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像一缕春风吹开了千家万户的门窗,吹遍了大街小巷,吹进了欢声笑语的课堂,也吹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心坎里。以前的语文课堂,平淡无奇,教法比较单一,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既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又缺乏供学生发现探索的良好环境。笔者认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不可缺少的优势。当然,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语文教师应摆正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位置,不要忘了自己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组织者、指挥者,可不要仅仅充当放映员的角色。如果说多媒体是一块“好钢”,那么作为课堂组织者、指挥者的教师一定要把这块“好钢”放到刀刃上。怎样才能让信息化教学真正地融入课堂教学呢?
要想让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它真正的作用,首先要认清多媒体的性质,它在课堂教学中也像黑板、粉笔一样,是一种教学工具,而不是一种万能的工具;工具再好,也靠人来科学使用,使用得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摸爬滚打三十多年的老教师,笔者结合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谈一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怎样展现信息化教学的独特魅力的。
1 利用信息化教学,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更好更快地达到教学效果
教师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都希望把当堂传授的知识让学生很快学会,并且能融会贯通。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是需要教师费一些心思的,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但自从进入科技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进入课堂,这一目标实现起来就容易多了。在多媒体的辅助下,使教学内容变得更简单易懂、直观形象。不仅如此,学生也对这种新型的课堂充满了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就拿小学作文来说吧,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教师苦于教学方法有限,作文总是指导不上去;学生,平时不愿意看书,不注重积累素材,一写作文就无话可说,无词可用,即使写出来也层次混乱,语无伦次。如教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表达“我们的小实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自己如果不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本不会自己动手做实验,如果没有学生的亲自实践或亲自动手收集有关写小实验的作文素材,对于学生来说,写这篇作文可谓难上加难。那么在课堂上,就需要教师助学生一臂之力。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笔者在课堂上先动手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并说明了实验原理。但是一个实验根本满足不了班里所有的学生,这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又展示了多个让学生很感兴趣,而自己动手又完成不了的稍复杂的小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使复杂的实验在学生的眼前简单化,再配以教师的讲解,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白了实验原理,也为写作积累了写作素材。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了,思路自然地就打开了。
笔者又从网络上找到一篇例文,利用大屏幕为学生仔细分析其写作手法、结构安排及准确用词等,让学生学习借鉴。就这样,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写作这个难题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2 利用信息化教学,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质量,就要大面积、大容量、高效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中高年级更是把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放到首位。那么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
《日月潭》是一篇描写日月潭秀丽风光的课文,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日月潭的美呢?在教学中,笔者除了逐词逐段对课文进行系统分析,还在分析课文的同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日月潭美景的短片,使学生不仅在课文中感受到日月潭的美,也在视觉上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另外,在学生朗读课文中优美语句的时候,笔者又从网络上找到与之相配的音乐,让学生在音形兼备的情境中去感悟,去体会,去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还能让学生在不由自主中理解课文,真正地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3 利用信息化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学生的自主探究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那么在语文课堂上要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首先,教师要试着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跟上教师新的教学模式,即: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处理、获取信息,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及课本知识给予认同,那么学生会从传统教学中被动、服从的地位上升到自主、探究的地位。
那么,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当然大部分学生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选择网络查阅的方法。其实这个完成收集、获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他们改变自身的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在不经意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且学生从中也体会到了独立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比如在教学《七子之歌——澳门》时,笔者在课前让学生上网搜集了作者闻一多的资料、澳门的历史背景和一些对分析理解课文有帮助的材料。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查找了很多素材,也懂得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其实有些知识是短暂的40分钟课堂所学不到的。因为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做铺垫,所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发表自己的想法,不再像个闷葫芦一样听得多说得少了。在讲到第二句“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这句话的时候,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肉体指什么?灵魂又指什么?请结合历史背景谈一谈。”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然后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说得都很透彻,当时笔者既惊讶又高兴。笔者下定决心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一定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坚持到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好网络,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总之,信息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源泉,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但信息技术也不可改变其工具性,应服务于教学。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
要想让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它真正的作用,首先要认清多媒体的性质,它在课堂教学中也像黑板、粉笔一样,是一种教学工具,而不是一种万能的工具;工具再好,也靠人来科学使用,使用得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摸爬滚打三十多年的老教师,笔者结合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谈一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怎样展现信息化教学的独特魅力的。
1 利用信息化教学,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更好更快地达到教学效果
教师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都希望把当堂传授的知识让学生很快学会,并且能融会贯通。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是需要教师费一些心思的,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但自从进入科技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进入课堂,这一目标实现起来就容易多了。在多媒体的辅助下,使教学内容变得更简单易懂、直观形象。不仅如此,学生也对这种新型的课堂充满了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就拿小学作文来说吧,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教师苦于教学方法有限,作文总是指导不上去;学生,平时不愿意看书,不注重积累素材,一写作文就无话可说,无词可用,即使写出来也层次混乱,语无伦次。如教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表达“我们的小实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自己如果不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本不会自己动手做实验,如果没有学生的亲自实践或亲自动手收集有关写小实验的作文素材,对于学生来说,写这篇作文可谓难上加难。那么在课堂上,就需要教师助学生一臂之力。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笔者在课堂上先动手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并说明了实验原理。但是一个实验根本满足不了班里所有的学生,这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又展示了多个让学生很感兴趣,而自己动手又完成不了的稍复杂的小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使复杂的实验在学生的眼前简单化,再配以教师的讲解,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白了实验原理,也为写作积累了写作素材。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了,思路自然地就打开了。
笔者又从网络上找到一篇例文,利用大屏幕为学生仔细分析其写作手法、结构安排及准确用词等,让学生学习借鉴。就这样,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写作这个难题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2 利用信息化教学,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质量,就要大面积、大容量、高效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中高年级更是把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放到首位。那么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
《日月潭》是一篇描写日月潭秀丽风光的课文,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日月潭的美呢?在教学中,笔者除了逐词逐段对课文进行系统分析,还在分析课文的同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日月潭美景的短片,使学生不仅在课文中感受到日月潭的美,也在视觉上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另外,在学生朗读课文中优美语句的时候,笔者又从网络上找到与之相配的音乐,让学生在音形兼备的情境中去感悟,去体会,去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还能让学生在不由自主中理解课文,真正地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3 利用信息化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学生的自主探究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那么在语文课堂上要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首先,教师要试着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跟上教师新的教学模式,即: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处理、获取信息,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及课本知识给予认同,那么学生会从传统教学中被动、服从的地位上升到自主、探究的地位。
那么,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当然大部分学生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选择网络查阅的方法。其实这个完成收集、获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他们改变自身的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在不经意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且学生从中也体会到了独立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比如在教学《七子之歌——澳门》时,笔者在课前让学生上网搜集了作者闻一多的资料、澳门的历史背景和一些对分析理解课文有帮助的材料。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查找了很多素材,也懂得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其实有些知识是短暂的40分钟课堂所学不到的。因为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做铺垫,所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发表自己的想法,不再像个闷葫芦一样听得多说得少了。在讲到第二句“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这句话的时候,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肉体指什么?灵魂又指什么?请结合历史背景谈一谈。”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然后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说得都很透彻,当时笔者既惊讶又高兴。笔者下定决心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一定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坚持到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好网络,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总之,信息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源泉,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但信息技术也不可改变其工具性,应服务于教学。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