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邱秋良能在苹果中国区总经理的位置上坐多久还要看他的表现以及卢雷的态度
故事梗概
一切毫无征兆。2008年10月14日,邱秋良这三个字忽然跳入人们的眼帘。是日,苹果公司向外界证实,他们的中国区总经理一职已有新人选——原中国惠普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的高级副总裁兼企业客户部总经理邱秋良。
出生在香港的邱秋良,毕业后曾当过一年教师,之后便进入宝洁,并一度升至销售主管。1990年,邱秋良加入Swire集团(香港)公司,担任知名体育品牌Reebok的销售经理,并在1994年升任其中国区经理。
1996年,邱秋良出任HP香港有限公司消费产品业务经理。2000年,他被调至新加坡任Pavilion家用PC产品的亚太区市场经理。2002年5月,邱秋良被任命为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打印成像及消费市场集团销售及市场部总经理。
在惠普12年,已进入公司高管之列的邱秋良对手中的工作早已轻车熟路。任何一名职业经理人都渴望挑战,而如果能有机会成为一名跨国公司中国区的CEO,体验一下统领全局的滋味,自然是个不小的诱惑。
邱秋良的此番跳槽,应该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就曾表示,“选工作比选老婆还重要”。而如果不是成为苹果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邱秋良这三个字恐怕至今很难为外界所熟知。对于惠普高管的名字,人们更熟悉的是其前任中国区总裁孙振耀以及现任总裁符标榜。当然,也许这就是邱秋良之所以不惜冒险赴任苹果中国区总经理一职的原因。
甲方
过去的几年中,苹果中国区总经理就如同走马灯般不停换人。尤其是2005年那一次中国区高管被集体开除的事件,更是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给苹果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005年,进入快速扩张时期的苹果为了吸引营销人才,以“低底薪 高提成”的薪酬模式吸引到以李滨为代表的一批跨国公司管理和营销人才。然而,就在新总经理上任仅三个月后,2005年8月17日,以李滨为首的13名苹果中国高管被突然告知,要么签署辞职信并获得一个月的工资补偿,要么直接离开。
随后,部分被开除的当事人将苹果公司告上了法庭,而令双方争执不下并最终引发矛盾的就是苹果之前承诺的奖金分成模式。无论孰是孰非,能够一口气将中国区的13名高管踢出花名册,这在苹果公司的历史中恐怕也实属罕见。
而自从2008年4月原苹果中国区总经理叶朋离职后,该职位就一直空缺。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看似诱人,实则危险的位置。人们不由得猜测,邱秋良能在这个新职位上坐多久?
乙方
拿到这样一个“苹果”,对于邱秋良而言,是福是祸?外界普遍认为,由于苹果在中国的主要任务是销售,而产品研发以及品牌文化运作只要与美国总部保持一致即可,因此邱秋良只要管理好销售渠道即可,而这与惠普的模式基本相同,邱秋良理论上有能力胜任。
但是由于邱秋良最近6年来一直从事企业客户的销售管理工作,而苹果则以追求时尚前卫的年轻消费客户居多,这与前者追求成熟稳定的商业客户差别很大。因此,也有业内人士分析,邱秋良可能还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
2009年预测
首先,邱秋良要面对的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好与顶头上司卢雷的关系。苹果中国区总经理一职现在的作用和分工是什么,恐怕只有他和卢雷最清楚,因此如果不能与卢雷融洽相处,并做到执行有力的话,那么他还能在这个职位上呆几天,很快就会见分晓。
目前,苹果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对于销售渠道的管理不善。而之前由于销售渠道混乱引发的各类矛盾,也让苹果被称为“一流的产品、不入流的管理”。
2008年7月,随着苹果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首家直营零售店的开业,人们似乎看到了苹果重新整合中国区销售渠道的希望。邱秋良加盟后,能否协助卢雷将这一主要问题逐渐厘清并最终解决,将决定着未来苹果中国能否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当然,苹果中国还有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就是iPhone的落地问题。在历经多次谈判、各种传闻后,时至今日,iPhone何时能以正式身份出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消费者手中还是一个谜团。
在发达经济体齐齐唱衰的今天,中国市场的开拓潜力明显要大于发达国家。而之前就有分析人士指出,苹果中国的问题根源在其创始人乔布斯身上,他从来没有来过一次中国,在他心中,中国市场甚至还不如东南亚的某个国家。其实早在2005年,时任苹果中国区总经理的赵方曾想尽办法,邀请乔布斯来中国来一次,但是最终也未能成行。
因此,如果有可能的话,邱秋良可以iPhone进入中国市场为名,力邀乔布斯访问中国。这样一方面能加大谈判砝码,加速促成iPhone在中国的落地,成为他任期内的一笔光辉记录;同时也能够让乔布斯更加了解中国市场,此外也是加强他本人与总部沟通的一次好机会。
综合来看,邱秋良在这个时期入主苹果中国区,是“危”、“机”参半,苹果长期以来的人事动荡让人不得不为邱秋良的前途堪忧,但iPhone3G的推出,也给了邱秋良新的机会。
对于邱秋良来说,如果能够将上述几个主要问题处理好,那么他也许能在苹果中国区总经理的位置上做得久一点。对于有着多年跨国公司高管经历的邱秋良来说,或许他已经很清楚自己将面临的挑战。
故事梗概
一切毫无征兆。2008年10月14日,邱秋良这三个字忽然跳入人们的眼帘。是日,苹果公司向外界证实,他们的中国区总经理一职已有新人选——原中国惠普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的高级副总裁兼企业客户部总经理邱秋良。
出生在香港的邱秋良,毕业后曾当过一年教师,之后便进入宝洁,并一度升至销售主管。1990年,邱秋良加入Swire集团(香港)公司,担任知名体育品牌Reebok的销售经理,并在1994年升任其中国区经理。
1996年,邱秋良出任HP香港有限公司消费产品业务经理。2000年,他被调至新加坡任Pavilion家用PC产品的亚太区市场经理。2002年5月,邱秋良被任命为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打印成像及消费市场集团销售及市场部总经理。
在惠普12年,已进入公司高管之列的邱秋良对手中的工作早已轻车熟路。任何一名职业经理人都渴望挑战,而如果能有机会成为一名跨国公司中国区的CEO,体验一下统领全局的滋味,自然是个不小的诱惑。
邱秋良的此番跳槽,应该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就曾表示,“选工作比选老婆还重要”。而如果不是成为苹果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邱秋良这三个字恐怕至今很难为外界所熟知。对于惠普高管的名字,人们更熟悉的是其前任中国区总裁孙振耀以及现任总裁符标榜。当然,也许这就是邱秋良之所以不惜冒险赴任苹果中国区总经理一职的原因。
甲方
过去的几年中,苹果中国区总经理就如同走马灯般不停换人。尤其是2005年那一次中国区高管被集体开除的事件,更是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给苹果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005年,进入快速扩张时期的苹果为了吸引营销人才,以“低底薪 高提成”的薪酬模式吸引到以李滨为代表的一批跨国公司管理和营销人才。然而,就在新总经理上任仅三个月后,2005年8月17日,以李滨为首的13名苹果中国高管被突然告知,要么签署辞职信并获得一个月的工资补偿,要么直接离开。
随后,部分被开除的当事人将苹果公司告上了法庭,而令双方争执不下并最终引发矛盾的就是苹果之前承诺的奖金分成模式。无论孰是孰非,能够一口气将中国区的13名高管踢出花名册,这在苹果公司的历史中恐怕也实属罕见。
而自从2008年4月原苹果中国区总经理叶朋离职后,该职位就一直空缺。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看似诱人,实则危险的位置。人们不由得猜测,邱秋良能在这个新职位上坐多久?
乙方
拿到这样一个“苹果”,对于邱秋良而言,是福是祸?外界普遍认为,由于苹果在中国的主要任务是销售,而产品研发以及品牌文化运作只要与美国总部保持一致即可,因此邱秋良只要管理好销售渠道即可,而这与惠普的模式基本相同,邱秋良理论上有能力胜任。
但是由于邱秋良最近6年来一直从事企业客户的销售管理工作,而苹果则以追求时尚前卫的年轻消费客户居多,这与前者追求成熟稳定的商业客户差别很大。因此,也有业内人士分析,邱秋良可能还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
2009年预测
首先,邱秋良要面对的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好与顶头上司卢雷的关系。苹果中国区总经理一职现在的作用和分工是什么,恐怕只有他和卢雷最清楚,因此如果不能与卢雷融洽相处,并做到执行有力的话,那么他还能在这个职位上呆几天,很快就会见分晓。
目前,苹果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对于销售渠道的管理不善。而之前由于销售渠道混乱引发的各类矛盾,也让苹果被称为“一流的产品、不入流的管理”。
2008年7月,随着苹果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首家直营零售店的开业,人们似乎看到了苹果重新整合中国区销售渠道的希望。邱秋良加盟后,能否协助卢雷将这一主要问题逐渐厘清并最终解决,将决定着未来苹果中国能否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当然,苹果中国还有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就是iPhone的落地问题。在历经多次谈判、各种传闻后,时至今日,iPhone何时能以正式身份出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消费者手中还是一个谜团。
在发达经济体齐齐唱衰的今天,中国市场的开拓潜力明显要大于发达国家。而之前就有分析人士指出,苹果中国的问题根源在其创始人乔布斯身上,他从来没有来过一次中国,在他心中,中国市场甚至还不如东南亚的某个国家。其实早在2005年,时任苹果中国区总经理的赵方曾想尽办法,邀请乔布斯来中国来一次,但是最终也未能成行。
因此,如果有可能的话,邱秋良可以iPhone进入中国市场为名,力邀乔布斯访问中国。这样一方面能加大谈判砝码,加速促成iPhone在中国的落地,成为他任期内的一笔光辉记录;同时也能够让乔布斯更加了解中国市场,此外也是加强他本人与总部沟通的一次好机会。
综合来看,邱秋良在这个时期入主苹果中国区,是“危”、“机”参半,苹果长期以来的人事动荡让人不得不为邱秋良的前途堪忧,但iPhone3G的推出,也给了邱秋良新的机会。
对于邱秋良来说,如果能够将上述几个主要问题处理好,那么他也许能在苹果中国区总经理的位置上做得久一点。对于有着多年跨国公司高管经历的邱秋良来说,或许他已经很清楚自己将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