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soul8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发现和找出问题是创造的前提,寻求合理的解决问题途径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得以解决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解决问题教学,注重的是学生解决问题时的自我探索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是通过探索并深入思考后获得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探索和总结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了技能。
  一、运用条件的有机组合来解决问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本四年级上册中,概括指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就是“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实如此,学生能清楚地表述一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一般的说,结构封闭的题型,问题和所需的条件已直接给出,而开放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是缺失的,或多余的,需要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条件,补充问题,或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从众多的条件中选择有用的条件,然后进行有机组合。
  具体步骤是:简单的一步计算的问题,可以“罗列条件→组合条件→解决问题”;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可以“罗列条件→组合条件→衍生新的解题条件→再将衍生的条件和原有的条件组合→解决问题”。
  需要特别指出,组合条件时,学生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进行的,如果教学时有难度,教师要针对性的进行启发诱导。
  二、借助画图来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寻求到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很重要。画图策略是众多的解题策略中最基本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引导学生画图表示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形象,真正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隐性为显性……画图解题可以提高学生判断的准确性,能开拓学生思维,看线段图编题,还能锻炼学生的理解与口头表达能力。画图方法广泛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之中,是教师教好数学学生学好数学的有力工具。
  如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与体育”,教材中采用“列出表格找规律”和“画图找规律”的方法,教学中,我发现表格的建立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因为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建立像书上所用的表格。画图找规律也采用表格的形式,不利于学生掌握,教学起来耗时费力。我在教学时直接采用了画图的方法,并由此而推出此类问题的规律,结果真的是简便易行。具体步骤是:
  1.引导画图。画一条一定长度的线段,并将线段七等分,等分点计八个(A、B、C、D、E、F、G、H)代表8名同学,每两名同学比赛一场用曲线相连。
  2.探寻规律。A同学要与其余的(8-1=7)7名同学各赛一场,共要赛7场;B同学要同自己还没有比赛的其余的(7-1=6)6名同学各赛一场,共要赛6场;如此类推,C同学要赛5场,D同学要赛4场,E同学要赛3场,F同学要赛2场,G同学要赛1场。类推的场次就没有必要一一画出来的,因为都画出来会使图形太过复杂。
  3.列出算式,解决问题。总共要比赛的场数:7+6+5+4+3+2+1=28(场)。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比课本上的要简单,教师讲起来方便,学生接受起来容易。画图解决数学问题,可以使一些看似简单但学生却极易出现错误的题目,一目了然。
  当然,画图解决问题,也要因题而议。但一个好的画图,确确实实的能将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隐晦为明了,有时候确实能“画”出数学问题答案的。
  三.建立公式并借助公式解决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中,以前特别熟悉的应用题不见了,起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但问题与应用题是严格的包含关系,不能用问题取代应用题。应用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似乎不必回避。我们反对的是过去小学数学中那些“矫揉造作”的、远离现实的、使学生得不到什么教育的应用题。新的应用问题,其情境更有真实性,方法上强调数学模型的建立。特定类型的特定模型是为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所决定的,并非主观臆造出来的。例如:
  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价格问题:总价=单价×数量
  利息问题:利息=本金×利率
  利润问题:利润=成本×利用率
  折扣问题:金额=价格×折扣率
  百分数问题:数量=总量×百分比。
  教学中,我秉承“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的原则,认为应用题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但不能对过去的方法全盘否定,教学中绝不矫枉过正。不要认为建立特定应用问题的公式,就是回到过去的老路子上去了,就不符合现行课程改革的理念了。像上面所列举的特殊的应用问题,可以建立解题模型,让学生理解掌握,但绝不要求学生解题时拿去套用。
  如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四)》时,我就是按照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方法来进行的:首先,给学生介绍本金、利率和利息的意义,再根据利率的意义,导出利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然后利用公式解题。实际上,像利息、利润、速度、效率等概念,是生活需要的常识,又是语文、社会等其他学科不会详细涉及的,尽管他们并非数学问题,但确实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可以弃之不顾。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总结出许许多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综合法、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画图法、列表法、列举法、比较法等等。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再好的方法,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一方面要看具体的题目,要因题而议,因题而选。另一方面要看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特点,要因生而议,因生而选。
其他文献
文艺批评话语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到文艺批评具体的效果与质量,同时也对批评本身的标准造成一定的影响。作为文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构成,文艺批评工作的开展既要能够把握住时代性文艺发展的脉搏,从时代发展角度出发进行文艺内容的评论与指正,同时也要能够结合文艺的时代性进行自身话语体系的调整,确保批评方式、批评内容以及批评效果之间的适应性。新媒介环境下,文艺批评话语体系的构建既要能够坚持传承,同时也要能够在学科融合的视域下,进行创新探索和适应性发展的探索,以此来确保文艺批评本身的服务性和引导性。同时,文艺批评话语体系的构建
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
期刊
新闻传播领域的群众观是中国特色新闻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是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把群众路线、群众观点诉诸于新闻执政的理念与方针,并落实到我国新闻传播工作之中,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一直是指导和推动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在新闻传播中的创新,刷新了党的新闻传播群众观的理论视野和思想内涵,既为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生动的注脚,也为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理论与实践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新媒体场域的人际传播中,表情包作为一种符号体系随着公众社交需求的发展而延伸出新的类别,儿童软色情表情包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诞生。文章对儿童软色情表情包的传播发展进行分析,提出泛娱乐化思潮助推、成人对儿童肖像拥有霸权、萌趣加色情表情包的组合模式满足了部分受众的使用需求是该类表情包流行的原因。这类表情包的泛滥会带来伦理失范、侵权和违法谋利等问题。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运用技术理性、规范平台管理,宣传与规制并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应有之义。知晓儿童软色情表情包流行的原因,分析其泛滥带来的问题,目的是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
在以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为主的生产模式下,短视频平台借力用户的模仿行为,集结了相对稳定的“首发作者产出、二次创作者模仿”关系链,鼓励用户以低门槛的方式积极互动,进而提高平台影响力,增加自身的创收利润。文章对短视频内容生产中模仿行为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创作者、受众、平台、监管部门各主体特征提出对策与建议。
意境是艺术作品的价值呈现与思想载体,拥有着较高的艺术表现内涵及索引,能够有效地烘托并传递艺术作品的思想理念和精神价值。在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中,意境表现不仅保留着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精髓,更融入了西方油画的创作优势,使意境表现以全新的表达形式呈现在观赏者面前,表现出独一无二的审美体验和意境内涵。
多媒体教学,拓宽了教与学的时空;多媒体教学,缩短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宽广的教学天地。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文章可以制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形象表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收效之大是教师的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那
期刊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个别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
期刊
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电影产业在文化产业中更是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虽然我国的电影发展仅有百余年,但是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我国电影票房的收入在不断地递增,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从价值链的视角对电影产业进行分析,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影行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从价值链的内容和必要性出发,对现阶段的我国电影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电影作品对于地域的关注已不是简单的地理性概念,而是灌注了抽象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宣传观念的提升,各地越来越重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地方形象的宣传,包括重要新闻、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形象广告等。而其中电影包容量大、影响力广,显然已是备受重视的领域。文章以当代地方题材电影为研究重点,追溯地方题材电影的源头,剖析其发展的局限性,从创作的角度探析地方题材电影的突破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