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示正直和善良的经典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经典文学的故事中,一个人物的诤言善行,足可以影响和改变另一个人物;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其精彩绝伦的描写和惊世骇俗的议论,也可以影响、激励一个读者的整个人生。
  四十多年前,我在念初中时,偶然得到了一本厚厚的、封皮残破的外国小说。其时,我已读过多部中外小说,对此并无特别期待。但是,当将其读过数页后,心里却感到极为震惊,甚至觉得它是我至此未遇的一部惊世之作,使得我在课余对其迟迟不忍释手。我的家在一个四面环水的沙渚上,未接通电灯。晚上,对着一盏老旧的煤油台灯,就着昏暗的灯光,我迫不及待、如饥似渴地倾吞着那些精妙的文字,虽然觉得它已经不是我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消受得了的,但它对我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那样的巨大,我依然要去征服它、消化它。晚上10点,为了不影响第二天上学,父亲强令我熄灯睡觉。但我意犹未尽,便在自己独宿的小房内,躲在被窝里,偷偷打着手电筒续读。没有手表,也不知一晚读了多久,估摸着超过了一个半小时,被窝里的口气、汗气、臭气,也浑然不觉。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故,直到酣畅淋漓地将整部小说读完。
  一个父母双亡的贫穷的人,为了其同样贫穷的姐姐的几个孩子免受饥饿,在夜里打破了一家面包店的玻璃窗,偷了一块面包,却被警察抓住后判了五年苦役。其间,他数次越狱、数次被抓,加重判到十九年。出狱后,他不被社会接受,找不到工作,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心中充满了对世界对社会的仇恨。后来,一个教堂的主教接待了他,供他吃住了几天,可他却恩将仇报,在临走时顺手偷走了主教家的六件银器。警察逮住他后,押他回到教堂。没想到的是,主教却说,这些银器非他所偷,是自己亲手送给他的,并说“那一对银质的烛台,我也送给了你。你怎么没有一起拿走呢?”这让他大为震撼。“他的面色,绝没有一种人类的文字可以表达得出来”。天下居然还有这么宽容慈善的人,这种心灵的冲击使得他心中的恶逐渐被善所替代。后来,他躲避警察的继续追捕,改名换姓,逃到另一个城市,埋头工作,搞了一个小发明,发了家,做了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用他赚的钱兴办福利,救济穷人,受到大众的拥护和爱戴,并在几年后当上了当地的市长。他原本是个逃犯,但不久,警方却声称抓住了这个逃犯,并将在法庭公审。他深知被抓的这个人是冤枉的,只是其外貌、背景与他相似。开庭这天,他来到法庭,目睹了被冤枉的这个人的无奈和惨状。经过内心的挣扎后,他毅然当庭承认自己才是这个逃犯,甘愿丢掉市长的职位而再次入狱,从而拯救了那个猥琐、无助而满含冤屈的人。
  这就是这部小说中让我终身难忘的一些情节。这部小说叫《悲惨世界》(第一部)(那时,后四部国内还未出版),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作家雨果最成功的一部代表作,是十九世纪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
  《悲惨世界》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和悲惨,而我更为关注的,是小说中所深刻揭示的社会多面的人性。书中,那个改变苦役犯冉阿让的米里哀主教,是个“一生中不曾有过奚落人的心”的人,“外形的丑陋和本性的怪异,都不能惊动他。他反而会受到感动,几乎起爱怜的心。”他说:“做一个圣人,那是一种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正轨。人们尽管在歧路徘徊、失足、犯错误,但是总应当做一个正直的人。”他对临别的冉阿让说:“冉阿让,我的兄弟,您现在已经不是恶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面救了出来”。面对米里哀主教,冉阿让看到了一颗伟大的心灵,他深感自己内心的卑微,决定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博爱的人,那才是真正完整的人。如同涅槃,他的自私、仇恨、卑贱都消失了,代之以慷概、慈悲和力量。可以说,冉阿让的精神历程像史诗一样可歌可泣,他的全部经历和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使得小说《悲惨世界》成为了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挣扎与奋斗的人道主义的史诗。
  《悲惨世界》是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不仅故事情节感人,其心理描写也带有强烈的主观特性。长达一节的心理描写(议论)比比皆是,深邃、难懂,远不如阅读《基督山伯爵》类小說那样简单、容易。但我偏爱它,有着一定要和大家分享的冲动,要将这个故事简化了讲给大家听,要让那些读不下去这部小说的人和我同恨、同爱、同悲、同喜。为此,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原著(第一部)改写成一个四万多字的简写本,用厚厚的笔记本抄上,送给同学们去传阅,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呼应和共鸣。参加工作以后,也常常将这个简写本拿给同事们、朋友们阅读,将经典文学作品所昭示的正直、善良、博爱、人道转述给大家,转达给大家,数十年来从没有间断。
  无论身处一个什么时代,人的一生总要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经历各种困难和考验。如何能够保持清醒、宽容、豁达、安静,尤为重要。因为种种原因,笔者就经历过失学、离异、下岗等人生的重大挫折,也曾遇到过一些误解、质疑和冲击,但我更多的是从经典文学作品中学会了坦然面对,不怨恨、不计较、不气馁、不沉沦。读书,要读好书。一本名著会让你得到启迪,告诉你做一个怎样的人。小说《悲惨世界》所展现的冉阿让的人生曲折,我们远远不及,他的悲惨,会让我潸然泪下;他的觉醒,又让我感动和振奋。
  人生中,财富、荣誉、地位固然重要,但正直、善良才是一个人的魂,才是恩泽世间、照耀他人的人性的光芒。
  责编:岳文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乐观”的出版界认为,出版业因其独特性可免“身陷囹圄”,至少到1996年,出版业飞速增长已持续40年。可是,1997年拐点出现,“出版不况”(出版业不景气)以迅雷之势席卷全业,出版社、批发商、“取次”、零售商无一幸免。1996年至2019年,作为出版“大端”的漫画杂志连续23年呈现负增长之窘态,2019年电子漫画更是首次超过纸质漫画的销售额。日本实体书店199
期刊
美国第二任总统、《独立宣言》起草者之一约翰·亚当斯曾说过:“如果有必要,我可以与任何人就工作问题礼貌而得体地谈话。但与他们相处的时候,我从未感到过愉快。”为什么他不能从与人交流中获得快乐?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与他不善沟通而对方又不善言辞有关。我的意思是,写作说到底是一个“怎么说”的问题。它通过练习“怎么说”,来检验你“说什么”。如此先有感受力,后談表达力。感受力来自阅读、观察和
期刊
交流汇  青春如虹,当青春遇上诗歌,“00后”大学生诗人李解,以其磅礴的想象力、丰富的创作力,赓续荣光,绽放新意。  书香致远,头角峥嵘  他有先锋诗人的禀赋  李解出身诗书世家,父亲是写作多年的业余诗人,爷爷是位德高望重的乡村小学校长。得益于良好家庭环境熏陶,以中国古典诗词开蒙,又接受了大量新体诗的阅读,小小年纪就写出“电流穿过人群/系紧静悄悄的心跳”“你的眼睛像一颗黑加仑/自由在里面滋长”这样
期刊
提起中国古代最早的“镜子论”,可能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唐太宗的“三镜说”。其实,早在公元前17世纪,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就对伊尹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史记·殷本纪》)。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用水作镜子,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形象;一个国家只要用老百姓作镜子,就能知道治理的状况。  商汤的“镜子论”说明,早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就把民情状况作为衡量统治好坏的标准了。以后,“以人为镜”的阐述屡屡出现在古代
期刊
今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1937,延安對话》。本书是作者托马斯·亚瑟·毕森当年到访延安时的见闻和采访记录,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相当于又一部“红星照耀中国”。  本文是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陈晋为《1937,延安对话》一书所做的序言。  《1937,延安对话》的作者托马斯·亚瑟·毕森,是在斯诺(包括斯诺当时的夫人海伦)之后第
期刊
奇文欣赏  三袁故里,魅力公安。巍巍然如高山盘踞鄂西,灿灿乎似明珠光耀江南。枕长江而襟洞庭,邻江汉而望天潜。浩浩百万之众生息,洋洋两千沃野绵延。二〇七国道穿境而过,两广高速南北贯穿。七省通衢,四海相连。斯邑也,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域,今传人文荟萃之美谈。  诗意公安,岁月峥嵘。此邑前身,名曰孱陵。里耶秦简,有据为凭。粤自《禹贡》,始于周秦。系武陵之余脉,归郡属为洞庭。历史何其久远兮,十余处惊现新器遗址
期刊
1925年12月12日,冰心在孤寂的宿舍中无心看书,便披上大衣,打算到人多的图书馆去。  不料,在楼外的雪地上,竟看到了满地的“相思”。  后来,冰心在图书馆也没能读成书,却写成了一首诗,名曰《相思》:  躲开相思,  披上裘儿  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  小径里明月相窥,  枯枝———  在雪地上  又纵横的写遍了相思。  寥寥数行,却满是深情。这是以写母爱、童心而著称的“世纪老人”冰心,屈指可数
期刊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田野乡间流连,只为感受自然的志趣。虽然大家会接触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但每每被孩子问到这样的问题:“这是什么树?那是什么花?”我们却只能哑口无言,更别说被熊孩子继续追问花的名字来源。  连智能识物系统都无法回答、像谜一般的植物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又与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有着这样困惑的你,不妨打开《古典植物园》,在经史子集、东西文化间,发现寻常草木背后的文化意蕴
期刊
1  1893年1月,腊梅芬芳的时节,吴贻芳出生,别号“冬生”。  不同于一般的名媛淑女,贻芳和姐姐贻芬,自小不屑于学习女红,反倒异常憧憬新式学堂。  守旧的父亲并不同意,他认为女子的幸福并不在读书,而在于嫁个好人家。奈何女儿贻芬生性刚烈,据理力争无果之后,竟然试图吞金自杀。  父母受惊不小,只得将姐妹二人送入杭州弘道女子学堂,她们终于得到上学的机会。  1909年,是让吴贻芳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一年
期刊
温暖·无关孤独的休憩地  对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高墩营的村民而言,有书可读,有人可诉,曾一度只能是奢望,而农家书屋的出现让这一切变成了现实。现在,大家不用出村,也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借到图书,很多村民都成了书屋的常客。赵新宇就是其中一员。  2015年,53岁的赵新宇在去卫生院取药的路上偶然发现了位于村里文化广场上的农家书屋,这簇星星之火一经出现,就迅速点亮了他的平原,温暖了他的整个生活,“这里排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