层次人文交流的主体,可实现与对象国未来精英群体的精准对接。作为普通青年群体的一部分,高校学生是一般性人文交流的重要推动力量,可为民心相通建设增添活力。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是现代社交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可保障“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交互性
期刊
对外传播做好本土社交平台的必要性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外宣受众的范围不断延展。如今的目标受众恐怕不能再从地域上进行划分,互联网已打破了地理上的障碍,搜索工具能够随时抓取到任何用戶所需的信息。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认为,在一个信息无国界的环境中,国内政治传播的效果日渐成为国际媒体设置政治议题的一个重要考量。任何政策,一旦在传播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
期刊
中国的教育部门为了防止在年度大考——高考的过程中出现考生作弊的情况,将“人脸识别”技术运用到监考过程中。高考是中国的大学入学考试,每年有几百万的中学毕业生参加。它的结果决定着这些孩子们未来是不是能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白领工作。  不少人都认为高考是命运重要的转折点,也因为这场考试激烈的競争,导致有些实力不济的学生选择作弊。  多年来,这些作弊的学生通常使用橡皮、腰带和手表做伪装的无线设备。有些也使用
期刊
从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开始到今年高考结束,甘福保已经收集了整40年的高考试卷了。  今年70岁的甘福保来自江西南昌,他对高考有着很深的情结。  中国的高考因“文化大革命”而暂停十年后,1977年在邓小平的指示下重新恢复,这标志着当时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  甘福保1977年参加了高考,当时他还是一名工人。高考后,他在江西大学物理系就读,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工程师。也是从1977年,他开始收集高考试卷
期刊
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无数人的命运因高考而改变。高考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选拔方式,助力了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智慧和动力,这是国内读者耳熟能详的话题。但是如何让这个人尽皆知的国内议程进入海外读者的视野,并由此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兴趣进而有更深入的了解,是我们在选题策划和执行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从近期的外媒报道中我们发现,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路
期刊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国不大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因为中国没有可以输出的价值观和独立的思想体系。如何驳斥这位夫人的断言,其实可视为中共执政理念对外传播一个重要课题。若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其中的难点之一就是使其了解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但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传播一个政党和其执政理念往往是外宣工作中最难的一个部分。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在西方的政治理念中,已有96年历
期刊
从丝绸之路开始的中阿友好交往绵延两千多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都保持着这种固有的美好友谊。阿拉伯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等国家都在“一带一路”沿线上。始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不仅对涉及的阿拉伯国家造成了深深的伤害,而且严重影响了阿拉伯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脚步。“一带一路”倡议则为
期刊
近年来,包头市不断开拓视野、加大“走出去”广度和深度,加快国际化和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寻求对外传播的突破与创新。2015年以来,包头市委市政府联合中国日报社进行对外传播新媒体平台建设,包括建设官方英文网站、双语微信号,以及Facebook账号,实现PC端、手机端和海外社交媒体渠道全覆盖。该平台在中央外宣新精神指引下,立足本土原则,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搭建沟通桥梁,打造海外受众了解包头的权威平台,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