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少越好?
“不能邀请记者,没有记者,我们就放开了说。”2012年2月,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组织了一次会议,包括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卫生部门、工商部门在内,多家“管”食品的单位参加了这次会议,不过,所有参会者都对会议组织方提出了不要记者参加的要求。谁都知道,“食品安全”是当下中国社会最敏感的词语之一, 任何言论都可能引起轩然大波。
既然是一个“放开了说”的场合,年近70的吉鹤立也大胆质问:“大家觉得2011年出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但真正是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到底有几起?我看是非常非常少。”吉鹤立是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秘书长,但吉鹤立跟记者强调,他出此言,绝非完全从行业利益出发。学生物学出身的吉鹤立,在业内更多地被视为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
不过,吉鹤立为食品添加剂正名的言论,的确不容易被公众接受,对大多数人而言,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食品安全危机后,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已经变成“固有的成见”,对添加剂避之唯恐不及。
正因为这样的公众情绪,最近,一则“卫生部拟禁用38种添加剂”的新闻,让消费者拍手称快,新闻中记者采访的各种“专家”,也纷纷表达赞成。但这样“大快人心”的新闻,却让吉鹤立无法接受。在他看来,非理智地看待食品添加剂,根本无益于食品安全状况的改善。
报道源于卫生部于4月发布的一则公告,内容是卫生部对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征求意见”。上海某电视台在报道这则新闻时,采访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名教授,教授称:“添加剂毕竟不是正常食物,所以越少越好。”同时,报道中配发了某地医生介绍添加剂影响健康的采访,报道还提到“苏丹红”等曾经引起轩然大波的食品安全事件。
看完报道,吉鹤立感到“无语”,新闻中最明显的一处错误是,“苏丹红”危机根本与食品添加剂无关,“苏丹红”和“三聚氰胺”一样,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化工原料,被不法分子非法添加到食品中。因此,把“苏丹红”混淆到食品添加剂的新闻中,唯一的作用就是加深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和恐惧,进而影响合法添加剂的使用。
公众的焦虑吉鹤立可以理解,但让他不能忍受的是,各种所谓的“专家”,正在助长非理性的情绪。事实上,“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的消息,并不能说明某专家对食品添加剂“越少越好”的看法。
“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是今年1月“卫生部征求55种食品添加剂技术必要性和安全性”的后续消息,在经过征求意见、专家讨论后,55种待讨论的添加剂,剩下38种再次征求意见。也就是说,在本次征求意见的过程中,第二轮拟被撤销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比第一轮减少了17种,这17种被认为在技术必要性和安全必要性的评估后,可以被保留。
因此,吉鹤立认为,所谓“专家”对食品添加剂越少越好的看法,只不过是迎合公众的情绪,卫生部的公告,完全没有显示要大量删减食品添加剂目录的信息,安全、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需要,也是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只要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正确规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会出现任何食品安全问题的。
现代生活必需品
很难想象,如果食品添加剂从人们生活中一夜消失,生活将是怎样。起码,早上起来再没有面包,酸奶,菜肴没有酱油的色、味,小孩子再没有各种可口的零食和饮料。很多人回忆甜蜜童年时常常想念的水果罐头,再也无法生产。
无论从什么角度计算,食品添加剂对人们生活水平的影响,正面的作用都大于负面的作用——比如,防腐剂如今被视为“妖魔”,但很少有人深究,如果没有防腐剂,因食品腐烂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会损害更多人的健康。数十年前,人们从酱油里捞出蝇蛆并不是希奇的事,而在今天,这样的事件已经变成“奇闻”,原因就是酱油中添加了防腐剂。
吉鹤立告诉记者,公众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食品添加剂,如果保持理性,也就不会对正常的添加剂种类调整,产生误读。
卫生部门对添加剂品种的调整,是常见的行业标准调整,一些品种撤销的同时,一些新的品种也可能被增添到食品添加剂的目录中。本次对38种添加剂征求意见的标准,是考察这些添加剂的“技术必要性和安全性”,而“技术必要性”的背后,很大的决定因素是价格。
一种添加剂会不会被应用到食品中,企业必须考虑成本。吉鹤立举了一个最近被热炒的添加剂例子——明胶。明胶的原料应该是新鲜动物皮,食品级的明胶生产,必须使用健康、新鲜的食用动物皮和骨骼,而且这些原料必须通过检疫。这样严格要求的食品级明胶和工业级明胶有巨大的差价。
“我们小时候吃的冷饮,味道特别浓,那个时候的冷饮里,就使用了食用明胶。”吉鹤立介绍说,食用明胶常用于冷饮的生产,但是,随着食用明胶价格越来越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冷饮生产基本上开始用其他效果类似的添加剂替代食用明胶,常用的有阿拉伯胶、瓜儿豆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等。这些替代产品,价格低很多,企业自然会选用,国内企业现在大多已经不再用食用明胶生产冷饮。不过,国外不少企业仍然将食用明胶添加到冷饮中,这些冷饮价格较贵,但口感更好。
在本次卫生部拟撤销的38种食品添加剂中,很大部分撤销的原因,就与价格有关。吉鹤立介绍,征求撤销的一个添加剂叫“薪草提取物”,它被用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使得豆浆凝固成为豆腐,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点豆腐”的材料。这种添加剂由浙江一家企业申报,得到批准后成为国家食品添加剂目录中的一员。
但是,获得批准后,由于原料困难,成本太高,这家申报企业从未生产过,也没有其他企业用它来“点豆腐”。因为成本原因,“薪草提取物”变成了“僵尸”添加剂,也就不具备“技术必要性”。
另一个例子是拟撤销添加剂目录中的前三种防腐剂,它们常被用于水果保鲜。但随着水果冷库保存成本的降低,杀菌技术的进步,更多的企业使用冷库保鲜,这几种用于水果保鲜的防腐剂已没有人使用,即已没有技术上必要性。
成本,是所有企业在选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吉鹤立表示,企业根据多种因素选择使用食品添加剂,只要是合法地使用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安全性上都是有保障的。
“明胶门”背后
业内人士力证合法食品添加剂的无辜,在各种与添加剂有关的“丑闻”中,大多数属于违法将非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生产,以及合法食品添加剂的违规使用。
近期引发哗然的“毒胶囊”事件,正是其中一例。明胶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工业明胶、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跟“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类似,本次查获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物胶囊,是把不能用于食品或者药品的物质,用在食品药品生产中,屬于典型的违法行为。这种事件其实是严重的刑事犯罪。
而2011年发生在上海的“染色馒头”事件,则属于违规使用合法食品添加剂的情况。馒头生产企业使用的这种着色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规定允许用于面包、饮料等食品中,但这家企业却私自用在馒头生产中。因此,在“染色馒头”事件中,食品添加剂着色剂柠檬黄是合法的,同时也是安全的,只是没有批准用于馒头中。吉鹤立认为,“染色馒头”事件曾被称为“毒馒头”事件,也是一种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
误解还不止于此。细究历次由食品添加剂唱主角的食品安全事件,记者发现,其中一些属于企业虚假宣传,而并非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什么叫“食品安全问题”?科普书籍《何食为安》中,编写者吉鹤立引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是:食品安全问题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1年,连锁餐饮企业味千拉面,被媒体曝光拉面的汤底是用汤料调制的。这家企业一直宣扬面汤的营养价值,但被曝光后企业承认,汤底原料是由工厂生产的一种浓缩汤料,稀释后每碗汤不可能如宣传中那样富有营养。据之后的报道,味千拉面使用的浓缩汤料,是由正规厂家用猪骨生产的一种合格产品,其中并不涉及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
事实上,引发消费者不满的原因,与添加剂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企业模糊概念,将一种使用了添加剂的工业产品,描绘成富有营养的汤料,故意让消费者产生汤料是现场熬制的错觉。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对“永和豆浆”“肯德基豆浆”的质疑中。消费者发现,标榜“手工现磨”的豆浆,都是豆浆粉兑水制成的,而豆浆粉作为工业化生产的食品,一定存在食品添加剂。对于连锁餐饮行业来说,方便、快捷、低成本是它们的生存之道,连锁餐饮大多使用工业化生产的半成品,简单加工后售卖,因此,所谓的“手工现磨”,明显是虚假宣传,而与食品添加剂安全无关。
“毒胶囊”的导火线“老酸奶”风波,在吉鹤立看来也是一场“乌龙”。吉鹤立介绍说,牛奶原杯发酵,一般是不放添加剂的,被叫做“老酸奶”,按照食品分类为“发酵乳”。如果在这种“老酸奶”中加入各种添加剂,调制成的酸奶叫做“风味发酵乳”。风味发酵乳中可以添加明胶。如果酸奶里面添加了明胶或者其他的添加剂,就不是‘老酸奶’,把‘风味奶’说成是‘老酸奶’首先是虚假宣传,而不能说‘老酸奶’加了什么东西不能吃。”
“板子”怎样打?
吉鹤立说了合法食品添加剂的很多“好话”,但他并不讳言食品添加剂领域存在很多问题。在他看来,复配食品添加剂多年以来存在各种问题。台湾“塑化剂”事件,就是其中一次爆发。
复配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便于食品加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物理方法混匀而成的食品添加剂。个别的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在选用食品添加剂原料时,为了降低成本,不选用食品级的食品添加剂,而使用化工级的非食用化工原料。
台湾称为塑化剂、大陆称为增塑剂的物质,是一种非食用化工原料,广泛用作塑料制品。起云剂是饮料中常用的复合食品添加剂,正常的起云剂应该由乳化剂、增稠稳定剂及油脂组成。台湾“黑心商人”将塑化剂偷偷地加入起云剂中,30年以来,大量假起云剂流入食品工业。事件曝光后,检查机关查获不光台湾市场上众多食品含有塑化剂,由台湾进入大陆的食品中,已有近千种食品查出含有塑化剂。
“塑化剂”事件暴露了复配食品添加剂暗藏的风险,理应重拳打击,但在轰轰烈烈的讨伐过后,内地香精香料企业却成为这场风波“误伤”的对象。
内地质监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含塑化剂的食品,塑化剂来源都是香精香料,因此,部分香精香料企业被查封,行业遭受重创。
检查扩大后,质监部门发现,几乎所有香精香料中都含有塑化剂。这么多香精香料品种中都含有塑化剂,在业内人士看来是一件奇怪的现象,专家推断,不可能每一家企业都不法添加塑化剂,香精香料含塑化剂很可能不是人为原因。
随后,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的香精香料专家,组织数家香精香料生產企业进行检测、调查,分析600多个检测数据,证实样品不存在人为添加塑化剂的现象,塑化剂应该是从生产原料中带进的。
调查人员分析,被称为“塑化剂”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已经在塑料工业中使用超过半个世纪,塑料废弃物进入环境,使很多生物体内或多或少都残留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许多香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因此香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香精由各种香料配制而成,所以,香精中也不可避免地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吉鹤立解释说,食品中使用香精量大约占食品重量的千分之一二。1公斤食品如果添加2克香精,假设这种香精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为60毫克的话,1公斤食品中就会含有0.12毫克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根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这样的残留量对人体健康来说是一个安全值。
专家在统一意见后,将检测结果及处理意见上报卫生部,卫生部根据上海的报告,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发布公告,要求每公斤香精香料存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物质不得大于60毫克。
就像我们不能再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现代人也不可能远离食品添加剂,在对食品安全缺乏安全感的焦虑情绪中,保持理性太难,但保持理性,却是走出食品安全危机的必需。
“不能邀请记者,没有记者,我们就放开了说。”2012年2月,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组织了一次会议,包括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卫生部门、工商部门在内,多家“管”食品的单位参加了这次会议,不过,所有参会者都对会议组织方提出了不要记者参加的要求。谁都知道,“食品安全”是当下中国社会最敏感的词语之一, 任何言论都可能引起轩然大波。
既然是一个“放开了说”的场合,年近70的吉鹤立也大胆质问:“大家觉得2011年出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但真正是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到底有几起?我看是非常非常少。”吉鹤立是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秘书长,但吉鹤立跟记者强调,他出此言,绝非完全从行业利益出发。学生物学出身的吉鹤立,在业内更多地被视为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
不过,吉鹤立为食品添加剂正名的言论,的确不容易被公众接受,对大多数人而言,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食品安全危机后,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已经变成“固有的成见”,对添加剂避之唯恐不及。
正因为这样的公众情绪,最近,一则“卫生部拟禁用38种添加剂”的新闻,让消费者拍手称快,新闻中记者采访的各种“专家”,也纷纷表达赞成。但这样“大快人心”的新闻,却让吉鹤立无法接受。在他看来,非理智地看待食品添加剂,根本无益于食品安全状况的改善。
报道源于卫生部于4月发布的一则公告,内容是卫生部对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征求意见”。上海某电视台在报道这则新闻时,采访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名教授,教授称:“添加剂毕竟不是正常食物,所以越少越好。”同时,报道中配发了某地医生介绍添加剂影响健康的采访,报道还提到“苏丹红”等曾经引起轩然大波的食品安全事件。
看完报道,吉鹤立感到“无语”,新闻中最明显的一处错误是,“苏丹红”危机根本与食品添加剂无关,“苏丹红”和“三聚氰胺”一样,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化工原料,被不法分子非法添加到食品中。因此,把“苏丹红”混淆到食品添加剂的新闻中,唯一的作用就是加深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和恐惧,进而影响合法添加剂的使用。
公众的焦虑吉鹤立可以理解,但让他不能忍受的是,各种所谓的“专家”,正在助长非理性的情绪。事实上,“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的消息,并不能说明某专家对食品添加剂“越少越好”的看法。
“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是今年1月“卫生部征求55种食品添加剂技术必要性和安全性”的后续消息,在经过征求意见、专家讨论后,55种待讨论的添加剂,剩下38种再次征求意见。也就是说,在本次征求意见的过程中,第二轮拟被撤销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比第一轮减少了17种,这17种被认为在技术必要性和安全必要性的评估后,可以被保留。
因此,吉鹤立认为,所谓“专家”对食品添加剂越少越好的看法,只不过是迎合公众的情绪,卫生部的公告,完全没有显示要大量删减食品添加剂目录的信息,安全、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需要,也是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只要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正确规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会出现任何食品安全问题的。
现代生活必需品
很难想象,如果食品添加剂从人们生活中一夜消失,生活将是怎样。起码,早上起来再没有面包,酸奶,菜肴没有酱油的色、味,小孩子再没有各种可口的零食和饮料。很多人回忆甜蜜童年时常常想念的水果罐头,再也无法生产。
无论从什么角度计算,食品添加剂对人们生活水平的影响,正面的作用都大于负面的作用——比如,防腐剂如今被视为“妖魔”,但很少有人深究,如果没有防腐剂,因食品腐烂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会损害更多人的健康。数十年前,人们从酱油里捞出蝇蛆并不是希奇的事,而在今天,这样的事件已经变成“奇闻”,原因就是酱油中添加了防腐剂。
吉鹤立告诉记者,公众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食品添加剂,如果保持理性,也就不会对正常的添加剂种类调整,产生误读。
卫生部门对添加剂品种的调整,是常见的行业标准调整,一些品种撤销的同时,一些新的品种也可能被增添到食品添加剂的目录中。本次对38种添加剂征求意见的标准,是考察这些添加剂的“技术必要性和安全性”,而“技术必要性”的背后,很大的决定因素是价格。
一种添加剂会不会被应用到食品中,企业必须考虑成本。吉鹤立举了一个最近被热炒的添加剂例子——明胶。明胶的原料应该是新鲜动物皮,食品级的明胶生产,必须使用健康、新鲜的食用动物皮和骨骼,而且这些原料必须通过检疫。这样严格要求的食品级明胶和工业级明胶有巨大的差价。
“我们小时候吃的冷饮,味道特别浓,那个时候的冷饮里,就使用了食用明胶。”吉鹤立介绍说,食用明胶常用于冷饮的生产,但是,随着食用明胶价格越来越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冷饮生产基本上开始用其他效果类似的添加剂替代食用明胶,常用的有阿拉伯胶、瓜儿豆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等。这些替代产品,价格低很多,企业自然会选用,国内企业现在大多已经不再用食用明胶生产冷饮。不过,国外不少企业仍然将食用明胶添加到冷饮中,这些冷饮价格较贵,但口感更好。
在本次卫生部拟撤销的38种食品添加剂中,很大部分撤销的原因,就与价格有关。吉鹤立介绍,征求撤销的一个添加剂叫“薪草提取物”,它被用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使得豆浆凝固成为豆腐,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点豆腐”的材料。这种添加剂由浙江一家企业申报,得到批准后成为国家食品添加剂目录中的一员。
但是,获得批准后,由于原料困难,成本太高,这家申报企业从未生产过,也没有其他企业用它来“点豆腐”。因为成本原因,“薪草提取物”变成了“僵尸”添加剂,也就不具备“技术必要性”。
另一个例子是拟撤销添加剂目录中的前三种防腐剂,它们常被用于水果保鲜。但随着水果冷库保存成本的降低,杀菌技术的进步,更多的企业使用冷库保鲜,这几种用于水果保鲜的防腐剂已没有人使用,即已没有技术上必要性。
成本,是所有企业在选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吉鹤立表示,企业根据多种因素选择使用食品添加剂,只要是合法地使用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安全性上都是有保障的。
“明胶门”背后
业内人士力证合法食品添加剂的无辜,在各种与添加剂有关的“丑闻”中,大多数属于违法将非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生产,以及合法食品添加剂的违规使用。
近期引发哗然的“毒胶囊”事件,正是其中一例。明胶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工业明胶、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跟“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类似,本次查获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物胶囊,是把不能用于食品或者药品的物质,用在食品药品生产中,屬于典型的违法行为。这种事件其实是严重的刑事犯罪。
而2011年发生在上海的“染色馒头”事件,则属于违规使用合法食品添加剂的情况。馒头生产企业使用的这种着色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规定允许用于面包、饮料等食品中,但这家企业却私自用在馒头生产中。因此,在“染色馒头”事件中,食品添加剂着色剂柠檬黄是合法的,同时也是安全的,只是没有批准用于馒头中。吉鹤立认为,“染色馒头”事件曾被称为“毒馒头”事件,也是一种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
误解还不止于此。细究历次由食品添加剂唱主角的食品安全事件,记者发现,其中一些属于企业虚假宣传,而并非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什么叫“食品安全问题”?科普书籍《何食为安》中,编写者吉鹤立引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是:食品安全问题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1年,连锁餐饮企业味千拉面,被媒体曝光拉面的汤底是用汤料调制的。这家企业一直宣扬面汤的营养价值,但被曝光后企业承认,汤底原料是由工厂生产的一种浓缩汤料,稀释后每碗汤不可能如宣传中那样富有营养。据之后的报道,味千拉面使用的浓缩汤料,是由正规厂家用猪骨生产的一种合格产品,其中并不涉及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
事实上,引发消费者不满的原因,与添加剂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企业模糊概念,将一种使用了添加剂的工业产品,描绘成富有营养的汤料,故意让消费者产生汤料是现场熬制的错觉。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对“永和豆浆”“肯德基豆浆”的质疑中。消费者发现,标榜“手工现磨”的豆浆,都是豆浆粉兑水制成的,而豆浆粉作为工业化生产的食品,一定存在食品添加剂。对于连锁餐饮行业来说,方便、快捷、低成本是它们的生存之道,连锁餐饮大多使用工业化生产的半成品,简单加工后售卖,因此,所谓的“手工现磨”,明显是虚假宣传,而与食品添加剂安全无关。
“毒胶囊”的导火线“老酸奶”风波,在吉鹤立看来也是一场“乌龙”。吉鹤立介绍说,牛奶原杯发酵,一般是不放添加剂的,被叫做“老酸奶”,按照食品分类为“发酵乳”。如果在这种“老酸奶”中加入各种添加剂,调制成的酸奶叫做“风味发酵乳”。风味发酵乳中可以添加明胶。如果酸奶里面添加了明胶或者其他的添加剂,就不是‘老酸奶’,把‘风味奶’说成是‘老酸奶’首先是虚假宣传,而不能说‘老酸奶’加了什么东西不能吃。”
“板子”怎样打?
吉鹤立说了合法食品添加剂的很多“好话”,但他并不讳言食品添加剂领域存在很多问题。在他看来,复配食品添加剂多年以来存在各种问题。台湾“塑化剂”事件,就是其中一次爆发。
复配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便于食品加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物理方法混匀而成的食品添加剂。个别的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在选用食品添加剂原料时,为了降低成本,不选用食品级的食品添加剂,而使用化工级的非食用化工原料。
台湾称为塑化剂、大陆称为增塑剂的物质,是一种非食用化工原料,广泛用作塑料制品。起云剂是饮料中常用的复合食品添加剂,正常的起云剂应该由乳化剂、增稠稳定剂及油脂组成。台湾“黑心商人”将塑化剂偷偷地加入起云剂中,30年以来,大量假起云剂流入食品工业。事件曝光后,检查机关查获不光台湾市场上众多食品含有塑化剂,由台湾进入大陆的食品中,已有近千种食品查出含有塑化剂。
“塑化剂”事件暴露了复配食品添加剂暗藏的风险,理应重拳打击,但在轰轰烈烈的讨伐过后,内地香精香料企业却成为这场风波“误伤”的对象。
内地质监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含塑化剂的食品,塑化剂来源都是香精香料,因此,部分香精香料企业被查封,行业遭受重创。
检查扩大后,质监部门发现,几乎所有香精香料中都含有塑化剂。这么多香精香料品种中都含有塑化剂,在业内人士看来是一件奇怪的现象,专家推断,不可能每一家企业都不法添加塑化剂,香精香料含塑化剂很可能不是人为原因。
随后,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的香精香料专家,组织数家香精香料生產企业进行检测、调查,分析600多个检测数据,证实样品不存在人为添加塑化剂的现象,塑化剂应该是从生产原料中带进的。
调查人员分析,被称为“塑化剂”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已经在塑料工业中使用超过半个世纪,塑料废弃物进入环境,使很多生物体内或多或少都残留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许多香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因此香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香精由各种香料配制而成,所以,香精中也不可避免地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吉鹤立解释说,食品中使用香精量大约占食品重量的千分之一二。1公斤食品如果添加2克香精,假设这种香精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为60毫克的话,1公斤食品中就会含有0.12毫克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根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这样的残留量对人体健康来说是一个安全值。
专家在统一意见后,将检测结果及处理意见上报卫生部,卫生部根据上海的报告,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发布公告,要求每公斤香精香料存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物质不得大于60毫克。
就像我们不能再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现代人也不可能远离食品添加剂,在对食品安全缺乏安全感的焦虑情绪中,保持理性太难,但保持理性,却是走出食品安全危机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