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本化教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meizi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在新形势的要求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已逐步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人本化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共识,它不仅是个体人文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力量,还是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理念支撑,已成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文化的作用在教学过程,校园学风的营造过程中也日异起到突出的作用。如何有效推进人本化教育前进的步伐,如何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本文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对以上问题做出论述与回答,为高等教育教学的研究拓宽视野,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本化教育 自觉意识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发展愈发成为衡量一个民族竞争力的重要维度。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教育工作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正日渐成为新世纪以来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众多教育理论学者,為探寻并建构一种具备人文精神的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做了很多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文力图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以一名年轻教师工作者的视角,就高等教育的人本化教育,文化自觉性对学生、教师及高等教育的影响做一些简单的论述,希求能够为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研究,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二、人本化教育的内涵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学者急切的要求把大学生尘封已久的“人性”解放出来,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应照顾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那么这里所谓的“人性”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哪个层面去理解它,成为了一个在继续论述前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所谓“人性”就是人之本性,中国人常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对人性的一种描述。然而在高等教育中,解放“人性”的过程就是人本化教育的过程,那么具体什么是人本化教育呢? 所谓人本化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大学教育有很多功能,但其基本的应当是育人功能,学校应当把育人放在其工作的首位,做到“以人为本”,换句话说,教育要人本化,不要功利化、政治化、工具化。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人才,而不是一种特殊工具。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大学应该“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一种人才,单纯的依靠曾经的教育培养模式,怕是已经很难做到,仅仅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无法培养出一个全面的人,只有通过人本精神的传播、渗透、教化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进一步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才能培育出健全的人、完善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人本化教育就是遵循这一模式的教育,它是努力营造有亲和力、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环境为根本特征的一种教育教学,它主要的任务就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关注学生自身发展,在关注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深刻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以达到传统教育方式所未能实现的效果。 三、人本化教育在高校实施的必要性 在上文中,我们对人本化教育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人本化教育是为了塑造一个完整的人,批判传统教育对学生的僵化控制,近代西方对于人的思考讨论,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解放的宣传。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多的研究者呼吁:关心学生个人的幸福和人类自身的命运,而不要只关心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人生不是及物动词的囚徒。那总需事物为对象的活动并非人生之全部内容。” 对比西方,我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御侮图强、变法立宪的激情涌动中崛起的,没有像西方那样经历“理性的批判时代”来奠定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思想基础,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历史设定,使得我国在教育的培养上,是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的,不可避免的,这样的一种模式与前提下,特殊的背景决定了教育人本化进程始终不足。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的逐步深入,随着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成分、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国际联系的一体化趋势的加剧,教育人本化的时代必将或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到来。尤其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新生代的成长,因为他们“未渥手足亲情也少宗族观念之羁绊;他们不谙或者不屑谙于世故人情,惯于网上冲浪而最先体验数字化生存;他们崇拜自己树立的偶像又常换常新,否定绝对权威和唯一;他们与其说是叛逆的一代,不如说是向现存文化、生活方式全面挑战的一代”。宋恩荣先生的这一席话,不仅揭示了80后一代作为受教育群体所反映出的新特点,更是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作为教师的我们所面临的新挑战和对教师的新要求。 另一方面,人本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周远清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而人本化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塑造一个完整的人,从这一点可以充分看出:要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离不开人本化的教育教学,也只有加强教育的人文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真正使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才能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论述到这里,我们都已清楚的意识到,人本化教育在高校实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人本化教育理念已逐渐成为决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成为高校人才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竞争的主导因素。 四、人本化教育在高校实施中的思考 正像文章开始提到的,当下中国的许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理论研究者,都意识到了人本化教育对于中国提高人才软实力,适应全球化发展,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特别是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们,更加直接的体会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诸多不足,这里不单单指的是大学中“功利主义”的盛行,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整体生源质量的降低,更多的教师所体会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似乎不是关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为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持,而仅仅是向社会输送四年一代的工具产品。这些毕业生由于在学期间没有受到人文关怀式的教育,使得自身在走进社会的过程中不能积极的适应社会的变化,在自身深感怀才不遇的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社会对毕业生的“拒绝”恰恰就反应了教育与社会,与实际生活的脱节。面对这样的局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出改变,使得我们的教育中心逐步从单纯的教授知识转到对人生、人性的关注上来,转到更高层次的智力活动上来,更好的完成如教育家博比特(F.Bobbitt)提到的“教育的塑造过程”,给学生以完善的教养,成为一个值得思考并去付诸实践的问题。这里我想就三个方面就人本化教育的实施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1.校园文化自觉性的培养 任何改革的实施,都需要大环境的支持,人本化教育亦不例外。因此若要人本化教育理念能够在高校内得到贯彻,必须要先创造一个文化自觉的环境,从文化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在这些教育之中,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道德教育的完善问题。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亚文化,特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合,通常包括观念文化形态、物质文化形态和行为文化形态。受一些社会不正当风气的影响,“物质”在当下的校园文化中逐渐占据主流,此外功利主义的盛行,更是直接在文化营造的层面,给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带错了路。我国著名学者鲁洁教授指出,当今的教育似乎“只是教人去追逐、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的物质世界”,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校园中弥漫的是对物质的创造与追求,而忽略了去控制物质的人的人文培养,教育只完成了一半的使命,停留在了物质层面便停滞不前了,而对精神世界的塑造,对道德意识的升华提高的另一半使命被搁置了。正是这样的搁置,使得我们民族五千年沉淀的文化精神同现代高等教育不能得到良好的串联,很多独有的民族精神特质不能得到继承。近些年,基于西方人本教育源远流长的现实,我们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一些教育理念,引进西方的精神品质,来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面貌,但是这样的一种中体西用式的尝试,很快就遇到了实践中的困难,如西方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发展,个性的无限张扬,提倡探索、冒险精神,然而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大背景下,学生不能完全的去继承西方学生所具备的这些文化特质,反而使得教师在教学理论的研究上沦为了西方模式的追随者,限制了我们的原创动力。 由此可见,我们所要启发的是适合于我们民族心理特点的文化自觉性,培养的是适应我国学生发展的道德品格,从而建立起适合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人本化教育体系。其实,人本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道德教育,许多学者都在自己的著述中从多个微观文化视角探讨道德教育。王啸将全球化不仅视为事实,而且视为一种思考方式,指出全球化的思考方式为中国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即确立“类主体”的道德教育目的,凸显生活教育和理解教育的主题,体现人是目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李新涛教授则提出将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对人格修养的要求也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 从前辈学者的研究和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将传统文化同全球化的有机结合,并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融入校园文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因为我们如果要推行人本化教育,就必须唤起教师,学生的人文意识,而人文意识的唤起依赖于文化的自觉性。对于中国的学生和教师来讲,文化的自觉,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学习。教师若要真正的运用人本化教育去引导学生学习,首先就要重视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道德教育的学习,而学生也只有真的去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才能弥补模式化教学中对于人格素质培养的缺失。 2.教师在人本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任何复杂的教学过程,都可以简化成两个元素的互动过程。这两个元素就是教师与学生。而教师又是这一互动过程中的重要主导因素,古语说得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在知识上,更体现在“育人”上,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口头的灌输,而且是以人育人,以道德育道德,以人本育人本,这人本的教育就是教师通过人格去陶冶学生的人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建立在教师的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的教育工作,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够养成性格。 正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角色的如此重要性,使得它在人本化教育的推行中必须率先的做出改变。首先,教师应更新旧的权威观念。体现教育的终极关怀。教育因人而发生,“人”是教育的对象和教育的出发点,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要把学生当人来看待,破除旧的权威观念,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关系,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其次,进一步发展“全面发展”的观念。过去我们强调全面发展,仅仅是在知识上要求学生全面,仅仅强调发展的齐步性,在信息化,全球化告诉发展的今天,显然过去的全面发展已经落后于时代,模式化,单一化已经被自由化和多元化所取代,这一趋势性的变化恰恰为我们推行人本化教育提供了充分的背景条件,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机遇,转变过去的发展理念方式,把人的发展理解为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的发展变得多角度,全方位。最后,在教学模式上,改变以往侧重于教学中科研性和逻辑性的关注,多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学生学的过程。增加师生互动,通过正确的提问和辩论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通过学生积极地自身思考来发现认识中的矛盾并挖掘出潜藏于自己心中的真理,正像苏格拉底所提出的著名的“助产术”教学法,帮助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孕育真理、产生真理。通过这样的方法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个性研究。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由知识的传递者,成为学生研究思考过程中的“伙伴”,从昔日真理权威的神坛,走入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完成了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合理转换。 3.学生在人本化教育中的作用 讲完教师,自然就要谈到教育过程中的另一大主体——学生。只有教师改变,而学生不变,就如同大小比例不匹配的齿轮安装到一起,整个人本化教育的机器也是不能运转的。那么学生在人本化教育中应该达到哪些要求,做到哪些转变呢? (1)树立自信心 在巨大的考研压力和就业压力下,自信心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大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就不可能对各种信息进行正确的甄别和选择,无法调整好心态,就无法以一颗平常的心态步入社会。因此,在校期间,应该学会正确给自己定位,学会心理减负,时常注意进行自我调节,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豁达的心境,力求做到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2)在教师转换角色地位的同时,学生也应该配合教师的转变 既然老师已经尝试抛弃过去的权威主义面纱,试图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同学生交流,学生就应该敞开心扉,创造机会尽可能多的与老师一起探讨学术也好,谈天说地也好,在每一次的交流中,领略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向老教师们学习修身养性的人生知识,让教育活动在情感的交流中产生,同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和睦的教学气氛;学生之间,也应尽可能的多组织与教学相配合的实践活动,消除自身在学习课本知识中的疲惫感,拉近书本知识和现实世界的距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发掘学习过程本身的意义。 (3)学生要在学习中树立社会人的意识 高等教育不同于之前任何时期的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即是学业完成后学生要迈入社会。虽然,学生在课本,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接触了解了社会,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毕业后的学生还有很长的一段重新发现社会的道路要走。因此,学生在校阶段就要培养自己的社会人意识,要走出象牙塔,去了解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权利与义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责任感,又因为有了责任意识,学生小到家庭,大到社会都会产生一种人文关怀,对家学生知道要尊长爱幼,对社会学生明白要公平正义,要维护个体的自由与合法权益,而这正是人本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我们作为教师所希望看到的人才的重要转变。 五、结语 国家的强大与发展,需要人才,而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被卷进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既然已经身处其中,我们就应该去主动积极的适应,经济要适应,政治要适应,教育当然也要适应。 诚然,任何改变和适应都是困难的,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改变更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在能有所收获的,人本化教育的开展改变正是这最为困难,且又漫长的改变与适应的一步。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技术化的甚嚣尘上的今天,探索一条适合于我国人本化教育发展的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人本化教育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中的一小步,只有在今后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努力着眼于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导向作用和大学生主体参与作用,追求合力效应,强调学校的人格化管理,突出“以德治校、以情治校”,只有这样的不断努力才能建构出一种注重情感、提倡合作、鼓励创造和强调自主的课堂教学机制,才能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符合中国文化教育背景的人本化教育体系,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德]马丁·布伯.陈维纲译.我与你[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宋恩荣.当代中国教育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 [5]王啸.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6]李新涛.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素质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7]刘金明等.心理辅导与咨商.大连海事出版社. [8]余强基.教师人格特征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教育改革,1997,(3). [9][俄]乌申斯基.张佩珍等译.乌申斯基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0]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1). [11]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12]郤江波.论教育研究与文化背景的关系.高教论坛,2008,(1). 摘要:当今,在新形势的要求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已逐步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人本化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共识,它不仅是个体人文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力量,还是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理念支撑,已成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文化的作用在教学过程,校园学风的营造过程中也日异起到突出的作用。如何有效推进人本化教育前进的步伐,如何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本文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对以上问题做出论述与回答,为高等教育教学的研究拓宽视野,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本化教育 自觉意识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发展愈发成为衡量一个民族竞争力的重要维度。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教育工作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正日渐成为新世纪以来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众多教育理论学者,为探寻并建构一种具备人文精神的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做了很多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文力图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以一名年轻教师工作者的视角,就高等教育的人本化教育,文化自觉性对学生、教师及高等教育的影响做一些简单的论述,希求能够为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研究,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二、人本化教育的内涵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学者急切的要求把大学生尘封已久的“人性”解放出来,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应照顾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那么这里所谓的“人性”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哪个层面去理解它,成为了一个在继续论述前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所谓“人性”就是人之本性,中国人常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对人性的一种描述。然而在高等教育中,解放“人性”的过程就是人本化教育的过程,那么具体什么是人本化教育呢? 所谓人本化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大学教育有很多功能,但其基本的应当是育人功能,学校应当把育人放在其工作的首位,做到“以人为本”,换句话说,教育要人本化,不要功利化、政治化、工具化。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人才,而不是一种特殊工具。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大学应该“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一种人才,单纯的依靠曾经的教育培养模式,怕是已经很难做到,仅仅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无法培养出一个全面的人,只有通过人本精神的传播、渗透、教化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进一步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才能培育出健全的人、完善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人本化教育就是遵循这一模式的教育,它是努力营造有亲和力、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环境为根本特征的一种教育教学,它主要的任务就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关注学生自身发展,在关注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深刻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以达到传统教育方式所未能实现的效果。 三、人本化教育在高校实施的必要性 在上文中,我们对人本化教育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人本化教育是为了塑造一个完整的人,批判传统教育对学生的僵化控制,近代西方对于人的思考讨论,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解放的宣传。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多的研究者呼吁:关心学生个人的幸福和人类自身的命运,而不要只关心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人生不是及物动词的囚徒。那总需事物为对象的活动并非人生之全部内容。” 对比西方,我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御侮图强、变法立宪的激情涌动中崛起的,没有像西方那样经历“理性的批判时代”来奠定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思想基础,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历史设定,使得我国在教育的培养上,是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的,不可避免的,这样的一种模式与前提下,特殊的背景决定了教育人本化进程始终不足。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的逐步深入,随着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成分、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国际联系的一体化趋势的加剧,教育人本化的时代必将或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到来。尤其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新生代的成长,因为他们“未渥手足亲情也少宗族观念之羁绊;他们不谙或者不屑谙于世故人情,惯于网上冲浪而最先体验数字化生存;他们崇拜自己树立的偶像又常换常新,否定绝对权威和唯一;他们与其说是叛逆的一代,不如说是向现存文化、生活方式全面挑战的一代”。宋恩荣先生的这一席话,不仅揭示了80后一代作为受教育群体所反映出的新特点,更是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作为教师的我们所面临的新挑战和对教师的新要求。 另一方面,人本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周远清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而人本化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塑造一个完整的人,从这一点可以充分看出:要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离不开人本化的教育教学,也只有加强教育的人文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真正使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才能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论述到这里,我们都已清楚的意识到,人本化教育在高校实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人本化教育理念已逐渐成为决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成为高校人才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竞争的主导因素。 四、人本化教育在高校实施中的思考 正像文章开始提到的,当下中国的许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理论研究者,都意识到了人本化教育对于中国提高人才软实力,适应全球化发展,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特别是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们,更加直接的体会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诸多不足,这里不单单指的是大学中“功利主义”的盛行,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整体生源质量的降低,更多的教师所体会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似乎不是关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为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持,而仅仅是向社会输送四年一代的工具产品。这些毕业生由于在学期间没有受到人文关怀式的教育,使得自身在走进社会的过程中不能积极的适应社会的变化,在自身深感怀才不遇的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社会对毕业生的“拒绝”恰恰就反应了教育与社会,与实际生活的脱节。面对这样的局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出改变,使得我们的教育中心逐步从单纯的教授知识转到对人生、人性的关注上来,转到更高层次的智力活动上来,更好的完成如教育家博比特(F.Bobbitt)提到的“教育的塑造过程”,给学生以完善的教养,成为一个值得思考并去付诸实践的问题。这里我想就三个方面就人本化教育的实施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1.校园文化自觉性的培养 任何改革的实施,都需要大环境的支持,人本化教育亦不例外。因此若要人本化教育理念能够在高校内得到贯彻,必须要先创造一个文化自觉的环境,从文化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在这些教育之中,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道德教育的完善问题。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亚文化,特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合,通常包括观念文化形态、物质文化形态和行为文化形态。受一些社会不正当风气的影响,“物质”在当下的校园文化中逐渐占据主流,此外功利主义的盛行,更是直接在文化营造的层面,给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带错了路。我国著名学者鲁洁教授指出,当今的教育似乎“只是教人去追逐、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的物质世界”,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校园中弥漫的是对物质的创造与追求,而忽略了去控制物质的人的人文培养,教育只完成了一半的使命,停留在了物质层面便停滞不前了,而对精神世界的塑造,对道德意识的升华提高的另一半使命被搁置了。正是这样的搁置,使得我们民族五千年沉淀的文化精神同现代高等教育不能得到良好的串联,很多独有的民族精神特质不能得到继承。近些年,基于西方人本教育源远流长的现实,我们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一些教育理念,引进西方的精神品质,来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面貌,但是这样的一种中体西用式的尝试,很快就遇到了实践中的困难,如西方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发展,个性的无限张扬,提倡探索、冒险精神,然而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大背景下,学生不能完全的去继承西方学生所具备的这些文化特质,反而使得教师在教学理论的研究上沦为了西方模式的追随者,限制了我们的原创动力。 由此可见,我们所要启发的是适合于我们民族心理特点的文化自觉性,培养的是适应我国学生发展的道德品格,从而建立起适合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人本化教育体系。其实,人本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道德教育,许多学者都在自己的著述中从多个微观文化视角探讨道德教育。王啸将全球化不仅视为事实,而且视为一种思考方式,指出全球化的思考方式为中国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即确立“类主体”的道德教育目的,凸显生活教育和理解教育的主题,体现人是目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李新涛教授则提出将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对人格修养的要求也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 从前辈学者的研究和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将传统文化同全球化的有机结合,并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融入校园文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因为我们如果要推行人本化教育,就必须唤起教师,学生的人文意识,而人文意识的唤起依赖于文化的自觉性。对于中国的学生和教师来讲,文化的自觉,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学习。教师若要真正的运用人本化教育去引导学生学习,首先就要重视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道德教育的学习,而学生也只有真的去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才能弥补模式化教学中对于人格素质培养的缺失。 2.教师在人本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任何复杂的教学过程,都可以简化成两个元素的互动过程。这两个元素就是教师与学生。而教师又是这一互动过程中的重要主导因素,古语说得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在知识上,更体现在“育人”上,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口头的灌输,而且是以人育人,以道德育道德,以人本育人本,这人本的教育就是教师通过人格去陶冶学生的人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建立在教师的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的教育工作,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够养成性格。 正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角色的如此重要性,使得它在人本化教育的推行中必须率先的做出改变。首先,教师应更新旧的权威观念。体现教育的终极关怀。教育因人而发生,“人”是教育的对象和教育的出发点,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要把学生当人来看待,破除旧的权威观念,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关系,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其次,进一步发展“全面发展”的观念。过去我们强调全面发展,仅仅是在知识上要求学生全面,仅仅强调发展的齐步性,在信息化,全球化告诉发展的今天,显然过去的全面发展已经落后于时代,模式化,单一化已经被自由化和多元化所取代,这一趋势性的变化恰恰为我们推行人本化教育提供了充分的背景条件,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机遇,转变过去的发展理念方式,把人的发展理解为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的发展变得多角度,全方位。最后,在教学模式上,改变以往侧重于教学中科研性和逻辑性的关注,多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学生学的过程。增加师生互动,通过正确的提问和辩论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通过学生积极地自身思考来发现认识中的矛盾并挖掘出潜藏于自己心中的真理,正像苏格拉底所提出的著名的“助产术”教学法,帮助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孕育真理、产生真理。通过这样的方法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个性研究。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由知识的传递者,成为学生研究思考过程中的“伙伴”,从昔日真理权威的神坛,走入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完成了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合理转换。 3.学生在人本化教育中的作用 讲完教师,自然就要谈到教育过程中的另一大主体——学生。只有教师改变,而学生不变,就如同大小比例不匹配的齿轮安装到一起,整个人本化教育的机器也是不能运转的。那么学生在人本化教育中应该达到哪些要求,做到哪些转变呢? (1)树立自信心 在巨大的考研压力和就业压力下,自信心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大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就不可能对各种信息进行正确的甄别和选择,无法调整好心态,就无法以一颗平常的心态步入社会。因此,在校期间,应该学会正确给自己定位,学会心理减负,时常注意进行自我调节,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豁达的心境,力求做到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2)在教师转换角色地位的同时,学生也应该配合教师的转变 既然老师已经尝试抛弃过去的权威主义面纱,试图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同学生交流,学生就应该敞开心扉,创造机会尽可能多的与老师一起探讨学术也好,谈天说地也好,在每一次的交流中,领略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向老教师们学习修身养性的人生知识,让教育活动在情感的交流中产生,同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和睦的教学气氛;学生之间,也应尽可能的多组织与教学相配合的实践活动,消除自身在学习课本知识中的疲惫感,拉近书本知识和现实世界的距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发掘学习过程本身的意义。 (3)学生要在学习中树立社会人的意识 高等教育不同于之前任何时期的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即是学业完成后学生要迈入社会。虽然,学生在课本,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接触了解了社会,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毕业后的学生还有很长的一段重新发现社会的道路要走。因此,学生在校阶段就要培养自己的社会人意识,要走出象牙塔,去了解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权利与义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责任感,又因为有了责任意识,学生小到家庭,大到社会都会产生一种人文关怀,对家学生知道要尊长爱幼,对社会学生明白要公平正义,要维护个体的自由与合法权益,而这正是人本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我们作为教师所希望看到的人才的重要转变。 五、结语 国家的强大与发展,需要人才,而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被卷进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既然已经身处其中,我们就应该去主动积极的适应,经济要适应,政治要适应,教育当然也要适应。 诚然,任何改变和适应都是困难的,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改变更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在能有所收获的,人本化教育的开展改变正是这最为困难,且又漫长的改变与适应的一步。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技术化的甚嚣尘上的今天,探索一条适合于我国人本化教育发展的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人本化教育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中的一小步,只有在今后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努力着眼于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导向作用和大学生主体参与作用,追求合力效应,强调学校的人格化管理,突出“以德治校、以情治校”,只有这样的不断努力才能建构出一种注重情感、提倡合作、鼓励创造和强调自主的课堂教学机制,才能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符合中国文化教育背景的人本化教育体系,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德]马丁·布伯.陈维纲译.我与你[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宋恩荣.当代中国教育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 [5]王啸.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6]李新涛.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素质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7]刘金明等.心理辅导与咨商.大连海事出版社. [8]余強基.教师人格特征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教育改革,1997,(3). [9][俄]乌申斯基.张佩珍等译.乌申斯基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0]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1). [11]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12]郤江波.论教育研究与文化背景的关系.高教论坛,2008,(1). 摘要:当今,在新形势的要求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已逐步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人本化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共识,它不仅是个体人文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力量,还是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理念支撑,已成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文化的作用在教学过程,校园学风的营造过程中也日异起到突出的作用。如何有效推进人本化教育前进的步伐,如何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本文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对以上问题做出论述与回答,为高等教育教学的研究拓宽视野,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本化教育 自觉意识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发展愈发成为衡量一个民族竞争力的重要维度。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教育工作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正日渐成为新世纪以来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众多教育理论学者,为探寻并建构一种具备人文精神的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做了很多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文力图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以一名年轻教师工作者的视角,就高等教育的人本化教育,文化自觉性对学生、教师及高等教育的影响做一些简单的论述,希求能够为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研究,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二、人本化教育的内涵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学者急切的要求把大学生尘封已久的“人性”解放出来,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应照顾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那么这里所谓的“人性”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哪个层面去理解它,成为了一个在继续论述前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所谓“人性”就是人之本性,中国人常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对人性的一种描述。然而在高等教育中,解放“人性”的过程就是人本化教育的过程,那么具体什么是人本化教育呢? 所谓人本化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大学教育有很多功能,但其基本的应当是育人功能,学校应当把育人放在其工作的首位,做到“以人为本”,换句话说,教育要人本化,不要功利化、政治化、工具化。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人才,而不是一种特殊工具。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大学应该“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一种人才,单纯的依靠曾经的教育培养模式,怕是已经很难做到,仅仅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无法培养出一个全面的人,只有通过人本精神的传播、渗透、教化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进一步的社会化、個性化、文明化,才能培育出健全的人、完善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人本化教育就是遵循这一模式的教育,它是努力营造有亲和力、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环境为根本特征的一种教育教学,它主要的任务就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关注学生自身发展,在关注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深刻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以达到传统教育方式所未能实现的效果。 三、人本化教育在高校实施的必要性 在上文中,我们对人本化教育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人本化教育是为了塑造一个完整的人,批判传统教育对学生的僵化控制,近代西方对于人的思考讨论,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解放的宣传。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多的研究者呼吁:关心学生个人的幸福和人类自身的命运,而不要只关心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人生不是及物动词的囚徒。那总需事物为对象的活动并非人生之全部内容。” 对比西方,我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御侮图强、变法立宪的激情涌动中崛起的,没有像西方那样经历“理性的批判时代”来奠定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思想基础,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历史设定,使得我国在教育的培养上,是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的,不可避免的,这样的一种模式与前提下,特殊的背景决定了教育人本化进程始终不足。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的逐步深入,随着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成分、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国际联系的一体化趋势的加剧,教育人本化的时代必将或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到来。尤其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新生代的成长,因为他们“未渥手足亲情也少宗族观念之羁绊;他们不谙或者不屑谙于世故人情,惯于网上冲浪而最先体验数字化生存;他们崇拜自己树立的偶像又常换常新,否定绝对权威和唯一;他们与其说是叛逆的一代,不如说是向现存文化、生活方式全面挑战的一代”。宋恩荣先生的这一席话,不仅揭示了80后一代作为受教育群体所反映出的新特点,更是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作为教师的我们所面临的新挑战和对教师的新要求。 另一方面,人本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周远清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而人本化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塑造一个完整的人,从这一点可以充分看出:要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离不开人本化的教育教学,也只有加强教育的人文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真正使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才能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论述到这里,我们都已清楚的意识到,人本化教育在高校实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人本化教育理念已逐渐成为决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成为高校人才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竞争的主导因素。 四、人本化教育在高校实施中的思考 正像文章开始提到的,当下中国的许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理论研究者,都意识到了人本化教育对于中国提高人才软实力,适应全球化发展,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特别是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们,更加直接的体会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诸多不足,这里不单单指的是大学中“功利主义”的盛行,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整体生源质量的降低,更多的教师所体会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似乎不是关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为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持,而仅仅是向社会输送四年一代的工具产品。这些毕业生由于在学期间没有受到人文关怀式的教育,使得自身在走进社会的过程中不能积极的适应社会的变化,在自身深感怀才不遇的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社会对毕业生的“拒绝”恰恰就反应了教育与社会,与实际生活的脱节。面对这样的局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出改变,使得我们的教育中心逐步从单纯的教授知识转到对人生、人性的关注上来,转到更高层次的智力活动上来,更好的完成如教育家博比特(F.Bobbitt)提到的“教育的塑造过程”,给学生以完善的教养,成为一个值得思考并去付诸实践的问题。这里我想就三个方面就人本化教育的实施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1.校园文化自觉性的培养 任何改革的实施,都需要大环境的支持,人本化教育亦不例外。因此若要人本化教育理念能够在高校内得到贯彻,必须要先创造一个文化自觉的环境,从文化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在这些教育之中,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道德教育的完善问题。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亚文化,特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合,通常包括观念文化形态、物质文化形态和行为文化形态。受一些社会不正当风气的影响,“物质”在当下的校园文化中逐渐占据主流,此外功利主义的盛行,更是直接在文化营造的层面,给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带错了路。我国著名学者鲁洁教授指出,当今的教育似乎“只是教人去追逐、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的物质世界”,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校园中弥漫的是对物质的创造与追求,而忽略了去控制物质的人的人文培养,教育只完成了一半的使命,停留在了物质层面便停滞不前了,而对精神世界的塑造,对道德意识的升华提高的另一半使命被搁置了。正是这样的搁置,使得我们民族五千年沉淀的文化精神同现代高等教育不能得到良好的串联,很多独有的民族精神特质不能得到继承。近些年,基于西方人本教育源远流长的现实,我们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一些教育理念,引进西方的精神品质,来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面貌,但是这样的一种中体西用式的尝试,很快就遇到了实践中的困难,如西方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发展,个性的无限张扬,提倡探索、冒险精神,然而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大背景下,学生不能完全的去继承西方学生所具备的这些文化特质,反而使得教师在教学理论的研究上沦为了西方模式的追随者,限制了我们的原创动力。 由此可见,我们所要启发的是适合于我们民族心理特点的文化自觉性,培养的是适应我国学生发展的道德品格,从而建立起适合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人本化教育体系。其实,人本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道德教育,许多学者都在自己的著述中从多个微观文化视角探讨道德教育。王啸将全球化不仅视为事实,而且视为一种思考方式,指出全球化的思考方式为中国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即确立“类主体”的道德教育目的,凸显生活教育和理解教育的主题,体现人是目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李新涛教授则提出将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对人格修养的要求也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 从前辈学者的研究和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将传统文化同全球化的有机结合,并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融入校园文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因为我们如果要推行人本化教育,就必须唤起教师,学生的人文意识,而人文意识的唤起依赖于文化的自觉性。对于中国的学生和教师来讲,文化的自觉,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学习。教师若要真正的运用人本化教育去引导学生学习,首先就要重视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道德教育的学习,而学生也只有真的去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才能弥补模式化教学中对于人格素质培养的缺失。 2.教师在人本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任何复杂的教学过程,都可以简化成两个元素的互动过程。这两个元素就是教师与学生。而教师又是这一互动过程中的重要主导因素,古语说得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在知识上,更体现在“育人”上,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口头的灌输,而且是以人育人,以道德育道德,以人本育人本,这人本的教育就是教师通过人格去陶冶学生的人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建立在教师的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的教育工作,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够养成性格。 正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角色的如此重要性,使得它在人本化教育的推行中必须率先的做出改变。首先,教师应更新旧的权威观念。体现教育的终极关怀。教育因人而发生,“人”是教育的对象和教育的出发点,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要把学生当人来看待,破除旧的权威观念,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关系,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其次,进一步发展“全面发展”的观念。过去我们强调全面发展,仅仅是在知识上要求学生全面,仅仅强调发展的齐步性,在信息化,全球化告诉发展的今天,显然过去的全面发展已经落后于时代,模式化,单一化已经被自由化和多元化所取代,这一趋势性的变化恰恰为我们推行人本化教育提供了充分的背景条件,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机遇,转变过去的发展理念方式,把人的发展理解为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的发展变得多角度,全方位。最后,在教学模式上,改变以往侧重于教学中科研性和逻辑性的关注,多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学生学的过程。增加师生互动,通过正确的提问和辩论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通过学生积极地自身思考来发现认识中的矛盾并挖掘出潜藏于自己心中的真理,正像苏格拉底所提出的著名的“助产术”教学法,帮助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孕育真理、产生真理。通过这样的方法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个性研究。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由知识的传递者,成为学生研究思考过程中的“伙伴”,从昔日真理权威的神坛,走入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完成了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合理转换。 3.学生在人本化教育中的作用 讲完教师,自然就要谈到教育过程中的另一大主体——学生。只有教师改变,而学生不变,就如同大小比例不匹配的齿轮安装到一起,整个人本化教育的机器也是不能运转的。那么学生在人本化教育中应该达到哪些要求,做到哪些转变呢? (1)树立自信心 在巨大的考研压力和就业压力下,自信心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大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就不可能对各种信息进行正确的甄别和选择,无法调整好心态,就无法以一颗平常的心态步入社会。因此,在校期间,应该学会正确给自己定位,学会心理减负,时常注意进行自我调节,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豁达的心境,力求做到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2)在教师转换角色地位的同时,学生也应该配合教师的转变 既然老师已经尝试抛弃过去的权威主义面纱,试图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同学生交流,学生就应该敞开心扉,创造机会尽可能多的与老师一起探讨学术也好,谈天说地也好,在每一次的交流中,领略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向老教师们学习修身养性的人生知识,让教育活动在情感的交流中产生,同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和睦的教学气氛;学生之间,也应尽可能的多组织与教学相配合的实践活动,消除自身在学习课本知识中的疲惫感,拉近书本知识和现实世界的距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发掘学习过程本身的意义。 (3)学生要在学习中树立社会人的意识 高等教育不同于之前任何时期的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即是学业完成后学生要迈入社会。虽然,学生在课本,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接触了解了社会,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毕业后的学生还有很长的一段重新发现社会的道路要走。因此,学生在校阶段就要培养自己的社会人意识,要走出象牙塔,去了解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权利与义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责任感,又因为有了责任意识,学生小到家庭,大到社会都会产生一种人文关怀,对家学生知道要尊长爱幼,对社会学生明白要公平正义,要维护个体的自由与合法权益,而这正是人本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我们作为教师所希望看到的人才的重要转变。 五、结语 国家的强大与发展,需要人才,而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被卷进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既然已经身处其中,我们就应该去主动积极的适应,经济要适应,政治要适应,教育当然也要适应。 诚然,任何改变和适应都是困难的,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改变更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在能有所收获的,人本化教育的开展改变正是这最为困难,且又漫长的改变与适应的一步。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技术化的甚嚣尘上的今天,探索一条适合于我国人本化教育发展的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人本化教育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中的一小步,只有在今后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努力着眼于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导向作用和大学生主体参与作用,追求合力效应,强调学校的人格化管理,突出“以德治校、以情治校”,只有这样的不断努力才能建构出一种注重情感、提倡合作、鼓励创造和强调自主的课堂教学机制,才能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符合中国文化教育背景的人本化教育体系,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德]马丁·布伯.陈维纲译.我与你[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宋恩荣.当代中国教育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 [5]王啸.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6]李新涛.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素质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7]刘金明等.心理辅导与咨商.大连海事出版社. [8]余强基.教师人格特征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教育改革,1997,(3). [9][俄]乌申斯基.张佩珍等译.乌申斯基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0]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1). [11]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12]郤江波.论教育研究与文化背景的关系.高教论坛,2008,(1).
其他文献
建立了活塞驱动的快速变压吸附反应器模型,根据气缸与床层相通时压力、浓度和流率的连续性要求,提出了模型的边界条件.以2A=B+C为反应体系,其中C为易吸附组分,A、B为不吸附组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而SRT计划的实施被普遍认同是一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从创新教育的根本要求出发,
众所周知,语言是社会的镜子,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语言既受社会的影响又会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语言又可以反映社会不同人群的分工地位,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对女性的歧视现象。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女性语言的特点,这对于社会文化背景的认知也是至关重要的。社会语言学女性语言性别歧视一、引言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且同社会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语言能够反
设计了一个基于TSMC0.18μmCMOS工艺的2.0 GHz全差分CMOS低噪声放大器。根据电路结构特点,对LNA进行功耗约束下的噪声优化,以选取最优的晶体管栅宽;采用在输入级增加电容和选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思政教师的培训应创新培训模式。思政教师的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培训缺乏整体设计、形式单一化、培训内容没有系统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等。这导致思政教师
随着高校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建立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监控机制尤显重要。通过对建设监控机制的基本构架进行的分析和探索,提出了构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监
本文从泛在计算的概念出发,讨论了泛在学习的内涵,从技术角度搭建了实现泛在学习模式的总体框架,并对框架三大组成要素依次做了简要论述,旨在初步探寻实现泛在学习模式的技术实现途径。泛在计算 泛在学习 技术实现途径  科技进步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人类学习变得更加便利和有效。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计算机微型化、嵌入式的发展,计算模式向着以人为中心的普适计算模式发展,基于普适计算技术的学
军训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就军训中蕴涵的思想教育内容加以总结,并分析了其实施原则,以期能更好地发挥军训的育人功能。
烧伤后肺损伤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如何进行有效地防治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阐述了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肺损伤治疗机制的研究及临床研究的新进展,总结了目前实
摘 要:对高速电机的磁力轴承系统,分别采用通用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和微分先行PID控制器对磁力轴承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微分先行PID控制器比采用通用的PID控制器更能准确控制磁力轴承转子的位置,减小电流纹波,能够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关键词:高速电机;磁力轴承;PID控制;控制器   高速电机以其高生产率、高加工质量正成为目前最有前途的制造技术之一。磁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