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向上流动的梦想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背景越好,越容易找到好工作,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经验。对社会来说,是进步还是倒退?是该警惕还是无赌?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见《羊城晚报》,作者:朱四倍)
  “他们有的是背景,我们有的是背影”,并不仅仅是无背景者的落寞,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的显现。背景决定就业是人情本位和能力本位的错位。当个体的命运不依托于努力和奋斗而是一些先赋性因素在发挥作用——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时,恐怕很难得到我们的一致认可吧?在一个日益严重的文凭社会,教育对个人的社会命运产生着强烈的影响。那么,在贫富差距扩大化的当下,家庭收入不平等,通过子女教育消费渗透进子女教育的不平等,借助于教育的社会分层器功能,教育不平等便直接转化为社会不平等。长此以往,经济、教育、社会三种不平等,在家庭的代际之间相互强化、不断传递,进而导致社会分层的代际复制和自我强化。家庭背景成就业筹码就是这种代际复制的固化,也是一种错位。
  公平竞争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持有的基本理念,如果一个大学生还停留在依靠家庭、父母找工作的程度,不但意味着教育的失败,恐怕也意味着个体在现代社会立足应秉承的基本素养还没有形成。社会出身和教育显然被作为影响个体社会地位的两个决定性因素。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知识化水平日趋提高以及社会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成员的地位身份界限越来越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因此,对于社会成员要实现他们向上流动的梦想而言,理想的决定权是在他或她所受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上取得的优势。但是,当这种趋势被固定在一定空间,并通过这种空间——“家庭背景”来强化自身的优势地位,并实现阶层的自我封闭和自我循环,那么,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想要的吗?
  更应指出的是,当下,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可能性在大幅减少,而阶层的代际传承性开始显现。在笔者看来,家庭背景成就业筹码将加剧这一不平等现象。
其他文献
许是听多了国学大师们的讲座,或因自己是语文老师,我对国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每当独处空室,倚栏捧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聆听先贤教诲;或于茶余饭后,手执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欣赏他对唐诗宋词的评析;或于无人处高声诵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胸中油然升腾起千古的惆怅与忧伤……此时,心中总氤氲着浓浓的士人情愫。国学经典宏富驳杂,越读越觉得博大精深,越读越觉得自己浅陋粗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