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体化”教学改革,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分离的弊端。但现阶段,许多职业学校数控实习指导教师(特别是在数控加工技术上有一定技能的人才)奇缺。因此,加快培养数控“一体化”教师,是推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掌握普通机加工技能
培训普通机加工技能,是培养数控“一体化”教师的基础工作。从培养学生理解数控加工、保证技术要求的本质,以及思考数控加工技术问题的全面性角度考虑,学生必须具备有一定水准的普通机械加工技能。教师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开展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就必须有深厚的普通机械加工基础。
数控“一体化”实习教师的培养对象,首先应参加普通机加工实习,与学生一起参加普通车工、铣工等工种的实习,完成学生训练的所有中级工、高级工课题,同时参与实习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在完成1~2轮的实训后,再进行数控加工技术的培训。
由于数控“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对象通常是年轻的专业课教师,往往缺乏过硬的工艺学知识,也缺少“一体化”教学的经验,因此,每个“一体化”教师在进行普通机械加工培训时,还需要掌握相应工种的工艺学知识。
二、掌握数控机床及编程理论知识
数控加工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数控“一体化”教师应具备的两项基本能力。专业教师一般在理论学习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在不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之前,应先安排进行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等数控理论课程的教学,或者承担数控一体化实训的理论模块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和提高数控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深度,在培训数控操作技能时,用扎实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这样才能上手快,理解得深入。
三、学会实训教学的具体指导方法和技巧
数控“一体化”教师培养目的是使其最终能承担数控一体化教学工作,因此,在注重数控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实习教学的具体指导方法和技巧,特别是一体化实习教学的执教能力。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授课教案,把要讲授的内容做成一体化实习课题。教师在讲授时,利用黑板或多媒体设备来讲授知识点,以机床作教具,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统一。首先,教师讲解本次课应掌握的技能点,在机床上根据讲授的知识做示范;然后按照数控机床数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一名组长,先对组长进行强化培训,再让学生分别按组在机床上进行操作练习,由组长监督,教师巡回指导。从安全考虑,每个机床同时最多有两名学生操作,其余的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由教师分配理论知识的课题。这样循环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技能知识的掌握。这种教学方式跟集中授理论课和开放式的实习课相比,有了更多优势:
1.便于对学生的管理
以往是很多班级的学生一起在车间实习,学生随意走动,互相影响。在“一体化”教室上课,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任务,课堂变得井然有序。
2.学生接受快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机床上练习,一部分进行仿真操作,一部分思考教师所分配的理论知识点。这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便于学生接受,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教师指导效果好
“一体化”教室上课易于学生集中精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便于教师随时指导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练习。
四、数控模块化教学在培养“一体化”教师中的作用
数控实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面广泛。同时,由于数控设备比较昂贵,技能训练更需要循序渐进,才能保证实训设备的安全规范操作和良好的实训效果。另外,由于能够全面掌握有关数控实训一体化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技能的“多能型”教师匮乏,数控一体化实训教学在客观上存在实施困难的问题。如果在数控实训教学中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特别是在孵化“一体化”、“多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起到极其有效的作用。
教学内容是数控实训一体化模块的子模块,是实习训练的核心内容。如何在确定子模块时能体现“三以一化”精神,来实施数控车实训,是提高实习训练质量的关键。根据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等,结合学校现有实训条件,确定数控编程与工艺、数控仿真、上机操作、CAD/CAM、数控系统五个子模块。数控编程与工艺是数控车实习的理论基础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职业发展潜力提供理论知识保障,该子模块的教学贯穿于数控车实训整个过程,由浅入深,并与数控仿真、上机操作子模块相结合;数控仿真是解决实习工位不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习教学安排中进行缓冲调节,鼓励学生自我学习,是一体化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上机操作是保证学生具备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CAD/CAM子模块是为了保证学生适应未来市场需要,增加学生对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对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能力;数控系统子模块为学生理解数控机床的功能原理、更好地操作机床,以及进一步学习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打下基础。
在执行以上“模块式”教学时,如果师资力量达不到所有模块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可以采用多位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的方法。这样可在教学中形成各位教师的合力,减少教学实施的困难,提高教学效果,其最大优点在于所有参与的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熟悉所有模块的知识和技能,通过1年左右的培养,即可以独立承担数控实训所有模块的教学任务。当一个人可以承担一体化教学工作时,更便于开展各模块之间教学的衔接和融合,逐步提高数控一体化实训教学研究的深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控“一体化”教师。
五、以参加数控技能大赛为平台,打造“一体化”师资队伍
伴随社会对数控技能型人才的蓬勃需求,通过各类技能大赛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宣传和营造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的同时,也为职业学校教师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培养“一体化”教师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平台。
1.以赛促练,促进实习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等方法,加强校校、校企交流,开阔教师眼界:另一方面,为出成绩,教师必须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善于总结归纳,寻找提高职业技能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途径。
2.促进实习教学研究的开展
为提高参赛队伍的水平,必然要对实习条件、实习手段和方法进行研究,对实习教学中的规律进行探讨,不会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和实习教学水平上,而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加以吸收和应用,对职业学校整体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六、从优秀毕业生中选拔“一体化”实训指导教师
由于职业学校的数控“一体化”实训教师严重匮乏,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往往满负荷工作,难以抽调出来参与数控一体化教学工作,而且培养的周期较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又因人而异。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由于系统学习了数控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接受了数控一体化实训,全面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本校的实训设备、实训环境熟悉,可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毕业后作为数控实训指导教师,这也是解决数控“一体化”教师匮乏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生活技工学校)
一、掌握普通机加工技能
培训普通机加工技能,是培养数控“一体化”教师的基础工作。从培养学生理解数控加工、保证技术要求的本质,以及思考数控加工技术问题的全面性角度考虑,学生必须具备有一定水准的普通机械加工技能。教师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开展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就必须有深厚的普通机械加工基础。
数控“一体化”实习教师的培养对象,首先应参加普通机加工实习,与学生一起参加普通车工、铣工等工种的实习,完成学生训练的所有中级工、高级工课题,同时参与实习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在完成1~2轮的实训后,再进行数控加工技术的培训。
由于数控“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对象通常是年轻的专业课教师,往往缺乏过硬的工艺学知识,也缺少“一体化”教学的经验,因此,每个“一体化”教师在进行普通机械加工培训时,还需要掌握相应工种的工艺学知识。
二、掌握数控机床及编程理论知识
数控加工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数控“一体化”教师应具备的两项基本能力。专业教师一般在理论学习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在不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之前,应先安排进行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等数控理论课程的教学,或者承担数控一体化实训的理论模块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和提高数控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深度,在培训数控操作技能时,用扎实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这样才能上手快,理解得深入。
三、学会实训教学的具体指导方法和技巧
数控“一体化”教师培养目的是使其最终能承担数控一体化教学工作,因此,在注重数控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实习教学的具体指导方法和技巧,特别是一体化实习教学的执教能力。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授课教案,把要讲授的内容做成一体化实习课题。教师在讲授时,利用黑板或多媒体设备来讲授知识点,以机床作教具,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统一。首先,教师讲解本次课应掌握的技能点,在机床上根据讲授的知识做示范;然后按照数控机床数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一名组长,先对组长进行强化培训,再让学生分别按组在机床上进行操作练习,由组长监督,教师巡回指导。从安全考虑,每个机床同时最多有两名学生操作,其余的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由教师分配理论知识的课题。这样循环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技能知识的掌握。这种教学方式跟集中授理论课和开放式的实习课相比,有了更多优势:
1.便于对学生的管理
以往是很多班级的学生一起在车间实习,学生随意走动,互相影响。在“一体化”教室上课,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任务,课堂变得井然有序。
2.学生接受快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机床上练习,一部分进行仿真操作,一部分思考教师所分配的理论知识点。这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便于学生接受,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教师指导效果好
“一体化”教室上课易于学生集中精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便于教师随时指导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练习。
四、数控模块化教学在培养“一体化”教师中的作用
数控实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面广泛。同时,由于数控设备比较昂贵,技能训练更需要循序渐进,才能保证实训设备的安全规范操作和良好的实训效果。另外,由于能够全面掌握有关数控实训一体化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技能的“多能型”教师匮乏,数控一体化实训教学在客观上存在实施困难的问题。如果在数控实训教学中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特别是在孵化“一体化”、“多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起到极其有效的作用。
教学内容是数控实训一体化模块的子模块,是实习训练的核心内容。如何在确定子模块时能体现“三以一化”精神,来实施数控车实训,是提高实习训练质量的关键。根据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等,结合学校现有实训条件,确定数控编程与工艺、数控仿真、上机操作、CAD/CAM、数控系统五个子模块。数控编程与工艺是数控车实习的理论基础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职业发展潜力提供理论知识保障,该子模块的教学贯穿于数控车实训整个过程,由浅入深,并与数控仿真、上机操作子模块相结合;数控仿真是解决实习工位不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习教学安排中进行缓冲调节,鼓励学生自我学习,是一体化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上机操作是保证学生具备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CAD/CAM子模块是为了保证学生适应未来市场需要,增加学生对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对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能力;数控系统子模块为学生理解数控机床的功能原理、更好地操作机床,以及进一步学习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打下基础。
在执行以上“模块式”教学时,如果师资力量达不到所有模块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可以采用多位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的方法。这样可在教学中形成各位教师的合力,减少教学实施的困难,提高教学效果,其最大优点在于所有参与的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熟悉所有模块的知识和技能,通过1年左右的培养,即可以独立承担数控实训所有模块的教学任务。当一个人可以承担一体化教学工作时,更便于开展各模块之间教学的衔接和融合,逐步提高数控一体化实训教学研究的深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控“一体化”教师。
五、以参加数控技能大赛为平台,打造“一体化”师资队伍
伴随社会对数控技能型人才的蓬勃需求,通过各类技能大赛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宣传和营造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的同时,也为职业学校教师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培养“一体化”教师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平台。
1.以赛促练,促进实习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等方法,加强校校、校企交流,开阔教师眼界:另一方面,为出成绩,教师必须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善于总结归纳,寻找提高职业技能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途径。
2.促进实习教学研究的开展
为提高参赛队伍的水平,必然要对实习条件、实习手段和方法进行研究,对实习教学中的规律进行探讨,不会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和实习教学水平上,而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加以吸收和应用,对职业学校整体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六、从优秀毕业生中选拔“一体化”实训指导教师
由于职业学校的数控“一体化”实训教师严重匮乏,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往往满负荷工作,难以抽调出来参与数控一体化教学工作,而且培养的周期较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又因人而异。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由于系统学习了数控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接受了数控一体化实训,全面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本校的实训设备、实训环境熟悉,可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毕业后作为数控实训指导教师,这也是解决数控“一体化”教师匮乏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生活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