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要让学生接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就是说,开展以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思想政治课作为高中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自身教学的核心任务。然而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却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格格不入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只是重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重知识灌输注入、轻问题探索创造;重统一模式、轻发展个性等等。尽管最近几年,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取得一些成绩,但这仍然不能满足创新教育的要求。下面就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法,谈点自己的体会。
  
  第一、营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课堂教学气氛
  
  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活跃、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们知道:追求片面升学率,只重视考试成绩,死板的教学方法,这些都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自我发现,勇于表达自己见解。学生便会逐渐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为此,作为思想政治老师更应解放思想,大胆更新自己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这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自己的角色,不把自己居于绝对权威地位。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把课堂创为一个能让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教学气氛中积极思考的课堂氛围。
  另外,我们要善于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巧妙灵活地调节课堂气氛,为学生积极思孝、发表看法、表达观点架起一座情感桥梁。充分尊重、相信学生,把学生看作是探索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变教学要求为学生自身的要求,进而让学生去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意把培养创新能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新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兴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奈件就是兴趣。学生没有浓厚的兴趣,就达不到入迷的程度,也就不会出现灵感。强烈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感体验的深化,便会产生学习需要和强烈的求知欲,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所以,兴趣是创造之母。是成功的老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由于抽象概念多,理论性强,这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感觉。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就要积极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技术,运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如我们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使得教学内容的形象化、直观化,这不仅可以给学生真实自然、生动感人的美育,还由于情境的创设,不会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缺憾,从而雏持和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兴趣。
  
  第三、鼓励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创造的先导是疑问。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切科学发现都起源于疑问和好奇心。正是由于伽利略的大胆质疑,使得亚里斯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维持两千多年的错误观点得以更正。伽利略并用理想斜面实验加以推证,从而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要培养学生创新质疑,就要鼓励他们进行逆向思维,敢于合理想象;更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避免用统一的思维模式去教育每一个学生。采取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学习思路和教学方法,应用讨论式,启发学生思维,进行互动式的双向交流。
  学源于思,动脑思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设积极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充满新意,以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措施,就是进行课堂集体讨论或辩论。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就社会的某个重点或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回答自己所关心的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交流争辩,以辩促思,以辩明理,从而促发创性思维的产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发现问题,相互启发,讨论争辩,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比我们教师费尽口舌满堂灌要好得多。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两点论”、“重点论”时。就让学生就“我们中学生应不应该上网”等问题去思考、去开展讨论争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收到比只由教师一味地讲好的多效果。
  总之,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把握好新机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着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作文是困扰学生与教师的难题。许多学生的作文不是千篇一律,就是“无病呻吟”,甚者搜肠刮肚半天却写不出一字来;有些老师的作文教学指导避重就轻、无所适从,缺乏必要的系统性与科学性。那么,如何有效攻克作文教学这一“堡垒”,实现作文教学的高效发展,取得作文教学的成功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作了有益的思考。    一、注重兴趣培养。激发习作热情    兴趣,就是对某种事物积极的情绪。兴趣的产生,往往源于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点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村经营制度的创新,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一制度在规模
现如今,面对时代的风云突变,社会对于教育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目前在教育界广泛开展了新课程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对教学工作的目标、方法、手段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思想品德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对于学生进行德育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想品德课程的质量能否提升对于整个教育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在现今新课改的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工
新一轮的“高效课堂”模式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广。如皋“活动单导学”结构体现了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其中一点提到:课堂教学不能弱化教师的“导”,要追求“导”的高质高效和个性化。在我看来,教师的“导”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教师的提问。虽然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但不可否认,无论教改怎么改,“提问”依然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课堂教学能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成为
高校特色数据库研究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实践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总结高校特色数据库的相关理论,综述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  有些人认为:学校是教育人的专门机构。孩子上了学。孩子的教育就交给了学校,与他人没有任何的关系。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学校对学
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经济转轨和政治转轨带来的不和谐因素的长期存在,这些都给应急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控、治理、消除带来巨大的风险。我国已经开始了应急管理的实践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