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风渐起,残留的暑意伴着雨滴缓缓划过紧靠肩头的油纸伞。西子湖畔,乌篷船内龙井茶香如梦,袅袅而升。滕王阁上,小楼听雨,俗世尘埃尽化成风,消散于烟雨深处。金秋九月,安于江南,静赏隐世风光,化景为情。
住进富春山居图
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一幅《富春山居图》诉尽富春江河两岸青山秀水,如幻美景;阅尽岁月蹉跎,覆灭重生。如今,山居画卷已分为上下两卷置于博物馆中,但画中美轮美奂的风景却依稀犹在。葱茏翠耸之间,茶山环抱之中,当年画中烟波浩淼的水墨意境依然栩栩如生。
初秋凉风下,折一树枝,沿着龙井茶园问的小道缓缓走着,富阳小镇的宁静、富饶让人忘却烦躁的俗世,平复焦虑的心绪。随廊道而行,南宋小镇的古风一步步将你从现实中抽离,穿越画卷回到曾经的杭州,这儿便是一个依画而生,寄情于景的世外桃源。
静静地泛舟湖上,仿古的木制小船摇摇晃晃,赏尽湖周美景,往来古今之间。廊间穿行,水、木、石三种自然元素随处可见,置身于此仿佛是回到了大自然中,没有钢筋水泥的压迫,没有喧闹的杂音,没有世俗的浮躁,有的便是那难得的娴静。都说江南风景如画,谈及此处便不得不提那碧波清水,光是杭州就有温文尔雅的西湖、宏壮的京杭大运河、豪放不羁的钱塘江及鸟语花香的千岛湖。杭州不缺好水,更不缺这好水带来的闲情雅致。而游人在一杯清茶的时间里,品味着千年不变的怡然自得。
碧水青山唤悠闲
移步富春山居,又是另一番景象。独具特色的室内泳池,数十漆木坚挺地竖立着,搭建出一个传统的木支架穹顶,高高地注视着布满黑色马赛克砖石装饰的泳池。四周的石刻雕像唐突地依着舒适的躺椅,看似突兀却也雅致。露台上,两个室外按摩浴缸水波徐徐,可以放松地躺在那儿,静静遥望群山。
纵情拥抱绿色,呼吸清新的空气,或者学上一套舒缓简洁的富春太极,专业导师引导的古典瑜伽,穿越茶园的慢跑,山林间的网球、高尔夫,抑或让自己汗流不止的桑拿、蒸汽室。幽静的田园生活,除了吟诗作对、风花雪月,还多了几分天然绿色的健康味道。体验、舒缓、感受才是这隐居的真谛。
山间真味,尝食鲜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吃对中国人而言都是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件事。来到杭州,自然应当尝尝当地的美味。
油而不腻、满口飘香的东坡肉;酸甜可口、外脆里嫩的西湖醋鱼;茶香四溢、满口嫩滑的龙井虾仁;一口咬下片片如铃的干炸响铃;肉色枣红、芳香油润的杭州酱鸭;造型豪华、松脆鲜辣又有着一股浓郁酒香的钵酒焗石蚝;朴实无华却蕴含典故的葱包烩;一碗成名的宋嫂鱼羹,还有鲜香的西湖莼菜汤……细细一数,值得一尝的杭帮菜可真不少。此外,那些因地制宜的新鲜时蔬,更会让不少吃货停不下筷子。怪不得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先生会这样赞誉:“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可见,杭州菜的味道果然不凡。
古色古香的湖廊居,中式的屏风、复古的灯笼、仿旧的卧榻……悠闲地坐在这边用餐,一边吃着,一边还以为自己来到了旧时的茶楼,那浓重的江南气息让人身临其境。午间,拿着本好书走进品书阁,书香、茶香,还伴着精致的茶点香。虽说读书理应心无旁骛,但偶尔的放松也可悟出别样意境。
江南水乡的一日三餐,惬意而从容,雅致而又不少人间烟火。在这幽静的山野间品上一款即摘的自然鲜味,也不枉隐世江南一回。
七里山塘景似画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说到江南,吴文化起源的姑苏(苏州)也是不容忽视的。同里、甪直、凤凰、周庄……12个文化古镇将苏州的古韵展现得淋漓尽致。秀丽的山水、典雅别致的园林,还有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怪不得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都不禁为其赋诗一首。
“七里山塘”自古便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来到苏州自然少不得来这胜地一游。话说,这“七里山塘”的由来还和那些恋慕江南景致的文人墨客脱不了干系。相传唐朝宝历二年(825年),香山居士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见通往虎丘之路崎岖难行,为便利苏州水陆通运,便着力疏浚河道、清淤排涝,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闻门的山塘河,并筑堤成街,栽桃种柳,终在虎丘与阊门之间筑成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七里山塘”。千百年来,商旅往来频繁、花船乘载佳人,这“七里山塘”灿若云锦,享誉天下。
于小桥流水间细细游览,山塘街和山塘河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之貌。家家户户临河而居,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则鳞次栉比。静静依偎在山塘桥边,对面的老街口一座亭子护着一座碑,上面是风流倜傥的乾隆爷御书——“山塘寻胜”。想来,乾隆爷六下江南,对这“七里山塘”也是念念不忘,不然又怎会有京城以山塘为蓝本的两条苏州街呢?
花在堂间、人在花间
沿着平江路河溯河而行,跨过青石桥,穿过静默幽深的巷子,一座江南风情浓郁的老宅静静地伫立在南石子街上。打听之下方知这是苏州望族潘氏的老宅院,历史未曾留下沧桑,反而愈显风韵。据说潘家门第显赫,人称“贵潘”,家族之中状元、探花、举人不胜枚举,享有“天下无第二家”之誉。晚清重臣潘祖荫为咸丰二年探花,官至军机大臣,他酷爱金石收藏,所得西周青铜器大盂鼎和大克鼎,与毛公鼎合称“海内三宝”,就曾收于此宅。现今,这座老宅古韵虽犹存,但更多的是园林文化与现代美学的结合。
缓缓走进大堂,浓郁的文人气息伴着舒缓清雅的音乐随身而动。空气中若有似无的淡淡墨香,让人不禁想挥毫落纸,吟诗作画。穿过园林,一路花香满径,金桂、玉兰各式鲜花伴你前行。悄悄踏入室内,着色沉稳的家具,透着苏州人的精致与典雅。竹编的大床、落地的水墨画,还有那丝丝书卷香,这里仿佛接连了两个不同的时代,让人流连忘返。
江南寻一味
古人吟诗作对喜好美酒相伴,今人游历山水则好美食相辅。赏过风景,自然要犒劳一下蓄势以待的味蕾和胃。
苏式格调的五彩虾仁、蟹粉干丝、酸汤QQ鱼、水芹香干,富含姑苏老味的茴香酸汤肥牛面、万三蹄髈面、奥灶面……那可是道道都来头不小啊。先说说这奥灶面,据传是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路经苏州昆山时,在一家小面馆里吃了一碗红油爆鱼面,大赞味道鲜美,于是忙让随行公公打探一二,无奈公公听不懂苏州话,又怕皇帝怪罪,所以急中生智言道:“红油面味道好,主要是面灶上的奥妙。”乾隆听后笑道:“面灶奥妙,奥妙的面灶。”自此,此面得名奥灶面。来苏州的小伙伴记得吃这碗热面时一定要将焖肉、爆鱼放入面汤之中,如果分食便失去了它的奥妙之处。再说说这万三蹄髈面,光看这名字便知这面定和明代富可敌国的周庄富商沈万三有关。传说沈万三曾以沈家秘制的猪蹄髈招待过明太祖朱元璋,当其被问及菜名时,为避讳与皇帝姓氏同音的“猪”字,灵机一动称之为“万三蹄”。而万三蹄髈面便是这万三蹄配上秘制汤面熬煮而成的。
行至姑苏,“食”这一字已是陪衬,但真要品味周全也属不易,毕竟老字号的特色美食哪能聚集一处呢?不过,若你行至七里山塘,记得品一品文人墨客的气息,尝一尝姑苏美食格调。
住进富春山居图
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一幅《富春山居图》诉尽富春江河两岸青山秀水,如幻美景;阅尽岁月蹉跎,覆灭重生。如今,山居画卷已分为上下两卷置于博物馆中,但画中美轮美奂的风景却依稀犹在。葱茏翠耸之间,茶山环抱之中,当年画中烟波浩淼的水墨意境依然栩栩如生。
初秋凉风下,折一树枝,沿着龙井茶园问的小道缓缓走着,富阳小镇的宁静、富饶让人忘却烦躁的俗世,平复焦虑的心绪。随廊道而行,南宋小镇的古风一步步将你从现实中抽离,穿越画卷回到曾经的杭州,这儿便是一个依画而生,寄情于景的世外桃源。
静静地泛舟湖上,仿古的木制小船摇摇晃晃,赏尽湖周美景,往来古今之间。廊间穿行,水、木、石三种自然元素随处可见,置身于此仿佛是回到了大自然中,没有钢筋水泥的压迫,没有喧闹的杂音,没有世俗的浮躁,有的便是那难得的娴静。都说江南风景如画,谈及此处便不得不提那碧波清水,光是杭州就有温文尔雅的西湖、宏壮的京杭大运河、豪放不羁的钱塘江及鸟语花香的千岛湖。杭州不缺好水,更不缺这好水带来的闲情雅致。而游人在一杯清茶的时间里,品味着千年不变的怡然自得。
碧水青山唤悠闲
移步富春山居,又是另一番景象。独具特色的室内泳池,数十漆木坚挺地竖立着,搭建出一个传统的木支架穹顶,高高地注视着布满黑色马赛克砖石装饰的泳池。四周的石刻雕像唐突地依着舒适的躺椅,看似突兀却也雅致。露台上,两个室外按摩浴缸水波徐徐,可以放松地躺在那儿,静静遥望群山。
纵情拥抱绿色,呼吸清新的空气,或者学上一套舒缓简洁的富春太极,专业导师引导的古典瑜伽,穿越茶园的慢跑,山林间的网球、高尔夫,抑或让自己汗流不止的桑拿、蒸汽室。幽静的田园生活,除了吟诗作对、风花雪月,还多了几分天然绿色的健康味道。体验、舒缓、感受才是这隐居的真谛。
山间真味,尝食鲜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吃对中国人而言都是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件事。来到杭州,自然应当尝尝当地的美味。
油而不腻、满口飘香的东坡肉;酸甜可口、外脆里嫩的西湖醋鱼;茶香四溢、满口嫩滑的龙井虾仁;一口咬下片片如铃的干炸响铃;肉色枣红、芳香油润的杭州酱鸭;造型豪华、松脆鲜辣又有着一股浓郁酒香的钵酒焗石蚝;朴实无华却蕴含典故的葱包烩;一碗成名的宋嫂鱼羹,还有鲜香的西湖莼菜汤……细细一数,值得一尝的杭帮菜可真不少。此外,那些因地制宜的新鲜时蔬,更会让不少吃货停不下筷子。怪不得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先生会这样赞誉:“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可见,杭州菜的味道果然不凡。
古色古香的湖廊居,中式的屏风、复古的灯笼、仿旧的卧榻……悠闲地坐在这边用餐,一边吃着,一边还以为自己来到了旧时的茶楼,那浓重的江南气息让人身临其境。午间,拿着本好书走进品书阁,书香、茶香,还伴着精致的茶点香。虽说读书理应心无旁骛,但偶尔的放松也可悟出别样意境。
江南水乡的一日三餐,惬意而从容,雅致而又不少人间烟火。在这幽静的山野间品上一款即摘的自然鲜味,也不枉隐世江南一回。
七里山塘景似画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说到江南,吴文化起源的姑苏(苏州)也是不容忽视的。同里、甪直、凤凰、周庄……12个文化古镇将苏州的古韵展现得淋漓尽致。秀丽的山水、典雅别致的园林,还有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怪不得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都不禁为其赋诗一首。
“七里山塘”自古便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来到苏州自然少不得来这胜地一游。话说,这“七里山塘”的由来还和那些恋慕江南景致的文人墨客脱不了干系。相传唐朝宝历二年(825年),香山居士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见通往虎丘之路崎岖难行,为便利苏州水陆通运,便着力疏浚河道、清淤排涝,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闻门的山塘河,并筑堤成街,栽桃种柳,终在虎丘与阊门之间筑成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七里山塘”。千百年来,商旅往来频繁、花船乘载佳人,这“七里山塘”灿若云锦,享誉天下。
于小桥流水间细细游览,山塘街和山塘河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之貌。家家户户临河而居,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则鳞次栉比。静静依偎在山塘桥边,对面的老街口一座亭子护着一座碑,上面是风流倜傥的乾隆爷御书——“山塘寻胜”。想来,乾隆爷六下江南,对这“七里山塘”也是念念不忘,不然又怎会有京城以山塘为蓝本的两条苏州街呢?
花在堂间、人在花间
沿着平江路河溯河而行,跨过青石桥,穿过静默幽深的巷子,一座江南风情浓郁的老宅静静地伫立在南石子街上。打听之下方知这是苏州望族潘氏的老宅院,历史未曾留下沧桑,反而愈显风韵。据说潘家门第显赫,人称“贵潘”,家族之中状元、探花、举人不胜枚举,享有“天下无第二家”之誉。晚清重臣潘祖荫为咸丰二年探花,官至军机大臣,他酷爱金石收藏,所得西周青铜器大盂鼎和大克鼎,与毛公鼎合称“海内三宝”,就曾收于此宅。现今,这座老宅古韵虽犹存,但更多的是园林文化与现代美学的结合。
缓缓走进大堂,浓郁的文人气息伴着舒缓清雅的音乐随身而动。空气中若有似无的淡淡墨香,让人不禁想挥毫落纸,吟诗作画。穿过园林,一路花香满径,金桂、玉兰各式鲜花伴你前行。悄悄踏入室内,着色沉稳的家具,透着苏州人的精致与典雅。竹编的大床、落地的水墨画,还有那丝丝书卷香,这里仿佛接连了两个不同的时代,让人流连忘返。
江南寻一味
古人吟诗作对喜好美酒相伴,今人游历山水则好美食相辅。赏过风景,自然要犒劳一下蓄势以待的味蕾和胃。
苏式格调的五彩虾仁、蟹粉干丝、酸汤QQ鱼、水芹香干,富含姑苏老味的茴香酸汤肥牛面、万三蹄髈面、奥灶面……那可是道道都来头不小啊。先说说这奥灶面,据传是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路经苏州昆山时,在一家小面馆里吃了一碗红油爆鱼面,大赞味道鲜美,于是忙让随行公公打探一二,无奈公公听不懂苏州话,又怕皇帝怪罪,所以急中生智言道:“红油面味道好,主要是面灶上的奥妙。”乾隆听后笑道:“面灶奥妙,奥妙的面灶。”自此,此面得名奥灶面。来苏州的小伙伴记得吃这碗热面时一定要将焖肉、爆鱼放入面汤之中,如果分食便失去了它的奥妙之处。再说说这万三蹄髈面,光看这名字便知这面定和明代富可敌国的周庄富商沈万三有关。传说沈万三曾以沈家秘制的猪蹄髈招待过明太祖朱元璋,当其被问及菜名时,为避讳与皇帝姓氏同音的“猪”字,灵机一动称之为“万三蹄”。而万三蹄髈面便是这万三蹄配上秘制汤面熬煮而成的。
行至姑苏,“食”这一字已是陪衬,但真要品味周全也属不易,毕竟老字号的特色美食哪能聚集一处呢?不过,若你行至七里山塘,记得品一品文人墨客的气息,尝一尝姑苏美食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