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理想人格为“文质彬彬”之君子,其人格的最高境界,是文质合一。礼与情合一。儒家人格思想不仅有益于培养现代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与高尚人格,而且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恰当的礼仪行为。
关键词:儒家 君子人格 文质彬彬
一、儒家理想的君子人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儒家创始人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阐述了他向往的理想君子人格,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格修养方法。《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道明了孔子所向往的君子人格形象,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整句话看,一个品格高尚,礼仪修养高雅的人必须具备两种素质,即:文与质。但并不是说只要具备这两种素质就可以了,而是要使这两种素质达到恰当的配合,形成比例的协调,才能使人成为君子。那么“文”与“质”这两种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呢?二者如何调配才堪称为君子呢?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质:朴也。文:华饰也。野:鄙野义。史:宗庙之祝史,及凡在官府掌文书者。彬彬:犹班班,物相杂而适均之义。”整段话的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则像一乡野人;文采胜过了质朴,则像宗庙里的祝官(或衙门里的文书员);只有质朴文采配合均匀,才是一君子。”
参考钱穆的解释,“质”即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质朴无华的天性。所谓“文”,正如司马光所言:“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玄歌雅颂之声。”是指人的外表的文饰,及后天“诗书礼乐”教养。“质胜文则野”说明,这种与生俱来的质朴天性中有好的素质,也有不好的素质,所以需要后天的“文饰”来弥补其不足。如果后天“文饰”不足,则会将先天本性中不好的一面暴露,使人看上去比较粗野、鄙俗。由此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文胜质则史”则说明后天的文饰也应有一定分寸,而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后天文饰彻底掩盖了先天本性,那么这将遮蔽了人性本有的质朴纯粹的良好素质。一个失去内在本性。而只有外在华美装饰的人,让人觉得虚伪而夸张。因此孔子说要“绘事后素”,要求做一个有修养、有品格的人必须达到“文”与“质”的恰当协调,实现二者最佳的结合,弥补文质的不足,展示二者的优长。“彬彬”即是文质的协调配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到“文”与“质”的完满统一,其言谈举止应该与内在的美好品质达到统一,“质”和“文”两者都不可偏废。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才能体现出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呢?孔子在《论语》中有大量关于内反“质”,外修“文”的言论,这些思想贯穿于君子的言谈举止和立身行事中。《论语·卫灵公》:“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一个君子要将“义”作为他内在的人格操守,要以“礼”来约束、调节自己的外在行为,要以“谦逊”的方式与人言谈,要以“诚信”的态度和他人相处。只有做到了这几个方面,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君子。孔子理想的君子人格应该将“道义”作为他内在质朴无华的“本性”,将文明规范的礼仪作为他行为的外在“文饰”和约束标准。谦逊而忠诚地持守这种道义,将其实践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
《论语·阳货》中记载,孔子弟子子张请教老师如何做才能成为君子。孔子提出,要做到“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恭敬他人就不会受到侮辱;对他人宽容厚爱,人们就都愿意亲近他,与他共事;诚信待人,就会取得他人的信任;应事速敏。则容易成功;恩惠他人,则易使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恭、宽、信、敏、惠的内在品格,他的外在行为才是适宜而恰当的,他也才能成功地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的工作目标。
二、儒家理想君子人格的实现
孔子所要实现的君子人格。内要以“仁义”为本质,外要以“礼仪”为行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养成“恭、宽、信、敏、惠”的优良人格品质,才能在具体实践中礼仪有度。儒家这种文质并重、内外兼修思想,不仅要使人具有外在良好的礼仪修养,更要有内在的美好品性。一个真正的君子,其外在的礼仪表现应该是其内在美好人格的充分体现,是情与义,知与行的统一。那么这种“文质彬彬”的理想君子人格如何实现呢?汉代刘向编撰的《说苑·谈丛篇》言:“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儒家认为,以诗书礼乐作为教化的内容,以贤师良友作为修德向善的楷模,在这样的教化之下,人皆可以为善。《说苑·修文篇》:“礼乐者,行化之大者也。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是故圣王修礼文,设庠序,陈钟鼓,天子辟雍,诸侯泮宫,所以行德化。……凡从外入者,莫深于声音,变人最极。故圣人因而成之以德,曰乐。乐者,德之风。诗曰:‘威仪抑抑,德音秩秩。’谓礼乐也。故君子以礼正外,以乐正内。内须臾离乐,则邪气生矣。外须臾离礼,则慢行起矣。”
《说苑》认为礼乐有治天下之功用。礼以“辅世长民”,乐以“移风易俗”。礼用来修正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仪容,可以使尊尊长长,社会井然有序;而乐则可以调节人的内在欲望与情感,使之适度合宜。乐为德之风,可以善民心,化民俗。儒家所主张的礼乐文化,正是一种实现内外兼修的人格修养方法。通过“乐”的学习,我们可以美化自我的内心,提升精神境界,培养积极健康和悦的内在情感与心理状态;通过“礼”的实践,我们可以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容貌威仪,使所言所行,一切仪容表现均合情合理,有礼有节,恰如其分。在礼乐的共同作用下,一个文质彬彬,风度翩然,性情高雅的君子形象便跃然而出。
《说苑·修文篇》描述了这样一种修养境界的君子人格形象。“无体之礼,敬也;无服之丧,忧也;无声之乐,欢也。”此“三无”说实质上是表达了礼乐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使心常具有“敬”、“忧”、“欢”之精神,而一旦达到这样的为礼境界,则定是“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记·乐记》)。为礼达到此“三无”境界,则礼就不再拘泥于外在的形式与规范。而是融为一种道德精神。是一种融洽合宜的情感。这实际反映出,践行“礼乐”是为了适情养性,当达到一定的境界时,内质外文,互为表里,礼与性与情就达到了水乳交融,融为一体。这就是儒家“礼乐”实践的最高境界,礼亦性亦情亦仪,文质合一。
三、儒家君子理想对现代人格修养的意义
在多元文化并行,功利主义大行其道,一些人信仰迷失、行为失范的当代,儒家所追求的君子理想,不仅为我们树立了精神信仰的坐标,而且也给我们指点人格修养的明确途径。现代人格修养不仅要教人道德教条,培养道德行为礼仪,更要确立其人格主体性,培养道德人格。只有文质兼顾,内外兼修才能培养出真正高尚的人格品质,才能使伦理道德行为具有真实意义。总体讲,儒家君子理想对现代人格修养有如下几方面 意义:
(一)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与高尚人格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强调道德人格修养的优先性,认为一个人如没有内在良好的人格品质,外在的道德行为都是没有真实意义的。《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学做“君子”的人,培养人格的基础要从孝悌做起。他要在家能做到孝敬父母长辈,出门能友爱兄弟朋友,谨慎于自己的言行,诚实守信地做人为事,把对父母兄弟的亲情之爱,推广为对社会大众的博爱。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即是儒家实现博爱精神的具体方式。儒家通过对个体仁爱意识的培养,使其将对父母兄长的敬爱之情,扩展为对全人类的大爱,对社会人生的积极乐观心态,对工作的忠诚热爱态度。儒家认为这种“孝悌仁爱”意识的存在。可以使君子形成天道刚健不息的自强精神,不气馁,不怠惰,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儒家这种“自强不息”、“仁以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能够砥砺我们形成孟子所言的“富贵不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无论是艰难困苦,还是富贵贫贱,都不能使我们放弃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更不能变易人格操守与节气。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学者称儒家思想就是人际关系学,这种说法虽失之偏颇,但也揭示了儒学的一个特点。孔子强调要“正名”,认为明确而不可混乱的等级秩序是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在当代充斥自由与平等的呼声中,我们更多人视孔子这种等级秩序思想为糟粕,然以“正名”思想为前提,孔子提倡的很多处理社会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依然有重要价值,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让我们看孔子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做臣下的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作为臣下面对领导要谦恭而有礼,要表示对领导的充分尊重与敬意。但孔子所主张的“恭敬”不是一味地讨好巴结领导,没有原则,没有人格尊严,比如像乾隆皇帝手下的和坤,为了巴结皇上,从来都是战战兢兢,称自己是“奴才”。一个正直而有尊严的臣下对其所服务的领导,应该做到“恭而有礼”,恭敬但不谄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与此同时,我们不仅要尊重领导的人格,更要认真面对自己分内的工作,戒慎虔谨地把领导交给自己的工作干好,在与领导交往的过程中,要本着一个“忠诚”的原则。在孔子看来,臣下如能充分尊重领导人格,忠诚于领导的事业,君臣之间就会建立良好的上下关系。儒家的这一思想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上下级相处的原则与基本要求,有利于明确工作职责与地位。
其次,儒家所倡导“和而不同”精神,要求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充分尊重他人的个性与不同,希望能通过不同个性、不同元素间的组合弥补,实现完满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人际相处中不要一味地求同,强调绝对服从,而是善于听取不同声音,结合不同人的特长,共同合作完成一项工作。这种合作精神不仅没有扼杀个性,而且能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充分尊重每一个成员的个体价值,带来工作意想不到的丰硕成果。
(三)形成恰当的礼仪行为
儒家所追求的君子礼仪,要求文质合一,恰如其分,强调其行为的内外和谐一致,反对没有内在精神的外在虚浮礼仪。《论语》中孔子批评巧言令色之人没有良好品质,认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礼”是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的关键一环,但必须有内在的“敬”与“恭”。只有恭敬有礼,礼仪有度,这样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与喜欢,建立与人亲如兄弟样的感情。儒家非常重视社交场合的礼仪容貌,强调待人接物时必须要重视仪容的修饰。儒家经典之一《礼记·玉藻》中概括的“九容”,即“言行举止的九种规则”,包括足、手、目、头、气、立、色、坐、口、声等仪容与言语要求。总体说,在具体仪容上要求做到“沉雅自然”、“容止可观”,要沉稳而不浮躁,优雅而不俗套,自然而不雕琢。语言方面要求,言语要与身分场合相一致,要“言而有信”,“言当是非”,鄙弃巧言、谗言、谄言、淫言,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分。儒家所推崇的语言艺术,不仅适合语境,运用得体,机动灵活,注重实效,而且传递着尊重、友善、得体的信息,让人体验一种人格之美。“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儒家文化中丰富的礼仪思想可以指导现代人走向文明而富有教养的人生。
关键词:儒家 君子人格 文质彬彬
一、儒家理想的君子人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儒家创始人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阐述了他向往的理想君子人格,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格修养方法。《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道明了孔子所向往的君子人格形象,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整句话看,一个品格高尚,礼仪修养高雅的人必须具备两种素质,即:文与质。但并不是说只要具备这两种素质就可以了,而是要使这两种素质达到恰当的配合,形成比例的协调,才能使人成为君子。那么“文”与“质”这两种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呢?二者如何调配才堪称为君子呢?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质:朴也。文:华饰也。野:鄙野义。史:宗庙之祝史,及凡在官府掌文书者。彬彬:犹班班,物相杂而适均之义。”整段话的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则像一乡野人;文采胜过了质朴,则像宗庙里的祝官(或衙门里的文书员);只有质朴文采配合均匀,才是一君子。”
参考钱穆的解释,“质”即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质朴无华的天性。所谓“文”,正如司马光所言:“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玄歌雅颂之声。”是指人的外表的文饰,及后天“诗书礼乐”教养。“质胜文则野”说明,这种与生俱来的质朴天性中有好的素质,也有不好的素质,所以需要后天的“文饰”来弥补其不足。如果后天“文饰”不足,则会将先天本性中不好的一面暴露,使人看上去比较粗野、鄙俗。由此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文胜质则史”则说明后天的文饰也应有一定分寸,而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后天文饰彻底掩盖了先天本性,那么这将遮蔽了人性本有的质朴纯粹的良好素质。一个失去内在本性。而只有外在华美装饰的人,让人觉得虚伪而夸张。因此孔子说要“绘事后素”,要求做一个有修养、有品格的人必须达到“文”与“质”的恰当协调,实现二者最佳的结合,弥补文质的不足,展示二者的优长。“彬彬”即是文质的协调配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到“文”与“质”的完满统一,其言谈举止应该与内在的美好品质达到统一,“质”和“文”两者都不可偏废。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才能体现出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呢?孔子在《论语》中有大量关于内反“质”,外修“文”的言论,这些思想贯穿于君子的言谈举止和立身行事中。《论语·卫灵公》:“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一个君子要将“义”作为他内在的人格操守,要以“礼”来约束、调节自己的外在行为,要以“谦逊”的方式与人言谈,要以“诚信”的态度和他人相处。只有做到了这几个方面,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君子。孔子理想的君子人格应该将“道义”作为他内在质朴无华的“本性”,将文明规范的礼仪作为他行为的外在“文饰”和约束标准。谦逊而忠诚地持守这种道义,将其实践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
《论语·阳货》中记载,孔子弟子子张请教老师如何做才能成为君子。孔子提出,要做到“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恭敬他人就不会受到侮辱;对他人宽容厚爱,人们就都愿意亲近他,与他共事;诚信待人,就会取得他人的信任;应事速敏。则容易成功;恩惠他人,则易使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恭、宽、信、敏、惠的内在品格,他的外在行为才是适宜而恰当的,他也才能成功地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的工作目标。
二、儒家理想君子人格的实现
孔子所要实现的君子人格。内要以“仁义”为本质,外要以“礼仪”为行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养成“恭、宽、信、敏、惠”的优良人格品质,才能在具体实践中礼仪有度。儒家这种文质并重、内外兼修思想,不仅要使人具有外在良好的礼仪修养,更要有内在的美好品性。一个真正的君子,其外在的礼仪表现应该是其内在美好人格的充分体现,是情与义,知与行的统一。那么这种“文质彬彬”的理想君子人格如何实现呢?汉代刘向编撰的《说苑·谈丛篇》言:“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儒家认为,以诗书礼乐作为教化的内容,以贤师良友作为修德向善的楷模,在这样的教化之下,人皆可以为善。《说苑·修文篇》:“礼乐者,行化之大者也。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是故圣王修礼文,设庠序,陈钟鼓,天子辟雍,诸侯泮宫,所以行德化。……凡从外入者,莫深于声音,变人最极。故圣人因而成之以德,曰乐。乐者,德之风。诗曰:‘威仪抑抑,德音秩秩。’谓礼乐也。故君子以礼正外,以乐正内。内须臾离乐,则邪气生矣。外须臾离礼,则慢行起矣。”
《说苑》认为礼乐有治天下之功用。礼以“辅世长民”,乐以“移风易俗”。礼用来修正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仪容,可以使尊尊长长,社会井然有序;而乐则可以调节人的内在欲望与情感,使之适度合宜。乐为德之风,可以善民心,化民俗。儒家所主张的礼乐文化,正是一种实现内外兼修的人格修养方法。通过“乐”的学习,我们可以美化自我的内心,提升精神境界,培养积极健康和悦的内在情感与心理状态;通过“礼”的实践,我们可以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容貌威仪,使所言所行,一切仪容表现均合情合理,有礼有节,恰如其分。在礼乐的共同作用下,一个文质彬彬,风度翩然,性情高雅的君子形象便跃然而出。
《说苑·修文篇》描述了这样一种修养境界的君子人格形象。“无体之礼,敬也;无服之丧,忧也;无声之乐,欢也。”此“三无”说实质上是表达了礼乐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使心常具有“敬”、“忧”、“欢”之精神,而一旦达到这样的为礼境界,则定是“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记·乐记》)。为礼达到此“三无”境界,则礼就不再拘泥于外在的形式与规范。而是融为一种道德精神。是一种融洽合宜的情感。这实际反映出,践行“礼乐”是为了适情养性,当达到一定的境界时,内质外文,互为表里,礼与性与情就达到了水乳交融,融为一体。这就是儒家“礼乐”实践的最高境界,礼亦性亦情亦仪,文质合一。
三、儒家君子理想对现代人格修养的意义
在多元文化并行,功利主义大行其道,一些人信仰迷失、行为失范的当代,儒家所追求的君子理想,不仅为我们树立了精神信仰的坐标,而且也给我们指点人格修养的明确途径。现代人格修养不仅要教人道德教条,培养道德行为礼仪,更要确立其人格主体性,培养道德人格。只有文质兼顾,内外兼修才能培养出真正高尚的人格品质,才能使伦理道德行为具有真实意义。总体讲,儒家君子理想对现代人格修养有如下几方面 意义:
(一)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与高尚人格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强调道德人格修养的优先性,认为一个人如没有内在良好的人格品质,外在的道德行为都是没有真实意义的。《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学做“君子”的人,培养人格的基础要从孝悌做起。他要在家能做到孝敬父母长辈,出门能友爱兄弟朋友,谨慎于自己的言行,诚实守信地做人为事,把对父母兄弟的亲情之爱,推广为对社会大众的博爱。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即是儒家实现博爱精神的具体方式。儒家通过对个体仁爱意识的培养,使其将对父母兄长的敬爱之情,扩展为对全人类的大爱,对社会人生的积极乐观心态,对工作的忠诚热爱态度。儒家认为这种“孝悌仁爱”意识的存在。可以使君子形成天道刚健不息的自强精神,不气馁,不怠惰,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儒家这种“自强不息”、“仁以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能够砥砺我们形成孟子所言的“富贵不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无论是艰难困苦,还是富贵贫贱,都不能使我们放弃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更不能变易人格操守与节气。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学者称儒家思想就是人际关系学,这种说法虽失之偏颇,但也揭示了儒学的一个特点。孔子强调要“正名”,认为明确而不可混乱的等级秩序是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在当代充斥自由与平等的呼声中,我们更多人视孔子这种等级秩序思想为糟粕,然以“正名”思想为前提,孔子提倡的很多处理社会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依然有重要价值,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让我们看孔子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做臣下的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作为臣下面对领导要谦恭而有礼,要表示对领导的充分尊重与敬意。但孔子所主张的“恭敬”不是一味地讨好巴结领导,没有原则,没有人格尊严,比如像乾隆皇帝手下的和坤,为了巴结皇上,从来都是战战兢兢,称自己是“奴才”。一个正直而有尊严的臣下对其所服务的领导,应该做到“恭而有礼”,恭敬但不谄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与此同时,我们不仅要尊重领导的人格,更要认真面对自己分内的工作,戒慎虔谨地把领导交给自己的工作干好,在与领导交往的过程中,要本着一个“忠诚”的原则。在孔子看来,臣下如能充分尊重领导人格,忠诚于领导的事业,君臣之间就会建立良好的上下关系。儒家的这一思想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上下级相处的原则与基本要求,有利于明确工作职责与地位。
其次,儒家所倡导“和而不同”精神,要求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充分尊重他人的个性与不同,希望能通过不同个性、不同元素间的组合弥补,实现完满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人际相处中不要一味地求同,强调绝对服从,而是善于听取不同声音,结合不同人的特长,共同合作完成一项工作。这种合作精神不仅没有扼杀个性,而且能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充分尊重每一个成员的个体价值,带来工作意想不到的丰硕成果。
(三)形成恰当的礼仪行为
儒家所追求的君子礼仪,要求文质合一,恰如其分,强调其行为的内外和谐一致,反对没有内在精神的外在虚浮礼仪。《论语》中孔子批评巧言令色之人没有良好品质,认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礼”是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的关键一环,但必须有内在的“敬”与“恭”。只有恭敬有礼,礼仪有度,这样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与喜欢,建立与人亲如兄弟样的感情。儒家非常重视社交场合的礼仪容貌,强调待人接物时必须要重视仪容的修饰。儒家经典之一《礼记·玉藻》中概括的“九容”,即“言行举止的九种规则”,包括足、手、目、头、气、立、色、坐、口、声等仪容与言语要求。总体说,在具体仪容上要求做到“沉雅自然”、“容止可观”,要沉稳而不浮躁,优雅而不俗套,自然而不雕琢。语言方面要求,言语要与身分场合相一致,要“言而有信”,“言当是非”,鄙弃巧言、谗言、谄言、淫言,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分。儒家所推崇的语言艺术,不仅适合语境,运用得体,机动灵活,注重实效,而且传递着尊重、友善、得体的信息,让人体验一种人格之美。“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儒家文化中丰富的礼仪思想可以指导现代人走向文明而富有教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