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对术后胃肠功能腹胀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另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开始进食流质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流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压豆能有效地促进外科患者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腹胀发生。
【关键词】 腹胀 耳穴压豆 肠蠕动
外科腹部手术后,由于原发病致腹膜的炎症,或者是麻醉的后续效应,或疼痛致患者活动减少,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如低血钾症等因素,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并出现暂时性肠麻痹等症状,主要表现为肠蠕动消失,排气排便功能障碍,使患者感到腹痛腹胀,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肠道功能抑制时间越长,肠道积气及液体越多,则会出现肠管扩张和腹胀,这样不利于机体的恢复,甚至严重者会引起肠粘连梗阻、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造成全身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可是久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又易造成咽喉、食道的损伤和呼吸道感染以及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措施,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是外科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科选择了中医护理(耳穴压豆)这样一项无创伤、易于被病人和家属接受的护理措施应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护理,效果良好。通过半年的实施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34例均为2014年6月-2014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本科接受腹部手术,女82例,男5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80岁。其中LC术 73 例,胆囊切除术12例,胆总管探查术30例,阑尾手术6例,胃部手术4例,疝修补术9例。均为首次接受腹部手术,术前无长期便秘,无严重心、脑、神经系统疾病,手术时间1.5~6 h。麻醉方式为全麻、腰麻和硬麻。
1.2 方法
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给于常规护理的同时运用中医护理―耳穴压豆。方法:将一侧耳用75%的酒精去脂后,取王不留行籽粘贴于肺、交感、皮质下、大肠、小肠、胃、脾等穴,每穴采用螺旋式按压(患者要有酸、胀、麻及疼痛等的气感方有效果),按压力度因人而宜,直至耳朵有发热、发红、疼痛的感觉。每次2-5分钟,每日3-5次,亦可指导患者或家属自行按压。王不留行籽2日更换一次(换另一侧耳),5日为一疗程。同时指导患者进行下腹部顺时针按摩刺激肠蠕动。
2 评价方法及指标
①患者自觉症状;②术前测量基础腹围(绕脐一周),术后每日2次测量;③肛门排气排便情况;④听诊肠鸣音。评价:正常为患者主诉无明显腹胀,腹围测量小于等于术前水平,术后1-3日肛门开始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轻度腹胀:患者主诉轻度腹胀,腹围增大<2cm,肛门少量排气,肠鸣音弱;中度腹胀:患者主诉腹胀较为明显,腹围增大2-4cm,肛门无排便排气,肠鸣音未闻及;重度腹胀:患者主诉腹胀难忍,活动受限,腹围增大>4cm,肛门无排便排气,肠鸣音无,患者常有恶心、呕吐、气急等症状。
3 结果
对照组出现重度腹胀患者1例,中度腹胀患者5例,轻度腹胀患者8例。非胃肠道手术患者肛门排气时间1-3日,胃肠道手术患者肛门排气时间3-5日;而实验组则无重度腹胀患者,中度腹胀患者出现1例,轻度腹胀患者3例。非胃肠道手术患者肛门排气时间0-2日,胃肠道手术患者肛门排气时间2-3日,明显缩短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大大减轻了患者的不适症状。
4 讨论
4.1 术后腹胀形成的原因
(1)术前摄入不足引起低钾,抑制胃肠蠕动;(2)各种麻醉导致麻醉平面以下的组织、器官功能抑制、减弱,甚至消失,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腹胀;(3)各类腹部手术,特别是消化系统手术本身,由于部分或全部的器官被切除、连接、移位,功能严重受损,肠内积气无法排出体外而形成腹胀;(4)术后由于疼痛等不适导致消化道内进入过多气体形成腹胀。
4.2 术后腹胀的中医辩证施治
中医学认为手术除了其治疗作用外,本身也是一种创伤,术后患者的机体和谐被打乱,升降失常,清浊异位,气体运化不畅,导致脏气不安,腑氣不通。因此采用耳穴压豆能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脉,平衡阴阳的作用。术后腹胀多为胃肠功能受阻,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所致。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通过经络互为联系,而耳穴为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病理生理学变化在耳廓上的反应部位,通过刺激耳穴可对人体各部位起到双向正态调节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胃于脾相表里,脾主运化,故选脾、肺、胃等穴以疏通脏腑经络、通达气机、和胃降逆,再根据病变部位选取大肠、小肠、腹、交感、皮质下等穴,以下气宽肠,增加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以达到消除腹胀的目的。而下腹部顺时针按摩是中医护理常规手法,其疗效已得到肯定。因此,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是一项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经济实惠,痛苦少而被患者乐于接受的一种治疗护理方法。且中医又是我们的国粹,在临床上运用中医护理对我们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经络的双向作用,对肠道进行补虚泻实的良性调节,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能尽快恢复肠道功能,促进肠道排气,有利于手术创伤恢复,效果良好,是一种不受禁食和体位限制,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
因此,耳穴压豆运用于术后腹胀的护理值得大家更进一步的摸索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姜玉芳.术后腹胀患者的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4,18(12):2231.
[2]吴斌.腹部手术后的腹胀原因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4,(6):17.
[3]杨艳辉.耳穴埋豆预防腹部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0:32.
[4]金秀均,陈晶,张清等.耳穴埋豆用于腰突症术后腹胀的护理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2.
作者简介:
于丽 1980.11.12 女 本科 主管护理师 甘肃酒泉 酒泉市人民医院 735000
刘丽 1988.7.4 女 护理师 甘肃酒泉 酒泉市人民医院 735000
【关键词】 腹胀 耳穴压豆 肠蠕动
外科腹部手术后,由于原发病致腹膜的炎症,或者是麻醉的后续效应,或疼痛致患者活动减少,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如低血钾症等因素,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并出现暂时性肠麻痹等症状,主要表现为肠蠕动消失,排气排便功能障碍,使患者感到腹痛腹胀,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肠道功能抑制时间越长,肠道积气及液体越多,则会出现肠管扩张和腹胀,这样不利于机体的恢复,甚至严重者会引起肠粘连梗阻、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造成全身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可是久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又易造成咽喉、食道的损伤和呼吸道感染以及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措施,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是外科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科选择了中医护理(耳穴压豆)这样一项无创伤、易于被病人和家属接受的护理措施应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护理,效果良好。通过半年的实施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34例均为2014年6月-2014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本科接受腹部手术,女82例,男5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80岁。其中LC术 73 例,胆囊切除术12例,胆总管探查术30例,阑尾手术6例,胃部手术4例,疝修补术9例。均为首次接受腹部手术,术前无长期便秘,无严重心、脑、神经系统疾病,手术时间1.5~6 h。麻醉方式为全麻、腰麻和硬麻。
1.2 方法
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给于常规护理的同时运用中医护理―耳穴压豆。方法:将一侧耳用75%的酒精去脂后,取王不留行籽粘贴于肺、交感、皮质下、大肠、小肠、胃、脾等穴,每穴采用螺旋式按压(患者要有酸、胀、麻及疼痛等的气感方有效果),按压力度因人而宜,直至耳朵有发热、发红、疼痛的感觉。每次2-5分钟,每日3-5次,亦可指导患者或家属自行按压。王不留行籽2日更换一次(换另一侧耳),5日为一疗程。同时指导患者进行下腹部顺时针按摩刺激肠蠕动。
2 评价方法及指标
①患者自觉症状;②术前测量基础腹围(绕脐一周),术后每日2次测量;③肛门排气排便情况;④听诊肠鸣音。评价:正常为患者主诉无明显腹胀,腹围测量小于等于术前水平,术后1-3日肛门开始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轻度腹胀:患者主诉轻度腹胀,腹围增大<2cm,肛门少量排气,肠鸣音弱;中度腹胀:患者主诉腹胀较为明显,腹围增大2-4cm,肛门无排便排气,肠鸣音未闻及;重度腹胀:患者主诉腹胀难忍,活动受限,腹围增大>4cm,肛门无排便排气,肠鸣音无,患者常有恶心、呕吐、气急等症状。
3 结果
对照组出现重度腹胀患者1例,中度腹胀患者5例,轻度腹胀患者8例。非胃肠道手术患者肛门排气时间1-3日,胃肠道手术患者肛门排气时间3-5日;而实验组则无重度腹胀患者,中度腹胀患者出现1例,轻度腹胀患者3例。非胃肠道手术患者肛门排气时间0-2日,胃肠道手术患者肛门排气时间2-3日,明显缩短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大大减轻了患者的不适症状。
4 讨论
4.1 术后腹胀形成的原因
(1)术前摄入不足引起低钾,抑制胃肠蠕动;(2)各种麻醉导致麻醉平面以下的组织、器官功能抑制、减弱,甚至消失,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腹胀;(3)各类腹部手术,特别是消化系统手术本身,由于部分或全部的器官被切除、连接、移位,功能严重受损,肠内积气无法排出体外而形成腹胀;(4)术后由于疼痛等不适导致消化道内进入过多气体形成腹胀。
4.2 术后腹胀的中医辩证施治
中医学认为手术除了其治疗作用外,本身也是一种创伤,术后患者的机体和谐被打乱,升降失常,清浊异位,气体运化不畅,导致脏气不安,腑氣不通。因此采用耳穴压豆能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脉,平衡阴阳的作用。术后腹胀多为胃肠功能受阻,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所致。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通过经络互为联系,而耳穴为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病理生理学变化在耳廓上的反应部位,通过刺激耳穴可对人体各部位起到双向正态调节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胃于脾相表里,脾主运化,故选脾、肺、胃等穴以疏通脏腑经络、通达气机、和胃降逆,再根据病变部位选取大肠、小肠、腹、交感、皮质下等穴,以下气宽肠,增加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以达到消除腹胀的目的。而下腹部顺时针按摩是中医护理常规手法,其疗效已得到肯定。因此,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是一项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经济实惠,痛苦少而被患者乐于接受的一种治疗护理方法。且中医又是我们的国粹,在临床上运用中医护理对我们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经络的双向作用,对肠道进行补虚泻实的良性调节,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能尽快恢复肠道功能,促进肠道排气,有利于手术创伤恢复,效果良好,是一种不受禁食和体位限制,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
因此,耳穴压豆运用于术后腹胀的护理值得大家更进一步的摸索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姜玉芳.术后腹胀患者的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4,18(12):2231.
[2]吴斌.腹部手术后的腹胀原因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4,(6):17.
[3]杨艳辉.耳穴埋豆预防腹部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0:32.
[4]金秀均,陈晶,张清等.耳穴埋豆用于腰突症术后腹胀的护理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2.
作者简介:
于丽 1980.11.12 女 本科 主管护理师 甘肃酒泉 酒泉市人民医院 735000
刘丽 1988.7.4 女 护理师 甘肃酒泉 酒泉市人民医院 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