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省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良性的经济发展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基础上经济的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我省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确保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抓好发展。从总体上看,发展不足是当前我省面临的最大问题,工业落后是我省经济落后的根本症结所在。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要坚持“工业强省”的战略。要深刻认识到实现“工业强省”战略是推进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枢纽,是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科技对工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做强做大特色优势工业带动产业繁荣,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工业大跨越。
同时,要将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转变到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认识到发展是科学发展,是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决不能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省人均自然资源贫乏,而单位产值资源消耗又严重偏高,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工程:
破解“三农”难题
由于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我省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较为明显,城乡差距有拉大之势。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呈逐步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3.09:1发展到2005年的3.15:1,差距越来越大。统筹城乡发展,既是新形势下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首先,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及其科学内涵。在工作实践中,不仅要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而且要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要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不仅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要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其次,要明确思路和重点,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政策、投入等各个方面向农业和农村倾斜,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尤其要结合各地实际,把握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和文化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综合改革、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重点。
统筹区域发展:让全省人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我省地域辽阔,但区域特征明显,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差异很大。针对我省这一区域发展实际,要积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实现各区域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首先,要调整区域发展政策。既要统筹区域、城镇和土地利用规划,鼓励成都、绵阳、德阳等相对发达地区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努力构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及攀西城市群,发挥其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和带动作用,又要健全扶持机制,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
其次,要理清区域发展思路。突出各地特色和比较优势,按照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在推动区域联动互补上做文章,促进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
第三,要突出区域发展重点。就我省的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应突出民族地区、盆地周围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发展,依托丰富的资源,发展有特色的农牧业、旅游业,加快水电能源、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抓好生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超常规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化资源与环境支撑
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全国各地在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我省也不例外。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我省发展中面临的资源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应对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恶化的必然要求。
鉴于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治理的严峻形势,在我省的下一步发展中,应当充分考虑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
首先,要合理使用、节约、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倡导节约型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认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再生材料,综合利用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
其次,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注重社会事业投入:协调社会发展关系
我省当前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我省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譬如,贫困人口多。虽然扶贫工作有很大进展,但我省目前仍有197.6万绝对贫困人口和460万低收入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再如,就业矛盾突出。劳动适龄人口增长与就业人口增长反差较大,而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相互影响,进一步加重了就业矛盾。还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在农村表现得特别突出。县乡缺乏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部分乡镇既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有鉴于此,我省在下一步发展中,要牢固树立“两条腿走路”观念,在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中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
首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弥补欠账,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把经济建设的成果更多地用于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良好的科技教育条件和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效益。在扶贫开发中,坚持开发式扶贫,实施生态扶贫、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和牧区扶贫五大扶贫工程,加快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自然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地区,要注重做好抗灾救灾、灾民安置和灾区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生活有着落、生产有保障。
其次,要扎实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夯实民生之本。我省是人口大省,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就业再就业压力很大。因此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增强就业能力。特别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第三,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安全网”。尤其要巩固“两个确保”,做好“三条保障线”衔接工作。积极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农村五保户等困难群体低保制度的建立。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要着力解决好失地无业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努力探索建立特困群体社会救助机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解决下岗职工等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良性的经济发展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基础上经济的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我省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确保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抓好发展。从总体上看,发展不足是当前我省面临的最大问题,工业落后是我省经济落后的根本症结所在。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要坚持“工业强省”的战略。要深刻认识到实现“工业强省”战略是推进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枢纽,是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科技对工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做强做大特色优势工业带动产业繁荣,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工业大跨越。
同时,要将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转变到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认识到发展是科学发展,是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决不能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省人均自然资源贫乏,而单位产值资源消耗又严重偏高,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工程:
破解“三农”难题
由于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我省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较为明显,城乡差距有拉大之势。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呈逐步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3.09:1发展到2005年的3.15:1,差距越来越大。统筹城乡发展,既是新形势下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首先,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及其科学内涵。在工作实践中,不仅要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而且要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要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不仅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要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其次,要明确思路和重点,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政策、投入等各个方面向农业和农村倾斜,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尤其要结合各地实际,把握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和文化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综合改革、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重点。
统筹区域发展:让全省人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我省地域辽阔,但区域特征明显,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差异很大。针对我省这一区域发展实际,要积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实现各区域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首先,要调整区域发展政策。既要统筹区域、城镇和土地利用规划,鼓励成都、绵阳、德阳等相对发达地区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努力构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及攀西城市群,发挥其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和带动作用,又要健全扶持机制,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
其次,要理清区域发展思路。突出各地特色和比较优势,按照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在推动区域联动互补上做文章,促进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
第三,要突出区域发展重点。就我省的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应突出民族地区、盆地周围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发展,依托丰富的资源,发展有特色的农牧业、旅游业,加快水电能源、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抓好生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超常规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化资源与环境支撑
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全国各地在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我省也不例外。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我省发展中面临的资源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应对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恶化的必然要求。
鉴于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治理的严峻形势,在我省的下一步发展中,应当充分考虑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
首先,要合理使用、节约、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倡导节约型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认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再生材料,综合利用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
其次,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注重社会事业投入:协调社会发展关系
我省当前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我省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譬如,贫困人口多。虽然扶贫工作有很大进展,但我省目前仍有197.6万绝对贫困人口和460万低收入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再如,就业矛盾突出。劳动适龄人口增长与就业人口增长反差较大,而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相互影响,进一步加重了就业矛盾。还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在农村表现得特别突出。县乡缺乏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部分乡镇既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有鉴于此,我省在下一步发展中,要牢固树立“两条腿走路”观念,在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中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
首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弥补欠账,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把经济建设的成果更多地用于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良好的科技教育条件和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效益。在扶贫开发中,坚持开发式扶贫,实施生态扶贫、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和牧区扶贫五大扶贫工程,加快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自然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地区,要注重做好抗灾救灾、灾民安置和灾区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生活有着落、生产有保障。
其次,要扎实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夯实民生之本。我省是人口大省,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就业再就业压力很大。因此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增强就业能力。特别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第三,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安全网”。尤其要巩固“两个确保”,做好“三条保障线”衔接工作。积极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农村五保户等困难群体低保制度的建立。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要着力解决好失地无业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努力探索建立特困群体社会救助机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解决下岗职工等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